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一葉落而知秋

2020-12-06 深圳衛視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幹支歷未月的結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時間在農曆每年七月初一前後(公曆8月7-9日之間)。「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

秋收

/

雷打秋,冬半收

立秋日對農民朋友顯得尤為重要,有農諺說:「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這是說立秋日如果聽到雷聲,冬季時農作物就會欠收;如果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可以風調雨順的過日子,農事不會有旱澇之憂,可以坐等豐收。

此外,還有「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丟」,「秋前北風秋後雨;秋後北風乾河底」的說法。也就是說,農曆七月立秋,五穀可望豐收,如果立秋日在農曆六月,則五穀不熟還必致欠收;立秋前颳起北風,立秋後必會下雨,如果立秋後刮北風,則當年冬天可能會發生乾旱。

立秋||三候解釋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涼風至: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白露降: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寒蟬鳴: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立秋民俗

1

貼秋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

2

啃秋

民間有在「立秋」這一天全家一起吃西瓜的習俗,稱之為「啃秋」。一些老人說,過了這一天,就不能再吃西瓜了。因此,人們在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啃秋抒發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3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穫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宋時秋社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傳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說法。

4

食秋桃

江南一帶還有立秋日食秋桃的習俗。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5

立秋吃「渣」

山東萊西地區則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這麼多食俗大都為防痢疾,足見我國勞動人們對秋季腹瀉的防範意識。

小編提醒:立秋後大家一定要隨時去增添衣物,以免傷風感冒。此外,也要注重飲食問題。專家表示,立秋後西瓜不是絕對不能吃,但的確要少吃了。因為西瓜性寒,「立秋」以後多吃容易導致腹瀉。

相關焦點

  • 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看看
    梧桐是詩詞賦吟誦或寄情的對象;梧桐木質緊密,紋理直、結構粗,自古即用來製作琴瑟;詩人們觀察到落葉的飄零景象及環境的關係,梧桐發葉較遲,落葉最早,「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從一片落葉可以推測出秋天已降臨,其實,落葉並非樹木衰老的表現,而是樹木適應環境的要求,進入耐寒抗幹的休眠期,準備著為新春的萌發貯存物質。
  • 落一葉而知秋——那些關於立秋的詩詞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氣,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為秋季的起點。進入秋季,意味著降雨、風暴、溼度等,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下降或減少;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下面,精選了幾首關於立秋的詩詞,與朋友們共享。唐·白居易《立秋日登樂遊園》獨行獨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遊。 蕭颯涼風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唐·劉言史《立秋》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宋·劉翰《立秋》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 六首立秋詩詞,迎接詩意秋天
    初次與你相遇,餘生請多指教世界上1%的人關注了我感謝你也是其中一個時光飛逝一轉眼,2020年已來到了八月暑氣未覺消退,夏天卻已進入了尾聲立秋節氣,更是不聲不響在一片深綠中到來歡迎你,秋天!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一葉而知秋」的說法。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
  • 立秋丨遲遲白日晚 嫋嫋秋風生
    8月7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立秋。立秋是秋天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正式開始。每年公曆8月7日或8日太陽運行到黃經135度時為立秋。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指莊稼成熟時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言,「秋,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立秋不僅預示著夏去秋來。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
  • 詩詞中的節氣——立秋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指暑去涼來。過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成語「一葉知秋」即由此而來。宋代時,宮裡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到:「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預報秋之意。
  • 很多人都知道「一葉知秋」,卻不知道這裡的「葉」指的是什麼葉
    桐葉有信,「立秋」一到,桐葉凋落。梧桐開花在夏天,小花可愛秀致清雅,卻總不及「朝陽梧桐」魁碩豐偉、清輝亮麗。金秋怡人,秋天詩意,牽繫著一些典故、一些情意,千載同瞬息,穿梭華夏古今,待梧桐娓娓道來。梧桐報秋宋朝宮廷中,以梧桐落葉來報「立秋」的節氣。梧桐和楸都是逢秋節早落葉的樹,為何宮中選擇梧桐來報秋呢?
  • 看看古人筆下的立秋詩詞,夜來一雨將秋至,今晚蟬聲始報秋
    立秋,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此日標誌著暑秋交替,自此之後,陽消陰長,夏季將盡。關於立秋有種說法是「一葉知秋」,《夢粱錄》記載,在宋代的立秋這一天,宮中會將梧桐樹植於殿下,等到立秋的時辰一到,太史官便穿禮服、執朝笏高聲奏曰:「秋來。」這時梧桐葉應聲飛落一二片,以報秋意。
  • 「立秋專題」立秋習俗與養生 立秋詩詞賞析
    立秋時節,代表著秋季開始。天氣逐漸涼爽,也到了豐收的季節。立秋日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立秋養生以養收為原則,民間也有立秋貼秋膘的傳統。暑去涼來,秋高氣爽,下面跟著MAIGOO節氣小編一起來迎接秋天的開始吧。什麼時候立秋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在每年的8月7或8或9日,立秋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
  • 【今日立秋】立秋節氣朋友圈最優美說說 2020立秋微信朋友圈句子
    關於【今日立秋】立秋節氣朋友圈最優美說說 2020立秋微信朋友圈句子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今日立秋】立秋節氣朋友圈最優美說說 2020立秋微信朋友圈句子,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立秋朋友圈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2019立秋的圖片祝福語大全 立秋圖片 立秋節氣溫馨簡訊問候語句子
    立秋到來天漸涼,早晚溫差放心上。秋葉翩翩百果香,多食水果護健康。桂花綻放十裡香,芬芳心田情意長。信息簡單祝福濃,願君幸福樂融融。落葉知秋到,秋風陣陣涼,友人需注意,早晚添衣裳;五穀喜豐登,遍地滿金黃,豐收季節到,送福送吉祥,幸福伴左右,美滿過一生。立秋到了,祝你全家幸福安康!立秋快樂!
  • 立秋圖片朋友圈立秋說說配圖 2020立秋文案關於秋天唯美句子
    8月7日我們迎來立秋節氣,今年雖然是早立秋,但是還未出三伏天,立秋過後仍然是暑熱一片,立秋來了,我們會相逢在秋天嗎?海峽導報記者 陳巧思 攝  立秋了。立秋之後,暑去涼來,白露降,寒蟬感陰而鳴。  秋,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  眼前的暑氣未消,遠方的夜風漸涼,趁綠葉還沒金黃,賞盡夏末風光。  清風拂面來,一葉藏秋意。
  • 立秋圖片唯美帶字 立秋三候、描寫立秋詩詞秋天詩句
    明日,立秋,「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暑去涼來,標誌著孟秋時節正式開始。  一候涼風至:立秋後,我國許多地區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北風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涼意。
  • 『今日立秋 降雨持續』2020立秋是什麼時候_立秋一起貼秋膘什麼意思
    關於『今日立秋 降雨持續』2020立秋是什麼時候_立秋一起貼秋膘什麼意思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今日立秋 降雨持續』2020立秋是什麼時候_立秋一起貼秋膘什麼意思,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立秋,立秋一起貼秋膘相關的信息
  • 24節氣——「立秋」!
    2、立秋節氣風俗立秋節立秋,表示秋天來臨,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因此,在立秋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習俗,在入秋的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習俗。秋社社日節,又稱土地誕,是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社日分為春社和秋社。古時代的社日節期依據幹支曆法來定,後來因曆法變動改用陰曆定節期。
  • 2019立秋圖片唯美句子一葉知秋 立秋圖片大全配祝福語
    在立秋節氣(8月8日)即將來臨之際,浙江省長興縣小浦鎮的方一村、小浦村等開展了鄉村民俗迎立秋活動,包括「啃秋」吃西瓜、「立秋」懸秤稱人、「賞秋」尋找秋天的氣息等內容,用體驗傳統民俗的方式引導孩子們了解傳統節氣由來,傳承中華文化。小浦鎮以「十裡古銀杏長廊」聞名,也是當地鄉村旅遊的主打品牌。
  • 立秋吃什麼傳統食物 八大立秋吃食盤點
    所以立秋該吃啥成了網友們最近熱搜的話題,下面小編找來詳細資料,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1.山東吃「渣」   山東萊西地區則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這麼多食俗大都為防痢疾,足見我國勞動人們對秋季腹瀉的防範意識。
  • 關於立秋的古詩詞詩句諺語大全 描寫立秋節氣的文章句子賞析
    2018年立秋具體時間是幾月幾號幾點?2018年8月7日21時30分34秒是立秋。正如諺語所說:「立秋之日涼風至」,「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 但「立秋」的早晚又有很大區別,所謂「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即是提醒人們不可對「立秋」盲目樂觀,有時候「立秋過後,還有『(秋)老虎』在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