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年初,大數據還是一個新鮮的概念。到了2015年,估計連路邊賣蔥包檜的大媽都能跟你扯上幾句大數據。而我們熟知的BAT(百度、阿里、騰訊)三家網際網路巨頭更是積累了海量的數據。以阿里巴巴為例,2014年3月份,阿里巴巴集團曾透露,在阿里數據平臺事業部的伺服器上,已攢下了超過100PB已處理數據,等於104857600個GB,相當於4萬個西雅圖中央圖書館,580億本藏書。僅淘寶和天貓兩個子公司每日新增的數據量,就足以讓一個人連續不斷看上28年的電影。
昨日,阿里巴巴宣布推出國內首個面向政府開放的大數據產品——阿里經濟雲圖。面向政府開放的大數據?會不會很枯燥?恰恰相反,據說在阿里經濟雲圖上有全國所有省市縣的電商經濟數據,你們那兒的敗家娘們最愛買什麼,你們省最暢銷的商品是什麼,哪個省從你們那賺的錢最多,用它統統都能查到。
記者悄悄打聽了一下浙江省的一些數據,「雲圖」扔出了兩個字——「吃貨」!
網購商品中食品類佔比最高的十個城市分別為舟山、上海、杭州、南京、寧波、無錫、湖州、紹興、馬鞍山、鎮江。浙江一省就佔了六個名額,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吃貨聚集地!
再來看出售食品佔比最高的地區,新疆名列第一,阿拉爾市賣出的商品中83%是食品,阿克蘇地區賣出商品中74%是食品。臺灣名列第二,臺南縣網上賣出商品67%是食品。黑龍江、內蒙古、甘肅、陝西、安徽等特產豐富的省份都榜上有名。
經濟雲圖還有一項功能是計算各地的電商貿易順差比例,也就是當地電商用戶更傾向於在網上購物還是銷售。
順差最大的內地省份為廣東,賣出的商品是買入商品的2.9倍。澳門的吸金能力僅次於廣東,2014年澳門人每買1元錢東西,就相應地賣出2.8元。澳門賣往內地的商品主要包括皮草、女士包袋、毛呢外套、手機、酒瓶等。相比而言,香港人和臺灣人更喜歡買買買。香港人喜歡從內地買奇石、佛牌、礦物晶體,臺灣人愛買蘋果保護套、手機零部件等。
(來源:杭州網)
轉載免責聲明:凡本站註明 「來源:XXX(非搜鋪網)」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傳遞,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繫本站採編中心:0571-87015503-809,郵箱:zhousongping@soup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