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城市可持續發展論壇期間活動安排-新華網

2021-01-18 新華網客戶端

  湖北日報訊 第四屆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

國際旅遊文化節

主辦:

法國駐漢總領事館

武漢市旅遊局

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管委會

武漢市蔡甸區人民政府

承辦:

武漢市蔡甸區林業和旅遊局

武漢市蔡甸區文化體育局

武漢市蔡甸區農委

武漢市蔡甸生態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時間:2017年9月26日(星期二)15:00-17:00

地點:武漢市蔡甸區後官湖溼地公園白蓮湖廣場

知音文化國際高層論壇

主辦:

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

武漢市蔡甸區人民政府

政協武漢市蔡甸區委員會

承辦:

中共武漢市蔡甸區委宣傳部

武漢知音文化研究會

武漢市蔡甸區文化體育局

武漢市蔡甸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時間:2017年9月28日(星期四)9:00-12:00

地點:武漢市蔡甸區九真山接待中心

論壇主題:鑄知音文化之魂 興中法合作之城

中法武漢生態城(蔡甸)

首屆國際自然生態攝影節

  主辦:

  中國攝影家協會

  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管委會

  武漢市蔡甸區人民政府

  承辦:

  中國攝影出版社

  全球攝影網

  武漢市蔡甸生態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一)「攝影的力量・和諧共生 生態攝影專題論壇」

  時間:2017年9月27日(星期三)14:00-17:30

  地點:武漢市蔡甸區大好河山接待中心

(二)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蔡甸區)國際自然生態攝

影展開幕式

  時間:2017年9月26日(星期二)9:00-9:20

  地點:武漢市蔡甸區中法生態示範城管委會

「小小外交家」走進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

主辦:

武漢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

武漢市教育局

武漢廣播電視臺

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管委會

武漢市蔡甸區人民政府

承辦:

武漢市蔡甸區新聞信息中心

武漢教育電視臺

武漢廣電天漢傳媒有限公司

時間:2017年 9月26日(星期二)14:30-17:00

地點:武漢職工療養院

參加人員:

武漢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法國駐漢總

領事館高等教育署官員、武漢廣播電視臺相關負責人;武

漢市各中小學校選送學習法語的優秀學生。

活動:「中法城市可持續發展」主題演講、中法青少年

法語交流友誼比賽。

相關焦點

  • 中法城市可持續發展論壇期間活動安排
    湖北日報訊 第四屆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   國際旅遊文化節   主辦:   法國駐漢總領事館   武漢市旅遊局   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管委會   武漢市蔡甸區人民政府   承辦:   武漢市蔡甸區林業和旅遊局   武漢市蔡甸區文化體育局   武漢市蔡甸區農委   武漢市蔡甸生態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時間:2017年9月26日(星期二)15:00-17:00   地點:武漢市蔡甸區後官湖溼地公園白蓮湖廣場   知音文化國際高層論壇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青年論壇聚焦可持續發展
    新華網巴黎10月26日電(記者尚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九屆青年論壇26日在巴黎拉開帷幕。近千名青年代表將在3天會期裡就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等議題展開廣泛討論,並在論壇結束後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以及聯合國氣候大會推薦系列行動計劃。  本屆論壇以「推動可持續發展,塑造全球公民」為主題。
  • 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報告發布:2015年總體趨勢樂觀
    新華網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邢靜)29日在北京發布的《2015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報告》顯示,列入研究範圍的35個城市在生態投入指標上的表現均比2014年有所改善,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總體趨勢樂觀。  該報告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共同發布。
  • 宜可城—地方可持續發展協會東亞秘書處主任朱澍:城市尋求可持續...
    當前城市應如何更好地認識並運用NbS?朱澍認為,首先,地方政府應該考慮在以後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城市自然生態系統建設,以及NbS這一城市發展策略進一步的主流化。
  • 《2015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報告》正式發布
    北京2015年12月29日電 /美通社/ -- 「2015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論壇」今日在京舉辦,論壇上發布了《2015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報告:衡量生態投入與人類發展》,全方位對中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進行調研和展示,為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城市發展難題進行開創性的探索。
  • 第六屆中瑞經濟論壇關鍵詞:可持續發展、智慧、創新
    此次論壇聚焦可持續發展,來自中瑞兩國的商界領袖共同探討了關於可持續發展的創新舉措。  因為疫情原因未能來到現場的賈蓓在遠程視頻致辭中特別強調了瑞中密切的雙邊經濟關係,「我們會繼續貫徹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並且對每年進口到中國的產品提供額外的關稅減讓。同時,加強自貿協定的討論仍在進行中,討論的議題之一便是關稅問題。」
  • 「魚類工業化養殖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在京召開
    9月18-20日,由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和中國工程院農業學部共同承辦的中國工程院第124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魚類工業化養殖與可持續發展」在北京成功召開。農業部國家首席獸醫師于康震出席論壇並講話,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旭日幹、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蔣正華到會致辭。
  • AI如何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百度滴滴曠視華為聯合建言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文 | 心緣智東西9月20報導,在昨日的「2020中關村論壇人工智慧與城市可持續發展」論壇上,同濟大學副校長、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志強,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滴滴出行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官張博
  • 國際金融論壇:專家學者「解碼」全面可持續發展
    本屆年會以「全面可持續發展:共商合作與危機應對」為主題,深入探討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經濟、金融的影響以及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的路徑和舉措,為構建全球開放共贏新格局建言獻策。  本屆論壇首次面向全球觀眾提供在線直播。
  • 首屆全國通用機場與城市發展論壇舉辦
    論壇涉及內容廣泛,包括通用機場選址、建設、運營規範以及新技術在城市發展中發揮的作用等。在專題論壇環節就機場建設規範、運營管理、信息管理系統未來發展等內容進行深入研討,全面分析通用航空業發展情況及未來發展趨勢。
  • 2020綠色能源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隆重舉辦
    2020年12月18日下午,「2020綠色能源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2020 INTERNATIONAL FORUM ON GREEN ENERGY
  • 數字賦能城市智慧發展,2020智能建造與智慧城市高端論壇昨日召開
    楚天都市報11月27日訊(記者李月媛 通訊員韓爽)11月26日,2020智能建造與智慧城市高端論壇(以下簡稱雙智論壇),於武漢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李元元、高文、謝先啟、王堅、丁烈雲等眾多院士專家齊聚武漢共繪數字城市發展藍圖。
  • 13項海南主題活動將在年會期間舉行
    層次高 設計新 亮點多13項海南主題活動將在年會期間舉行  本報海口3月20日訊 (記者羅霞)記者今天從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海南省主題活動新聞吹風會上獲悉,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將於3月23日至26日在海南博鰲舉行,今年海南將繼續在緊扣論壇年會主題議題、立足海南優勢與特色的基礎上
  • 城市如何可持續發展?這場會議上,多個西班牙城市代表來分享
    會場內,一面屏幕連接起中國和西班牙兩國主要城市代表,圍繞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展開交流與討論。當天,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西班牙中國理事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西班牙論壇地方合作線上特別會議召開。中國北京市、上海市、成都市、西安市和西班牙馬德裡市、巴塞隆納市、瓦倫西亞市共7個城市代表出席會議並圍繞綠色經濟、數字經濟和智慧城市建設等議題發言。
  • 第十九屆世界低碳城市聯盟大會暨低碳城市發展論壇在珠海舉行
    央廣網消息 12月25-27日,第十九屆世界低碳城市聯盟大會暨低碳城市發展論壇在珠海市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國際交流中心舉行。本屆論壇以「共建粵港澳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灣區」為主題,旨在積極探索和努力實踐綠色低碳的生態灣區。
  • 對話哈佛大學教授:後疫情時代城市如何可持續發展
    11月16日,在第四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上,哈佛大學教授愛德華·格雷澤接受了記者的專訪,對後疫情時代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出見解。在書中,格雷澤教授將城市稱作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因為城市的聚集作用,將人類所有最高質量的資源都集合在了一起,並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在採訪中,格雷澤教授也強調了這一觀點,他說中國有著上千年的城鎮化歷史,從某種意義上城市推動著這個文明的發展。然而在城鎮化的進程中,城市同樣面對著問題和挑戰。隨著人口和資源的向城市集中,交通擁堵,汙染等「城市病」層出不窮。
  • 專家學者相聚成都縱論城市可持續發展
    舉報   陳丹雪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程文雯  11月17日,第四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上
  • 香港理工大學跨學科合作成立「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研究範疇跨越多學科合作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由身兼建設及環境學院院長的滕錦光教授領導,副院長是李向東教授,全院共分五大範疇:(一)城市規劃及管理;(二)城市基建;(三)城市環境;(四)城市發展的數碼科技;(五)大廈能源及環境性能;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轄下共設有二十六個研究小組
  • 邁爾斯:低碳的智能交通 助力城市可持續發展
    近日,在通用汽車館舉行的「直達2030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論壇」上,奧雅納集團董事會主席約翰•邁爾斯(John Miles)如此描述自己的暢想:新一代超低碳排放的汽車和智能交通系統將成為未來城市交通的關鍵要素。
  • 東方科技論壇聚焦智慧能源的低碳城市發展—新聞—科學網
    能源是經濟發展最重要的自然資源基礎,能源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經濟的發展決定著人們對能源的需求,同時能源的利用狀況反過來又制約著經濟的發展。如何在能源利用與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獲得博弈後的平衡,使城市經濟發展和城市生活質量走向良性互動,是每一個城市都要直面的重要問題。低碳城市以其「低能耗、低汙染、低排放」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已逐漸成為我國城市發展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