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使感慨:印度無法替代中國成為全球供應商,只因這個原因

2021-01-13 南方前沿

【南方+1月6日訊】據美國媒體報導和印度媒體報導,即將離任的美國駐印度大使肯尼斯·賈斯特(Kenneth Juster)1月5日在新德裡舉行了告別演講,儘管最開始賈斯特一直在強調美印之間的同盟關係,甚至談到了美國一直在幫助印度對抗中國,但是在講話的最後賈斯特卻話風一變,開始批評莫迪領導的貿易保護主義,並表示印度想趕超中國還面臨很多內部阻礙,如果不進行改革將無法替代中國成為全球供應商。

美國駐印度大使肯尼斯·賈斯特

據報導,賈斯特表示,印度對市場準入和數據自由流動的限制日益加大,正阻礙印度取代中國成為全球供應商。如果印度想在後新冠疫情大流行時代成為印度-太平洋地區製造業投資的新目的地,印度就需要採取更多的政策和行動。賈斯特警告稱:「印度目前對某些美國商品和服務市場準入的限制日益增加,貿易關稅不斷提高,信息數據自由流動受到新的限制,對投資者的監管環境也不可預測。」賈斯特稱印度政府的「打造自力更生的印度」政策是否會導致更高的關稅和無關稅壁壘,是否限制了印度融入全球價值鏈的能力,還有待觀察。賈斯特稱:「我們的經驗是,過度管理的市場往往會造成效率低下,導致增長放緩,另一方面從歷史上看,貿易開放為印度經濟、就業市場和消費者帶來了積極的結果。」

報導稱,莫迪政府熱衷於吸引在中國建立製造設施的美國企業赴印度建廠,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美國和印度市場準入方面的分歧。其中包括印度提出的印度電子商務政策、印度的數據保護法案,以及美國公司萬事達(MasterCard)和Visa與印度政府支持的RuPay無法享受同等待遇的分歧。賈斯特表示,兩國在貿易和投資方面的摩擦導致了與即將卸任的唐納·川普政府之間的貿易協議陷入停滯。儘管美國貿易代表和印度商務部長作出了努力,但印度和美國在川普執政的四年多中還是未能達成哪怕是「一個小的貿易方案」。

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 Jaishankar)此前在印度經濟論壇(India Economic Forum)上表示,莫迪領導的自力更生運動並不意味著印度正在轉向保護主義。但據印度《商業標準報》報導,儘管印度政府曾發表支持全球化和商業合作的言論,但在過去幾年裡,印度政府已轉向了尖銳的保護主義立場。印度的這種做法讓人想到,印度在上世紀70年代實行封閉政策,進口受到嚴格控制,導致經濟增長緩慢。根據印度政府最近公布的聯邦預算,印度將全面提高進口關稅,這是印度於1991年開始向世界開放以來從未做過的事情。

去年11月15日,覆蓋東協10國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15個國家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籤署。該協議原本應有16個國家參與談判,但印度決定退出。印媒稱:很遺憾,印度在過去幾年裡變得極端保護主義,印度承擔不起如此做的後果。

校對曾慧雯

相關焦點

  • 事關中印邊境,美大使親口承認:美國參與了印度與中國的對峙
    近段時間以來,隨著印度軍方頻繁出現的單方面行動,導致如今中印兩國邊境地區的局勢變得有些緊張,而且在此之後其他領域也受到了這一方面的影響,對於中國和印度來講,這樣的局面並不符合雙方的利益,針對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已經展開了數次溝通。
  • 這家中國企業超越美國高通,成為全球最大手機Soc晶片供應商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soc晶片市場統計報告,中國臺灣的soc晶片企業聯發科以31%的市場份額,超越美國高通成為全球最大手機Soc晶片供應商,而高通位居其後,以29%的市場份額排列第二,華為海思以12%位居第三。
  • 大熊貓文化全球推廣大使韓松:在科幻世界裡 大熊貓成為國與宇宙的...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楊琳)在14名大熊貓文化全球推廣大使中,科幻作家韓松的故事,為大熊貓文化傳播平添了幾分想像力。韓松的科幻之路,與大熊貓密不可分。韓松是重慶人,小的時候,就常常在父母的帶領下去動物園看熊貓。童年時代與熊貓的親密接觸,為韓松的創作之路種下了一顆種子。
  • 中國駐印度大使:把握世界變局 實現龍象共舞
    10多年前我第一次到印度工作,當時兩國交往尚不如今天密切。這次重返印度兩個多月來,我深切感受到兩國合作發生的變化:新德裡隨處可見中國公司的廣告牌,在商場、公園時常能聽到鄉音。這些只是近年來中印各領域合作不斷走向深入的縮影。
  • 全球鋁電解電容器供應商:加快國內產品進口替代
    全球鋁電解電容器供應商:加快國內產品進口替代 2015-06-29 21:51:5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黃渤成為首位 PADI 全球海洋大使 身體力行打擊海洋垃圾
    北京2020年9月2日 /美通社/ -- 黃渤,中國最具票房號召力的演員之一,優秀的電影工作者,身兼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 黃渤憑藉專業的表演素養和語言天賦,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的電影角色。代表作有《瘋狂的石頭》《泰囧》《親愛的》《心花路放》《尋龍訣》《我和我的祖國》等。
  • 全球新冠病毒疫情緊張,為何到印度卻不猖狂了?這2個原因是關鍵
    編輯:初陽在目前,「新冠」儼然成為全世界最熱的熱的話題,一談「新冠」色變,是經歷過或者聽聞過疫情的嚴重性之後,無法不正視的畏懼之心。但中國才剛剛交出一份比較滿意的成績單,不料「新冠」卻在全球到處浪蕩身形四處肆虐,隨著全球各地一些國家疫情的失控,中國人對於「新冠」的那種防疫態度也紛紛被多個國家效仿。
  • 疫情衝擊下的供應鏈重組 中國有望成為全球供應鏈多元化的先驅者和...
    Tradeshift執行長克裡斯蒂安·蘭恩(Christian Lanng)表示:「新冠病毒在中國的暴發速度,已經在全球複雜的供應鏈微妙生態系統中發出了衝擊波……隨著病毒有可能造成大流行,許多企業發現無法迅速識別、並與替代供應商建立聯繫,這對生產產生了明顯影響。」
  • 蘋果供應商緯創將在印度新工廠組裝PCB,佔領印度市場有何益處?
    美股研究社消息2月3日消息,據外媒消息,知情人士稱,蘋果公司供應商緯創計劃在其印度南部的新工廠為iPhone組裝關鍵組件——印刷電路板(PCB)。凸顯出蘋果在印度這個全球第二大智能機市場擴大製造的努力。
  •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訪臺告吹?這其中是什麼原因?
    關於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訪臺告吹?這其中是什麼原因?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訪臺告吹?這其中是什麼原因?,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訪臺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大使三人談(三):中印對比,印度有哪些優勢?
    有報導稱,IMF預測2016年印度GDP增速將超中國;而在與美國、俄羅斯、日本、歐洲等國外交上,印度也以「平衡外交」獲各方好感,儼然成了「世界的寵兒」。那麼,印度與各大國的關係究竟如何?中國和印度有哪些矛盾?中國應向印度學習什麼?中印關係的未來如何?為此,環球網評論頻道特邀請到三位前資深外交官,進行深入探討,為我們了解「一個真實的印度」提供途徑。座談會系列文章分四期推出,敬請關注!
  • 2020全球經濟預測:美國GDP增速-4.3%,印度-10.3%!中國「轉正」
    與中國相比,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儘管為了拯救經濟而大肆「放水」超3萬億美元,但也無法扭轉經濟衰退的局面。根據IMF預計,2020年美國經濟將同比下跌4.3%,GDP下降至20.81萬億美元,相比2019年,減少了6200億美元左右。如今美國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新冠疫情累計確診人數已超2000萬,這給美國今年的經濟復甦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
  • 英媒:印度本月將超越中國成液化石油氣最大進口國
    參考消息網12月28日報導 英媒稱,印度本月料將超越中國,成為全球最大液化石油氣(LPG)進口國,因為印度在國內推動居民在做飯時採用液化石油氣替代柴火和牲畜糞便。2015年享受補貼的LPG入戶數為1.4億,現在為1.81億,這個增長速度讓人驚嘆,」Dorian LPG財務長Ted Young告訴路透。美國公司Dorian旗下有22艘運輸船,是全球最大的液化石油氣運輸商之一。液化石油氣是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用於烹飪、交通以及石油化工行業。液化石油氣的全球市場規模與液化天然氣(LNG)類似,一年交易3億噸左右。
  • 印度專家首次體驗中國科技,不禁感慨:北鬥導航比GPS強太多!
    現代科技當中,中國無疑是發展的比較迅速的,很多西方國家到現在都想不明白,為什麼中國的科技發展能夠這麼迅速,我們的鄰居印度就是經常喜歡和我國作比較。人家西方國家都知道我國的科技實力強大, 反倒是印度總覺得自己國家的科技水平比我們更強。印度專家首次體驗中國科技,不禁感慨:北鬥導航比GPS強太多!
  • 這個潮汕人是中國駐突尼西亞首任大使,陳毅盛讚他「文武兼備」
    姚念,廣東潮陽人,中國駐突尼西亞首任大使,被前外長陳毅稱為「文武兼備的外交家」。這些年,提到突尼西亞,讓人聯想到的一個詞是「茉莉花革命」。茉莉花,突尼西亞的國花。之所以把那場波及阿拉伯國家、影響世界的「革命」借用「茉莉花」冠名,想必與突尼西亞國花相關。
  • 中國駐美大使回應"病毒來自美國軍方實驗室"說法
    因為事實上,是你們中國外交部的發言人趙立堅在散播病毒來源於美國實驗室的陰謀論。他有相關證據嗎?崔大使:也許你可以去問他。斯旺:您問他了嗎?您是大使。崔大使:我在此代表的是中國國家元首和中國政府,不是某個具體個人。斯旺:他是代表中國政府發言嗎?是趙立堅還是您代表中國政府發聲?崔大使:我是中國駐美國的代表。斯旺:好的。
  • 中國有望主導全球風機潤滑油市場復甦
    不過,業界認為,但從長遠來看,這個風電細分市場仍然存在很強的反彈空間,而中國將在這一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全球諮詢服務和市場資訊供應商柯萊恩(Kline & Co)日前發布最新報告《風機潤滑油全球市場分析和商機》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明兩年,全球風機潤滑油消費量將持續下降,但之後有望出現快速反彈。
  • 美國「天眼」意外瞎了,美專家:現在中國成為了全球唯一的選擇
    即便是現在已經無法登上月球的美國航天局NASA也不得不厚著臉皮,希望中國能分享一部分成果。不過,就在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工作的時候,美國卻意外地徹底瞎了一隻「眼」。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在12月1日的消息顯示,美國唯一的「天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出事了。據其介紹,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是目前全球第二大的單孔徑望遠鏡,僅次於中國的「天眼」FAST,於1963年建成。
  • 全球物流軟硬體供應商20強排行榜出爐,美國權威雜誌重磅發布!
    日前美國權威《現代物料搬運》雜誌相繼發布了全球物料搬運系統供應商前20排名、全球工業叉車供應商前20排名、全球條碼自動識別系統集成商前20排名、供應鏈系統集成商前20排名。登上榜單的企業,業務覆蓋範圍極寬,而且這些企業也都是高度集成的。在智能物流盛行的當下,企業需要的是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物流系統,而不再是以前的物流單一設備的簡單組合。
  • 中國全球定位系統替代方案將於2020年年中完成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消息,12 月 30 日,美聯社新聞稱中國的全球定位導航系統替代方案取得了新的進展。該項目的負責人冉承其表示北鬥導航衛星系統的核心 12 月初已經完成,最後兩顆北鬥導航衛星將在明年 6 月份發射,屆時北鬥系統將全面完成。等到那時,北鬥導航系統將會成為全球第一的衛星導航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