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詩詞專輯|飛雁留音遠,詩心未轉涼

2021-01-14 詩摘詞選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詩摘詞選投稿郵箱

mm0127m@163.com

立秋詩詞

立秋

作者/李儉(大兵)

風清陣陣驅炎暑,蟬泣聲聲怨孟秋。

春歿夏亡飛逝去,荷塘月碎韻含愁。

立秋

作者/蔣衛東(婁底)

天高雲淡伴風徐,靜守清涼品果蔬。

水接星辰山嶺翠,蟬鳴喚著悶歸墟。

立秋

作者/若水方圓(揮墨丹青)

夏日炎炎欲盡頭,綿綿細雨暑將休。

風光碧彩始衰減,時令一輪又立秋。

立秋

作者/劉瑞麟(江西)

秋來早晚爽涼中,炙熱唯餘晌午同。

偶見梧桐黃葉落,荷枯菊豔又相逢。

立秋

作者/邵海林

熟悉秋光又上身,刀鐮一把懟閒人。

欲將莊稼全收盡,庚子民生費錠銀。

立秋

作者/靜宜

聽蟬晝熱唱高樹,促織夜涼鳴矮牆。

若是晨昏風雨急,紛紛葉落墜金黃。

立秋

作者/廖志斌

雖入初秋暑照狂,蟬聲遁後夜生涼。

幾多節令惟其貴,笑看農家谷滿倉。

立秋

作者/蘇貴全

曉霧清新曾洗面,絲絛欲舞巧梳妝。

桑田孕育豐收果,月嗅窗前餃子香。

立秋

作者/王麗娟

伏浪高溫見雨休,爽風愜意示初秋。

莫言庚子非常歲,時序秩然狂肆收。

立秋

作者/悄音

霧籠青山雨洗樓,溟濛水岸柳低頭。

晨曦靜寂思花絮,夏點行裝燕剪秋。

立秋

作者/小城故事

青山著意立秋陽,草木皆知一色長。

綠影扶疏花有淚,高天遠景入清涼。

立秋行吟

作者/鬱犁

此時舒適透清涼,瓜果顏值高且狂。

最愛尋常阡陌處,濃濃淡淡稻菽香。

立秋記感

作者/曲慶偉

今日方能暑漸消,韶光易逝總悲寥。

荷香翠減尋常事,難遣秋風到碧宵。

庚子立秋

作者/楊再利

雨後雲輕夜漸涼,立秋蛙鼓鬧荷塘。

芙蓉浴露胭脂色,欲借疏風送暗香。

立秋抒懷

作者/水浪·山東

露落西窗心自傷,珠簾不捲夜初涼。

雲中又見南歸雁,誰把相思寄他鄉。

今日立秋

作者/紀建敏

歲月遊移趕夏鳴,晶瑩河翠動秋聲。

涼風有信追琴影,山水遊天向綠生。

立秋前夕所思

作者/湛江波(湖北)

身處南粵亦有愁,西風挾雨上高樓。

楚鄉酷暑隔千裡,且喜明朝也新秋。

立秋嘆

作者/陳江

庚年多難使人愁,今又暑猖逢立秋。

川普海疆來犯寇,英文小丑獨臺謀。

立秋日夜雨

作者/談笑鴻儒

湖山雲樹共清蒼,風薦蓮花滿岸香。

猶喜池塘來夜雨,新秋早起報初涼。

立秋夜攬

作者/李萬春

下弦殘月蒞初秋,一夜蟬琴奏不休。

漫野微風悄送爽,天公含露吻禾疇。

立秋偶成

作者/賴雄斌

西風蓄勢卷松林,爭奈微茫未可尋。

期許溽消涼著露,籬邊院落襯黃金。

庚子立秋

作者/酈邑書生

東風送雨到西樓,滿院清涼又立秋。

醉望南山思故友,提毫揮筆洩新愁。

庚子立秋感懷

作者/甲午

雖聞秋聲暑未消,無形流疫使人焦。

願借金風三分力,吹盡陰霾解封條。

立秋抒懷

作者/滕建軍

秋風秋雨盡多愁,一片痴心字難留。

欲把相思來解意,天涯漂泊又逢秋。

立秋日因疫情有家難回

作者/孔祥忠(黑龍江)

昨日虯枝黃一葉,候蟲夜半喚秋涼。

軒窗缺月藏何處,好似遊人隔異鄉。

立秋月明

作者/祁明

秋高爽月轉明空,北鬥恒生有幾同。

三號環球遨宇宙,九霄穿越鬧蟾宮。

立秋吟

作者/寶歌

昨乃身心難酷署,扇搖怎抵汗溼裳。

今晨水餃迎秋至,朝暮千家爽納涼。

迎立秋

作者/潘進釗

一年四季順時流,雲淡天藍降立秋。

雁鵲凌空穿霧過,草繁葉茂唱豐收。

立秋抒懷

作者/潘進釗

雙手揮迎盼立秋,清香萬縷湧心頭。

殘陽西下諧風蕩,釋放沉擔卸百憂。

交節引秋思

作者/鐵卷詩兄黑龍江汪顯發

暑氣猶知未見消,逢時怎可與秋聊。

誠然白髮凝雙鬢,惜墨還須敢弄潮。

秋涼對樽

作者/何問釗(湖北安陸)

習習秋風頻叩窗,對樽水榭擁清涼。

荷香醺得騷人醉,直把鄖鄉作汴鄉。

秋情

作者/管玉成

翰墨千年秋夢遠,凡塵十丈野雲飛。

胸中縱有纏綿愛,盡化風煙天際歸。

曬秋

作者/葉華卿(安徽宿松)

梧桐一葉到窗臺,苦夏貪杯汗九垓。

可嘆寒蟬知了日,枝頭晝夜哭秋來。

蓮花湖秋月

作者/鄭樂群(黑龍江)

橋下平湖靜靜流,芙蓉菖蒲採菱舟。

暗香襲水煙波渺,月色風光好個秋。

秋來冰城

作者/紀建敏

無端風雨不停休落葉繽紛滿院秋

獨倚寒窗聊自慰滴滴簷雨向街流

秋花吟

作者/司振民

百花搖曳笑初秋,幾片黃葉逆水流。

總有千般風韻在,逍遙自在有何愁。

秋雨抒懷

作者/難得糊塗

秋雨霏霏覺夜涼,清風送爽氣昂昂。

喜看田野金黃果,稻菽籽盈糧滿倉。

秋雨綿綿

作者/張萬利

曉雨紛紛天愈涼,秋風舞翅鳥鳴傷。

峰巒翠綠林深幽,甘霖瓊珠澗田墒。

初秋

作者/於欽科

祥風時雨水爭流,掠影樓前看淺秋。

葉落梧桐知往事,鶯歌一曲解閒愁。

吟秋

作者/劉桂堂

耕耘春夏待金秋,幾片黃葉競風流。

蟬覺時短鳴高處,霜染草木雲水悠。

秋日心語

作者/尋夢人(姜和)

天涯滯旅會金秋,洗淨心塵蕩晚舟。

盡享孤獨明致遠,放飛思緒品清幽。

秋日荷花

作者/尋夢人(姜和)

乍起秋風韻不濃,荷花依舊向陽紅。

流香溢翠隨君賞,遍引蜂蝶滿鹿城。

立秋

作者/秋葉夢

(一)

立秋餘熱滿山莊,雨潤禾苗遍野香。

盛世桃園千古夢。村翁舞墨頌安康。

(二)

老夫天涯思雅韻,半枝禿筆夢華章,

可惜滿紙荒唐語,一片痴情愛故鄉。

立秋

作者/黃葉樹

(一)

落葉紛飛到立秋,隨風去惱我無愁。

天高雲淡心平靜,水復山重快樂遊。

(二)

紛飛落葉到湖池,柔柳隨風景色宜。

月島亭廊幽徑靜,天高雲淡立秋奇。

(三)

一年四季光陰轉,似箭如梭夏末中。

韶歲老翁眉鬢雪,神怡心曠立秋風。

立秋

作者/鳴山慄子

夏日已交籌,時光改立秋。

蟬聲拼命叫,虎氣賴皮留。

立秋

作者/應偉忠(上海)

炎炎秋老虎,早晚兩頭凉。

身體宜排溼,西瓜綠豆湯。

立秋

作者/張國玉

壩上漸秋涼,金風掃草黃。

牧人馳駿馬,應節宰肥羊。

庚子立秋

作者/劉鉅昌

連夜雨驚夢,晨清露載脂。

蘭芯來逸興,涼節恰相宜。

作者/趙元良

西嶺楓林赤,隨風弄豔姿。

霜侵妍俊美,方覺近秋期。

秋日賞荷

作者/王麗娟

晨曦謁藕塘,紅綠熠金光。

昨夜臨秋雨,玉珠綴綺裳。

立秋偶得

作者/陳顯濱

之一

擁書茶作伴,伏案醉長安。

無視天垂淚,唯知夢未殘。

之二

觀書讀歲寒,故事起波瀾。

史上多兵亂,橫刀未下鞍。

之三

風斜雨又寒,柳拂鳥成單。

不料秋初至,無愁可自安。

之四

雲落似波瀾,秋風可踞盤。

而今觀雨降,掬水洗衣冠。

之五

夜色驟然涼,秋風載月光。

微醺非吃酒,佳茗伴花黃。

之六

秋景多姿潤,嬌鮮又一茬。

低身將果摘,收穫滿天涯。

之七

秋風何用扇,涼爽最知心。

詩遣情懷蕩,清閒冷落音。

立秋

作者/項冰(安徽宿松)

梅雨送秋至,金風暑未殘。

密陰蟬噪樹,微馥蝶探蘭。

洪退晚秧急,晴望遠塞寬。

但思天地靜,冬黍滿餐盤。

立秋

作者/塗禹川

天風不解愁,暑熱夏還秋。

荷芰珠盤滿,蘼蕪翠蓋稠。

鱸肥驕綺席,雁過噪雲樓。

久旱求時雨,禾苗穗正抽。

立秋

作者/趙元良

蒸溽暑消移,清涼細雨遲。

西風驅燥熱,冷露已臨期。

槐樺飄殘葉,寒蟬泣若悲。

天高雲淡淨,品茗賦新詩。

立秋日早起送貨歸而有作

作者/劉結根(文刀555)

斯人勞客路,急急一時歸。

事拙爭朝夕,交疏少是非。

西風今日起,落葉此聲微。

放眼閒情處,千山帶遠暉。

庚子秋吟

作者/順其自然

季序伏中浮,依然暑未休。

光炎難夏舍,蟬雜苦嘶求。

不見枝搖北,疑聞旱過秋。

凡間無定勢,葉裡泛輕舟。

秋韻

(步明朝梁元柱之五律·遊樵韻)

作者/李慶林

駒飛躍澗隙,暑隱映金暉。

綠草將枯竭,黃花愈翠微。

農歡番薯紫,鳥喜柰兒緋。

鴻雁成群過,南洋暖宿歸。

秋吟兩首

作者/許錦華

(一)

草木隨秋老,湖河應季涼。

東山楓醉客,西嶺果盈倉。

鳴夜蟬音噪,飛空雁陣長。

光陰彈指過,莫嘆鬢添霜。

(二)

天高雲氣爽,風朔野山黃。

放目楓題韻,低頭菊溢香。

霜深知冷暖,日久念參商。

飛雁留音遠,詩心未轉涼。

立秋感賦

作者/鬱犁

漸消暑氣葉緣黃,瓜果盈盈分外香。

郊野乍行風尚暖,晨曦初現露還涼。

迎來燕敘歸鄉事,邂逅蟬鳴靜柳塘。

莫道微波興不起,一朝借力帶秋狂。

立秋

作者/王曰敏

暑氣怡然順序流,一枚落葉訴輕愁。

蟬吟婉曲離長夏,蛙鼓歡聲迎淺秋。

雨潤田禾豐碩溢,風裁水草盛繁收。

心平提筆新詞賦,詠嘆星移霜染頭。

立秋

作者/鄭樂群(黑龍江)

氣爽雲舒收暑熱,風襲葉動有秋聲。

靄凝白露瓊田潤,月照青蟬秀木鳴。

紫李粉桃鮮果墜,紅糧銀稻倩姿盈。

山重水轉光陰韻,七月流金華夏雄。

立秋

作者/張連暢

伏天始盡葉能知,早晚清風送爽時。

熱火消融堆雪浪,悠雲漫憶賦歌詩。

荷塘月色溫柔夢,茗閣童顏健朗姿。

畫扇猶存唐宋韻,豐收捷報舉杯宜。

立秋有感

作者/胡永平

皆雲庚子不尋常,四季三關已顯揚。

原以新冠非典命,今知此疫久時狼。

寰球病襲紛紜亂,惟我人安齊整昌。

靜好天公恩賜否?堅強制度眾生匡。

立秋

作者/難得糊塗

人道新秋景物好,白梨紅柿葡萄俏。

田間金色稻禾香,池裡粉蓮蜂蝶繞。

山上尋花黃菊顏,公園弄影畫眉叫。

清風吹拂柳絲飛,涼氣悄來眾口笑。

立秋感懷

作者/鐵卷詩兄黑龍江汪顯發

邊城野訊漫秋思,笑問紅楓可有知。

暖夏輕移交節令,殊懷力捧落花詩。

休題靜水裁新藕,莫讓多愁系老姿。

引墨方才承古韻,還須藉此證來期。

立秋抒懷

作者/高殿文

風清雲淡歲巡秋,葉舞庭前滿眼收。

近聽蟬聲交曲響,遠望雁唳引歌謳。

晴川碧透邀明月,丹桂梳妝蕩玉舟。

遍染紅楓時可待,豐盈金谷報春酬。

立秋日酷暑山城祈祓

作者/陳壽章(重慶)

霪霖江國頻聽雨,熇暑山城晚立秋。

焚禱歡來神慧鑑,祈催疫去我痴求。

欲移寒影涼天下,攉買清風吹九州。

寄願明堂滄海納,披肝帝闕盡良籌。

洋岐入秋

作者/孫曉廷

風吹葉落近新秋,泉湧林溪夏韻留。

嶺上黃桃邀客剪,門前紫李許誰收。

一壺天地雲牽月,半盞江湖夢放舟。

步與霞飛孤鶩共,紅蓮靚影暗香浮。

秋韻

作者/許錦華

天高雲淡影斜長,雁陣穿雲歸故鄉。

枕上家山楓葉燦,夢中庭院菊花黃。

雖無閒趣描衰鬢,但有歡情頌小康。

望遠抒懷知足樂,欣言秋韻勝春光。

秋雨

作者/黃葉樹

浩瀚磁湖秋雨後,一年炎熱夏將收。

彩虹翠柏蒼松照,泉水青山綠柳幽。

恩愛媼翁歡跳舞,戀情朋友喜遊舟。

磯頭峭壁桃花洞,萬裡長江東海流。

秋聲

作者/葉華卿(安徽宿松)

烏雲密布鎖西陽,溽暑聞秋亦設張。

扇影隨身瓜果貴,蟬聲逆耳稻稌黃。

秦淮暮鼓催飴露,楚漢晨鐘喚菊香。

並蒂芙蓉南國豔,園林百卉映廳堂。

荷塘微逢秋

作者/瑤境尋夢|劉衛東

細雨憑風暑氣旁,蟬聲暫歇送微涼。

階前小徑青筠掩,柳下行蹤翠色藏。

不見荷池紅鯉躍,只觀玉蝶綠蔭翔。

分明覺得金黃日,已約田疇五穀香。

立秋有感

作者/秋葉夢

遍野金秋五穀香,高天明月照八方。

太平盛世江山美,幸福晚年家國強。

情寄他鄉歌偉業,心懷故土著華章。

今朝華夏還宏願,萬代兒孫俱棟梁。

金秋陣陣送清涼,美酒黃花分外香。

鴻雁長歌思楚地,青山秋葉戀夕陽。

滿園碩果千家樂,盛世良辰萬戶康。

國泰民安新社稷,中華崛起笑秦皇。

立秋日

作者/陳顯濱

之一

暑散風涼已是秋,雲衫似薄淡如稠。

陰晴難定須持傘,遐邇堪知可放眸。

披上輝煌香四野,恰逢清爽醉無休。

及時尋覓詩中景,幾隻黃花入鏡頭。

之二

半園秋色半邊詞,一簇殘花一縷思。

昨日風情難極致,曾經記憶已流離。

下坡湖泊清荷立,上世浮萍熟不知。

過往行人如背景,其中故事似傳奇。

之三

誰遣秋風入小詩,待觀搖落滿城池。

幽居空谷聽鳴瀑,水映閒雲舞鶴姿。

連日升溫心已化,而今灑雨恰逢時。

花溪流去曾經夢,腑首拈來耀眼詞。

之四

遵循俗約補秋膘,苦夏今時必不饒。

腮瘦關乎顏值美,囊肥儲備勁歌謠。

門前風景知涼熱,身上衣衫已退潮。

食素吃葷均兩可,精神重塑莫喧囂。

與君約好不悲秋(軲轆體)

作者/高金輝(黑龍江)

與君約好不悲秋,醉寫詩書夢裡收。

卻上漁舟江月冷,難陪雁陣海天遊。

微霜晚菊枝連理,落葉寒梅水泛羞。

荏苒時光前行路,攜朋同賞望鄉樓。

宴客興安閉月羞,與君約好不悲秋。

霜楓五色寒雲悅,沙鳥雙飛落日遊。

桃李風前搖綠樹,松筠雨後護青樓。

秀峰醉賞人難老,雕刻時光美景留。

天高雲淡逆行舟,楓葉隨風湯旺流。

分手相逢方恨晚,與君約好不悲秋。

飛仙曲水鄉愁系,古佛斜川客夢酬。

萬縷情思添鬢髮,豐年瑞雪洗心憂。

秦嶺南徵驛路遊,別情離緒愛相酬。

嵐光東海帆低鎖,澗響西山水落留。

向月輕吟能卻暑,與君約好不悲秋。

丹楓老樹氤氳疊,墨寫紅箋眺遠眸。

寒煙瀰漫望江樓,撐傘梅仙面帶羞。

向日芰荷花自發,迎風楊柳月難留。

濛濛細雨芙蓉豔,漠漠斜陽菡萏柔。

郎視功名如糞土,與君約好不悲秋。

一七令·秋

作者/王曰敏

秋。

情重,歌柔

楓葉豔,桂花幽。

鮮蔬美味,佳果甜喉。

茗茶提脾氣,老酒醉心眸。

菊蕊溢香濃烈,蟬蟲吟調輕愁。

歲月縫花如風過,時光織錦似水流。

浣溪沙·立秋

作者/杜昌海

一葉飄零至孟秋,月明氣爽待豐收。

蟬鳴高樹問何由。

盛夏瞭然留伏虎,韶光太速又無休。

天高雲淡夢鄉愁。

天淨沙·庚子立秋日

作者/李彩蘭

林深蟬嗓嘶啞,蟋蟀彈奏琵琶。

水碧荷妍媲霞。

初秋戀夏,未霜絲雨風斜。

搗練子·立秋吟

作者/金夜(蘭州)

秋正好,沐朝陽,遍野飄香稻穀香。

對飲獨酌詩滿腹,喜抒豪氣願邦強。

攤破浣溪沙·嶺上秋

作者/劉志廣

抗疫贏來八月秋,搖金懷玉五香稠。

鱗躍羊歡鹿兒唱,亮星眸。

場上嫗翁爭勁舞,月前鑼鼓競風流。

尤喜小康雙鵲到,放珠喉

搗練子·秋風

作者/司振民

千點墨,幾痕霜。溪畔秋酣夜色涼。

風后雨中無過客,黃昏老柳自憂傷。

鷓鴣天·立秋

作者/黃葉樹

輕拂涼風雨瀝聲,空中喜鵲不停鳴。

青柔楊柳葉枝舞,紅豔玫瑰花朵盈。

秋已至,夏將蒸,荷苞尖頂立蜻蜓。

品茶飲酒詩詞賦,忻悅秋風中壽齡。

水調歌頭·庚子立秋

作者/童心

夜讀歐陽子,風雨報來秋。

焉知號令誰出、流火降溫柔。

一枕新涼初起,四季從容代謝,

把酒慰深幽。

造化總無語,塵世恁多愁。

庚子恨,新冠劫,四海憂。

多情應笑、翁老七十有何求。

放鶴排雲直上,領我清風入骨,

毒霧一望收。

家國橫牛鬥,豈怕鬼啾啾?

圖片源於網絡,格律自行審核

舉報/反饋

相關焦點

  • 詩詞中的節氣——立秋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指暑去涼來。過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成語「一葉知秋」即由此而來。宋代時,宮裡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到:「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預報秋之意。
  • 「立秋專題」立秋習俗與養生 立秋詩詞賞析
    立秋時節,代表著秋季開始。天氣逐漸涼爽,也到了豐收的季節。立秋日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立秋養生以養收為原則,民間也有立秋貼秋膘的傳統。暑去涼來,秋高氣爽,下面跟著MAIGOO節氣小編一起來迎接秋天的開始吧。什麼時候立秋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在每年的8月7或8或9日,立秋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
  • 又到一年立秋時,5首經典詩詞驚羨那人間一夜涼「塗畫科技」
    立秋,是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十三個節氣。這一天的到來,意味著秋季的開始,雖然暑去涼來,但是「秋老虎」會頻頻回頭,所以大家還是應該注意防暑喲。秋天對於文青來說,是自帶憂鬱的季節,掉落的樹葉、飄過的雲朵都與藝術頗契合。
  • 落一葉而知秋——那些關於立秋的詩詞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氣,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為秋季的起點。進入秋季,意味著降雨、風暴、溼度等,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下降或減少;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下面,精選了幾首關於立秋的詩詞,與朋友們共享。唐·白居易《立秋日登樂遊園》獨行獨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遊。 蕭颯涼風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唐·劉言史《立秋》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宋·劉翰《立秋》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 六首立秋詩詞,迎接詩意秋天
    初次與你相遇,餘生請多指教世界上1%的人關注了我感謝你也是其中一個時光飛逝一轉眼,2020年已來到了八月暑氣未覺消退,夏天卻已進入了尾聲立秋節氣,更是不聲不響在一片深綠中到來歡迎你,秋天!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一葉而知秋」的說法。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
  • 看看古人筆下的立秋詩詞,夜來一雨將秋至,今晚蟬聲始報秋
    立秋,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此日標誌著暑秋交替,自此之後,陽消陰長,夏季將盡。關於立秋有種說法是「一葉知秋」,《夢粱錄》記載,在宋代的立秋這一天,宮中會將梧桐樹植於殿下,等到立秋的時辰一到,太史官便穿禮服、執朝笏高聲奏曰:「秋來。」這時梧桐葉應聲飛落一二片,以報秋意。
  • 天氣轉涼需要注意什麼?
    天氣轉涼需要注意什麼?時間:2018-08-27 20: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九月份還會熱嗎? 天氣轉涼需要注意什麼? 馬上九月份就要到來了,九月也是開學的日子,很多人擔心九月還是會熱,那麼2018年九月份還會熱嗎?
  • 教孩子讀詩:讓季節與詩同行——劉翰《立秋》
    圖片源於百度搜索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這裡我們和孩子一起來讀一讀關於立秋的讀歌。立秋宋代:劉翰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作者:劉翰,字武子(一說武之),長沙(今屬湖南)人,光宗紹熙中前後在世。曾為高宗憲聖吳皇后侄吳益子琚門客,有詩詞投呈張孝祥、範成大。
  • 立秋圖片朋友圈立秋說說配圖 2020立秋文案關於秋天唯美句子
    8月7日我們迎來立秋節氣,今年雖然是早立秋,但是還未出三伏天,立秋過後仍然是暑熱一片,立秋來了,我們會相逢在秋天嗎?海峽導報記者 陳巧思 攝  立秋了。立秋之後,暑去涼來,白露降,寒蟬感陰而鳴。  秋,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  眼前的暑氣未消,遠方的夜風漸涼,趁綠葉還沒金黃,賞盡夏末風光。  清風拂面來,一葉藏秋意。
  • 立秋|一葉落而知秋
    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也就是說,農曆七月立秋,五穀可望豐收,如果立秋日在農曆六月,則五穀不熟還必致欠收;立秋前颳起北風,立秋後必會下雨,如果立秋後刮北風,則當年冬天可能會發生乾旱。立秋||三候解釋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 流行曲裡流淌的古詩詞:「立秋」誰不曾《獨上西樓》深院鎖清秋
    鄧麗君-獨上西樓.mp302:44來自偷得浮生話情詩1983年鄧麗君迎來了自己樂壇生涯的巔峰時刻,她的15周年巡迴演唱會被稱為擁有「十億個掌聲」,同年她還推出了根據古詩詞譜曲的專輯此張專輯是當年多位文壇、樂壇大師合力創作的音樂佳作,它像一把鑰匙打開了中國古典文化與現代音樂藝術的大門,首首都是經典,其中這曲《獨上西樓》曲風婉轉悠長,歌詞古風蕩漾。 在當年的一段電視採訪中,特意以古裝扮相亮相的鄧麗君說這張專輯裡,自己好像不是在唱歌,而是在「傾訴古老莊嚴而且多情的中國」。
  • 24節氣——「立秋」!
    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的結束,所謂「熱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處暑往往還處在「三伏」期間,所以初秋天氣還很熱,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後。熱與涼的分水嶺在秋季,並不是在夏秋之交。秋天的氣候分為兩個階段,初秋「悶熱」,仲秋後趨向「乾燥」、「涼爽」氣候特徵。這是一個暑熱與涼寒交替的季節。
  • 立秋吃什麼傳統食物好:10種傳蔬菜水果+8個立秋養生小常識
    沒料到,一說立秋拾瓜者無罪,其他士兵都開始搶瓜。為了犒勞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貼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於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傳了下來。  2、杭州吃西瓜  江蘇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稱為啃秋。而立秋這天,也往往是這一年最後一次吃西瓜——人們覺得立秋後,早晚天氣變涼,吃涼的東西會對腸胃產生影響,因此立秋後就不再吃西瓜。
  • 何鶴詩詞2017-2020
    中華詩詞學會教育培訓中心高級研修班導師。《中華詩詞》責任編輯。曾獲全國詩詞大賽第一名十餘次,一、二等獎近百次。著有《詩詞速成手冊》《何鶴詩詞選集》《詩詞點評筆記》《百字飛花令》《詩中歲月》《律詩分韻集聯》等。早晨何堪昨夜夢沉沉,一覺醒來翻抖音。
  • 立秋圖片唯美帶字 立秋三候、描寫立秋詩詞秋天詩句
    明日,立秋,「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暑去涼來,標誌著孟秋時節正式開始。  一候涼風至:立秋後,我國許多地區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北風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涼意。
  • 立秋朋友圈發什麼好?適合立秋節氣的說說優美句子簡短版
    立秋的意思是季節的轉換,是告別炎熱的開始,也預示著秋收的到來!據悉,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日,2018年立秋的時間是,農曆六月二十六,也就是8月7號!雖說,立秋馬上如約而至,但並不意味著真的就開始涼快了,據了解當連續五日氣溫在22度以下,才算是進入秋季!在立秋這一天,朋友圈說說發什麼合適呢?如何應景有應情呢?小編為您整理了有關立秋的優美句子供您參考。
  • 立秋丨遲遲白日晚 嫋嫋秋風生
    8月7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立秋。立秋是秋天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正式開始。每年公曆8月7日或8日太陽運行到黃經135度時為立秋。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指莊稼成熟時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言,「秋,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立秋不僅預示著夏去秋來。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
  • 農村俗語:「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啥意思?白露後轉涼了嗎?
    農村老人常說:「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什麼意思?白露過後空氣轉涼了嗎?如今現在這個階段處暑已經到來,並且炎熱三伏天已經結束。但是我們現在依然感覺到天氣還是那麼炎熱,這是三伏天過後天氣回溫的秋老虎在作怪。在我國每年三伏天以後都有一周甚至兩個月的秋老虎天氣。這時候白天氣溫回到35℃以上,這種天氣絲毫不亞於三伏天。因此從夏至開始到現在的處暑。
  • 2019立秋的圖片祝福語大全 立秋圖片 立秋節氣溫馨簡訊問候語句子
    立秋到來天漸涼,早晚溫差放心上。秋葉翩翩百果香,多食水果護健康。桂花綻放十裡香,芬芳心田情意長。信息簡單祝福濃,願君幸福樂融融。落葉知秋到,秋風陣陣涼,友人需注意,早晚添衣裳;五穀喜豐登,遍地滿金黃,豐收季節到,送福送吉祥,幸福伴左右,美滿過一生。立秋到了,祝你全家幸福安康!立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