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外貿企業紛紛「亮招」 在逆境中尋找出海之路

2020-11-29 浙江在線

2018-10-17 11:24 |台州日報

在浙江風馳機械有限公司的車間裡,工人們正在抓緊時間趕訂單。

中美兩國貿易摩擦不斷升級,一些產品出口美國的溫嶺企業開始受到影響。據溫嶺市商務局統計,去年該市出口額41億美元,其中美國是最大的出口市場,出口額為5.5億美元,佔比達13.4%。涉及企業311家,佔出口企業數的37.9%,其中出口額2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有4家,產品結構包括塑料及其製品、鞋類、汽車零部件、空壓機、水泵等。為了應對這場貿易摩擦,各家企業紛紛「亮招」,在逆境中尋找出海之路。

開展轉口貿易,降低貿易摩擦影響

坐落在溫嶺東部新區的台州富嶺塑膠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環保餐飲具,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外商獨資上市企業,在溫嶺的東部新區、松門、工業城,以及三門濱海新城、美國賓州阿倫敦市設有5個生產基地。其產品主要供應美國五大快餐連鎖企業,如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賽百味、溫迪及連鎖超市沃爾瑪等終端客戶國際供應商,也是溫嶺當地最大的對美出口企業。

每年美國人消費吸管約2000億根,其中富嶺的產品佔了10%的市場,公司生產的吸管2/3來自於對美出口,雖然已經在美國設立生產基地,但仍有一部分原材料是從國內運過去的。

「受美國立法禁止使用塑料吸管,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的雙重影響,公司今年前4個月一直處於零利潤。今年8月份的銷售額為5869萬元,同比增幅為-2.77%,在美國公布的第二批加徵關稅清單中,我們公司的吸管位列其中,關稅加徵25%,對我們公司影響確實非常大。緊接著,第三批的清單中,我們公司的紙制杯子和吸管,以及杯蓋都涉及到。」該公司總經理胡新福說。

針對這些不利局面,富嶺公司予以積極應對,一方面投入上千萬元進行設備改造,加大機器換人步伐,目前自動化設備達400多臺;另一方面,積極研發生產生物降解環保材料,以替代塑料吸管產品,並謀劃產業轉移,準備開拓東南亞市場。

「去年9月份,我們去了一趟美國後,順道去了墨西哥考察,這個國家離美國近,而且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我們準備在那裡再建一個生產基地,此外,還準備在越南建設生產基地,開展轉口貿易。」胡新福說。

來自溫嶺市商務局的數據,今年前8個月,該公司實現自營出口40762萬元,佔全市出口比重的2.1%,同比增幅為8.59%。

加大技術創新,開拓新興市場

同樣受到中美貿易摩擦影響的還有一家低速車輪企業——浙江風馳機械有限公司,這家位於松門鎮東南工業區的企業是一家專業的鋼圈生產企業,出口美國產值比重佔了公司總銷售額的67%。

在美國公布的第三批清單中,該公司的產品位列其中。「9月24日,美國對價值約2000億美元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徵收10%關稅,並從2019年起將稅率提高至25%,也就是說我們公司目前的出口關稅是10%,到明年就要變成25%,而現在,客戶又提出降價請求,所以我們現在也在思考。」該公司總經理潘凌傑說。

對此,該公司從短期、中期、長期三個階段,對貿易摩擦的市場影響進行分析,並謀劃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凡事沒有絕對的壞,往往危機也是轉機。雖然貿易摩擦帶來的風險將會是很嚴重的,但是公司也會通過新市場開拓、新產品研發、製造成本控制等措施進行應對。」潘凌傑說。

在非傳統市場的開拓中,公司已著手主機客戶、售後維修市場和網絡直銷三個方面進行拓展,抓住這些風險可控的市場,來降低關稅的影響。另外,在非美國市場的開拓上,公司在中國本土市場的基礎上,努力拓展歐洲、加拿大、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傳統發達國家市場,不斷嘗試東南亞、南美等新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市場。

加大技術創新,不斷開發新產品,築高公司的技術壁壘,提升公司在行業內的技術語語權。今年,他們已開發的新產品有鋁板滾壓輪、鋼鋁結合輪、新型工程機械鋼製車輪、高強度全包邊鋼輪等。就在9月中旬,這家公司牽頭起草制定的關於《全地形車用鋼製車輪》的「浙江製造」團體標準被正式發布。

該項標準裡,最為突出的是要求輕量化結構優化設計;工藝技術的要求中,提出輪輞成型工藝採用輪輞內撐式滾圈機,將傳統的三步成型一次成型到位,該項技術已獲得了發明專利一項,工藝在國內、外的鋼製車輪製造行業中最為先進,目前為風馳公司獨有。

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該公司實現自營出口額12185萬元,同比增幅為2.73%。

降低生產成本,穩定客戶資源

受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浙江泰福泵業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前9個月整體銷售較去年同期相比增幅為10%,但美國市場的銷售卻下降了10%。「當前還是要盡最大努力去保住美國的優質客戶,因為這些優質客戶可以幫助企業提升質量管理水平,所以我們採取保利潤來穩客戶。」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吳培祥坦言。

他說,保利潤就是努力降低內部管理成本,通過導入新管理激勵機制,精益生產等模式,達到「減員、增效、降成本」的目的。

為緩解中美貿易摩擦造成的影響,這家企業從去年開始就在努力開拓新市場,已先後在俄羅斯及越南設立子公司,銷售泰福水泵。同時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專注對「小型泵—永磁電機一體」技術的研發,積極對接溫嶺打造千億產業集群的新機遇。

溫嶺市商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這家企業前8個月的出口額為17379萬元,同比增幅為12.96%;其中今年8月份,實現自營出口額為2817萬元,同比增幅為58.69%。

台州市陳氏銅業有限公司去年實現銷售產值1.3億元,其中出口美國市場為418萬美元,佔到總銷售額的32%。面對美國在貿易摩擦中對來自中國的銅鋁產品加徵關稅的決定,目前,企業正與客戶進行加價協商,以減輕加徵關稅後對企業銷售造成的影響。

「中美貿易摩擦沒有開始前,我們預計可實現銷售額1.6億元,但開始後,預計銷售額會減少至1.45億元。今年9月份開始,美國客戶下單量有所減少,按照出口美國月均訂單量下降20%計算,到2019年,我們的出口額會減少到350萬美元。」該公司總經理陳健說。

他表示,中美貿易摩擦的持續升溫,對於出口企業來說,多少都會受到影響。尤其是從今年10月份至明年的4月份,這段時間的影響會更大。「相信美國客戶會尋求與其他國家的企業合作,包括東南亞的印度、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我們也會在這段時間尋求與其他國家的合作,爭取把丟失的市場份額彌補回來。」

(原標題:《溫嶺外貿企業:在逆境中尋找出海之路》,編輯楊群。)

1539746665000

相關焦點

  • 中國製造網: 數據銀行賦能企業出海
    近日,中國製造網正式上線數據銀行服務,推出金鷹快車、AI智能營銷、社媒推廣運營、定向推廣和全球貿易數據五大營銷服務,旨在運用中國製造網22年來積累的海量買家數據和技術優勢,賦能外貿企業數字力量,為外貿企業提供全球買家資源的AI智能分析,從而進行商機開源,精準營銷。
  •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上,北大教授點讚溫嶺這家企業!
    「我長期觀察一家台州公司,做塑料產品,為世界最大的快餐企業提供刀叉等產品。」6月6日上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決策諮詢專家、北京大學教授周其仁在第二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的演講中提到了位於溫嶺的台州富嶺塑膠有限公司。
  • 外貿企業紛紛喊「錢緊」 企業:能剩下就是勝利
    一方面是工資、原料、匯率等原因造成成本上升和利潤減少,另一方面又遇上歐美傳統市場經濟低迷和需求萎縮,加上轉型需要大量資金卻恰逢銀根緊縮,許多外貿企業紛紛喊「錢緊」。  記者昨日(17日)從第110屆廣交會現場了解到,不少外貿企業眼下都面臨著資金鍊緊張的問題,前段時間溫州中小企業的融資難成為許多老闆熱議的話題。
  • 「外貿大市」寧波重塑競爭優勢 跨境電商全鏈「出海」
    ,助力企業「跨境出海」。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外部經貿摩擦不斷發生、世界經濟陷入衰退風險,多種因素的疊加嚴重衝擊外貿發展。  活動現場。 林波 攝  寧波作為外貿大市,受到很大影響,也面臨多年未有的嚴峻挑戰,但是危中有機,危中尋機,跨境電商成為外貿加速轉型升級的催化劑,作為新業態釋放出巨大發展潛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 百校引才進杭城 「青燕歸鄉」招賢才
    本次活動由溫嶺市委市政府主辦,市委人才辦、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共青團溫嶺市委員會、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承辦。據悉,為深入貫徹「人才強市」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大大學生引進的部署要求,創新校地合作引才機制,搭建大學生返鄉就業供需平臺,幫助企業更好地引進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加快推進我市產業轉型升級,吸引更多優秀高校畢業生來溫就業創業。
  • 逆境中突圍,大角鹿大理石瓷磚的創新之路!
    原本疲軟的市場大背景加上疫情影響,對不少企業造成了致命的打擊。從新冠肺炎的猖獗肆虐到日漸消弭,這一過程在見證著中國力量的同時,也像試金石一樣考驗、試煉著一眾中國品牌的企業實力,最終強勢篩選出行業佼佼者。是淘汰還是脫穎而出,取決於是否擁有強勁的企業實力和品牌勢能。戰役打響,大角鹿多措並舉注重創新,最終逆境突圍,成為了真正的逆行者。  一、逆境:是成長還是消亡?
  • 39歲溫嶺女企業家從零開始學成英語的秘訣是?這也是中國製造崛起的...
    6月6日上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決策諮詢專家、北京大學教授周其仁在第二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的演講中提到了他長期觀察一家台州公司,「做塑料製品,為世界最大的快餐企業提供刀叉等產品。」「去年,這家企業去墨西哥開了工廠,以避免美國增加關稅;今年,他們又把工廠開到了印尼,把產品賣到更多的地方。」周其仁所說的這家公司,正是富嶺塑膠。
  • ...逆境成長」之企業篇③:在對新業態的預期裡,雕刻微笑的「弧線」
    一個手作木工品牌疫情期間發布的「以租代賣」的產品,可放置於頸部掛上兩側的口罩帶,耳朵疼得以緩解,疫情結束可退還租金,企業因此獲得部分流動資金渡過難關,創意和溫暖也湧動在心田。  面對疫情帶來的經營「低谷」狀態,中小企業以信心找方法,用真誠贏得支持,在政府政策「及時雨」和企業自強前行的雙重努力下,我們可以看到新業態的巨大潛力,這儼然就是信心的重要「源泉」。
  • 聽外貿企業談轉內銷的那些難事
    本報記者 趙覺珵在不久前的「雙十一」中,一批原本「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在今年的電商購物節中嶄露頭角,小到一支牙刷、一根原子筆,大到一臺料理機、一張床墊,源源不斷地從工廠發往全國各地。不少業內人士注意到,這些廠商原本是外貿企業,很多「爆款」產品也是「出口轉內銷」。
  • 【青招聘】溫嶺各大企業招聘
    2019-05-17 16:57 |溫嶺新青年
  • Coralglobal外貿結算服務上線,傳統外貿收款可以不傳統
    這種形勢下,一部分傳統外貿企業認為傳統外貿的時代已去,遂及時搭上了跨境電商高速前進的列車,或破釜沉舟轉型為跨境電商賣家,或選擇B2B傳統外貿和B2C跨境電商"兩條腿走路"。而另一部分傳統外貿企業則有自己的堅持,選擇以不變應萬變,始終在線下傳統外貿的道路上匍匐前進。
  • 外貿業務員怎麼開發客戶?外貿業務員找客戶的十大方法
    外貿學院、智能雲站、產業工具、內容智庫、數據服務、應用市場、優選服務七大板塊,為您提供完整線上營銷生態鏈,賦能企業出海。 2020-12-01 16:38 外貿競爭越來越大,外貿業務員如何找客戶,如何獲得詢盤呢?
  • 「冰與火之歌」:中山外貿激流中翻湧生命力
    廣東泰坦智能電器有限公司(下稱「泰坦電器」)董事長李輝說,「臨近聖誕節是一年中最好的銷售季節。」來自中山小欖、古鎮、黃圃等專業鎮的企業聲音顯示,下半年來部分企業「爆單」的情況頻頻出現,部分大型生產企業的訂單排期已經排到了明年。
  • 穩外貿、穩投資、保就業……政府企業各出「妙招」尋新機
    【摘要】 穩外貿是六穩工作中的重點,現在我國各類外貿主體超過40萬家,面對疫情衝擊,這些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現在,很多外貿企業借力電商,開拓國... 穩外貿是「六穩」工作中的重點,現在我國各類外貿主體超過40萬家,面對疫情衝擊,這些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現在,很多外貿企業借力電商,開拓國內外市場。
  • 浙江省百強企業榜單出爐 溫嶺5家企業上榜
    2020-11-19 09:31 |溫嶺日報-浙江新聞客戶端
  • 廠三代、勇闖非洲的妹子……年輕的外貿打工人不一樣的外貿故事
    在他的另一邊,一位河南的90後妹子,則選擇用另一種方式做外貿,前往非洲,實地巡走非洲工廠,賣淘金機器。 這就是當代外貿年輕人的真實生活:「早安,年輕的外貿打工人!」。 作為新一代的外貿人,他們可能是國貿、外語、物流等相關專業出身;他們相信科學,善用大數據工具,洞察全球商機;他們專注修煉自身數位化實力,同時又擁有著無限想像力與創造力;他們常常自嘲自己是外貿「打工人」,努力工作但卻追求佛系生活。 也許外貿的方式有很多種,但這些外貿年輕人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一種;也許他們會缺乏經驗,也許他們會經歷波折,但他們從不妥協。
  • 浙江溫嶺:讓夢想在科創中心碰撞
    原標題:溫嶺:讓夢想在科創中心碰撞 說起在浙江省溫嶺市科創中心與新控泵業的相遇,上海大學自動化系副主任邵定國教授仍然難掩心中的激動。「我剛進去,陳總正準備出來,交談中,我說我是搞特種電機的,他立馬握住我的手說,我正要找你呢!這一分鐘的交集,立馬撞出了火花。」
  • 搶灘出海要「在遊泳中學會遊泳」
    原標題:搶灘出海要「在遊泳中學會遊泳」 正陽集團、樂高集團、瑪氏集團等攜手展示禾業風採;加西貝拉、中國巨石添彩浙江省交易團採購成交集中簽約儀式;嘉興海廣興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振石控股、平湖國際進口商品城亮相浙江省重點進口平臺推介會;還有中小企業、民營企業、進口平臺抱團採購……11月4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約而至,嘉興企業組團搶灘出海,
  • 溫嶺:大力發展科創服務中心促企業轉型升級
    另外,在科創中心還設有浙江科技大市場溫嶺分市場、溫嶺市智慧財產權服務園和溫嶺市科技交流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幾乎覆蓋了全市所有企業在科技攻關、項目推薦、人才培訓、專利服務等方面科技需求,彌補企業技術短板,也使一大批優秀的科技成果和專利產品得以快速轉化,推動了溫嶺市區域經濟轉型升級。  深度合作,助推企業創新轉型  入駐中心後,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都迅速展開工作。
  • 「重啟鍵」按成「升級鍵」 荊門企業疫後重振各顯神通
    今年初,隨著疫情蔓延,馬來西亞、泰國等地口岸關閉,已經出海的益美佳產品緊急「剎車」,調頭折返,出口訂單銳減九成。「國外客戶紛紛『飛單』,企業還活得下去嗎?」公司一些高管垂頭喪氣。「外貿受阻,內貿潛力無限。」廠長王逸群危中尋機。38歲的王逸群在行業裡摸爬滾打10多年。2018年,在京山招商引資政策吸引下,他決定將工廠從廣州搬到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