警惕!這不是「騙局」,你的位置信息真的會洩露!

2020-12-06 克州網警巡查執法

發一條簡訊

就能定位別人的位置信息

這是什麼操作

……

近日

在浙江省嘉興市

「淨網2019」專項行動

案件專題新聞發布會上

警方首次披露了這個典型案例

「警察同志,我被騙了」

今年2月份,浙江海寧的夏女士報警稱,自己在網上花199元充值了一款名為「定位寶」的APP,想用它來找人,可錢花了,人卻沒找著。夏女士一怒之下報了警。

海寧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大隊接到報警後,立即展開調查。

調查結果出人意料,這不是騙子在騙錢,這款APP確實有定位他人手機位置的功能!

通過實際使用,民警們發現,用戶在這款「定位寶」中可以向指定的手機號碼發送簡訊,簡訊內容包含一條具有定位功能的連結。

當用戶點擊這條具有定位功能的連結後,「定位寶」通過使用手機GPS的API接口,獲得指定手機號碼當前的位置信息並上傳到「定位寶」伺服器,之後由伺服器發送到用戶的「定位寶」APP上。

「但是APP要獲得手機的API接口,必須得到手機用戶的同意。」海寧市公安局網安大隊民警凌志遠解釋,「就像微信、支付寶等這些我們常用的APP,都可以獲取用戶的位置信息,只不過每次請求獲取位置信息時,都會彈出一個窗口,詢問用戶是否『同意』。」

「定位寶」正是運用了這一功能,只是我們日常使用的APP,獲取位置信息是功能需要,是為我們服務的;而「定位寶」卻是將我們的位置信息出賣給他人。

「『定位寶』向受害者發送的簡訊內容含有欺騙性質,可根據接收方的喜好隨意編輯,誘導點擊簡訊,接收方往往還沒深究內容,就隨手點擊了彈出的『同意』按鍵,導致位置信息被洩露。凌志遠繼續介紹,「而本案報案人夏女士遇到的情況,正是由於對方在收到簡訊後沒有點擊『同意』按鍵,『定位寶』自然就無法獲取對方的位置,才讓夏女士以為是被騙了」。

這是一起典型的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

明確了案件的性質

海寧市公安局立即調集警力

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工作

經過調查,海寧警方很快鎖定了犯罪嫌疑人馬某。

「這個馬某大學裡是學計算機專業的,我們發現『定位寶』的原始碼就是他寫的。他還有個合伙人,是其大學同學朱某,朱某是APP網站的實際運維者。這倆人的分工比較明確,馬某負責技術支撐,朱某負責運營推廣。」辦案民警介紹道。

經查,截至2019年5月,馬某、朱某夥同投資人付某,三人經營的「定位寶」APP,總計註冊量達2.6萬餘人,開通會員人數4800餘人,為會員發送定位近10萬次,非法所得達200餘萬元。

▲馬某、朱某落網

2019年5月30日,海寧警方分赴重慶、武漢兩地,將馬某、朱某、付某三人同時抓獲。目前,該案件已由海寧警方偵結,三名犯罪嫌疑人已移交檢察機關起訴。

面對法網森嚴,朱某直呼委屈

「使用我們APP的,有老婆出軌跟人跑了,找老婆的;有合租的室友鬧矛盾後捲鋪蓋跑路,找室友的;還有兒子離家出走上網吧,找兒子的……我覺得這都是一些正當的事情。」

面對嫌疑人的狡辯,辦案民警的態度很明確,「朱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事實不容抵賴。他自以為可以打法律的「擦邊球,殊不知自己的行為早已觸犯了法律!

—END—

來源 | 嘉興公安

相關焦點

  • 微信發原圖會洩露位置信息?官方回應!
    那就要小心了因為這樣極有可能會告訴別人你本人在哪裡或者你在哪裡拍的照片昨天(1日)下午#微信發原圖或洩露位置信息#衝上微博熱搜引發關注和熱議據媒體報導,近日>最近,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當你在微信聊天時,選擇發送照片原圖,會讓接收方可以對你進行精確定位。
  • 【預警信息】警惕「WV夢幻之旅」傳銷騙局
    【預警信息】警惕「WV夢幻之旅」傳銷騙局 2020-07-22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警惕:區塊鏈的中國騙局
    警惕:區塊鏈的中國騙局 在網際網路金融被質疑,被詬病,被打壓的時候,區塊鏈概念適時出現,這一脫胎於比特幣的神秘數據處理技術被描述的近乎完美,去中心化、開放性、不可篡改、自治性,除了最有文章可做的金融領域,據說藝術、法律、醫療、房地產、電子商務等領域都可以應用區塊鏈技術,人們似乎期待他拯救地球。
  • 警惕!在隱秘的角落裡,你的個人信息正在被交易……
    11月16日,一條「圓通快遞『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的熱搜讓網友們炸開了鍋。因為這涉及到個人隱私安全問題,新聞一出便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烈討論,許多網友紛紛在微博上留言分享觀點,認為快遞公司對個人信息的隨意洩露,已讓自己等同裸露,並且對盜取個人信息這種行為表示十分痛恨。
  • 個人信息又遭洩露了?學會保護自己隱私!看看這8條……
    哪些途徑可能導致師生家長個人信息洩露?又該如何避免?小編帶你一起了解↓↓↓哪些途徑可能導致師生家長個人信息洩露?、銀行卡號、消費記錄等信息,隨意丟棄同樣會造成個人信息洩露。有獎活動洩露信息在街上,人們有時候會碰到商家邀請參加「調查問卷表」、購物抽獎活動或者申請免費郵寄會員卡等活動,他們一般會要求路人填寫詳細聯繫方式和家庭住址等,這相當於把自己的信息送上門!
  • 淺談人工養殖蠍子,關於養殖蠍子的騙局,我們一定要警惕
    很多新手養殖戶對蠍子不了解,很多皮包公司利用我們新手養殖戶經驗不足,趁機騙取我們的錢財,所以我們作為新手養殖戶,一定要警惕不要被一些不懷好意的騙子給騙了。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現在社會上騙子設置騙局的幾種手段。
  • 你的個人信息已洩露,學會這幾步保護自己的隱私
    我們經常會在網絡看到有網友調侃道「我等下順著這條網線去找你」,這個猶如吹牛般的玩笑話,卻被一次次實現,而且就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在各種社交平臺軟體上,有一部分的人不管是分享豪車別墅還是旅遊照片,都會把定位給帶上,仿佛只有帶上定位才會顯示自己發的內容的真實性。
  • 微信發送原圖可能「出賣」你的位置?微信發圖片怎麼關閉位置信息
    【記者體驗】  滿足三個條件 可獲取位置信息  專家認為,傳微信發照片時選擇「發送原圖」可能會洩露拍攝定位,前提是同時滿足3個條件:手機GPS定位已打開、拍照設置保存了地理位置、發送原圖。對此,有網友表示擔心,不發原圖不清晰,發了原圖怕洩露隱私;也有網友認為,無所謂,能讓自己發原圖的都是熟人;還有網友扎心提問:有人在乎我的位置嗎?
  • 為什麼說農村光伏電站不是騙局?
    上周伏妹兒說到,百度搜索光伏,關聯度最高的關鍵詞是「屋頂光伏發電有危害嗎」,那麼關聯度也很高、經常會有人問的第二個問題是「農村光伏發電是騙局嗎」?今天,伏妹兒要擺出一副嚴肅臉來說這件事。太長不看版正規的農村光伏發電產品和項目不是騙局,這是國家大力支持的清潔能源;但是,不排除別有用心的人唯利是圖,製造種種陷阱來騙公眾的錢。所以,把握住一個原則:不要貪便宜,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如果真要安裝,選擇靠譜品牌,仔細核實資質,就不會被騙。那麼,作為普通老百姓,該怎麼擦亮眼睛,警惕騙局呢?先來看看光伏都有哪些流派的騙局。
  • 你讀的可能不是真的阿卡西
    就是上面這個背景下,培訓出來的閱讀師根據自身條件還有學習情況,其實水平真的是參差不齊,跟我們正常職業的那種參差不齊沒有任何區別。所以經常遇上找我閱讀完的童鞋說自己之前讀的不是真的阿卡西。原來覺得他們說的就是個玩笑,沒當真,遇到的多了,其實覺得可能還真是那麼回事。也不是自賣自誇,我這的一定就是阿卡西。就是總結那麼一兩條來給大家提個醒,你被讀的可能真的不是阿卡西。
  • 二維碼「掃一掃」騙局橫行,奉勸你別貪小便宜!
    二維碼「掃一掃」騙局橫行,奉勸你別貪小便宜!這樣的場景,你是不是很熟悉?但是,天上真的會掉餡餅嗎?央視調查街頭「掃一掃」騙局近日,央視調查了街頭「掃一掃」騙局。
  • 誰洩露了我的位置?首例非法侵入手機App獲取位置信息刑事案件敲響...
    據悉,這是國內破獲的首例非法侵入手機App獲取用戶位置信息,為調查公司、討債公司乃至涉黑涉惡團夥提供人員追蹤、技術定位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鼓樓分局網安大隊副大隊長楊桂年說,從初步調查看,這款App軟體是針對手機即時通訊工具開發的,通過破解聊天應用程式的安全防護系統,侵入並從中非法獲取了被定位對象的經緯度信息,從而非法獲知某個人的具體位置,已經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30歲的吳強是江西上饒人,計算機專業畢業後成為一名技術員。
  • 警惕!別掉入網絡代加工騙局
    通過網際網路發布虛假代加工信息,以各種名義詐騙群眾錢財,是近幾年新興的一種電信詐騙手段。主導這類詐騙案件的犯罪分子往往擁有看似正規的網站,讓群眾真假難辨。最近,東明警方歷時4個多月,跨越京、魯、陝、鄂、浙、蘇5省12市,將一個以網絡代加工為幌子的家族式詐騙團夥成功打掉。  高額利誘,加入網絡代加工  事情還得從4個多月以前說起。
  • 誰洩露了我的位置
    據悉,這是國內破獲的首例非法侵入手機App獲取用戶位置信息,為調查公司、討債公司乃至涉黑涉惡團夥提供人員追蹤、技術定位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鼓樓分局網安大隊副大隊長楊桂年說,從初步調查看,這款App軟體是針對手機即時通訊工具開發的,通過破解聊天應用程式的安全防護系統,侵入並從中非法獲取了被定位對象的經緯度信息,從而非法獲知某個人的具體位置,已經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30歲的吳強是江西上饒人,計算機專業畢業後成為一名技術員。
  • 警惕配音兼職背後的「培訓貸」騙局
    其實,這個騙局並不高明,就是在1元培訓班進行到一半時,培訓人員開始誘導學員貸款。他們會鼓動學員,說1元課程只是初級班,要想達到真正的播音水平,必須上高級班,高級班課程又分初階、中階和高階三期,每檔學費8000元,如果全部上完,收費不到2萬元;如果手上錢不多,他們可以提供貸款。
  • 「警惕」這些傳銷騙局,千萬要當心!
    但普通人往往難以辨別為了避免大家上當受騙光明網等主流媒體據公安部等發布的權威內容整理了近年涉及傳銷的名單再次提醒大家警惕起來▼遇到有「幣」「遊戲」「全返」「理財」「積分」「一卡通」等命名標示的平臺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 你需要和多號保護個人信息
    你需要和多號保護個人信息 根據往年數據表明顯示:雙11當天往往是一年中騷擾電話和垃圾簡訊爆發最高的日子,並且雙11過後的收貨高峰期,更加要高度警惕「退貨退款中獎」等網絡詐騙。
  • 警惕這款「動物世界」!詐騙!
    你心動了嗎?且慢,萬萬不可!這是騙子的新花招:以搶購虛擬「動物」進行詐騙!近日,全國各地已有多人上當受騙,多地警方發布緊急預警,提醒大家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防不勝防!騙局套路解析來了警方提示:這種騙局,騙子提前做好了圈套——「動物世界」APP利用部分群眾短期內獲得高收益的幻想,操縱受害群眾在平臺付款實施詐騙。前期小額返現給你,誘你上鉤,等你大筆錢財投進去,再想返現就會被各種理由搪塞。
  • 開機就會洩露信息,竟連關機都沒用?我們的手機是如何被追蹤的?
    近10年來,我國手機通信行業的發展可謂是有如神助,尤其是5G領域的研發,更是使我國站在了世界通信領域的前端,在這之中,要屬華為和移動公司貢獻最大。手機除了洩露信息還能被定位雖然手機產業發展了,可是相關服務卻一直沒有到位。
  • 警惕!這種小遊戲居然就是一個騙局!
    騙局:支付保證金天天打卡 可分未打卡人的保證金今年6月,重慶警方接到多名群眾報警稱,一個名叫「早起挑戰團」的公眾號涉嫌詐騙。該公眾號宣稱,參與者支付每份10元至5000元不等的保證金,在規定時段內登錄指定公眾號或APP打卡報導,打卡人可以平分未打卡人的保證金。「開始投十幾塊錢的時候,確實能分到錢,但後來分批次地投了一萬多,之後再也分不到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