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裡最常見的標語口號,就是那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了。這句話雖然揭示了一些學習道理,但第二句話裡的一個苦字,不知嚇退了多少莘莘學子。學海真得苦嗎?那些每天搞研究的學者,科技人員每天都生活地非常苦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真正喜歡學習,並能以此為樂,學習即使再辛苦,帶給我們的也只能是快樂,這種辛苦正是我們所需要的。而學習如果不是我們所喜歡的,那這種辛苦帶給我們的只能是痛苦,身體上的辛苦和心理上的痛苦疊加在一起,這樣的學習我們怎麼會喜歡呢?學生在網吧通宵上網,有的頸椎出問題,有的手指都廢了,甚至還有的突發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他們也不可謂不辛苦,但你去問一問他們苦不苦,恐怕沒有一個說苦的。
其實從一上學開始,老師和家長就給我們灌輸學習很苦的觀念,害得我們學生都對學習害怕的不行。學習意味著要和我們喜歡的遊戲說再見。學習意味著每天死讀枯燥無味的聖賢書,學習意味著每天要做做不完的數理化。我們已經夠苦了,老師和家長竟然還用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偷光映雪囊螢的故事來刺激我們,難道老師和家長就不怕這樣的事例嚇得我們再也不敢學習。
總之,慢慢地在我們學生心中,學習就成了苦差事的代名詞。我們生活在這個美好的世界上,為什麼要去做這麼苦的事情呢?大人們又說了,「吃得苦中苦,方得甜上甜」,「吃得苦中苦,方做人上人」,並以此來激勵我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且不說什麼「甜上甜」、「人上人」能不能作為人生的追求,單就是為了將來的甜而今天付出的苦值不值呢?我們小學初中高中辛辛苦苦學習,僅僅是為了一個好大學嗎?好大學帶給我們的甜能持續幾天?十二年的哭為了瞬間的甜,生活應該這樣度過嗎?然後大學再苦四年,為了一個好工作?然後再苦很多年,為了一個好房子?好老婆?為什麼終我們一生,快樂的日子那麼少,苦日子那麼多,我們的人生應該這樣度過嗎?難道沒有別樣的人生可以選擇嗎?
我想應該是有的。這樣的人生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且能從中得到收入。人這一生,不可能做盡世上所有事情,我們只需要做好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可以了。中國這個社會,由於人多而資源少,所以競爭異常殘酷激烈,所以單單就這一條,能做到的就非常少。大多數人迫於謀生的壓力,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所以大家就看到了,中國的社會上,牢騷滿腹的人特別多。但我們的社會不能永遠這樣,尤其教育,我們應該培養學生的興趣,培養他們熱愛生活的精神,並且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並把這種興趣發展成為一種自己的志向,自己的人生追求。只有這樣,這個人才會感覺到自己生活的意義,才會過上辛苦但快樂的生活,而不是辛苦加痛苦那樣的生活。
謝謝你的閱讀,讓學生愛上學習,這樣他們才不會怕學習上的辛苦,否則,學習真得是痛苦不堪的事情。家長和老師如果不了解這一點,就不會了解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上不去,就不會採取正確的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果你贊同,請點讚,請關注。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