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曆與農曆哪個更準確?過生日應該選擇哪一個?其實都是一樣的

2020-12-06 徽南城意

談到曆法,人們最先想到的往往是中國目前使用的兩種曆法,一種是農曆(陰曆),一種是公曆(陽曆)。生活中,人們經常會有意無意的將兩種曆法進行對比,然後試圖選出一個更加準確的曆法,特別是過生日過哪一個更加準確。

一直以來,受到傳統節日和文化的影響,多數國人潛意識中都覺得農曆更加準確,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大量西方節日在中國的生根與發芽,以及星座等文化的傳播,過公曆生日的人群也在不斷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國人在兩種曆法上愈發糊塗,甚至出現了很多國人用農曆來推算西方星座的烏龍。今天,小編就來說說曆法的故事。

農曆與公曆,說到底只是兩種不同的曆法,只不過兩種曆法的編纂是依據不同的周期,得出的結果自然也就差異很大。世界歷史上,各國人民根據不同的周期編纂出了很多種不同的曆法,但是總結起來無非就是三大類,陰曆、陽曆以及陰陽曆。

曆法之所以存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計量時間,晝夜交替與四季交替是自然界最常見的兩種周期。一個晝夜交替是一天,它是世界萬物作息的最小周期,而四季更替一次則是一年,它關係著人類的生產生活,特別是古代社會最為重要的農業生產活動。

恆星日與太陽日

晝夜更替立足於地球的自轉,但這個周期並非是簡單的恆星日(23小時56分4秒),而是一個太陽日(24小時),四季更替則立足於地球的公轉,一個周期是一個回歸年(365.25日),這兩者的時間都和太陽有著緊密的關係。但是一個月多長時間,這個就看情況了,實際上從「月」這個名稱就可以看出,它是以月相的變化來設置的,即月球圍繞地球旋轉的周期來計算的。

首先,來說說陰曆。

陰曆,是立足於月相的變化規律而形成。在人類歷史上,對太陽回歸周期的測算要遠遠遲於月相變化的周期,因此陰曆是很多國家和地區最先產生的曆法。月球圍繞地球旋轉一個周期即一個朔望月,約為29.53日,因而在陰曆的一個月中,大月為30天,小月為29天。由於陰曆12個月的時間最接近一個四季更替,所以陰曆12個月為一年。

陰曆的優點在於每一個陰曆月就是一個月相變化的周期,所以每一個日子都有特定的月相,例如每個月的初一都是新月(理論上看不到月亮),每個月的十五都是滿月,而每個月的月初和月底看到的則是弦月。年復一年,月復一月,每個農曆月都是如此,非常方便人們記憶時間周期。

但是陰曆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因為陰曆是依照月相變化計算的,陰曆的12個月總共為354日,比四季更替的周期(回歸年)短了接近11天。如果一個地區的人們持續採用陰曆來計算時間的話,那麼今年在大雪紛飛中迎來新年,17年後就要在盛夏季節過新年了。因此,陰曆對於農業生產的指導是十分混亂的。顯然,陰曆作為一種推算簡單的曆法,必須加以調整,才能適應生產生活。

其次,再來談一下陰陽曆。

陰陽曆,是一種調整之後的陰曆,也是陰曆向陽曆發展的過渡性曆法。與簡單的陰曆相比,陰陽曆充分的考慮到了陰曆的一年和陽曆的一年(四季更替)的客觀差距。因此在12個陰曆月的基礎上,每隔幾年就添加一個陰曆月,即閏月。閏月每隔幾年就有一個,每一次閏的月可能不同,這次閏五月,也許下次就是閏六月,但是總結起來,19年(陰曆年)中安插7個閏月,這就是「十九年七閏」的由來。配合天幹地支的紀年方式,陰陽曆成為了我國古代社會中一直通用的曆法,一直沿用至今。

一直以來,由於習慣,我們都喜歡把中國的舊曆稱之為農曆,或者稱為陰曆,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中國古代沿用至今的曆法其實並非是單純的陰曆,而是改進後的陰陽曆。

最後,來說說當代通用的陽曆。

陽曆,又稱公曆(西曆),是依據地球公轉周期測算出來的曆法。太陽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一次周期移動是一個回歸年,平均為365.25日,所以陽曆的一年為365日,7個大月(每月31天),5個小月(每月30天),二月則是小月中的例外,只有28天。每隔四年增加一天,即2月的第29日。

之所以有這樣的安排,也是源於古代羅馬時期的一段小插曲。據說陽曆最早是6個大月,6個小月,一、三、五、七、九、十一為大月(31天),二、四、八、十、十二為小月(30天),這樣一年就是366天。古代羅馬的二月是歲末,也是死刑犯行刑的時間,所以二月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月份,減掉一天,所以只有29天。

後來奧古斯都·屋大維稱帝之後,他仿效前人,將自己生日所在的月份(一說是登基稱帝的月份)改名為奧古斯都(August),並且將該月設為大月。這樣一年當中不但多了一個大月,而且下半年的大、小月順序也發生了改變,九月和十一月變成了小月,十二月變成了大月,更重要的是一年多了一天,變成了366天,於是本來就少了一天的二月又被扣掉了一天,只剩下28天,現代陽曆(公曆)的雛形基本形成。

在很多人看來,公元紀年是從西方引進的,在我國真正推行也是新中國之後,所以喜歡把陽曆(公曆)稱之為西曆,甚至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人覺得公曆是西洋人的玩意,自稱中國人就應該用陰曆,實際上這些都是錯誤的。

中國古代並非沒有陽曆,元代的許衡、郭守敬等人編纂的授時曆就是一種陽曆,準確度與現代陽曆只相差25秒鐘,可以說已經是非常精確了,這是古代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

所以說到底,陽曆也好,陰曆也罷,或者是陰陽曆,本質上都是計算時間的工具而已,本身並沒有什麼誰準確,誰不準確的說法。如果僅僅是從計算時間的角度出發,每一種曆法都是準確的,但是如果從四季更替的角度出發,陽曆對於農業的指導意義肯定是要高於單純的陰曆。不過如果拉長時間周期的話,十九年七閏的農曆與公曆其實都是一樣的。所以生活中實際上過生日選擇農曆還是陽曆,其實都是根據個人的愛好,喜歡哪一個就去過哪一個,有錢的話兩個都可以過,毫無意義的爭論哪一個曆法準確顯然都是錯誤的。

(相關圖片來源於網絡,徽南城意百家號,談歷史地理,說人文教育,看社會百態,聊地方發展,喜歡小編文章的朋友歡迎點讚與關注!)

相關焦點

  • 過生日是按陰曆還是陽曆? 哪個更準確?
    過生日是按陰曆還是陽曆? 哪個更準確?時間:2016-10-30 20:24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過生日是按陰曆還是陽曆? 哪個更準確? 過生日是按陰曆還是陽曆? 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我國通行的是農曆(我國又稱陰曆),故人們過生日都是以陰曆日期計算。
  • 你是按照農曆還是陽曆來慶祝你的生日?哪個生日是對的?
    生日是一個人長大的明顯標誌,每個生日,你都是長大一歲。每到生日,你會發現你會變得更加成熟,這是一個自然規律,也是我們應該習慣的過程!然而在現代社會,是慶祝農曆還是公曆,存在著一些分歧。兩天前,王叔的生日到了,二叔也像往常一樣給王叔生日祝福,並附上祝福紅包。有趣的事情發生了,王叔說他的生日不是那天。結束了。二叔說你的生日明明是在這一天,我不會錯的。據說他沒有在公曆裡慶祝他的生日。所以,這個回答讓二叔有點吃驚,為什麼想問為什麼?」回到一句話,現在流行公曆生日,農曆生日有點土氣,我老婆給我改。
  • 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合二為一」,一生有幾次
    來源:科技日報身邊的天文學每個人的出生日期都有公曆和農曆兩個「版本」。除了出生當年,人們的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並不重合。這讓人們可以吃兩次生日蛋糕,享受「雙倍」的生日快樂。但也有人有疑問,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什麼時候能「合二為一」呢?每過一次生日,我們就年長了一歲,這代表著地球又帶著我們繞太陽轉了一圈。
  • 過生日應該用農曆還是公曆?為何有的人說幾十年才能過一次?
    我國現在同時使用兩種曆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公曆和農曆,其中農曆又屬於陰陽曆;過生日並沒有統一的曆法,有的採用農曆,也有的採用公曆,各有各的特點,不過現在出生的人,身份證上的出生日期統一採用公曆日期。
  • 農曆比公曆跑得慢,我們的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會有重合的一天嗎?
    我們都知道日曆分為公曆和農曆,自1949年我國正式規定使用公元紀年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直用的都是公曆日曆,但是農曆卻從來沒有遠離我們的生活。我們國家重要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端午節都是按照農曆來算的,還有節氣、時令等,這些農曆中的因素也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 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合二為一」 這樣的經歷你一生會有幾次
    每個人的出生日期都有公曆和農曆兩個「版本」。除了出生當年,人們的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並不重合。這讓人們可以吃兩次生日蛋糕,享受「雙倍」的生日快樂。但也有人有疑問,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什麼時候能「合二為一」呢?
  • 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合二為一」,這樣的經歷你一生會有幾次
    作者:李鑑(北京天文館研究員)每個人的出生日期都有公曆和農曆兩個「版本」。除了出生當年,人們的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並不重合。這讓人們可以吃兩次生日蛋糕,享受「雙倍」的生日快樂。但也有人有疑問,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什麼時候能「合二為一」呢?
  • 每日科普|公曆和農曆生日「合二為一」 的經歷一生會有幾次
    每個人的出生日期都有公曆和農曆兩個「版本」。除了出生當年,人們的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並不重合。這讓人們可以吃兩次生日蛋糕,享受「雙倍」的生日快樂。但也有人有疑問,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什麼時候能「合二為一」呢?每過一次生日,我們就年長了一歲,這代表著地球又帶著我們繞太陽轉了一圈。這一圈所花的時間,天文學上叫回歸年,約為365.2422天。
  • 每日科普|公曆和農曆生日「合二為一」的經歷一生會有幾次
    除了出生當年,人們的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並不重合。這讓人們可以吃兩次生日蛋糕,享受「雙倍」的生日快樂。但也有人有疑問,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什麼時候能「合二為一」呢?每過一次生日,我們就年長了一歲,這代表著地球又帶著我們繞太陽轉了一圈。這一圈所花的時間,天文學上叫回歸年,約為365.2422天。
  • 公曆生日與農曆生日多久可以恰逢同一天?
    公曆,它的正確稱呼應該是「格里高利曆」,Gregorian calendar ,是由教宗格裡高利十三世於1582年頒布。在中國也被稱為「公元」、「西元」。農曆,現在使用的版本是1644年由攝政睿親王多爾袞頒布的「時憲歷」。其實這部曆法在崇禎年間就由西洋傳教士協助修訂好了,改朝換代的原因,才由清朝頒行。這兩部曆法的編制原理不同。
  • 孩子應該過陰曆生日,還是陽曆生日?
    過去一家人過生日都是按陰曆來算。雖然身份證上的出生日期仍然是陽曆,但家人都會記得,那一天是一個「假生日」,真正的生日媽媽永遠會惦記著是農曆幾月初幾,到過生日的前幾天,不管兒女是在外地還是在身邊,都會提醒兒女:要過生日了!
  • 人的公曆生日與農曆生日什麼時候可以恰逢同一天?
    公曆,它的正確稱呼應該是「格里高利曆」,Gregorian calendar ,是由教宗格裡高利十三世於1582年頒布。在中國也被稱為「公元」、「西元」。農曆,現在使用的版本是1644年由攝政睿親王多爾袞頒布的「時憲歷」。其實這部曆法在崇禎年間就由西洋傳教士協助修訂好了,改朝換代的原因,才由清朝頒行。
  • 過生日是按農曆好還是陽曆好?
    據個人所知大多數人都是過農曆生日的,很少有聽說過陽曆生日的。老黃曆趨吉避兇結婚,喬遷擇吉日等都是看農曆。農曆是我國傳統曆法,又叫陰曆、華歷、夏曆、漢歷、國曆等名稱,但農曆並不是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取月相的變化周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參考太陽回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
  • 過生日到底是過陽曆好還是過陰曆好?竟有大講究!很多人都錯了
    為了慶祝他們的出生,許多人在生日那天舉行盛大的生日聚會。有人為此感謝母親。但是與西方不同,中國每個人都有兩個生日,一個是農曆生日,另一個是農曆生日。許多人對農曆和農曆之間的區別感到困惑。生日或陰曆更好嗎?事實證明這很特別,許多人不清楚。
  • 過生日到底是過陽曆還是過陰曆?竟然有大講究!很多人都錯了
    大家過生日都是過的陽曆生日,只有個別人是過陰曆生日。一直過生日是要按照陰曆生日過的,畢竟從小就養成這個習慣了。還有人說,陰曆生日根本就不準,必須得按照陽曆的生日來。
  • 過生日到底應該過陽曆,還是過陰曆呢?說出來你都不一定相信
    過生日到底應該過陽曆,還是過陰曆呢?說出來你都不一定相信說到過生日,肯定有不少同學大為激動,畢竟過生日是一個人,在一年中頗為重要的一件事,不過也有一個問題,也就是說,過生日到底過哪天?小編身邊的人,幾乎都說會過陽曆生日,因為陽曆是與身份證上相同的那一天,每年也都相同,不用絞盡腦汁的去計算查詢,所以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更有一部分朋友,說過,農曆不準,是中國土方法算出來的。那好,再問問,如果你是閏2月29號出生,那你還過陽曆生日嗎?四年一回,你肯定受不了。
  • 給孩子過生日,是該過陰曆,還是過陽曆?區別真的很大?
    對於人們來說,固定屬於自己的節日,也就只有生日了。小時候可能會過兒童節,等上中學的時候,會改成過青年節,等自己成年後還會過過光棍節等等,這些節日很多自己都是可以參與的,但都沒有像生日對自己那麼專一。   而日期有陽曆和陰曆之分,選哪個日期給孩子過生日會比較好就讓父母有點犯糾結了。
  • 過陽曆生日好還是陰曆生日好?怎麼選擇要看這3點,這麼過沒矛盾
    怎麼選擇要看這3點,這麼過沒矛盾以前肯定不用說,大家都是過陰曆,於是代代相傳下來,很多人想遵循傳統,會給孩子過陰曆生日,也有人覺得陰曆生日不好記,想過陽曆生日。在這樣的爭議下,甚至連孩子出生的時候,戶口本上到底是寫陽曆還是陰曆都讓人左右為難。
  • 寶寶的生日應該按陰曆還是陽曆計算,意義都一樣,最重要的是感恩
    這就讓有些父母在為寶寶準備生日宴的時候犯難,畢竟陽曆和陰曆生日各有千秋,究竟給寶寶過哪個生日比較好呢?一、舊習俗不能丟,過陰曆生日是傳統習俗的沿襲陰曆,我們又稱之為農曆。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把農曆的大年三十作為春節,而不是新一年的一月一號。所以自然就會有些父母會遵照舊習俗,把寶寶的出生日期以農曆的時間來定義。
  • 農曆和公曆、陰曆、陽曆到底有什麼區別?看完就分清了!
    今天看CCTV4國寶檔案講陽曆陰曆區別,很多概念不準確甚至錯誤,現在受網際網路新媒體影響,嚴肅媒體也越來越不嚴謹了,上面是我結合CCTV的文章改編,修改和增加了有些內容每當我們身邊有朋友過生日時,許多人都會問一句:「這是陽曆生日還是陰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