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企業紛紛喊「錢緊」 企業:能剩下就是勝利

2020-11-29 廣東省人民政府

  一方面是工資、原料、匯率等原因造成成本上升和利潤減少,另一方面又遇上歐美傳統市場經濟低迷和需求萎縮,加上轉型需要大量資金卻恰逢銀根緊縮,許多外貿企業紛紛喊「錢緊」。

  記者昨日(17日)從第110屆廣交會現場了解到,不少外貿企業眼下都面臨著資金鍊緊張的問題,前段時間溫州中小企業的融資難成為許多老闆熱議的話題。不過,正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溫州調研指出的,多家企業都表示,真正專心做實業的企業日子雖然不好過,資金鍊卻都還不至於斷裂。

  中小企業融資難

  「現在做外貿真是老太太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來參加本屆廣交會的溫州新藍天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明光苦笑道。新藍天主要生產小型斷路器、漏電斷路器系列產品,每年外銷2000萬—3000萬元左右,內銷500多萬元。由於成本飆升,面臨著外貿沒利潤、內銷錢收不回來的問題。「辛辛苦苦幹一年,還不如老婆買房賺得多。」

  2008年,貨幣政策寬鬆,黃明光響應號召進行轉型升級,貸款投入800多萬元開發了4個新產品。這些新產品擁有國家專利,技術上達到全國最先進的水平。但黃明光沒想到,當初花大價錢做的新產品儘管性能更好,卻因為價格較高反而不如老產品好賣。

  由於收回投資成本遙遙無期,外加趕上年景不好,黃明光的企業資金鍊始終緊巴巴的。每年1600多萬元貸款到期的時候,他就得拆了東牆補西牆。「溫州做電子元器件的企業很多,我現在的心態是:能剩下就是勝利。」黃明光說。

  類似的資金鍊緊張問題並非僅限溫州,而是眼下國內中小和微小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廣東順德五金礦產進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銷售電纜的代理商,產品出口東南亞和南美,年出口額3000萬—5000萬元。其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從銀行貸款比較難,資金周轉比較緊張。

  「我們現在是靠房地產反哺實業。」星月集團星月進出口公司部門經理朱躍慶說。星月集團是浙江永康的一家機械類製造企業,2008年之後,星月旗下摩託車年出口從5000多萬美元掉到了2000萬美元。如今,星月的摩託車、機械工具等傳統業務年產值5個多億,房地產卻高達數十億元。

  虛擬經濟虧損大

  不過,許多企業雖然缺錢,但其「融資難」問題並沒有此前外界所傳聞的那麼嚴重。

  10月4日,在溫州與部分企業負責人座談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曾強調,溫州經濟的基本面是好的,如果少數企業資金鍊斷裂的問題能夠得到妥善處理,情況會很快穩定。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確實存在工資、原料、環保成本上升和利潤減少的問題。一部分資本轉移了,有的選擇了泡沫性的投資,造成虧損。但是「跑路」和「跳樓」在溫州畢竟是極少數。

  「我們融資倒沒什麼問題,資金很充裕。」溫州人民電器是中國500強企業,其展廳位於電子及電器區最醒目的位置。其海外項目經理高昆透露,儘管由於鋁等原材料成本上升了10%多,導致今年其電纜的產品價格也不得不漲價5%,但由於公司90%的銷售都在國內市場,目前發展情況還不錯。

  台州一家外貿企業服務機構的金先生告訴記者,「溫州企業出問題比較多,大部分是因為老闆用廠裡的工資炒房或者放高利貸,一般製造類的企業比較穩健,財務不會出太大問題。」

  據廣東一家著名家電企業負責人介紹,珠三角一帶企業多以實體經濟為主,而長三角一帶,虛擬經濟特別是涉及金融、地產行業的企業非常普遍。「所以一旦外部經濟不好,國內銀根收緊,對虛擬經濟影響就會很大,投資者的實體企業就會受到牽連。」

  在廣交會上,浙江公元集團海外銷售副總監翁業龍也告訴記者,據其所知,許多江浙一帶的企業確實都出現了資金鍊斷裂的情況,也由此導致很多企業倒閉。「但堅持只做實體經濟,或大部分資金用於實體經濟的企業資金鍊都不會斷。」

相關焦點

  • 影響外貿企業發展的三次裂變到底給了企業什麼
    優秀企業之所以優秀,不是人才多優秀,是其外貿體系的裂變,由零散的制度、流程體系,逐漸裂變到了外貿整體體系化。整體的外貿體系將為企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針對各個問題都給了明確的答案,就像憲法一樣打牢了企業的根基。2、人才裂變。有了好的體系將迎來第二個裂變,就是體系之下人才的成長速度加快了。之前很難留住人才更難吸引人才,此時,人才瓶頸蕩然無存。
  • 聽外貿企業談轉內銷的那些難事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中國數以萬計的外貿企業把目光投向恢復迅速、潛力巨大的國內市場,希望融入「雙循環」的新格局中,為企業找到新發展道路。超四成外貿企業「轉內銷」對於數量眾多的外貿企業而言,今年上半年無疑是最為煎熬的一段時間。
  • 外貿企業,停止焦慮,思考如何「變」才能「通」
    一下子道出了所有企業的心聲,問題越來越多,錢越來越難賺。在現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破冰呢?我們先來思考幾個問題:● 要如何應對這場危機?● 這場危機會帶來什麼機遇?● 我們能做些什麼來預測未來的危機並為之做好準備?● 即使無法提前預防,在未來危機到來時,如何準備才能在彼時迅速有效地應對?
  • 人民幣大幅升值 寧波外貿企業喜憂參半
    看著全球疫情的相關新聞,她擔心眼前局勢會更加不明朗,便果斷把能結清的貨款都兌換成了人民幣。同時,她連忙對接物流公司,只想在國慶節前把這一批貨物出掉,以免夜長夢多。 然而,一切並非如此順利:「節前,許多貨主都在搶著訂艙,火爆的船運讓運費比先前抬升了50%。我們的船期一改再改,直到現在還沒敲定。」
  • 匯市如同過山車 外貿企業打響收成保衛戰
    不過,上海證券報記者在調研時發現,外貿企業避險意識顯著增強,更多企業已在利用避險工具對抗匯率風險。外貿企業在運用避險工具時,樹立財務中性觀念以應對匯率的不確定性,已成為當務之急。6.56!心痛不?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先貶後升,先自從6.85一路走低,最低觸及7.16,至5月末又迅速扭轉跌勢。
  • 溫嶺外貿企業紛紛「亮招」 在逆境中尋找出海之路
    中美兩國貿易摩擦不斷升級,一些產品出口美國的溫嶺企業開始受到影響。據溫嶺市商務局統計,去年該市出口額41億美元,其中美國是最大的出口市場,出口額為5.5億美元,佔比達13.4%。涉及企業311家,佔出口企業數的37.9%,其中出口額2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有4家,產品結構包括塑料及其製品、鞋類、汽車零部件、空壓機、水泵等。
  • 56家企業入選寧波第二批外貿實力效益企業
    「你們這56家企業就是寧波外貿的航空母艦,是寧波的硬核力量,你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今天下午,在寧波市外貿實力效益工程啟動儀式上,副市長李關定對入選的56家外貿企業寄予厚望。
  • 穩外貿、穩投資、保就業……政府企業各出「妙招」尋新機
    現在,很多外貿企業借力電商,開拓國... 穩外貿是「六穩」工作中的重點,現在我國各類外貿主體超過40萬家,面對疫情衝擊,這些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現在,很多外貿企業借力電商,開拓國內外市場。
  • 外貿企業利潤飆升10倍,秘訣就是它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在全球的貨物貿易出現了下降的情況下,中國外貿如何做到了穩增長?中國企業如何應對國際形勢的新挑戰?馮濤告訴記者,基地之所以能消化這天量訂單,要歸結於工廠這些年本土智能化改造,因為GE全球唯一全智能連續流生產線就在這裡,每60分鐘就會出一臺設備。2016年啟動的「智慧工廠建設項目」,如今已經成為「GE全球智慧製造示範工廠」。依託智能化升級,智慧工廠讓庫存周轉率大幅提升,單臺設備的綜合能耗遠遠低於美國等發達國家,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 外貿企業申報出口退稅一般流程
    專注外貿營銷推廣,外貿網站搭建,提供外貿整合營銷服務。
  • 盤和林:外貿新優勢需重視企業「異質性」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提出,要鞏固貿易大國地位,推進貿易強國進程。(《經濟日報》 5月13日)    在我國外貿形勢複雜嚴峻、下行壓力背景下,國務院此次出臺的外貿領域支持性政策可謂「及時雨」,被稱之為外貿「國九條」。
  • 外貿業務員玩「飛單」難道是為了錢嗎
    朋友直言不諱的說就是為了多收入,滿足自己的私慾。今天我們就聊聊飛單這個問題,難道是為了錢嗎?1、飛單不是為了錢,想找個刺激。很多人飛單,不是為了收入,因為企業提供的薪酬已經不錯了,其就是玩個刺激,老聽說飛單很好玩。但一旦被發現或取證,則讓自己的職場毀之一旦。
  • 助力出口退稅 護航外貿企業
    昨天下午,海曙區稅務局鄞江稅務所上門向轄區內的企業進行稅收優惠政策輔導,不斷提高出口退稅便利化水平,助力外貿企業渡過難關。復工復產後,鄞江稅務所第一時間響應企業的涉稅需求,量身定製稅收優惠政策輔導方案,提速出口退稅辦理時間。(陳結生 吳沛瑤 攝)
  • 為何許多外貿企業制度流程很全,但業績卻是稀鬆平常呢
    近期幾個外貿老闆給我留言說,自己的企業外貿制度和流程很全了,不能說是標準化和規範化,起碼能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業績還是稀鬆平常呢?今天聊聊這個話題:1、制度和流程全不能與業績好直接掛鈎。我這幾年一直給外貿企業做整體顧問診斷服務,發現很多企業的制度和流程的確很全,但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制度和流程與實際工作相符合的程度不高。制度和流程成為了一種擺設,這種現象很普遍,很多很老的制度沒有廢除,新的制度還在執行中。2、業績與制度和流程關係密切,但要協調統一才是王道。企業沒有制度不成方圓,但過多的制度來約束髮展也等於給企業套上了枷鎖。員工的創新意識被扼殺,員工只能被動的執行制度。
  • 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成趨勢?聽聽這些「主角」怎麼說……
    希望看到文章的你會覺得「對,沒錯,就是這樣」。 一場疫情大大拉開了賣家與賣家、企業與企業間的距離。深究那些因疫情導致單量銳減甚至被淘汰的賣家或企業,又無不與跨境物流、備貨、倉儲等各個環節緊密聯繫。 眼下,外貿轉內銷、線下轉線上已是不少企業的選擇,但是否所有的企業都適合轉內銷?不一定。
  • 站外deal是什麼意思 對外貿企業重要嗎
    想要在亞馬遜擁有更好的產品銷售業績,就必須要關注到營銷渠道問題,因此站外deal是外貿人員在業務展開過程中必須要關注的問題,那麼站外deeal是什麼意思呢?一些新進入行業發展的外貿企業工作人員對於這一點並不了解,非常簡單,通過對比就會發現其所具有的意義何在。
  • 河南省商務廳:河南外貿企業復工率37.6%,外資企業復工率37.7%
    河南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孫敬林在發布會上提到,河南省各地把支持和推動外經貿企業復工復產作為「三外」穩定工作的重中之重。商務部門對河南全省「三外」重點企業實行「服務官」制度,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全力助推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各地商務部門積極為重點外經貿企業提供應急運輸通行B證,辦理C類運輸通行證,保障物流運輸暢通。
  • 海關部門推出政策「組合拳」 外貿企業轉變發展路徑
    海關部門推出政策「組合拳」,外貿企業轉變發展路徑——  得了「及時雨」 添了競爭力(構建新發展格局·關注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③)  本報記者 杜海濤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14日 第 07 版)  核心閱讀  2020年以來,各地海關部門出臺政策
  • 退稅「加速度」 外貿添動力 企業有活力
    如何幫助陷入復工成本上漲、資金流轉停滯等困境的出口企業?如何在出口退稅中為外貿發展注入資金「活水」?長沙市稅務局用一系列切實貼心的服務舉措,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退稅「加速度」,盤活企業「資金鍊」「稅務部門關鍵時刻幫了我們大忙。」近日,湖南博深供應鏈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潔表示,2020年受疫情影響,公司資金回籠受阻,上半年經營遇到了困境。
  • 剛起步的外貿企業該怎樣挑選建站公司?
    外貿建站的重要性現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認識到。但是說道詳細找一個建站公司,企業就犯了難,首要糾結的問題,無非兩點:不知道外商喜愛什麼樣的網站;建站公司那麼多我到底該怎麼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