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歷史的現代詩性演繹
——評長篇歷史小說《湯湯水命:秦蜀郡守李冰》
作者:劉小波(《當代文壇》雜誌編輯)
作家凸凹的《湯湯水命:秦蜀郡守李冰》是一部圍繞歷史名人李冰生平而鋪陳的長篇小說。小說的書寫體現出一種獨特的歷史觀,作家努力通過歷史映照現實。小說還展現出作者對地方知識的深度挖掘,對古蜀歷史、文化和文明進行了全景呈現,同時也體現出濃鬱的詩性。
《湯湯水命:秦蜀郡守李冰》四川文藝出版社二○一九年十一月出版
作品在歷史史料的基礎上,以藝術的手法回歸歷史現場,還原真實、立體的歷史人物形象。都江堰是一項偉大的民生工程,其福澤依舊惠及當下,天府之國由此而來。主導這項偉大工程的正是李冰。作家以藝術方式來對其進行紀念。《湯湯水命:秦蜀郡守李冰》選取了魚鳧王這一特殊的視角回溯李冰傳奇的一生。這是無所不知的全知視角,能夠從多角度來展現人物形象。小說以興修水利工程為主線,同時融合正統歷史、民間傳說、百家思想以及普通個體的日常生活,儘可能還原歷史,構建立體而豐滿的歷史人物。
在歷史表達上,作者在寫作時翻閱大量的歷史文獻,進行資料的充沛收集。比如在小說開始部分介紹秦滅巴蜀時,就詳盡敘述了秦滅巴蜀時各色人等的機關算盤,以及巴蜀人民各式各樣的反抗鬥爭。這既立足於正史的記載,也有類似秦軍進軍楚國時遇到李冰一家人這樣的佚史情節。當然,任何歷史都是一種事後追記,即便是作家在撰寫小說時參閱的歷史文獻,其本身已是一種敘述,與真實或許還有一定距離。作家通過細節的刻畫來呈現歷史最為真實的一面,儘管這些細節充滿了想像的成分,但並沒有脫離當時的整體環境。關於李冰的生活細節,既有他對母親的孝順、對助手的信賴、對兒子的歉疚,也有對國家的忠義以及對普通民眾的體恤。這些生活的細節都是每一位普通個體所遭遇的生活以及所應對的方式。
更為重要的是,作家跳出一般寫歷史的窠臼。寫歷史,不陷進歷史的牢籠無法自拔,而是從歷史深處走出來,進入現實,這或許才是寫作最大的成功。《湯湯水命:秦蜀郡守李冰》是四川歷史名人工程系列之一,對四川歷史名人的挖掘,是為當下發展尋找精神的支撐力。巴蜀文明、川蜀精神在當下被多次提及,更需要藝術的呈現,這正是小說的魅力和文化的力量。
《湯湯水命:秦蜀郡守李冰》的寫作也是一種典型的地方性知識的建構。李冰是巴蜀名人,也是巴蜀精神的重要代表。作家的地方性寫作將巴蜀文明和文化充分融進小說裡,作品建構了一種可以被外鄉人所認識和理解的地方生活,尋繹一個地方的文化表情與性格。在社會治理與經濟發展等多個方面,展現了極富地域特色的一面。不同的地方生態,既牽涉不同的人們的日常生活,也構築了一個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基礎。對地方的嚴謹考證與滿腔深情,使《湯湯水命:秦蜀郡守李冰》得以在「地方性寫作」這一譜系中尋找到自己的位置。地方性寫作需要尋找到精神空間究竟在哪裡。地方性寫作並不等同於封閉性、排他性與局限性。倘若僅僅從一個地方的內部來敘述地方,毫無疑問,這將會扼殺地方的生機,由此呈現出來的地方感也會令人有虛假之感。地方與外界的互動,也是地方性寫作的題中之義。《湯湯水命:秦蜀郡守李冰》所書寫的人與自然鬥爭的不屈不撓精神,書寫人們面對自然時的抗爭勇氣,以及和諧相處的生存之道,書寫心繫百姓的民生關注之情,以及生動立體的人性體現,都不僅僅是一種地方產物,而是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成為整個民族的精神食糧。
小說還體現出了濃鬱詩性之美。這與作者的詩人身份有關。詩性寫作主要是通過小說的情感和語言來實現。情感上的體現最為明顯,作家懷揣著充沛的情感進行創作,在人物身上寄寓了人格理想,投射出自我的價值追求,同時,小說的敘述似乎具有命運悲劇性的一面,這些都暗合了詩性表達程式。人物命運的打量具有很深的意味,這是任何時代都會面臨的生存困惑。李冰的命運,就是那個時代最生動的註解。作為蜀人,因為秦滅巴蜀而逃離故鄉,最後卻又以秦郡守的身份回到故鄉,為秦治蜀,實際上也是為蜀興蜀。
作家用生動靈巧的文字建構了風度翩翩的篇章。濃鬱的詩性還可以從很多細節看出來,比如小說採用了大量的非自然與超現實書寫,這些帶有傳奇色彩的場景雖然在當下的生活中不復存在,但是符合英雄的傳奇色彩。李冰出生時的傳奇場景,開篇關於小說的由來頗具《紅樓夢》的遺風,傳奇色彩的敘述者為故事奠定了傳奇的基調。整個小說是在塑造英雄李冰的治水之功與治蜀之功,本身就頗具傳奇色彩。《湯湯水命:秦蜀郡守李冰》是一部寄寓了作家理想人格的作品,小說穿透歷史映照當下,對巴蜀文明進行了深刻探尋,對當下有著深刻的現實觀照意義。
《光明日報》( 2020年02月05日 14版)
[ 責編:張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