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推送】ACS Cent. Sci. |合成矽羅丹明和矽螢光素的通用方法

2021-01-21 吳鵬課題組室溫磷光分析


第一作者:Jonathan B. Grimm

通訊作者:Luke D. Lavis

通訊單位: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院


1. 合成Si-螢光素

2. 合成Si-羅丹明

3. 氟代SiRh染料用於生物分析標記


螢光探針是生物學的重要研究工具。利用化學的手段調節螢光團的性質可將染料基於特定的應用場景進行微調。其中螢光素和羅丹明染料作為生物探針具有優異的性能1-2。氧雜蒽螢光探針被廣泛應用主要基於其兩個特性:高螢光的兩性離子形式和無螢光的內酯形式之間的平衡;通過拓寬共軛或氧原子的取代對光譜特性進行微調的能力。

其中矽取代的氧雜蒽類染料(SiFl, SiRh)被認為具有生物成像的巨大潛力3。與氧羅丹明相比,其光譜紅移了~100 nm。基於矽羅丹明優異的性能製備的螢光探針已經被用於顯微成像的前沿領域,如螢光標記、染色等。發展新型的SiFl和SiRh衍生物的一個顯著問題為現存的合成策略效率較低。

基於此,作者發展了一種新型的SiFl和SiRh的合成策略。在該策略中富電子的雙芳基金屬中間體與酸酐/酯進行反應生成中心C-C鍵(圖1)。所用的化合物6可以由相應的二溴化合物製備,較矽蒽酮的中間體更易獲得。


圖1 Si-螢光素和Si-羅丹明合成策略


要點1. 合成Si-螢光素

作者首先合成了SiFl,在鹼性條件下,其光譜出現了明顯的紅移(λmax = 579 nm, λem = 599),摩爾消光係數(ε = 93 000 M−1 cm−1)和量子產率高(Φ = 0.53)。該染料同樣顯示出了pH敏感型,pKa = 8.27。但該值較生理pH值高,限制了其在成像方面的應用。作者用該策略高效的拓展了一系列的氟取代矽基螢光素。該合成路線從化合物1出發,經過了5步,總收率為48%,與之前的合成方法相比,產率提高了8倍,反應減少了4步(圖2a)。

由於氟原子的存在,化合物24-26的光譜紅移了15-20 nm,全氟取代的化合物27的光譜進一步紅移了20 nm(圖2b)。最重要的是,氟取代對SiFl的pH敏感性具有顯著的影響,氟取代越多,pKa降低的幅度越大(圖2c-d)。


圖2 Si-螢光素的合成及特性


要點2. 合成Si-羅丹明

隨後作者探討了該合成策略是否可以應用於SiRh的合成中。與之前合成矽羅丹明的方法相比(11步,產率4.6 %),該方法僅需4步,收率提高了近10倍。為了研究該反應的普適性,作者選擇了一些含氨基的底物。每種二溴化物與鄰苯二甲酸酐或四氟鄰苯二甲酸酐結合時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圖3)。

由於在水溶液中SiRh染料的內酯-兩性離子平衡向閉環無色的形式移動,SiRh顯示出了較低的可見光吸收。為了進一步比較各種Si-羅丹明的摩爾消光係數,作者在酸性介質中進一步測試。四氟衍生物35的顯示出了20 nm的光譜紅移以及低的量子產率。但其在水介質中具有較大的摩爾消光係數(εwater = 112 000 M−1 cm−1),與εmax (116 000 M−1 cm−1)相當。而四氯衍生物39顯示出了對內酯-兩性離子平衡更小的影響,其在光譜上有更大的紅移,但量子產率更小。JF646的2』,7』-二氟取代物32和36溶解性極差,分子在大多數溶液中以閉環的形式存在,導致了極低的摩爾消光係數。總之,用磺化作用、較小的雜環或氟修飾苯環可以穩定兩性離子以拓展矽羅丹明在細胞染色、標記等方面的應用。


圖3 用雙(5-氨基-2-溴苯)矽合成矽羅丹明


要點3. 氟代SiRh染料用於生物分析標記

作者發現苯環上滷素取代的氧雜蒽類染料可以直接與硫醇發生親核取代反應,這提供了一種便捷的修飾方式。如JF669(35)可以直接與市售的硫醇HaloTag配體反應,一步生成JF669-HaloTag配體61(圖4a)。

將U2OS細胞表達的Halo-Tag-histone H2B融合蛋白與61和Hoechst 33342共孵育觀察到了明亮的核標記螢光(圖4b-d)。用JF669-NHS(64)或AF660-NHS標記的二抗進行固定COS7細胞微管蛋白免疫標記,二者都顯示出了高效的免疫螢光標記的微管成像(圖4e-f)。且Si-羅丹明染料較AF660顯示出了更好的光穩定性(圖4g)。


本文提出了一種高效合成SiFl和SiRh的策略,即在二(2-溴苯基)矽烷中進行金屬/溴交換後,對酸酐/酯進行加成,從而在較少的合成步驟中獲得SiFl和SiRh,提高總收率。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entsci.7b00247


Legant, W. R.; Shao, L.; Grimm, J. B.; Brown, T. A.; Milkie, D. E.; Avants, B. B.; Lavis, L. D.; Betzig, E. High-density three-dimensional localization microscopy across large volumes. Nat. Methods 2016, 13, 359– 365.

Lavis, L. D. Teaching old dyes new tricks: Biological probes built from fluoresceins and rhodamines. Annu. Rev. Biochem. 2017, 86, 825– 843.

Huang, Y.-L.; Walker, A. S.; Miller, E. W. A photostable silicon rhodamine platform for optical voltage sensing. J. Am. Chem. Soc. 2015, 137, 10767−10776.

王穎(wy_wjs@163.com)

吳鵬課題組博士研究生


相關焦點

  • ACS Cent. Sci.|利用深度學習實現流式肽合成的預測與優化
    Pentelute和Rafael Gomez-Bombarelli,Pentelute教授專注的方向是蛋白質工程與藥物遞送,而Bombarelli教授則是從事計算輔助的合成方法學研究。固相肽合成(SPPS)是人工合成多肽的重要手段,與基因重組表達相比,SPPS合成的肽不受序列與胺基酸種類的限制,因此使用範圍更廣。然而,SPPS涉及多個步驟的重複反應,對時間和體力的消耗非常大。
  • ACS Cent Sci:製造出可與細菌細胞通信的人工細胞
    圖片來自ACS Central Science, doi:10.1021/acscentsci.6b003302017年2月2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Sheref Mansy和同事們開發出通過細菌版本圖靈測試(Turing Test)的人工細胞。
  • ACS Cent Sci:龐貝氏症治療取得突破
    2016年5月3日訊/生物谷BIOON/--在最新發表於《ACS Central Science》期刊的研究中,紐約大學和荷蘭萊頓大學的科學家們在龐貝氏症龐貝氏症是一種由基因缺陷導致的遺傳疾病,患者會缺乏被稱為酸性α-葡萄糖苷酶(acid alpha-glucosidase,GAA)的酶,體內肌肉和神經細胞受損,發生進行性肌無力。在2010年哈裡森福特主演電影《良醫妙藥(Extraordinary Measures)》上映之後,這種嚴重疾病吸引了廣大公眾的注意力。
  • 螢光蘑菇助專家合成人工螢光素
    新華社莫斯科4月30日電(記者欒海)在巴西分布的一種螢光蘑菇在黑暗中會發出綠色螢光,俄羅斯和巴西科研人員通過分析這種蘑菇的發光機制,人工合成螢光素分子,有望用於開展其他生物化學實驗。   在巴西部分地區的棕櫚樹下長有一種當地人俗稱「椰子花」的螢光蘑菇。
  •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基於蛭石合成多孔矽/碳複合納米片作為鋰離子電池陽極
    (研究者:同濟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特種人工微結構材料與技術上海重點實驗室HUANG Xi等) 矽納米片因其高比容量
  • SCI-Hub鏡像被封了,文獻還能怎麼下?
    原標題:SCI-Hub鏡像被封了,文獻還能怎麼下?今年6 月份,ACS就起訴SCI-Hub非法使用和傳播ACS文章。 同時,還控訴了SCI-Hub的2個ACS鏡像網站:pubs.acs.org.sci-hub.cc和acs.org.secure.sci-hub.cc,希望將其封掉。截止到2017年3月,SCI-Hub的資料庫包含了全球8160多萬篇學術文章中的69%,以及98.8%的ACS期刊內容。
  • ACS Cent. Sci:用於亞單位疫苗持續共遞送的可注射水凝膠增強體液免疫
    當混合組分注射到小鼠的皮下後,可持續性的釋放抗原和佐劑。與接種傳統疫苗的對照組小鼠相比,這些小鼠產生了更多的抗體,並且該組產生的抗體對抗原的親和力要比傳統的疫苗給藥平臺高出1000多倍。PNP水凝膠為亞單位疫苗的持續遞送提供了一個簡單有效的平臺,以提高體液免疫反應的效力和持久性。通過改善疫苗輸送的動力學,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免疫反應的效力、持久性和質量。
  • 20201111 文獻推送
    (汪弘嘉)(https://doi.org/10.1021/acscatal. 5b01562)2.Cu3(HITP)2可以用作HER和OER的雙功能催化劑,而Fe3(HITP)2,Co3(HITP)2和Zn3(HITP)2對於OER和ORR都是非常有前景的。這些TM3(HITP)2單層的超電勢與發達的貴金屬催化劑相當甚至更高。TM3(HITP)2中可調節的催化活性為低成本和多功能催化劑的設計開闢了一條途徑,並可在清潔和可再生能源領域找到應用。
  • 通過矽的交叉偶聯實現擴環反應合成多元苯甲矽環(六-八環)
    矽環的合成在有機合成、藥物化學以及材料化學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由於缺乏通用的合成方法,從而導致合成含矽的四氫化萘以及苯並環庚矽烷的研究相對較少。近日,南開大學趙東兵課題組在Angew發表論文,基於Pd-催化矽的交叉偶聯反應,實現了一種高效且通用的擴環方法,可以製備多種含矽的四氫化萘以及苯並環庚矽烷衍生物。
  • 免費文庫SCI-HUB使用方法大全
    常用方法第一種方法是利用文章的URL、PMID和DOI來下載,這是Sci-Hub官方網站https://sci-hub.tw/推薦的方法。URL就是各大資料庫的文章連結地址。DOI是國際數字對象識別號基金會(International DOI Foundation)推出的,于于2012年正式成為ISO國際標準,成為全球通用的數字資源標識、連結標準。簡單的說DOI的推出是為了彌補URL的不足,比如URL經常變動等。DOI可以賦予數字資源永久性標識,由前綴和後綴兩部分組成,中間用「/」分割。
  • 江南大學劉小浩教授團隊ACS Catalysis:鈷基費託合成反應中活性和...
    鈷基費託合成反應由於其低水煤氣變換反應活性(低CO2選擇性,高的碳原子利用效率)引起學術界和工業界的濃厚興趣。然而,鈷基費託催化劑的表面反應過程極其複雜,對反應活性中心的認知和反應機理決定的產品選擇性調控,特別是降低不期望的甲烷產物的生成是極具挑戰性的研究課題。
  • 創世紀圖書館(Library Genesis)——免費下載SCI文獻和書籍
    詳細了解後,竟然發現創世紀圖書館(LibraryGenesis)與sci-hub可謂是一對難兄難弟,它們有許多共同特點:(1)皆出自戰鬥民族之手;(2)免費;(3)資源多,更新快;(4)被起訴(比如Elsevier)。不得不為戰鬥民族點讚。
  • 如何在Pubmed和Sci-hub免費下載文獻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想要達到目的的方法有很多,今天小博就主要介紹以下兩種常用辦法。一、Pubmed+Sci-hub links(能科學上網的情況下)作為科研狗,再次表示對Sci-hub的創始人的感激之情。
  • 餘桂華團隊ACS Cent. Sci.:基於易熔合金的下一代液態金屬電池
    鈉和鉀能在室溫下形成液態合金,為根本性地解決鹼金屬的枝晶問題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通過設計多孔的集流體承載液態金屬,可以解決其流動性的問題,同時採用真空滲透或者電化學反應誘導的方式,解決了液態金屬由於較大的表面張力而潤溼性差的問題。研究人員進一步設計了一系列基於不同正極材料的鈉鉀合金液態金屬電池,並深入研究了正極材料、電解液、固態電解質界面層對載流子的影響。
  • 流式世界的5大類螢光素
    螢光素主要分為五大類:1、螢光蛋白
  • 【合成生物學】基於非正則輔因子的醛類化合物合成
    為了避免類似情況,請為「X-MOL資訊」設置星標(具體操作見文末動圖),讀完文章,先點「贊」、後「在看」,保持互動熱度,就能及時收到每期推送啦。手性化合物是許多藥物、農藥和精細化學品合成過程中重要且有價值的中間體。對於手性藥物分子來說,不同的對映異構體在生物體內可能發揮不同的治療作用。
  • sci期刊論文發布投稿的方法有什麼?
    sci期刊論文發布投稿的方法有什麼?sci期刊投稿方法都是有很多種多樣的,假如是創作者自身投稿sci期刊,能夠挑選期刊官方網站直接根據電子郵箱投稿就就行了,而假如是挑選根據月期刊網向sci期刊投稿,那麼能夠根據二種方法,(1)QQ或手機微信直接推送稿子;(2)電子郵箱投稿。
  • Chem.文獻速遞:20200424-20200501
    文獻連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medchem.0c004914.該化合物11l在體外表現出抗病毒活性,並且該化合物良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無急性毒性為後續HIV抑制劑的臨床藥物發現提供了起點。文獻連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medchem.0c000156.
  • 吳勁松等ACS Nano:LiCoO2正極中的高壓循環誘導的熱脆弱性:氧空位遷移驅動的陽離子損失和氧釋放
    氧氣釋放主要是因為從層狀結構到包含較少晶格氧的尖晶石和巖鹽結構的相變。有鑑於此,武漢理工大學吳勁松教授,Congli Sun,上海大學趙康寧報導了通過氧空位促進陽離子遷移和還原,發現了LiCoO2中不同的降解途徑。該過程留下了配位不足的O,這會導致氧氣釋放,而大多數缺陷區域的結構完整性得以保留。
  • 螢光素血管造影的前世今生: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