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氣,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為秋季的起點。
進入秋季,意味著降雨、風暴、溼度等,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下降或減少;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
秋天,也是詩人最喜歡的一個季節,因為可以表達的感情太豐富了,落葉的悲傷、收穫的喜悅、天氣的清朗、蕭索的傷感等等。
下面,精選了幾首關於立秋的詩詞,與朋友們共享。
唐·白居易《立秋日登樂遊園》
獨行獨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遊。
蕭颯涼風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
唐·劉言史《立秋》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宋·劉翰《立秋》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唐·元稹《詠廿四氣詩·立秋七月節》
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
天漢成橋鵲,星娥會玉樓。
寒聲喧耳外,白露滴林頭。
一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
宋·孔平仲《立秋日呈夢錫》
今日才立秋,涼風已蕭瑟。
我不感時節,念子行有日。
憶初同赴官,相後惟一月。
子先脫然去,我獨不得發。
江邊舍未還,汴上生計足。
古之仕為榮,今則富者福。
子隨鴻鵠高,我戀升鬥食。
豈徒別離悲,更有長太息。
南宋·范成大《立秋》
三伏燻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歲華過半休惆悵,且對西風賀立秋。
明·夏雲英《立秋》
秋風吹雨過南樓,一夜新涼是立秋。
寶鴨香消沉火冷,侍兒閒自理空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