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成趨勢?聽聽這些「主角」怎麼說……

2020-11-29 雨果網

阿彌陀佛,95後老阿姨佛系報導跨境電商行業熱點事件,講述跨境電商賣家故事。希望看到文章的你會覺得「對,沒錯,就是這樣」。

2020-07-20 15:35

4月份資費120多萬元,6月欠銀行90多萬貸款;跨境業務下降9成,轉做京東、拼多多……在外貿或跨境行業裡,類似的「聲音」不絕於耳。

一場疫情大大拉開了賣家與賣家、企業與企業間的距離。深究那些因疫情導致單量銳減甚至被淘汰的賣家或企業,又無不與跨境物流、備貨、倉儲等各個環節緊密聯繫。

眼下,外貿轉內銷、線下轉線上已是不少企業的選擇,但是否所有的企業都適合轉內銷?不一定。

外貿轉內銷、線下轉線上成企業不得已的選擇

雨果網了解到,受疫情影響,今年1—5月期間,中國進出口總額下降了4.9%。其中,出口6.2萬億元,下降4.7%。尤其在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惡化,新增病例屢創新高的情況下,跨境或是外貿行業面臨的不確定和不穩定性因素顯著增多,風險和挑戰並行。

在此情況下,外貿轉內銷、線下轉線上成了企業不得已的選擇。「從去年開始,受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整個外貿行業情況都不是很好,很多公司都是整體業績下降的。為了應對疫情和中美貿易戰,不得已由外銷轉內銷是必然要面臨的選擇,也是一項新課題。」福州市進出口商會會長孔思軍說道。

為此,部分外貿企業從原先的工廠貿易向跨境電商轉型,亦或轉內銷,比如試水國內電商平臺或者與國內的網紅主播合作,通過直播帶貨分銷商品。如廣東金輝刀剪股份有限公司出口業務佔到80%,受疫情影響,訂單大幅下降。於是3月份開始依託電商渠道轉內銷,僅一場營銷內購會,6款刀具銷售額就破了20萬元。

而在面對海外市場需求縮減的情況,不少城市通過支持企業轉向國內市場,並設立專項資金大力扶持直播電商等新業態。比如有著「世界工廠」的東莞,針對海外需求萎縮的情況,為外貿企業打造三大平臺:一是搭建線上展會;二是設立「東莞製造」電商專區,鼓勵出口企業與電商平臺合作;三是搭建企業直播電商平臺,通過網紅帶貨,加速形成本地化的莞貨內銷集群。

根據商務部近期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出口轉內銷的實施意見》表示,下半年也將舉辦全國性促消費活動,利用步行街、重點商圈,拓寬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內銷渠道,幫助外貿企業進一步對接國內大型商貿流通企業、電商平臺企業。

外貿企業選擇分銷量渠道需考慮三點

當前的市場上,針對跨境電商的分銷平臺也不在少數,比如出口易M2C、環球易購、賽維、借賣網等等。石家莊億思特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建忠認為,「疫情當前,只要產品合適,選擇內銷來保存實力也是一條道路,比如國內直播帶貨特別火,我們自身也在研究。只要是能讓企業存活下來的辦法都值得去嘗試,先生存再發展。」

除了直播帶貨之外,雨果網了解到,部分賣家受疫情影響,跨境業務下降至9成,轉到國內拼多多、京東等國內電商平臺。而對於工廠型企業來說,通過拼多多分銷也不失為好的渠道。相比國內其他平臺,拼多多不收取賣家佣金,比如一單13元,平臺只收6分。但要注意的是,平臺對量、價格和時效的要求較高。比如一個兩三千的訂單,賣家需在48小時內發貨,倘若超時,13單價的產品需要賠付客人3元的現金券。但如果有一手貨源,從出廠到顧客手裡,可以省去很多中間商賺差價,利潤也很可觀,尤其是服裝,3C,母嬰等熱門類目。

不管是哪種分銷渠道,在孔思軍看來,「企業要根據自己產品的特性,能夠對接的渠道人脈資源,控制好運營節奏。不要沒弄明白一窩蜂,雖然現在的網紅直播方式很火,但往往越熱鬧越有貓膩,如果不冷靜評估清楚就急急忙上馬,很可能就成為新一茬韭菜被割了」。

總結來說,企業在選擇分銷渠道的過程中主要考慮產品是否合適、訂單處理效率以及價格利潤空間這三大問題。

完全相反的內銷並非適合所有外貿企業

雖然內銷是部分外貿企業尋找突破的一個通道,但是並非所有的外貿企業都適合做內銷。業內人士分析,外貿和內銷是兩種完全相反的模式,如下三點:

1、完全不同的流程體系

外貿需要經過客戶詢盤、工廠報價、訂單籤約、生產、業務審批……商檢、報關等。而內銷流程則包括,產品線規劃、渠道開發、品牌打造、銷售團隊搭建……售後服務等等,傳統外貿企業從一個代工廠到一個品牌商,需要跨越的不止是一道坎。

2、不同的客戶群和訂單量

傳統外貿企業出口通常以貨櫃為單位,目標對象大部分為海外的大B賣家,轉內銷和線上之後,更多就要面對小B賣家,小B賣家進貨通常是一個款要幾十件。這對於大單出口的外貿企業來說,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3、產品不適合國內市場

傳統外貿長期做的是長產品線,缺少大單品。長產品適合一下子全部出口,但是在國內卻行不通。另一方面,外貿出口企業的產品針對海外消費者,外國人與中國人的喜好、尺寸、風格等各種細節上的差異非常大,尤其是服裝、鞋子等需量身定做的產品。

福州宏冠智聖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施平認為,內銷更適合那些訂單被取消,滯留大量庫存以及本來就做2C端,跨境零售的企業。

義烏市聖淳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雁閣表示,一家純外銷型企業轉內銷,如果沒有內貿經驗、缺乏內銷渠道,突然做出口轉內銷還是很難的。所以我們借著疫情的「空檔」,大力研發新品,布局下半年。

「內銷的產品需要重新研發,並不是簡單的轉內銷、賣庫存,比如衣服鞋子的尺碼、流行的款式顏色、註冊牌子、渠道登記等很多基礎性工作要做。以前外銷單量大,沒有時間精力去拓展內銷渠道。現在有時間精力,企業可以先嘗試的心態,沉下心來耐心作、細緻作」孔思軍說道。

而針對企業轉向內銷的舉動,有業內人士分析,一方面會給這些企業自身帶來轉變,另一方面也會改變國內市場競爭的態勢。有利影響,會降低中國的出口依存度,促進中對外貿易結構、經濟結構的調整,以及內外市場的統一;不利影響,轉向國內市場的廉價商品,有可能會在國內市場上傾銷,衝擊現有的國內市場競爭秩序,衝擊現有品牌企業的品牌建設、營銷網絡以及新產品研究和開發的努力。

如果企業在短時間內無法做到熟悉內貿操作流程以及找到合適的內銷渠道、搭建自己的品牌,不妨通過跨境轉換銷售渠道和方式。【點擊報名參與】7月24日,由雨果網主辦的福州市外貿企業轉型跨境電商高峰論壇會暨雨果報告Q2發布會。現場將有成功轉型跨境的外貿大佬,分享他的「心路歷程」。

【特別聲明】未經許可同意,任何個人或組織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內容。轉載請聯繫:editor@cifnews.com

相關焦點

  • 聽外貿企業談轉內銷的那些難事
    本報記者 趙覺珵在不久前的「雙十一」中,一批原本「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在今年的電商購物節中嶄露頭角,小到一支牙刷、一根原子筆,大到一臺料理機、一張床墊,源源不斷地從工廠發往全國各地。不少業內人士注意到,這些廠商原本是外貿企業,很多「爆款」產品也是「出口轉內銷」。
  • 讀者聚焦——出口轉內銷,應該怎麼「轉」
    ——張俊傑,湖北省老河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在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商務部有關調查顯示,隨著境外疫情蔓延,國際市場需求萎縮,我國外貿企業訂單下滑,出口轉內銷的積極性上升。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到底該怎麼轉?要如何打通相關堵點?需要什麼樣的政策支持?
  • 值班老總讀報(129)|出口轉內銷 企業更要「加把力」
    值班老總讀報(129)|出口轉內銷 企業更要「加把力」值班老總讀報(129)|出口轉內銷 企業更要「加把力」河北日報副總編輯 賈 偉最近,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若干措施》,出臺16條政策舉措,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
  • 經濟周刊薦讀|出口轉內銷,企業要跨幾道「關」
    >  新華日報·經濟周刊(第70期)  【深閱讀】  精彩試讀>>>  構建「雙循環」深度影響外貿企業——  出口轉內銷,企業要跨幾道「關」  隨著海外疫情蔓延,國際貿易規模驟降,外貿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 海關部門推出政策「組合拳」 外貿企業轉變發展路徑
    「2020年海關等部門出臺政策支持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後,這種食品級塑料薄膜產品贏得了不少國內客戶。」公司報關負責人朱楚鑫說,2020年公司出口產品的國內銷售額達1586萬元,比2019年增長10.48倍。  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海外需求波動,外貿出口企業面臨不小的壓力。一些企業在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穩住海外訂單的同時,嘗試「兩條腿走路」,著力開拓國內市場。
  • 穩外貿、穩投資、保就業……政府企業各出「妙招」尋新機
    【摘要】 穩外貿是六穩工作中的重點,現在我國各類外貿主體超過40萬家,面對疫情衝擊,這些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現在,很多外貿企業借力電商,開拓國... 穩外貿是「六穩」工作中的重點,現在我國各類外貿主體超過40萬家,面對疫情衝擊,這些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現在,很多外貿企業借力電商,開拓國內外市場。
  • 盤點2020中國外貿八大熱點
    導讀:2020年,中國外貿企業經歷了年初的停產困頓、訂單暴跌,也經歷了年中的出口轉內銷、轉產其他產品等逆境求生,更經歷了年末的出口爆單、貨櫃荒、天價海運費、匯率上升等逆風翻盤。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圖 / 新華社2020年的中國外貿大幅超出年初的預期,在逆勢中創下了歷史最好紀錄。
  • 傳統出口企業「硬虧」,6.5是極限?
    誠然,所有外貿出口企業都受人民幣這半年時間內大幅升值影響,對於兼具進口與出口的外貿企業來說,不論進口佔比如何,至少有進口渠道分化抵消升值影響,而對於附加值不高的傳統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升值帶來的更是實質性打擊。多位經營傳統勞動型密集外貿出口企業負責人與業務員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人民幣升值到6.5關口已觸及企業承壓底線,利潤空間壓縮至負。
  • 家用電器:空調內銷好轉、出口靚麗
    、出口表現靚麗,考慮到疫情下的基數效應,預計明年空調總體出貨將有兩位數增長,重點關注渠道變革帶來的格局變化。  終端需求改善,空調內銷出貨好轉  產業在線空調出貨數據:10 月份空調行業內銷同比增長 4.5%、外銷同比增長27.4%,當月行業內外銷合計同比增長 12.4%。
  • 「網絡工廠店」受歡迎 消費者可在外貿工廠「直接...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如今,有一種網絡工廠店很受消費者歡迎,它的特色是把過去專門出口、銷售到國外的產品,直接從工廠放到網上。這些外貿產品是不是便宜?應該怎樣挑選呢?記者了解到,外貿工廠在多年的出口過程中,整個產品的質量是比較紮實和可控的,由於外貿訂單的價格由海外客戶和經銷商控制,外貿工廠的利潤往往很低。現在轉向國內市場,一方面可以給消費者提供性價比更優的產品,另一方面外貿工廠的利潤也可以提高。
  • 外貿企業申報出口退稅一般流程
    專注外貿營銷推廣,外貿網站搭建,提供外貿整合營銷服務。
  • 外貿企業紛紛喊「錢緊」 企業:能剩下就是勝利
    一方面是工資、原料、匯率等原因造成成本上升和利潤減少,另一方面又遇上歐美傳統市場經濟低迷和需求萎縮,加上轉型需要大量資金卻恰逢銀根緊縮,許多外貿企業紛紛喊「錢緊」。  記者昨日(17日)從第110屆廣交會現場了解到,不少外貿企業眼下都面臨著資金鍊緊張的問題,前段時間溫州中小企業的融資難成為許多老闆熱議的話題。
  • 助力出口退稅 護航外貿企業
    昨天下午,海曙區稅務局鄞江稅務所上門向轄區內的企業進行稅收優惠政策輔導,不斷提高出口退稅便利化水平,助力外貿企業渡過難關。復工復產後,鄞江稅務所第一時間響應企業的涉稅需求,量身定製稅收優惠政策輔導方案,提速出口退稅辦理時間。(陳結生 吳沛瑤 攝)
  • 2020年中國電動工具行業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
    本文將從PEST四個方面來解讀電動工具行業的發展環境以及未來趨勢。 政策環境 外銷轉內銷方向明顯 電動工具精密程度是反應一國製造能力和工業化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對國民經濟、能源利用、環境保護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 社科院學者:我國外貿強勁復甦仍將持續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我國外貿強勁復甦仍將持續(新論)我國外貿穩定增長不僅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強有力支撐,也有助於提振全球市場信心日前,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11月我國外貿出口增長21.1%,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已超過29萬億元人民幣
  • 外貿出口軟體有哪些?外貿出口軟體類型
    外貿出口軟體有哪些?首先外貿軟體是專門面向國內出口型企業的一種外貿業務管理軟體.涉及範圍一般涵蓋外貿客戶搜集、外貿郵件管理、外貿客戶管理、外貿業務流程管理、OA辦公管理等幾個方面。 外貿出口軟體主要有以下3個分類: 1. 外貿搜軟軟體:主要是用來搜索拓客的 2.
  • 會計不懂出口退稅釀大禍?這篇帳務處理+計算技巧,讓你完美解決
    外貿企業出口退稅如何進行帳務處理及計算?下面本文通過舉例來解答外貿企業出口退稅計算、帳務處理問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資料在文末哦!)企業出口免退稅的基本知識一、外貿企業出口退稅的特點:1、出口商品的來源主要是外購,它所經營的商品都是從其他企業採購的。它的利潤來自購銷差價與退稅。這是它與生產企業最大的區別之一。
  • 2020年中國電動工具行業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 小型化、輕型化...
    本文將從PEST四個方面來解讀電動工具行業的發展環境以及未來趨勢。  政策環境 外銷轉內銷方向明顯  電動工具精密程度是反應一國製造能力和工業化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對國民經濟、能源利用、環境保護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 外貿短期趨保守,未來將何去何從?年度出口企業推廣需求調研報告出爐
    從業務構成上來看,純外貿公司僅佔24.55%,內外貿兼有,但側重外貿的企業數量與側重內貿的企業數量大致相當,分別為38.84%和36.61%,反映出目前雖然受訪企業中主打外貿方向的比例超過半數,但也有相當數量的外貿企業保持了對國內市場的關注。從企業產品出口的目的地來看,最多的國家和地區依然是歐洲、美洲和東南亞地區這類傳統的貿易夥伴。
  • 匯市如同過山車 外貿企業打響收成保衛戰
    不過,上海證券報記者在調研時發現,外貿企業避險意識顯著增強,更多企業已在利用避險工具對抗匯率風險。外貿企業在運用避險工具時,樹立財務中性觀念以應對匯率的不確定性,已成為當務之急。6.56!心痛不?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先貶後升,先自從6.85一路走低,最低觸及7.16,至5月末又迅速扭轉跌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