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布拉格學派:語言的結構、功能與詩性

2021-01-14 語言服務

繼索緒爾開啟現代語言學的理論之門後,追隨他思想的結構主義傳人在歐美文化地圖上如星羅棋布。擁有悠久文化藝術傳統的布拉格,率先聚集起一批滿懷熱忱的語言學者,夾在歐洲兩次世界大戰的文化荒原上,開闢出影響深遠且廣泛的功能學派理論。

英國學者艾瑞克·霍布斯鮑姆在《極端的年代》中提出「短二十世紀」的概念,用於指稱1914年到1989年這一天翻地覆的時期:兩次世界大戰和短暫和平時代裡的「大蕭條」、漫長的冷戰、核武器的噩夢。在此期間,人類在民族與文化的衝突中迷失自我,也堅守著智識和文明的微光。索緒爾逝世於「一戰」前夕,布拉格學派活躍於「一戰」後的二三十年代,閃耀一時,隨著1939年德軍佔領捷克,沉吟在歷史星河中,後來復興於五十年代,延續至今。

雖然被稱為「布拉格學派」,其實該學派的主要成員來自許多國家:捷克17位, 俄羅斯9位, 烏克蘭2位, 法國3位, 德國2位, 丹麥2位, 荷蘭1位, 塞爾維亞1位。在之前的歐洲語言學史上,也有被一些學術組被織冠以「學派」的稱謂如亞歷山大裡亞學派、萊比錫語法學派(青年語法學派),當時的國際交流不太便利,學派成員往往都是因為同樣的地區、學校得名。相比之下,布拉格這座城市是幾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學者(布拉格學派早期成員)馬泰修斯、雅柯布遜、特倫卡、哈弗拉奈克的集會地、交流思想的場所,「布拉格學派」這一稱號的正式使用也是始於1932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召開的第一屆國際語音科學會議。

更重要的是,布拉格學派非常重視思想的碰撞,以至於學科的交流。他們的思想涉及音位學理論、言語交際、語言的詩性功能等諸多方面,又統攝於「結構—功能」這一思想框架之下。聚會的討論、成果匯報、廣泛的跨國活動,使得布拉格學派的影響力迅速擴大,其理論也不斷走向深入。相比於索緒爾「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的孤獨,布拉格學派總是「有朋自遠方來」的不亦樂乎。

《布拉格論綱》是布拉格語言學會在第一屆國際斯拉夫語文學家大會上提出的「論綱」,系統地闡明了布拉格學派的立場和觀點,可以說是學派經典理論的集大成之作。《論綱》的主要觀點如下:


(1)語言是一種具有合目的特性的功能系統。布拉格學派延承索緒爾的觀點,認為「系統性」是語言的本質屬性,同時借鑑J.N.博杜恩·德·庫德內的理論,強調語言的另一本質屬性——功能性,「功能」就是「目的、用途」,類似「交際意圖」。他們認為任何語言手段都有一定的目的,把語言看成是完成語言社團賦予其基本職責的工具,語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際功能。語言的使用取決於說話人對客觀現實的反應,即說話人對客觀世界有了某種觀察或圖改變客觀世界,才產生了交際的實際意義,也就是等待語言去完成的一種功能。結合人類語言的起源和兒童語言習得,更容易理解布拉格學派提出的這一命題。


(2)必須強調共時分析的優先地位,但又不能把共時分析和歷時分析對立起來。這種觀點是對索緒爾理論的修正發展。布拉格學派認為,認識語言本質和特性的最好方法是對現代語言作共時分析。因為只有語言現狀才能提供詳盡的材料,使人們可能有直接感覺。但共時描寫也不能絕對排除進化概念,因為在共時分析部分,也總能察覺到正在消失的東西、現存的東西和正在形成中的東西。我們也不能把受過變化影響的系統置之不顧而去判定語言所曾經受過的變化。語言變化往往以系統、系統的穩定和系統的重建等為目標。漢語語言學的方言研究與音韻研究的結合,就體現了這種方法論。

(3)歷史比較法:比較方法應該得到更廣泛的運用。這是布拉格學派對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借鑑。他們認為比較研究不應只限於發生學問題,如譜系問題和構擬問題,還可用來發現語言系統的結構規律和演變規律。他們認為結構比較的方法既可以在親屬語言之間進行,也可運用於分析非親屬語言;與歷史比較法不同,他們的結構比較法的重要目的之一是進行語言結構類型的研究,為後來的語言類型學奠定了基礎。他們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即語言之間的相類似並不一定導源於語言的親屬關係,臨近地域的語言經過相互接觸可獲得共同特徵,對語言起源的單源論提出了異議。特魯別茨柯依對原始印歐語的說法提出疑問,認為語系的概念完全不要求以一系列的語言共同來源於同一原始語為前提,同一語系的語音對應也可能存在於一種非親屬語言從另一種非親屬語言的大量的借用現象之中。印歐語可能從一開始就有若干種,它們在共同的區域內由於長期並存,產生了語音、語法結構在類型上的相似點,形成語言聯盟。隨著時間的推移,該聯盟發展成一個語系。可以看出,布拉格學派對語言接觸理論有了更為深入的思考。


(4)音位學:「必須區分作為客觀物理事實、即表達的語音,和作為功能系統的成分。」客觀物理事實(即音響形象)與語言學只有間接聯繫,而主觀音響形象,也只是當他們在系統中執行某種區別意義的功能時,才成為語言系統的成分。布拉格學派發展了索緒爾關於價值和意義的關係理論,並將之運用於語音研究,這些看法構成了新音位學和舊語音學之間的差別:語音學研究客觀的物理聲音,而音位學(也被翻譯為音韻學、音系學)研究有辨義功能的聲音。


(5)語言研究應該考慮到語言功能的多樣性。他們認為語言有多種功能,在這裡,功能可以指「使用的多樣性、實現的方式」等。他們特別指出要區別語言的理性因素和感情因素,以及語言的交際功能和詩歌功能。馬泰休斯提出,交際本身表現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單純的交際,比如傳達信息,陳述事件;另一種是呼籲的交流,比如要求、命令、疑問等;雅各布森提出語言的三種功能:寒暄功能(建立和維持人際交往的關係)、元語言功能(描述語言本身)、詩學功能(為藝術服務)。什什克洛夫斯基發展了雅各布森提出的「詩性功能」理論,提出「陌生化」等重要概念,發展出西方文學理論史上的重要的流派「俄國形式主義」。

語言的功能使得物理的語音系統變為社會性的音位系統,賦予交際以意義,把語言和言語聯繫起來,同時功能也具有多種類型,分別對應著不同的文體特徵、交際意圖。從結構到功能,也是從「體」到「用」,結構主義理論得到了重要的完善,關注語言「功能」的傳統,在古希臘哲學家、修辭學家們的著作中偶有提及,到了布拉格學派,「功能」作為一種語言理論受到了更廣泛的關注,對後來的交際民族志學、語用學也有深遠影響。

封宗信.現代語言學流派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錢軍.布拉格學派近況與現狀[J].國外語言學,1996(4):11-21.


相關焦點

  • 雅各布布森:對語言與詩不帶偏見的分析
    雅各布布森:對語言與詩不帶偏見的分析說到語言學,大部分人或者會只會想到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喬姆斯基(Noam Chomsky),或者近代一點的韓禮德(M.A.K. Halliday)。
  • 自然文學 | 詩性的自然文學
    尤其是面對自然,面對一棵樹,面對一根草,面對一汪水,面對它的神聖、細膩和獨特,自然文學的詩性寫作應運而生。所謂應運而生,並不是人人可以得而為之,它需要追問:為什麼中華文化始於《詩經》?詩性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心理,使孔子告誡他的學生「不學詩,無以言」。
  • 漢字是表意文字,一字多義且以文學語言為主導,是一種詩性語言
    漢字是表意文字,一字多義且以文學語言為主導,是一種詩性語言。通過字的辨析上升為審美的思考,通過語言內涵的延伸上升為哲理的思考。盆景的題名,是製作者言情明志的心理訴求是中國人傳統的思維方式。盆景的題名,藉助典籍、典故的內涵刻意而為地闡明作品的立意。
  • 給科學加一點詩性 | 軟科普計劃 Vol.7
    這種天然的好奇心可以是詩性的,就像科學也可以是浪漫的一樣。科學家改變的是人類認識宇宙的方式,幫助身為普通人的我們想像時間誕生於熾熱,並終結於永恆的冷寂。或者用濟慈的話說,是科學讓我們「直接躍向宇宙」。以下這段文字,猜猜看是出自於誰?
  • 什麼是布拉格反射鏡?
    布拉格反射鏡(也稱為分布布拉格反射器)是一種反射鏡結構,包含了兩種光學材料組成的可調節的多層結構。
  • 基於LabVIEW的光纖布拉格光柵動態解調系統
    基於LabVIEW的光纖布拉格光柵動態解調系統 為了實現光纖光柵動態解調的目的,採用了一種基於長周期光柵(LPFG)邊緣濾波特性解調光纖布拉格光柵(FBG)的動態應變檢測系統。
  • 地方歷史的現代詩性演繹
    地方歷史的現代詩性演繹——評長篇歷史小說《湯湯水命:秦蜀郡守李冰》  作者:劉小波(《當代文壇》雜誌編輯)  作家凸凹的《湯湯水命:秦蜀郡守李冰》是一部圍繞歷史名人李冰生平而鋪陳的長篇小說。
  • 【努比亞My布拉格評測】文藝範兒只看顏值 nubia My 布拉格首測...
    nubia將布拉格看做一種精神、一種品質、一種文化,它代表了文藝的氣息與情懷,也包容著每一個人的獨特。在為My系列新品選擇名稱時,「布拉格」就蘊含了nubia想要呈現的一切浪漫、文藝與自由。因此nubia選擇將My系列第一款手機命名為布拉格。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格式塔學派
    這個學派反對把意識分析為單純元素的構造心理學,批判行為主義只研究行為的孤立環節。1.主要觀點在格式塔學派看來,行為是大於反射系列的東西,它是完整的,完整結構的物質不能歸結為組成整體的各部分的簡單總和。相反,整體決定著部分的質的特點,並由目標來調整。所以人類的行為任何時候都是彼此互相聯繫的,這種聯繫制約著個體走向他所嚮往的目標。
  • 忽然,想去布拉格了
    布拉格,在歷史長河中被時代巨流與風尚輪替,其光環依然屹立而沒有湮滅。 那麼,布拉格到底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呢? 可能只有你到了那裡,走在被歷史刷洗的石板巷道中,在藝術氤氳的建築之間,才能真正地體會布拉格的真相。
  • 詩性的程腔
    詩以境為上,以品格為上。魏晉及先秦的古詩,歷來為詩家稱道。古詩拙樸,往往流露最純真的性情。古詩不囿于格律,卻以篇為律,以氣為格,實為上品。魏晉的士大夫風氣,更為世人所推重。國之名士,養浩然之氣,胸懷天下,而其行為不與世俗人同,狂狷、簡傲。程先生之為人好比三國阮籍,不事權貴,善飲,性豪爽。而先生蟄居務農時,不忘天下,不廢其藝,還嘗設義學,文能詩畫,武能痛擊敵偽,保持名節,實為國之名士。
  • 非症候群型唇顎裂患者語言相關腦區結構和功能研究進展
    非症候群型唇顎裂患者語言相關腦區結構和功能研究進展
  • 大腦的語言功能
    如果利用盲人點字法來進行閱讀,你就會利用到大腦頂部的感覺皮層,如果你聽別人在閱讀,你就會用到距離耳朵不遠的聽覺皮質,因此大腦的語言功能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同時大腦的語言功能又是可以相對定位的。1825年,法國一內科醫生提出:語言功能是由額葉特異地控制;1864年,Broca提出語言表達只由一側大腦半球控制,且幾乎總在左半球,法國神經科醫生Broca是將科學天平扭向大腦功能定位側的第一人,他曾遇到一位病人,該病人能理解別人的言語,但卻自己不能說話。病人死後,Broca對其進行 解剖,發現左額葉上有損傷。
  • 基於S3C44B0的布拉格光纖光柵傳感信號處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被布拉格光纖光柵反射回來的光的波長與布拉格光柵結構相關。由於光纖的變形直接影響其內部布拉格光柵的結構,所以布拉格光纖光柵可以用作一種敏感元件。布拉格光纖光柵傳感器就是利用布拉格光纖光柵的這一性質設計的各種物理量傳感器,如應變、壓力、溫度等,通過檢測這些傳感器反射光的波長變化,就可以得到所需的被測物理量。
  • 心理十大學派之——人本主義心理學派
    以馬斯洛、羅傑斯等人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派,與精神分析學派和行為主義學派分道揚鑣,猛烈衝擊著當代西方心理學體系,衝擊著在美國很有勢力的精神分析心理學派和行為主義心理學派,代表了當代心理學發展的新方向,從而形成了心理學中的"第三思潮"(在它之前的精神分析學派為"第一思潮",行為主義學派為"第二思潮")。    人本主義心理學受現象學和存在主義哲學影響比較明顯。
  • 捷克浪漫之都布拉格除了傳統景點,竟然還能這麼玩?
    很多人覺得,布拉格是浪漫的。但身邊絕大多數去過的朋友,包括浪客行跡的主編西西自己,都對這座城市感到些許失望。曾經以為布拉格就如同周董筆下的歌詞一般:「 那群白鴿背對著夕陽,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 正所謂期望越大,失落越大。
  • 傳統文化的詩性生存
    當時間的塵埃將數以千百計的皇帝和宰輔大臣無情淹沒的時候,那些至情至性的詩人們,依然意氣風發、自由飄逸在歷史的長空裡。《毛詩序》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詩人用詩歌抒發愛與赤誠,詩歌也給予了他們最為酣暢的慰藉與歡欣。詩歌是中華大地上最為飽滿、最為神奇的精神的種子,植入追求自由精神的知識分子的心田,亦植入堅韌地生活著的尋常百姓心裡。
  • 布拉格的越南社區
    去年12月份的時候,我去了一趟布拉格。 布拉格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大概是因為從小一直聽著蔡依林的《布拉格廣場》,總覺得布拉格是一個很浪漫的地方。
  • 大規模分布式布拉格光柵光纖傳感網絡的研究新進展
    而隨著光纖傳感組網技術的發展,構建大容量、長距離、高精度的分布式布拉格光柵光纖傳感網絡成為當下光纖傳感技術的研究熱點之一。 傳統的分布式傳感的復用技術採用的是注入時域光脈衝的方法, 然而這一類方法在構建特大規模的傳感網絡時常常顯得力不從心, 因為採用脈衝調製往往會帶來成本的提高以及接收端光信號功率的下降,從而極大的限制了可復用光柵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