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與越南、寮國兩國接壤的普洱市江城縣中越邊境3號界碑處,當地趕集的日子,有大量野生動物被屠殺食用。江城縣委外宣辦昨天通報,經初步核查,售賣野生動物情況屬實,現已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報導中提及的公務用車均屬公務活動,其間不存在違規使用公車及食用野生動物情況。
據報導,該集市本是為邊民設立的貿易通道,卻成為非法盜賣和食用野生動物的集散地,獼猴、麂子、白鷳、果子狸、豪豬、豺狗、熊、竹鼠等國家保護野生動物或瀕危物種,在此成為各路食客的盤中餐。記者現場採訪時發現,不僅交易、食用野生動物行為鮮有監管,集市上還有公務車的身影。
媒體報導
多種保護動物成了盤中餐
這個集市在中越邊境3號界碑處。從昆明驅車到江城縣需9個小時,從縣城再向邊境50多公裡,便到了這本為邊民設立的貿易通道。
當地人介紹,這個集市在趕集日形成了一個自由貿易街,一半屬於中國,一半屬於越南,中越兩國邊民互相往來,而在中國境內集中了20多家餐館。一家餐館老闆介紹,這些餐館所佔的簡易平房是大約在3年前由一家開發公司建成,他們只需每月支付1000元,就可以把一整個鋪面租下來。
普洱市江城縣與越南、寮國兩國接壤,是雲南唯一與兩個國家接壤的縣城,有著「一眼望三國」的說法。這個三角地帶的集市,不僅吸引了各地觀光客,還引來了眾多慕名而來的食客。
每月3號、13號、23號,為當地傳統的逢「3」趕集日。集市上供應著種類繁多的野生動物,其中不乏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等。
10月23日,當地的趕集日,集市上20多家餐館大多供應「山珍野味」,食客擠滿餐館。
記者走訪後不完全統計,該集市上供食客們挑選的野生動物中,獼猴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也在我國瀕危動物獸類中被列為易危種;鳥禽白鷳則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低危物種;還有像麂子、果子狸、豺狗等國家保護動物和瀕危物種,而野豬、竹鼠、刺蝟更是當地餐館的常見食物。
「啥野味都有,貨真價實」
當地司機林華江(化名)告訴記者,3號界碑旁的餐館「啥野味都有,而且貨真價實」。林華江經常駕車來往於江城縣和中越通道,他對中越通道餐館了如指掌。
經林華江指引,記者來到當地一家餐館。「野味多著呢,慢慢挑選。」餐館老闆熱情地招呼著,就在他向記者介紹野味的間隙,後院傳出「嗷嗷」的叫聲,順著聲音傳來處走進去,是一間類似於倉庫的房間,裡邊擺放多個鐵籠,籠中關著獼猴、蜂猴、山龜、竹鼠等野生動物。
對面的另一家餐館,幾個鐵籠直接擺放在門口,籠子中關著四五隻幼年獼猴。「你如果要吃,可以馬上給你殺一隻」,餐館老闆說。案板上就放著一隻被殺的獼猴,以及被去毛烤黃後供食客挑選的整隻猴子,猴頭已被砍掉,僅剩四肢和身子,「猴頭一出來就被人買走」,餐館老闆稱,因猴頭猴腦有「治療頭昏的效用」,所以供不應求。
「熊掌也有,馬上拿過來」
這個中越通道的集市上,野生動物不是按瀕危物種、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區分,而是按煮、炒、烤等不同的烹飪方式計價,圈禁屠殺、論斤論價。
記者走訪多家餐館了解到,在這裡,一個猴頭僅賣300元,猴肉90元1公斤,麂子肉110元1公斤,而被當地俗稱為破臉狗的果子狸是120元1公斤。要價最高的是熊掌,1000元1公斤,「4個熊掌估計有十二公斤,要一萬兩千元」,一名商販透露。
雖然價格低廉,但餐館老闆仍能從中獲取足夠利潤。在另一家餐館中,兩名越南籍人士用袋子裝著一公一母兩隻蜂猴向餐館老闆兜售,最終該餐館老闆以400元一隻買了下來,「一轉手就可以賣到1000元」。
低廉的價格吸引了絡繹不絕的食客,也形成了各種吃法。一名不願具名的食客告訴記者,他們吃的麂子肉分小炒和爛糊兩種,餐館老闆則稱,猴肉「很香」,但吃竹鼠的客人更多,「竹鼠好吃,熊掌也有,你要吃的話馬上給你拿過來,」餐館老闆開始推薦熊掌的吃法。
追問
動物哪裡來的?
多來自越南 「中國早沒了」
多名當地受訪者透露,中越通道集市上的野生動物大多來自越南。
由於當地是自由貿易街,越南人可通過邊貿街到達集市,但尚不知不法商販如何逃避邊檢將野生動物帶入。
「在這裡吃不怕的,沒人管,這些動物都是從越南來的,不是中國的,因為中國早就沒有了。」當地人布甲說。
從已經被獵殺的猴子、麂子身上可以發現,它們的胳膊或者腿上多有彈孔或是鐵夾痕。
就在10月23日的集市上,剛賣了兩隻蜂猴的越南人阿來告訴記者,越南當地並不吃動物,賣不出價格,「中國人吃的多,中國人有錢,在這裡賣錢價格高」。
這樣的生意往來,促使盜賣者和餐館老闆間建立了信任,並形成長期合作的關係。一名餐館老闆稱,只要食客要求,餐館即便當時沒有,很快也可以弄來。而越南人在賣完動物得到錢之後,會在集市上買一些牙膏、香皂等生活用品返回。
食客哪裡來的?
四面八方 有外省、有昆明
林華江告訴記者,每月逢「3」趕集日就有各種新鮮的野味,「這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他和另外多名當地人向記者介紹,此地食客來自四面八方,包括從外省、昆明、普洱市等地驅車趕來的,由於進來的8公裡山路不好走,部分食客會選擇承包林華江的車,前往這裡吃野味。
「包車費每人80元一個來回,趕集的時候生意很好。」林華江說,這種模式長期存在,食客一般是相熟的客人或由朋友帶來的。
10月23日,當地一家餐館的一桌食客稱,他們來自昆明,是當地的朋友帶他們來的,「沒吃過野味,來嘗嘗」。
回應
有公務車出現在集市上?
當日,除了來自雲南其他州市牌照的私家轎車、大巴車外,亦有普洱市當地政府部門的公務車停在車堆中,記者發現一輛中國漁政的越野車、一輛民政救災的越野車停在其間,但無法確認是否有相關部門的公務員出現在餐館食用野生動物。
「公務用車均屬公務活動」
江城縣委外宣辦昨天通報,經初步核查,售賣野生動物情況屬實,現已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報導中提及的公務用車均屬公務活動,其間不存在違規使用公車及食用野生動物情況。
律師說法
10月25日,長期研究野生動物保護、刑事犯罪的北京君永律師事務所律師李紅釗告訴記者,食用野生動物,並沒有觸犯刑法的依據。但非法捕獵、殺害或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屬於行為犯罪,只要具備以上行為,就涉嫌違法犯罪。一般處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