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中的節氣——立秋

2021-01-21 千年鐵獅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指暑去涼來。過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成語「一葉知秋」即由此而來。宋代時,宮裡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到:「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預報秋之意。下面,讓我們在古詩詞中感受「立秋」的韻味。

《立秋前一日覽鏡》唐·李益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這是一首悲秋之作,詩人看見自己兩鬢花白如雪,蒼老了,但他但他不驚不悲,而是平靜淡漠,甚至有點調侃自嘲。鏡中的面容,畢竟只表現過去的經歷,是已知的體驗。他覺得自己活著,這就夠了,身外一切往事都可以一筆勾銷,無須多想,不必煩惱,就讓它留在鏡子裡吧。但是,鏡外的詩人要面向第二天,走向前途,不知該怎麼辦。他覺得後一天恰同前一日。過去無成而無得,將來正可無求而無失。何況時光無情,次日立秋,秋風一起,萬物凋零,自己的命運也如此,不容超脫,無從選擇,只有在此華發之年,懷著一顆被失望涼卻的心,去面對肅殺的秋風,接受凋零的前途。

《立秋夕有懷夢得》唐·白居易露簟荻竹清,風扇蒲葵輕。一與故人別,再見新蟬鳴。是夕涼飈起,閒境入幽情。回燈見棲鶴,隔竹聞吹笙。夜茶一兩杓,秋吟三數聲。所思渺千裡,雲外長洲城。秋天是一個思念的季節,在這個立秋的夜晚,詩人想起了自己的好友,與他相別已有一年了吧,他如今在遙遠的地方,而我的思念要跨越千裡。

《新秋》唐·齊己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露彩朝還冷,雲峰晚更奇。壟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幸好清光裡,安仁謾起悲。立秋來了,壟上的禾苗半熟,原野上的草已經微露衰跡,這些生活化的描寫,讓這首詩極為的清新有趣。

《立秋》唐代·劉言史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這首詩中的「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將夏去秋來寫的生動有趣,令人久久回味。

《立秋日》唐·司空曙律變新秋至,蕭條自此初。花酣蓮報謝,葉在柳呈疏。澹日非雲映,清風似雨餘。捲簾涼暗度,迎扇暑先除。草靜多翻燕,波澄乍露魚。今朝散騎省,作賦興何如。這首詩描寫的是節氣到了立秋,蕭條的秋天從此開始,蓮花雖盛也有了凋謝的氣象,柳葉雖在也有了稀疏的面貌;朗朗秋日,少了雲層環繞;風雨減少,只留下清風徐徐;捲起珠簾,涼風暗度;偶爾運扇,暑氣漸無;青草靜默,燕子翻飛天空;河水澄淨,魚兒時時露頭。如今我官務輕鬆,何不寫詩一首聊以助興那。

《新秋》唐·杜甫火雲猶未斂奇峰,欹枕初驚一葉風。幾處園林蕭瑟裡,誰家砧杵寂寥中。蟬聲斷續悲殘月,螢焰高低照暮空。賦就金門期再獻,夜深搔首嘆飛蓬。這首詩寫新秋黃昏到夜晚的景色,本來天上火雲崢嶸,尚未散盡,而涼風卻卷著落葉來了。一片落葉帶來了秋訊,於是無數園林處於蕭瑟的氣氛中,搗衣聲在寂寥中傳來,蟬在殘月下悲鳴,螢火蟲在夜空中閃爍,這些構成了一幅生動的新秋圖。

《立秋》宋·劉翰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這首詩的最大特點是寫出了夏秋之交自然界的變化。仿佛立秋一到,大自然就換下了一副容顏,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滿階梧葉」,所謂「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立秋夜扇的風特別涼爽。這都反映出詩人對事物的變化特別敏感,對生活的觀察與體驗特別細緻。

《思佳客立秋前一日西湖》宋·高觀國不肯樓邊著畫船。載將詩酒入風煙。浪花濺白疑飛鷺,荷芰藏紅似小蓮。醒醉夢,喚吟仙。先秋一葉莫驚蟬。白雲鄉裡溫柔遠,結得清涼世界緣。立秋前一日,作者在西湖遊賞,白鷺、紅蓮,俱是風景。詩人在遊覽中,對即將到來的秋天,十分喜悅,因為有清涼世界就要來了。

《立秋》宋·方嶽秋日尋詩獨自行,藕花香冷水風情。一涼轉覺詩難做,付與梧桐夜雨聲。立秋時節,天氣轉涼,詩人出門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寫詩的靈感。天氣涼了,詩反而難作了,只得聽著梧桐雨聲安眠吧!

《宣府逢立秋》清·計東秋氣吾所愛,邊城太早寒。披裘三伏慣,擁被五更殘。風自長城落,天連大漠寬。摩霄羨鷹隼,健翮爾飛搏。我國幅員遼闊,每個地區節氣時令都有差異。在這首詩中,詩人寫邊城的秋天,寒氣來得太早,三伏天,都一直披著裘衣,五更天時,還蓋著被子。話說,面對這樣的天氣,詩人不知是喜還是憂那!

相關焦點

  • 六首立秋詩詞,迎接詩意秋天
    初次與你相遇,餘生請多指教世界上1%的人關注了我感謝你也是其中一個時光飛逝一轉眼,2020年已來到了八月暑氣未覺消退,夏天卻已進入了尾聲立秋節氣,更是不聲不響在一片深綠中到來歡迎你,秋天!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一葉而知秋」的說法。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
  • 落一葉而知秋——那些關於立秋的詩詞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氣,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為秋季的起點。進入秋季,意味著降雨、風暴、溼度等,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下降或減少;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下面,精選了幾首關於立秋的詩詞,與朋友們共享。唐·白居易《立秋日登樂遊園》獨行獨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遊。 蕭颯涼風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唐·劉言史《立秋》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宋·劉翰《立秋》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 24節氣——「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氣,北鬥星鬥柄指向西南,太陽到達黃經135°,於每年公曆8月7—9日交節。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為秋季的起點。秋季從立秋起至立冬結束,其起始與結束,是天體運行的結果。進入秋季,意味著降雨、風暴、溼度等,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下降或減少;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
  • 關於立秋的詩詞欣賞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氣,北鬥星鬥柄指向西南,太陽到達黃經135°,於每年公曆8月7—9日交節。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為秋季的起點。秋季從立秋起至立冬結束,其起始與結束,是天體運行的結果。進入秋季,意味著降雨、風暴、溼度等,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下降或減少;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1立秋前一日覽鏡唐朝·李益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身外一切往事都可以一筆勾銷,仕途生涯都反映在這鏡中。只有花白如雪的兩鬢,明天又是一個立秋,秋風一起,萬物凋零,自己命運也不過如此。
  • 「立秋專題」立秋習俗與養生 立秋詩詞賞析
    立秋時節,代表著秋季開始。天氣逐漸涼爽,也到了豐收的季節。立秋日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立秋養生以養收為原則,民間也有立秋貼秋膘的傳統。暑去涼來,秋高氣爽,下面跟著MAIGOO節氣小編一起來迎接秋天的開始吧。什麼時候立秋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在每年的8月7或8或9日,立秋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
  • 【今日立秋】立秋節氣朋友圈最優美說說 2020立秋微信朋友圈句子
    關於【今日立秋】立秋節氣朋友圈最優美說說 2020立秋微信朋友圈句子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今日立秋】立秋節氣朋友圈最優美說說 2020立秋微信朋友圈句子,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立秋朋友圈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看看古人筆下的立秋詩詞,夜來一雨將秋至,今晚蟬聲始報秋
    立秋,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此日標誌著暑秋交替,自此之後,陽消陰長,夏季將盡。關於立秋有種說法是「一葉知秋」,《夢粱錄》記載,在宋代的立秋這一天,宮中會將梧桐樹植於殿下,等到立秋的時辰一到,太史官便穿禮服、執朝笏高聲奏曰:「秋來。」這時梧桐葉應聲飛落一二片,以報秋意。
  • 立秋朋友圈發什麼好?適合立秋節氣的說說優美句子簡短版
    立秋到了,願你時刻開懷,愜意逍遙!  落葉翩躚,是秋在舞蹈;寒蟬嘶喊,是秋在祈禱;風過平崗,是秋在微笑;雁飛南方,是秋在奔跑。秋意中,思念翻轉,五彩斑斕,有記憶的燦爛,有憧憬的期盼。讓快樂飛散如靜美的花瓣,讓幸福成熟似豐碩的果園,在立秋到來的時候,陪伴在你身邊!立秋快樂!
  • 立秋圖片唯美帶字 立秋三候、描寫立秋詩詞秋天詩句
    明日,立秋,「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暑去涼來,標誌著孟秋時節正式開始。  一候涼風至:立秋後,我國許多地區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北風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涼意。
  • 又到一年立秋時,5首經典詩詞驚羨那人間一夜涼「塗畫科技」
    立秋,是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十三個節氣。這一天的到來,意味著秋季的開始,雖然暑去涼來,但是「秋老虎」會頻頻回頭,所以大家還是應該注意防暑喲。秋天對於文青來說,是自帶憂鬱的季節,掉落的樹葉、飄過的雲朵都與藝術頗契合。
  • 2020年小雪節氣的經典詩詞句子 二十四節氣當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2020年小雪節氣的經典詩詞句子 二十四節氣當中一個重要的節氣時間:2020-11-23 13:07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小雪節氣的經典詩詞句子 二十四節氣當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小雪是我國二十四節氣當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在小雪的節氣到來的時候,人們也會想要了解一些節氣的知識
  • 二十四節氣詩之處暑七月中:漸覺白藏深,天高不見心
    處暑節到了,通常的處暑在農曆七月中,七月是農曆秋天的開始,在這個月,有兩個重要的節氣,立秋和處暑,有兩個重要的節日,七夕節與中元節,又有繁忙的農事,所以專門為處暑而作的詩詞相對少
  •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小寒
    陳國權:河南省紀委原副秘書長、河南詩詞學會顧問、河南省紀委監委方正詩社社長。 |陳國權:清平樂·冬至 2020-12-21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大雪 2020-12-07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小雪 2020-11-22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
  • 教孩子讀詩:讓季節與詩同行——劉翰《立秋》
    圖片源於百度搜索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這裡我們和孩子一起來讀一讀關於立秋的讀歌。立秋宋代:劉翰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作者:劉翰,字武子(一說武之),長沙(今屬湖南)人,光宗紹熙中前後在世。曾為高宗憲聖吳皇后侄吳益子琚門客,有詩詞投呈張孝祥、範成大。久客臨安,迄以布衣終身。今存《小山集》一卷。
  • 「立秋無雨秋乾熱,立秋有雨秋落落」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立秋節氣已過,中伏也過去了一大半了,現在農民最為關注的就是今年秋季的雨水多少了,還有即將到來的秋收了。如果立秋以後雨水充足一點,那農民自然開心了,畢竟秋高氣爽的天氣,往往很容易出現秋旱了,這樣自然會影響到糧食的收成。那金秋雨水多不多?糧食的收成好不好呢?我們來看看古人的經驗之談。①立秋無雨秋乾熱。
  • 立秋|一葉落而知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幹支歷未月的結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時間在農曆每年七月初一前後(公曆8月7-9日之間)。「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
  • 2020今年立秋是幾點幾分 8月7日幾點立秋具體準確時間
    2020年立秋節氣準確時間>>新華社天津8月5日電(記者周潤健)「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8月7日9時6分迎來「立秋」節氣,夏盡秋來,金風漸至,傳統意義上的秋天從此開始了。專家表示,作為我國重要的歲時節氣,「立秋」這天,民間有「貼秋膘」「咬秋」等習俗。
  • 進入立秋後,今年秋老虎是公老虎還是母老虎?立秋又有哪些習俗呢
    昨天是立秋,也就是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當然現在的年輕人也不可能會在意這些節氣了,因為現在有日曆和天氣預報,其實在以前的這節氣所代表的不單單指是季節或者節氣的變化那麼簡單,它還代表著萬物的的一種演變,比如說秋收的時候,一般這個時候都會比較悶熱,小到吃什麼大到農民什麼時間收糧食,就好比一個指針一般
  • 今天立秋是幾點幾分幾秒準確時間 2020今年是早秋還是晚立秋
    8月7日是2020年的立秋節氣,那麼今天立秋是幾點幾分幾秒?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2020年今年8月7日今天立秋的準確時間。 2020年立秋準確時間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8月7日9時6分迎來「立秋」節氣,夏盡秋來,金風漸至,傳統意義上的秋天從此開始了。
  • 2018今年立秋具體時間是幾點幾分 立秋三候代表什麼意思介紹
    新華社天津8月6日電(記者周潤健)「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8月7日21時31分迎來「立秋」節氣,末伏夏盡,涼風漸至。隨著立秋的到來,整個秋季漸次拉開序幕。  據了解,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我國古人根據對大自然的觀察,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