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科技失控的恐懼,將女性看作末日希望,這才是《終結者》的意義

2020-12-04 這胖子愛看電影

《終結者:黑暗命運》(Terminator: Dark Fate)絕對是幾代科幻影迷的年度大驚喜。《終結者》橫空出世,驚嚇了眾人,讓人第一次看到了科技帶來的陰雲和威脅。

《終結者2》驚豔亮相,直接封神。片中經典臺詞「I'll be back」入選美國電影學院「百佳臺詞」,成為影迷記憶中「一點即燃」的永恆回憶。

影片更是劃時代的打造了第一位全數字角色,液態終結者T-1000。影片上映後,全球拿下5億美元票房,同時斬獲了奧斯卡音效、視覺效果、音效剪輯、化妝四項技術性大獎。

經歷兩部《終結者》後,詹姆斯·卡梅隆成為人人尊敬的「卡神」,阿諾·施瓦辛格躋身好萊塢一線動作巨星行列。

可惜,隨後《終結者》的版權幾經易手,卡梅隆沒有再參與系列電影的拍攝,幾部續集都差強人意。時隔28年後,卡梅隆以高昂的代價再次拿回版權,並擔任影片的監製和編劇,親自出馬4次電話邀約早已退出好萊塢的琳達漢密爾頓,再力邀阿諾施瓦辛格,曾經的最強「三人團」才得以重聚。

由於卡梅隆花費了大量心思在《阿凡達2》上,分身乏術的他將導演重任交給了《死侍》導演蒂姆·米勒。

對於動作元素大有想法的蒂姆·米勒保證了影片的娛樂屬性,眾多爆燃場景讓人目瞪口呆,動作設計具有大師氣質,處於好萊塢頂級水平行列。妥妥R級(限制級)的刺激畫面,更是讓影迷感受到了終結者的殘忍和恐怖。

因為卡梅隆參與了劇本的撰寫,所以無論從故事到動作設計,都有著前兩部「正統」系列片的影子。

在動作戲和劇情推進上,影片回歸到了經典的「追逐」模式。新型終結者奪命追殺,一行人不斷逃離,臥薪嘗膽,積蓄實力,最終鼓起勇氣,反敗為勝。作為影史上留名青史的集大成之作,《終結者》系列是科幻動作片的翹楚,在科幻反思之外,動作戲也是影片的最大看點之一。

《終結者:黑暗命運》中,導演蒂姆·米勒更是升級了動作追逐戲的各類戲碼。從第一幕的公路追擊戰,到中段的直升機來回廝殺,幾幕戲酣暢淋漓,行雲流水,既飄逸又沉穩。

而且幾場動作戲之間銜接緊密,一場接一場的打鬥逐步升級,完全不給觀眾喘息的空間。整部影片幾乎囊括了陸空海三線廝殺,特別是高潮段落裡,從高空肉搏到水底纏鬥的大戰,壓迫感十足,看得人荷爾蒙爆棚。

但如果你覺得《終結者:黑暗命運》只是一部依靠特技和收割情懷的B級大爽片,你就大錯特錯了。卡神參與的劇本撰寫,即使吃老本也會有不俗的主題的深度,全新系列片幾乎延續了前兩部的主題,同時結合了當下的熱點議題,進行了重新包裝。

毫無疑問,影片依舊探討了科技的兩面性。

AI是終結者系列繞不開的主題。雖然在前作中,薩拉·康納擊潰了終結者,擊敗了天網,改寫了歷史。但人類依然「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中」,幾十年後,人類依然被高速發展,具有了自我意識的AI反擊,陷入了末日戰爭中。

為什麼AI會突然對人類發起「審判日」?其實影片中,導演借T-800之口就調侃地說出了實情,「根據我的計算,人類在幾十年後摧毀文明的概率超過70%」,所以T-800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準備了一屋子的武器。但他不是為了抵禦機器叛變,而是防止人類互相廝殺。相比冷酷的程序,人性的狡詐也許更為駭人。

另外,影片中T-800的經歷也再次扣題。完成刺殺任務後,T-800漸漸擁有了人性,一方面說明AI的自我學習能力,一方面也證明機器可以具有部分人性,這讓機器不具有靈魂的論證變得岌岌可危。

其實早在《終結者2》裡,T-800就曾在和約翰的相處中變得有人情味了,甚至和約翰建立起了父子感情,就連一向憎恨和恐懼終結者的薩拉·康納都說:

「當拯救審判日的時候,看到約翰和這個機器人在一起,突然一切都很明了。終結者絕不放棄他,不會傷害他,向他叫罵,不會酒醉打他,或是藉口太忙沒空陪他。這些年我遇到的男人中,這個機器人卻是唯一有資格當他父親的人。」

而在《終結者:黑暗命運》裡,卡梅隆就完成了這一猜想,讓T-800擁有了自己的家庭,從一個酗酒的暴徒手中,挽救了一個女子,改變了她和她兒子的命運,讓他們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

T-800毀掉了莎拉的家庭,現在以贖罪的方式,照顧了另一個家庭,並在這段關係中獲得了人性,得到了認可。他也從機器變成了人類,擁有了高貴的靈魂。因為在他人眼中,其不再是終結者,而是父親或者丈夫,一個可靠的窗簾銷售員。

卡梅隆並沒有一味抹黑AI,他描述了科技失控的恐懼,但根源依然是人性的幽暗,是貪婪,是徵服欲,是自大最終讓人類失去了對AI的控制,變成了被摧毀的對象,成為了AI眼中的「地球病毒」。

另外,《終結者》系列有非常明顯的「母性」和女權主題。卡梅隆曾多次公開表示過,自己是個硬核的女權主義者,在《鐵達尼號》、《異形2》等作品中,女主角都是絕對的核心。

前兩部《終結者》完全可以看作女主角薩拉·康納的女性覺醒史。從清純服務員,到為了保護兒子不惜一切的悍婦。薩拉·康納被稱為影視上,繼「異形女」 西格妮·韋弗之後,又一位銀幕大女主,在好萊塢動作女明星排行榜上一直位居前列。而《異形2》和《終結者2》都由卡梅隆親自導演,兩位銀幕女硬漢都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銀幕記憶。

首先,她們都可以為照顧自己的子女犧牲一切,偉大的母性光輝讓影片散發出強勢的女權意味。而終結者,或者異形則被隱喻為社會中各種可能威脅幼子的危險,就算他們再恐怖,再可怕,但作為母親,她們都願意護子到最後,與恐怖生物大戰一場。

《終結者:黑暗命運》裡更是集合了三位女性。被營救的墨西哥女孩丹妮,作為未來的人類領袖,影片也呈現了她從無知少女蛻變為強硬領袖的心路歷程。

而老邁的薩拉在失去兒子後「移情」丹妮,因為在丹妮身上看到了自己的過去,加上為了給兒子復仇,她依然加入了保護丹尼的任務中。

另外,影片還加入了生化人格蕾絲。格蕾絲也與丹妮建起了類似約翰·康納與其父親的奇妙關係。一個在未來救了對方,一個回到過去獻出一切去報答。

三位女性構成的角色關係,隱喻了過去、現在和未來,女性對於人類命運的決定性影響。「母性」和女權,毫無疑問地成為了《終結者:黑暗命運》最明顯的主題。

影片中,女性不再是男性凝視的欲望對象,而是女權主義崛起的經典銀幕符號。影片裡,薩拉說出了T-800的經典臺詞,「I will be back」;而男性象徵T-800卻說了,「I won’t be back」。其中隱喻可謂意味深長地道出了女性接替男性成為世界權力核心部分的全新身份認同。

卡梅隆擔憂科技的失控,但在他心裡,人類即將遭遇的暗黑命運中,拯救人類的使命和唯一的希望可能掌握在這群平時看起來柔弱,但內心堅韌,爆發力十足的女性手中。

相關焦點

  • 《終結者》衰落 末日電影仍美國主導
    通過打敗來自未來的機械殺手避免末日來臨,是除《終結者4》之外,《終結者》系列電影雷打不動的故事結構,這為它贏得了長達30多年的生命力。系列電影中屢次使用高度雷同的故事結構並不多見,也使得《終結者5》的編劇顯得力不從心,不像《終結者1》和《終結者2》那麼從容,遊刃有餘,顯得乾淨利落。
  • 終結者:科幻電影史上最偉大、最經典的作品之一
    文/逗逼男神《終結者》(1984)工業末日設想及科技恐懼為後世科幻片提供了一種方向,又在原本科幻基礎上增加了黑色恐怖電影元素及火爆動作大片元素,施瓦辛格的角色充斥著八十年代《終結者:創世紀》(2015)軟科幻電影至少在建構的世界觀裡有個自圓其說的邏輯或概念,這部電影為了創新突破而打造出雙時間線,在致敬經典的同時又表現出創新意識。然而就是邏輯不通還自相矛盾才造成了這場終結者大亂鬥。
  • 《黑暗命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終結者3》
    《終結者:黑暗命運》是賽博坦系統101型「終結者"戰鬥最激烈壯闊、最為誇張的一次,他不僅是隊伍的精神領袖,也是幾位女性角色的後盾,戴上墨鏡象徵著他往昔英勇的回歸,他們從高速公路打到空中對撞的「銀河C5」運輸機,再到水壩的渦輪大廳。一個是公認的「無法戰勝的敵人」,一個外表年邁卻仍舊是地球最強的戰士,這次的故事將是施瓦辛格和漢密爾頓的終極一戰。
  • 《終結者3》:人類與超前科技的對抗
    今天要介紹的是終結者系列的第3部《終結者3》。在這部影片中,竟然出現了一位女性的終結者。不但會自我修復,還會幻化各種武器。我們的T850也在這次中升了級。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康納是怎麼成為反抗軍的領袖的?這位女性終結者又是怎樣被終結的?
  • 初號機才是我們最懷念的 歷代「終結者」大PK
    《終結者:創世紀》的上映,喚起很多影迷對於這一經典科幻系列片的回憶。歷代的終結者機器人也浮現在我們的腦海裡,隨著科技的進步,機器人也在不斷的進化,下面讓我們來對至今所有《終結者》電影的終結者機器人做一個大PK:
  • 人類為什麼喜歡意淫世界末日?
    如果你剛好勾選了「自動續費」,那麼恭喜你,你將收到一份從1000年到1999年的年費帳單。在非洲國家甘比亞,則出現了多地電力供應中斷,財政部、稅局和海關無法運作,甚至海空交通、金融和政府服務局部癱瘓的問題。儘管世界範圍內的程序猿們,都在加班加點解決這個問題。但絲毫不影響,把Y2K看作世界末日的人們瘋狂囤貨。
  • 《終結者》二十五周年紀念 不死機器的回馬槍
    在此,我們編譯了四篇文章,其中包括卡梅隆的自述,言語中依舊難掩當初創造「終結者」時的興奮;同時還有《終結者外傳》的執行製片人喬什·弗裡德曼的個人回憶,講述他在與病魔抗爭時如何把對生命的感悟引入到這部系列劇的創作中;另外,我們還將與一位「終結者」的鐵桿影迷一起,去探詢終結者不死之謎
  • 機器人為什麼變壞了——從《科學怪人》到《終結者》
    期間的機器人可是真正意義的「人形鋼鐵」。它們外表像人,只不過是冷冰冰的,後來的評論家甚至將這一時期的機器人稱為「藍領階層」,它們承擔著繁重的雜役,但它們從未進入到人類生活中。「藍領階層」的機器人出發點本是替代人類工作,漸漸的,「替代」不知怎麼就發展為「取代」。人們危機感有點強啊。
  • 終結者6:既有框架無法突破,科幻情懷再多也頹然 文/王珉
    詹姆斯·卡梅隆深受《星球大戰》的影響,在他的《深淵》和《終結者2》中電腦數碼技術突飛猛進,使得電影特效無所不能。但《終結者2》卻無法伸展拳腳,其創作受限於他在《終結者1》所設定的框架。《終結者6》同樣如此:終結者T-800聯合三位女性角色,共同對抗來自未來世界的REV-9新型終結者。
  • 末日救世主 《黑金》演繹網遊版終結者2018
    龍年春節期間,因斯瓦辛格回歸《終結者5》,以末世戰爭為題材的經典大片《終結者2018》(即《終結者4》)再次成為人們的焦點。《終結者》經典系列,以其火爆炫酷的戰爭場面和救世主形象的完美塑造,一直以來都為人們所津津樂道。而由國內老牌3D網遊研發公司遊戲蝸牛,與俄羅斯知名企業跨國合作、精心開發的次世代戰爭網遊《黑金》,在打造神秘的末世奇觀和恢弘的戰爭場面上,堪稱為網遊版的《終結者2018》。
  • 《終結者:黑暗命運》:是致敬經典還是販賣情懷?
    《終結者:黑暗命運》故事一點開,熟悉的味道就撲面而來。再用5個月時間在其內部鋪設襯墊、布置機位,讓機器可以360度翻滾,拍攝出飛機失控墜向地面的「零重力效果」。
  • 終結者5創世紀票房最新消息 終結者5最終票房
    導演艾倫·泰勒說,當時得知自己要去拍這部《終結者》的重啟之作時,簡直嚇尿了,覺得充滿挑戰。拍的時候他和前兩部的導演「卡神」詹姆斯·卡梅隆也沒有任何溝通,不過卡梅隆後來看過電影還特地和他說覺得很不錯,這才讓他鬆口氣。導演艾倫還透露,關於本集中年老的T-800究竟是誰派來的這一懸念,有望在《終結者6》中揭曉。
  • I won’t be back,《黑暗命運》是真正意義上的《終結者3》
    看完《終結者:黑暗的命運》,最大的感慨是——這真的是一部沉重的、不輕易出售的續集。影片的片頭和《終結者2:審判日》中莎拉·康納的夢境片段的片頭,奠定了復古懷舊的基調,讓我的記憶回到了兒時看《終結者》前兩部作品的夜晚。在我看來,《終結者》系列的前兩部,是「影史最佳科幻動作片」的冠軍。
  • 最強反抗軍迎戰《終結者:黑暗命運》末世對決
    影片由詹姆斯·卡梅隆擔任製作人及主導編劇,他與阿諾·施瓦辛格、琳達·漢密爾頓的黃金三角再度聚首終極回歸,動作場面也將全面升級,更大更燃令觀眾們的腎上腺素飆升至新的高度。影片將於2019年11月1日北美上映,中國確認引進。
  • 《終結者6》曝新料,施瓦辛格戲份開拍,全新女性機器人登場
    首先這部電影迎來了它的經典陣容——詹姆斯卡梅隆、施瓦辛格和 琳達·漢密爾頓,他們三位是《終結者1,2》的核心角色,詹姆斯卡梅隆就是靠執導《終結者》系列在好萊塢站穩腳跟的,然後憑藉《鐵達尼號》和《阿凡達》稱神,他由於忙於《阿凡達2》的工作並沒有親自擔任導演,只是擔任製片,將導筒交給了《死侍1》的導演蒂姆米勒,不過他對於影片的參與程度還是很高的,實際上他現在正在忙的是三部大片
  • 黃金三角再度集結,《終結者:黑暗命運》預定2019最強動作片
    ·施瓦辛格和琳達·漢密爾頓,「終結者」黃金三角再度合體,將為新老觀眾帶來一場熱血的「末日之戰」。《終結者》才有的味道! 從這幾處畫面中,我們能夠感受到《終結者:黑暗命運》全身上下流淌著正宗的《終結者》「血液」,勢必會帶給觀眾一場原汁原味的
  • 一口氣說完《終結者》全系列,更好迎接《終結者:黑暗命運》
    在間隙過程中,凱爾向莎拉康納解釋了40年後的世界末日景象,天網統治了世界,人類正在被摧毀命懸一線,而救世主約翰康納正在集結人類為命運最後一絲希望反抗著,約翰康納也正是莎拉康納的兒子。州長終結者是天網派回來殺莎拉康納的,凱爾則是約翰康納派回來保護莎拉康納的。
  • 《終結者6:黑暗命運》三部曲劇情梳理,第三臺終結者不應該出現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吐槽一下《終結者:黑暗命運》這部電影。我們首先梳理一下終結者系列的時間線(劇情順序):1.1997年8月29日,天網系統甦醒,發動核戰成功的毀滅了人類的社會,超過30億人在那場戰爭中直接涼涼,而倖存者們將那天稱為「審判日」。
  • 《終結者:黑暗命運》定檔 卡梅隆攜手施瓦辛格
    1905電影網訊 10月15日,經典科幻動作電影《終結者》系列最新篇章《終結者:黑暗命運》發布中文版定檔海報及預告片,正式公布電影將於11月1日全國公映,同步北美。
  • 《末日危途》這部影片充滿了絕望,在給予希望後馬上又將它帶走
    《末日危途》是一部由約翰·希爾寇特執導,維果·莫騰森 / 柯蒂·斯密特-麥菲 / 羅伯特·杜瓦爾主演的一部劇情 / 驚悚 / 冒險 / 災難類型的電影,看《末日危途》的時候,你會知道其實現實世界再恐懼,最重要的是信念不能崩塌,信念也可以是一種很簡單的東西,甚至只是一個遠方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