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一葉而知秋——那些關於立秋的詩詞

2021-01-21 陪你讀詩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氣,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為秋季的起點。

進入秋季,意味著降雨、風暴、溼度等,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下降或減少;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

秋天,也是詩人最喜歡的一個季節,因為可以表達的感情太豐富了,落葉的悲傷、收穫的喜悅、天氣的清朗、蕭索的傷感等等。

下面,精選了幾首關於立秋的詩詞,與朋友們共享。

唐·白居易《立秋日登樂遊園》

獨行獨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遊。

蕭颯涼風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

唐·劉言史《立秋》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宋·劉翰《立秋》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唐·元稹《詠廿四氣詩·立秋七月節》

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

天漢成橋鵲,星娥會玉樓。

寒聲喧耳外,白露滴林頭。

一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

宋·孔平仲《立秋日呈夢錫》

今日才立秋,涼風已蕭瑟。

我不感時節,念子行有日。

憶初同赴官,相後惟一月。

子先脫然去,我獨不得發。

江邊舍未還,汴上生計足。

古之仕為榮,今則富者福。

子隨鴻鵠高,我戀升鬥食。

豈徒別離悲,更有長太息。

南宋·范成大《立秋》

三伏燻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歲華過半休惆悵,且對西風賀立秋。

明·夏雲英《立秋》

秋風吹雨過南樓,一夜新涼是立秋。

寶鴨香消沉火冷,侍兒閒自理空侯。

相關焦點

  • 六首立秋詩詞,迎接詩意秋天
    初次與你相遇,餘生請多指教世界上1%的人關注了我感謝你也是其中一個時光飛逝一轉眼,2020年已來到了八月暑氣未覺消退,夏天卻已進入了尾聲立秋節氣,更是不聲不響在一片深綠中到來歡迎你,秋天!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一葉而知秋」的說法。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
  • 詩詞中的節氣——立秋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指暑去涼來。過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成語「一葉知秋」即由此而來。宋代時,宮裡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到:「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預報秋之意。
  • 看看古人筆下的立秋詩詞,夜來一雨將秋至,今晚蟬聲始報秋
    立秋,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此日標誌著暑秋交替,自此之後,陽消陰長,夏季將盡。關於立秋有種說法是「一葉知秋」,《夢粱錄》記載,在宋代的立秋這一天,宮中會將梧桐樹植於殿下,等到立秋的時辰一到,太史官便穿禮服、執朝笏高聲奏曰:「秋來。」這時梧桐葉應聲飛落一二片,以報秋意。
  • 立秋|一葉落而知秋
    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也就是說,農曆七月立秋,五穀可望豐收,如果立秋日在農曆六月,則五穀不熟還必致欠收;立秋前颳起北風,立秋後必會下雨,如果立秋後刮北風,則當年冬天可能會發生乾旱。立秋||三候解釋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 立秋詩詞專輯|飛雁留音遠,詩心未轉涼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詩摘詞選投稿郵箱mm0127m@163.com立秋立秋詩詞庚子立秋作者/楊再利雨後雲輕夜漸涼,立秋蛙鼓鬧荷塘。芙蓉浴露胭脂色,欲借疏風送暗香。立秋抒懷作者/水浪·山東露落西窗心自傷,珠簾不捲夜初涼。雲中又見南歸雁,誰把相思寄他鄉。今日立秋作者/紀建敏歲月遊移趕夏鳴,晶瑩河翠動秋聲。
  • 立秋丨遲遲白日晚 嫋嫋秋風生
    8月7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立秋。立秋是秋天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正式開始。每年公曆8月7日或8日太陽運行到黃經135度時為立秋。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指莊稼成熟時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言,「秋,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立秋不僅預示著夏去秋來。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
  • 立秋圖片朋友圈立秋說說配圖 2020立秋文案關於秋天唯美句子
    一葉梧桐一報秋,稻花田裡話豐收。8月7日我們迎來立秋節氣,今年雖然是早立秋,但是還未出三伏天,立秋過後仍然是暑熱一片,立秋來了,我們會相逢在秋天嗎?海峽導報記者 陳巧思 攝  立秋了。2020年,被春天錯過,卻沒能抓住夏天,如今秋天又來到我們的世界。
  • 關於立秋的詩詞欣賞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氣,北鬥星鬥柄指向西南,太陽到達黃經135°,於每年公曆8月7—9日交節。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為秋季的起點。秋季從立秋起至立冬結束,其起始與結束,是天體運行的結果。1立秋前一日覽鏡唐朝·李益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身外一切往事都可以一筆勾銷,仕途生涯都反映在這鏡中。只有花白如雪的兩鬢,明天又是一個立秋,秋風一起,萬物凋零,自己命運也不過如此。2立秋日宋朝·劉翰亂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 「立秋專題」立秋習俗與養生 立秋詩詞賞析
    立秋時節,代表著秋季開始。天氣逐漸涼爽,也到了豐收的季節。立秋日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立秋養生以養收為原則,民間也有立秋貼秋膘的傳統。暑去涼來,秋高氣爽,下面跟著MAIGOO節氣小編一起來迎接秋天的開始吧。什麼時候立秋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在每年的8月7或8或9日,立秋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
  • 又到一年立秋時,5首經典詩詞驚羨那人間一夜涼「塗畫科技」
    立秋,是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十三個節氣。這一天的到來,意味著秋季的開始,雖然暑去涼來,但是「秋老虎」會頻頻回頭,所以大家還是應該注意防暑喲。秋天對於文青來說,是自帶憂鬱的季節,掉落的樹葉、飄過的雲朵都與藝術頗契合。
  • 下周立秋,「立秋不落雨,二十四隻秋老虎」啥意思?立秋下雨好嗎
    摘要:下周立秋,俗語「立秋不落雨,24隻秋老虎」啥意思?立秋下雨好嗎?文/農夫也瘋狂在農村裡有句老俗話:最熱不過三伏天,確實如此,在三伏天期間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尤其是在中伏階段,更是熱上加熱。所以很多人都盼望著立秋早一點到來,這樣天氣就能涼爽一點。
  • 關於立秋的古詩詞詩句諺語大全 描寫立秋節氣的文章句子賞析
    2018年立秋具體時間是幾月幾號幾點?2018年8月7日21時30分34秒是立秋。正如諺語所說:「立秋之日涼風至」,「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 但「立秋」的早晚又有很大區別,所謂「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即是提醒人們不可對「立秋」盲目樂觀,有時候「立秋過後,還有『(秋)老虎』在一頭」。
  • 「雅人韻士」湛江波|一葉梧桐一色秋,寒蟬老柳唱不休
    愛好詩詞、音樂。作品曾散見於市公眾平臺以及微刊。湛江波作品摘選致八月煙水一汀揮手別,蟬鳴八月入茶壚。軟綿秋雨聲聲慢,尋覓本心雲卷舒。中考九年磨杵鐵成針,三載螢窗萬卷書。鹿野爭雄無所俱,且摘蟾桂仰天舒。大暑(一)燭宵靜夜舞穿梭,手捧伏茶思緒多。
  • 很多人都知道「一葉知秋」,卻不知道這裡的「葉」指的是什麼葉
    桐葉有信,「立秋」一到,桐葉凋落。梧桐開花在夏天,小花可愛秀致清雅,卻總不及「朝陽梧桐」魁碩豐偉、清輝亮麗。金秋怡人,秋天詩意,牽繫著一些典故、一些情意,千載同瞬息,穿梭華夏古今,待梧桐娓娓道來。梧桐報秋宋朝宮廷中,以梧桐落葉來報「立秋」的節氣。梧桐和楸都是逢秋節早落葉的樹,為何宮中選擇梧桐來報秋呢?
  • 「立秋不落雨,24隻秋老虎」啥意思?秋老虎和三伏天哪個更熱?
    農村老話常說「最熱不過三伏天」,確實如此,三伏天是一年最熱的階段,尤其是中伏,白天的溫度達到了峰值,很多人還是更盼望立秋的到來,雖然立秋天氣也很熱,但是在早晨和夜晚還是有一絲絲涼風讓人心曠神怡。那麼立秋之後,氣候就真的很涼快了嗎?在民間還有「立秋不落雨,24隻秋老虎」的說法,啥意思?立秋降不降雨有什麼講究嗎?今天馬龍來給大家解除疑惑。
  • 今日立秋 | 歲歲秋風起,今秋尤不同
    今日立秋 | 歲歲秋風起,今秋尤不同 2020-08-07 0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立秋圖片唯美帶字 立秋三候、描寫立秋詩詞秋天詩句
    明日,立秋,「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暑去涼來,標誌著孟秋時節正式開始。  一候涼風至:立秋後,我國許多地區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北風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涼意。
  • 立秋了,讓這些絕美的秋日古詩洗一洗你的暑氣吧
    立秋了,窗外噪蟬仍舊不知疲倦地唧唧叫著,陽光仍舊毒辣辣地曬著,人仍舊動輒一身汗,似乎炎夏的離去還遙遠。但還是有不同的,出門望天,你會發現碧空澄澈,白雲悠然,天更高遠了。橙黃橘綠的秋天馬上就來了,來欣賞一下古人絕美的秋日詩詞吧,讓這些詩詞洗去你的暑氣,帶來你的豐收吧。《立秋》南宋:劉翰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