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膠「大補」傳說下,僅剩9隻的「海中熊貓」瀕臨滅絕

2021-01-09 中國青年網

乾癟、透明、泛黃、帶著海水的腥氣,乾貨店裡的花膠看上去不過是一片曬乾的魚鰾,但傳統醫學認為,這種用某些魚類浮囊曬乾之後製成的花膠具有一系列治療的功效。所以花膠跟海參、鮑魚、魚翅這三種海產乾貨並稱「鮑參翅肚」,一起成為了「大補」的名貴食材,然而這些神奇的功效並沒有得到嚴謹的醫學證明。

今天,小南想和大家聊一聊花膠和瀕危的小頭鼠海豚之間的故事。

▲在香港,一公斤花膠據稱可以賣出100萬港幣的價錢。圖源:中外對話網

國內最名貴的花膠是由黃唇魚的魚鰾製成的,也叫金錢膠。一小碗的「錢膠」的價格在一萬人民幣起步,因此這金錢膠是國內富人圈的送禮佳品,也成了少部分人投機炒作的目標。為了獲取金錢膠,人們開始大肆捕撈黃唇魚,到了20世紀中期,我國的黃唇魚處於瀕臨滅絕的地步,隨後被列入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

然而民間對於花膠的需求並未減少,於是黃唇魚的替代品——遠在美國墨西哥邊界加州灣的石首魚——被盯上了。但實際上,人們對花膠的需求不僅對了黃唇魚、石首魚的生存造成了威脅,還正在將世界上種群規模最小、最為稀有的一種海豚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黃唇魚因其魚鰾被受追捧現已絕跡。 圖源:國際環保在線

禍從天降:被連累的"海中熊貓"

墨西哥沿海邊境小鎮聖菲利佩鎮此刻正是深夜。幾輛全地形越野車正悄悄地開向一片偏遠海灘,偷偷開船出海。一部分船員出海,一部分留在附近山頭,觀察著全副武裝的海軍巡邏船隻動向,時刻監聽執法部門的無線電信號,他們不是在走私毒品,而是在偷捕石首魚。

▲被捕殺的石首魚和因此喪生的小頭鼠海豚圖源:WWF

漁民用GPS定位藏在海裡的流刺網。流刺網是一種在海面漂流的長條形漁網,但是這種用來捕捉石首魚的刺網大小剛好能困住棲息在同一海域的小頭鼠海豚。而小頭鼠海豚一旦被網纏住,便難以逃脫,只能在刺網中掙扎,最後力竭溺死。

然而當地人並不在意被誤抓的海豚,一旦抓到石首魚,他們就開膛破肚,取出魚鰾,放進冷藏箱,藏到船裡。魚鰾被帶回陸地後就交給中間人,藏到汽車輪胎或者車底,運走做進一步處理,製成花膠。

有時,走私者也會用背包裝上花膠,騎著自行車穿越荒漠,躲過軍事巡查點。美國和墨西哥有很多空殼公司,私下做著花膠的脫水乾燥處理和運輸的生意。而驅動這一切的,正是萬裡外太平洋另一端的食客無盡的食慾和鼓起的錢包。

這些花膠中的一大部分通過層層走私,最後出現中國南方的乾貨店裡,出現在豪華的宴席上,但是沒有人知道有多少小頭鼠海豚為了一碗花膠湯而死去。

▲被漁網纏死的小頭鼠海豚圖源:WWF

無辜的小頭鼠海豚,學名叫加灣鼠海豚(Phocoena sinus),屬於稀有的鼠海豚屬。它們也是鯨目中體型最小的物種之一,長約1.5米,重50公斤,因有很大的黑色的眼圈及嘴唇,被稱為「海中熊貓」。然而令人心痛的是,如今的小頭鼠海豚已經遠遠比熊貓瀕危了。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小頭鼠海豚保護團體的統計,由於非法捕撈石首魚帶來的間接傷害,小頭鼠海豚從2011年到2016年就減少了90%。2012年時還有200隻,2014年時數量便低於100隻,2015年為約60隻,2016年11月為30隻,2018年3月則僅剩12隻。

科學家原本估計到2022年才會完全滅種,但今年3月12日在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亞海灣再次發現一具遭刺網致死、高度腐爛小頭鼠海豚幼崽屍體,目前最新數據顯示,這種可愛的小海豚僅剩下9隻了,小頭鼠海豚離滅絕僅有一步之遙!

懸崖勒馬:中、美、墨三國聯合行動

難道就沒人管一管這種偷捕走私行動嗎?實際上,在過去的25年裡,墨西哥政府頒布了許多計劃和禁令,來拯救流刺網給小頭鼠海豚的滅頂之災。但是讓人遺憾的是,在非法捕撈屢禁不止的加尼福尼亞灣,禁令並沒有得到嚴格的執行。

雖然石首魚在70年代就登上了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紅色名單,但製成的花膠在繁忙的海關被抽檢到的機率很低,即便被查到,海關人員也可能並不認識。所以,儘管「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中明確禁止加灣石首魚的國際貿易,但是這條跨越半個地球的非法貿易鏈始終未曾斷開。

2013年,美國海關第一次在墨西哥邊境意外查獲了非法入境的石首魚魚鰾,並發現走私數量巨大。花膠走私以及瀕危的小頭鼠海豚這才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為了拯救小頭鼠海豚,2015年墨西哥政府派出全副武裝的重兵,把守以偷捕石首魚為主要產業的聖菲利佩鎮的每一個角落,同時還命令禁止了使用流刺網的一切捕撈活動,並為漁民提供了每月500美元的救助金,但微薄的補貼讓不出門捕魚的漁民生活舉步維艱。

相比之下,偷捕石首魚往往一夜之間就能賺到數千美元,所以有漁民還是會選擇鋌而走險進行偷捕,危在旦夕的石首魚和小頭鼠海豚依然不斷的受到傷害。

▲小頭鼠海豚保護區禁止使用流刺網進行任何捕撈活動圖源:搜狐網

作為花膠的主要消費國之一,中國也積極地參與了打擊花膠走私的行動中。2015年6月,在有兩國高層參與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中,瓦解石首魚等非法貿易網絡成為雙邊合作內容之一。

除此之外,環保NGO的調查曝光也加速了各方聯合行動。有報告指出香港和廣州有不少海貨店都能提供加灣石首魚魚鰾。同年5月和11月,香港和內地的官方調查人員分別第一次走進香港和廣州的乾貨市場,搜查走私花膠。

▲中國執法人員在檢查商戶是否售賣走私花膠圖源:野生救援

據報導,自2018年來,在5起有公開報導的中國海關查獲石首魚魚鰾走私案件中,共有32人被捕,其走私貨物總價值超過3億元人民幣。今年3月,廣東省江門市人民檢察院對11名走私石首魚花膠的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據悉,這個走私團夥三年間走私石首魚花膠2萬個餘個,涉案金額更是高達8億多元!

這些數據,反映出中國和墨西哥、美國聯手對這一非法貿易鏈進行打擊的效果,也讓小南驚嘆這小小的魚鰾牽扯到的巨大利益。

除了在源頭遏制非法捕撈以及在消費市場嚴打走私,另外一個迫在眉睫的任務是把小頭鼠海豚們從危險的海域拯救出來。2018年10月,一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做了最後一搏:他們利用美國海軍訓練有素的海豚,試圖找到現存的小頭鼠海豚,把它們帶到安全地帶。然而,僅有一例誘捕放生行動成功。11月,一頭母小頭鼠海豚在被救幾個小時後就受驚死亡。

科學家分析,這是一種不能在囚禁環境中生存的動物,不得不就此終結了拯救計劃。這意味著僅存的小頭鼠海豚只能繼續留在可能被偷捕的危險水域,留給他們的時間和生機真的不多了。

前車之鑑:還有多少動物因為人類而瀕危

人類出於食用目的過度捕撈海洋漁業資源,是造成包括小頭鼠海豚在內的許多海洋生物瀕臨滅絕的重要直接間接原因。這方面的例子,還有很多。

比如北方藍鰭金槍魚。這種金槍魚被美食家稱讚為口感滑潤,是最頂級的壽司食材,因而價格昂貴,商業價值非常高。目前,北方藍鰭金槍魚的種群規模已經萎縮了接近80%,照目前的捕撈速度,走向滅絕儼然只是個時間問題。

北方藍鰭金槍魚現在已經是極危級別(Critically endangered ,CR)的物種,比我們熟知的大熊貓的瀕危級別(Endangered,EN)還要高。但是在日料店裡,我們依然可以吃到這種岌岌可危的生物的製成品。

或許,當我們提起大熊貓、犀牛、非洲象,大家都知道需要保護,而可能當我們吃起藍鰭金槍魚壽司、喝起花膠湯,內心卻毫無波瀾,這就是北方藍鰭金槍魚、小頭鼠海豚等海洋瀕危物種的悲劇。

▲「是不是我變成熊貓,你們才會關心我一點?」人們對海洋瀕危生物的了解依然不足圖源:WWF

目前,還有大批海洋生物由於棲息地被破壞而走向滅絕邊緣,在幫助瀕危海洋生物遠離人類餐桌的鬥爭中並我們還沒有勝利。不過,我們也看到,在幫助瀕危海洋生物的鬥爭中,人們在積累越來越多的成功經驗。比如抵制鯊魚翅的宣傳和行動已經極大了遏制了鯊魚捕食貿易。

全球魚翅貿易正在降溫。過去兩年,中國、馬來西亞等國均出臺政令,禁止公務宴請中食用魚翅羹。五大連鎖酒店已宣布停止提供魚翅羹,26家航空公司也宣布不再運輸魚翅。野生動物救援發布報告稱,至少7.6萬馬來西亞人和7萬中國香港人籤名表示「拒絕魚翅」。

▲由姚明等知名人士發起的抵制魚翅行動,影響廣泛。

野生動物救援組織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的調查顯示,85%的受訪者表示已不再吃魚翅羹。廣州多家魚翅貿易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魚翅需求顯著下降,「現在跟魷魚一個價」。

可見,如果我們能堅持像抵制魚翅一樣抵制花膠製品,相信在中美墨各方的合力打擊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宣傳下,非法捕撈石首魚的人一定會越來越少,加州灣裡致命的流刺網一定會越來越少。

曾創作過奧斯卡提名影片《象牙遊戲》的著名紀錄片導演Richard Ladkani(理察·拉德卡尼)今年又拿出一部重磅巨作——《Sea of shadow》(陰影之海)。

影片通過講述環境活動家、墨西哥海軍和臥底調查人員的日常臥底、搜捕與營救工作,讓更多的人看到他們是如何阻止罪惡的花膠走私貿易?如何反擊這些價值數百萬美元交易的非法捕撈?當然Richard Ladkani更希望通過影片,引起大家對小頭鼠海豚的危險處境的關注。

▲紀錄片《Sea of shadow》海報圖源網絡

只是,我們不禁要問,加州灣裡孤立無援的9隻小頭鼠海豚還能等多久?茫茫大海中的中極度瀕危的生靈們還能等多久?

相關焦點

  • 全球僅剩9隻!少數國人對花膠的追求,將地球最小海豚推向滅絕
    如有「海中熊貓」之稱的全球最小的海豚——小頭鼠海豚。據國際海洋保護組織宣稱,3月12日在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亞海灣巡邏的時候再次發現一具遭刺網致死、高度腐爛小頭鼠海豚,目前最新數據顯示,這種可愛的小海豚僅剩下9隻了!
  • 為了吃天價花膠,國人愣是把魚吃到了瀕臨滅絕
    據說一枚陳年老膠能賣230萬,還有的說頂級的花膠市場價100萬港幣/kg……突然想起一句話——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事實也確實印證了這句話,咱們國人果然沒丟臉,為了吃天價花膠,愣是把產這種頂級花膠的魚吃到了瀕臨滅絕。所以,今天咱們就來聊聊花膠這個大坑,大家都跟緊了,別掉坑裡。花膠是啥?
  • 世界上最小海豚僅剩12隻,明年將滅絕,西方認為是中國人造成
    這麼多年來,有很多科學家表示人類正製造「第六次物種大滅絕」,21世紀物種滅絕的速度正以百倍的速度增長。據外媒近日報導,世界上最小的海豚--小頭鼠海豚,全球只剩下12隻,科學家推估它們將在明年就會完全消失在地球上。
  • 「海中熊貓」加州灣鼠海豚全球只剩30隻, 也許明年它們將永遠消失
    2018年永遠消失現在每一分每一秒對加灣鼠海豚的保護,都是在和時間賽跑可能很多人對這個瀕臨滅絕的物種還不是很熟悉,加灣鼠海豚,也稱小頭鼠海豚,是鯨豚類中體型最小者它們成體嘴巴四周呈黑色,眼睛四周有深色眼圈,它們還被稱之為「Panda of the sea 大海中的熊貓 」雖然它們頭小,但它們體格粗壯,很特別還有點萌加灣鼠海豚棲息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灣北部
  • 世界最「孤獨」動物,即將走向滅絕,我國僅剩一隻雄性個體
    就拿我們國家來說,肯定有很多人會首先想到大熊貓,因為大熊貓不僅長相可愛,並且數量也極少,在我國目前僅有1000餘只大熊貓,而世界上的熊貓除了少數租出去展覽的以外,大多數也都位於我國境內。但是實際上大熊貓並不是我國最稀少的動物。在我國,還有許多動物瀕臨滅絕,比如說華南虎,目前野生華南虎已經宣告滅絕,而人工繁育的華南虎數量也極為稀少,僅有100頭左右。
  • 世界「最稀有」的動物即將面臨滅絕,全球僅剩3隻,有2隻在中國!
    世界「最稀有」的動物即將面臨滅絕,全球僅剩3隻,有2隻在中國!何為稀有動物?數量極其少,並且繁衍後代很困難的動物。我們都知道熊貓是中國的國寶,甚至是世界之寶,歪果仁都想瞅一瞅熊貓那憨態可掬的模樣。可是比熊貓還要稀有的動物是很多的,我們不要否認那些沒有熊貓的小動物們,或者說是忽視,他們的生命也尤其珍貴,我們要懂得,一個物種沒了就是沒了,以後就再也不會出現了。那麼小編今天帶個大家的是世界「最稀有」的動物即將面臨滅絕,全球僅剩3隻,有2隻在中國!
  • 吃花膠導致小頭鼠海豚瀕臨滅絕?背後真相令人痛心!
    ,但仍然難以逆轉小頭鼠海豚走向滅絕的進行,該物種的數量已經從600隻下降到不足20隻;8、依照目前的速度發展下去,小頭鼠海豚很可能會成為自白鱀豚後,第二個因為人類滅絕的鯨豚類物種;小頭鼠海豚逐步走向滅絕的原因讓人無奈。它們至危的原因相對來說非常單一——被漁具尤其是刺網誤補窒息或受傷而死。人們對小頭鼠海豚並不感興趣。它們被像幽靈一樣滿布在那片海域的刺網所傷,就猶如是被流彈擊中,一隕具隕。這炮彈瞄向的,其實是一種體型和小頭鼠海豚非常相似的魚類——加灣石首魚(Totoaba macdonaldi)。
  • 森林驛站熊貓瀕臨滅絕的原因是什麼
    最近玩森林驛站遊戲的玩家們都在問,遊戲裡面4月20日的每日一題答案是什麼,森林小課堂每日一題的題目是:熊貓瀕臨滅絕的原因是什麼? 太可愛,被抓來做寵物、性冷淡,不願意談戀愛、棲息地被破壞。下面就是森林驛站4月20日每日一題答案了,小夥伴們回答正確即可在熊貓滾滾處領取獎勵。
  • 熊貓瀕臨滅絕的原因是什麼? 太可愛,被抓來做寵物
    18183首頁 熊貓瀕臨滅絕的原因是什麼? 太可愛,被抓來做寵物 熊貓瀕臨滅絕的原因是什麼?
  • 「海中熊貓」小頭鼠海豚萌樣曝光
    牠們是全世界體積最小的海豚,因為眼睛有一圈黑,和同樣有黑眼圈的熊貓很像,因此又被稱為「海中熊貓」、「墨西哥熊貓」,是加利福尼亞灣北部的特有種,也是地球上瀕臨絕種的動物之一,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去年有研究團隊指出,全球只剩下不到30隻小頭鼠海豚,但科學家在前(9)天宣布,他們又在墨西哥沿岸直擊6隻,萌樣曝光讓人格外振奮!
  • 世界十大瀕臨滅絕的動物 兩米稜皮龜世界僅10隻
    世界十大瀕臨滅絕的動物,兩米稜皮龜世界僅10隻。
  • 花膠瘦肉湯,營養又美味,滿滿的膠原蛋白補起來,內附花膠泡發
    花膠瘦肉湯先簡單的介紹下什麼是花膠也就是魚膠?它其實就是魚鰾的幹製品。魚膠於燕窩、魚翅齊名,是「八珍」之一,四大極品「鮑參翅肚」中的「肚」即為魚膠。花膠的主要成份為高級膠原蛋白和粘多糖物質、多種維生素及鈣、鋅、鐵、硒等多種微量元素,其蛋白含量高84.2%,脂肪僅為0.2%。魚鰾中含有的大量生物大分子膠原蛋白,花膠中的蛋白營養比較容易吸收。魚膠還是女性朋友補充膠原蛋白的最佳選擇,人體皮膚中的蛋白質有70%是膠原蛋白,所組成的網狀結構支撐著皮膚,使肌膚看起來光滑飽滿,柔軟又富有彈性。所以愛美的女同胞們快快補起來吧!
  • 北方白犀牛瀕臨滅絕 全球僅剩6頭
    原標題:北方白犀牛瀕臨滅絕 全球僅剩6頭  肯亞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18日證實,一頭北方白犀牛前一天被發現在保護區內死亡,令這一物種進一步走向滅絕。   現階段,全球僅剩6頭北方白犀牛。   「蘇尼」出生在捷克的王宮鎮動物園,是第一頭在圈養環境下出生的北方白犀牛。它的父親「蘇伊特」2006年因自然原因死亡,時年也是34歲。   法新社報導,王宮鎮動物園是全球唯一一座成功地通過人工飼養繁殖出北方白犀牛的動物園。2009年,承載著繁衍後代的使命,「蘇尼」和另外一頭雄性以及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被從王宮鎮動物園放歸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
  • 比大熊貓還珍稀的動物,一共3隻2隻在中國,卻即將瀕臨滅絕
    地球上有很多的動物,不同的動物目前所處的境況其實是不大一樣的,有些動物可能還非常的繁茂,有些動物可能就已經是瀕臨滅絕了,而有些動物可能就已經滅絕了,其實這本來是自然法則下的正常淘汰。但是因為人類如今的實力過於強悍,所以對於所有的動物,都會有非常大的影響力,而這就使得人類對於動物的幹擾性是高了很多的,所以人類也就開始擔負起了保護動物的責任,因為我們知道動物對於自然環境是有很大的影響的。而間接性的對於人類也同樣會有很大的影響。
  • 傳說中的「神鵰」真的存在!比熊貓還稀有,全球不到1000隻
    傳說中的「神鵰」真的存在!比熊貓還稀有,全球不到1000隻相信很多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都希望有朝一日成為一位俠客,背著刀,帶著劍,走遍江湖,快意泯恩仇。而這個武俠夢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裡深深的埋下了根,每每見到有記錄著那個年代的武俠傳說的印記,都會一如既往的去探個究竟。
  • 缺少膠原蛋白 多吃花膠補回來
    原標題:缺少膠原蛋白 多吃花膠補回來   小仙女們想要漂亮,膠原蛋白少不了。要知道很多女明星為了美美的臉蛋,可是專門去注射了膠原蛋白。其實不用那麼費勁,只要吃就能幫我們補膠原蛋白。那麼吃什麼好呢?花膠就是不錯的膠原蛋白補品。   什麼是花膠?
  • 真有趣冷知識:10大瀕臨滅絕的稀有動物,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同樣被列入「極危」目錄的還有爪哇犀,全球僅剩35頭左右。小編:瀕臨滅絕的最大原因,就是人類的濫捕濫殺!1980年,該物種在野外滅絕,直至1989年,《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局》將馴養的紅狼進行野外放養(北卡羅來納州),到了2002年,品種繁衍至大約50隻,另外美國圈養了170多隻。截至目前,全球紅狼數目不超過300隻,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品種。小編:說狼就想起了《狼圖騰》。
  • 什麼是花膠 花膠的功效有哪些
    什麼是花膠花膠即魚肚,是各類魚鰾的幹製品,以富有膠質而著名,其別名為花膠,它是從魚腹中取出魚鰾,切開曬乾後而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膠質等,食療滋陰、固腎培精,令人迅速消除疲勞及對外科手術病人傷口有幫助復完之效。頂級花膠排名依次是:金錢鰵魚膠(黃唇魚)、白花膠(大白花魚)、黃花膠(大黃花魚)、鰵魚膠(大鰵魚)、門鱔膠(大門鱔)。
  • 瀕危物種名單上不再有動物,大熊貓終於脫離了瀕臨滅絕
    大熊貓(不再瀕危:2016年)1961年,當世界自然基金會第一次選擇大熊貓作為他們的標誌時,大熊貓幾乎已經滅絕。當時大熊貓就是瀕危動物的代表,截至2016年9月,大熊貓已經扭轉趨勢,不再面臨瀕臨滅絕。我國現在有67個熊貓保護區,保護著1.4萬平方公裡的棲息地。到2004年,大約有1500隻生活在野外。今天這個數字超過2000。雖然大熊貓仍在「脆弱」名單上,但幸運的是,它不再瀕臨滅絕的邊緣。斯特勒海獅(不再瀕危:2013年)斯特勒海獅是一種巨大的野獸,生活在在阿拉斯加西部寒冷多巖石的海岸上,是美國土生土長的動物之一。
  • 歐陽震華被爆花10萬元買「花膠」補身體!
    不久前,就有香港記者拍到: 歐陽震華在中藥店親自挑選花膠! 更是被曝出他每月花10萬補身體! 小魚不得不說, 花膠的魅力的實在是太大了, 歐陽震華花10萬元買花膠補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