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內容吧。
植物在生長過程中,不僅需要空氣、水分、陽光和溫度等基本條件,還要在適當的時候給它施一些肥,以促進它健康成長。而醋是一種調味品,它對植物生長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但有人用醋溶液噴施植物卻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將200×10的-6次方的醋溶液噴施在西瓜葉片上,西瓜長得又多又大而且甜度也有所提高;在水稻抽穗揚花期,用150×10的-6次方的醋溶液噴施水稻葉面,水稻結實率提高,千粒重增加;對盆栽花卉噴施醋溶液,可改善花卉長勢,增加花朵,而且花色更加豔麗。
為什麼醋能促進植物生長呢?這就要從植物的呼吸作用談起。植物和動物一樣,每時每刻都在不斷地進行呼吸。不同的是,動物有專門的呼吸器官,如鼻腔、氣管、肺等,並且組成完整的呼吸系統;而植物沒有專門的呼吸系統,每個活細胞都能單獨地進行呼吸。植物的呼吸作用主要在細胞內的線粒體中進行。線粒體內含有一系列酶,在它們的參與下,共同完成呼吸過程。
植物的呼吸作用對它的生長至關重要。它在酶的催化下把光合作用積累起來的有機物質逐步氧化分解成簡單物質(即二氧化碳和水),同時放出能量,供給植物進行各種生命活動。例如,根系對水、肥的吸收和運轉,體內各種物質的合成和分解,植物葉片氣孔的開閉調節,生長、開花、受精、結實等,都要靠呼吸作用不斷提供能量。但凡事都要有個度,呼吸作用過於旺盛,消耗有機物質太多,光合產物積累就會減少,這樣就不利於植物的生長和結實。根據植物生理學家研究,如果呼吸作用被抑制20%~30%,那麼,它的光合作用效率便可提高10%~20%。而噴施醋溶液,可適當抑制植物體細胞呼吸過程中乙醇酸氧化酶的生物活性。由於植物體內的物質消耗受阻,而光合作用仍照常進行,這樣植物體內的有機物質積累增多所以植物的長勢就會變好,產量也就增加了。
為什麼音樂能促進植物生長?人們通常用「對牛彈琴」來比喻講話不看對象。但是在養牛場或養雞場裡經常播放動聽的音樂,卻可刺激乳牛多產奶、母雞多生蛋,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可見,「對牛彈琴」是一項增產措施。牛是高等動物,它具有聽覺和完整的神經系統,對牛彈琴多產奶是可以理解的。那麼,音樂能否刺激植物生長呢?印度有一位科學家,他經常在花園裡拉拉小提琴,或者放幾張交響樂唱片,日子久了,他發現園中的花木長得格外地旺盛。後來他正式做起試驗:在一塊1畝左右的稻田裡,每天播放25分鐘交響樂。一個月以後,他發現,這塊田裡的水稻平均株高超過30釐米,比同樣一塊面積但沒有聽音樂的水稻要長得更加茂盛茁壯。
音樂的「知音」何止是水稻,每天早晨給黑藻播放25分鐘音樂,不消10天,黑藻也能繁殖得「子孫滿堂」。含羞草每天早晨「欣賞」25分鐘古典歌曲後,好像心情更加舒暢似的、生長速度顯著加快。灌木受音樂刺激後,也會變得枝繁葉茂。據觀察,菸草、鳳仙花、金盞菊等都對音樂有「靈感」。音樂能促進植物生長是由於聲波的刺激作用。我們知道,植物的葉片表面分布著許許多多的氣孔。氣孔是植物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和蒸發水分的「窗口」。當音樂播放後,音樂的旋律經空氣傳播會產生有節奏的聲波,這聲波振動刺激植物葉片表面的氣孔,可增大氣孔開放度。氣孔增大後,植物增加吸收了光合作用的原料一二氧化碳,使光合作用更加活躍,合成的有機物質不斷增加;同時,植物的呼吸作用也得到增強,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更多的能量,這樣植物便顯得生機勃勃了。
當然植物對音樂也有選擇,一般來說,聲音尖脆、振動頻率快,刺激效果就比較好。在國外,有些國家就採用高頻率的超聲波(每秒鐘振動在2萬次以上,超過人的聽覺範圍),來刺激馬鈴薯、甘藍、麥類、蔬菜、蘋果以及其他樹木,都獲得顯著的增產效果。但是植物對超聲波並不是多多益善。實踐證明少量超聲波可以刺激細胞分裂;中量會抑制細胞分裂;大量就引起細胞死亡。
今天講的大家都了解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