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為什麼試管裡也能培育出植物?為什麼單個細胞能長成植物?

2020-12-06 毛毛談科技

下面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內容吧。

為什麼試管裡也能培育出植物呢?當植物的種子獲得所需要的環境條件,如合適的土壤溫度、溼度、空氣等,就會長出新株,隨後繼續生長發育,到時開花結實,世代相傳。這一切都脫離不開大自然的「恩賜」。那麼,離開廣闊的天地,在玻璃試管中能不能培育出植物來呢?

實踐證明,是可以的。早在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通過控制培養基及培養條件,在試管裡培養胡蘿蔔的愈傷組織長成了小植株。到目前為止,隨著組織培養技術的發展,已有250多種植物的器官或組織,甚至體細胞可以離開母體,在試管內的無菌培養基上生長、繁殖,最後形成完整的植株。這些在試管裡培育出的小植株不僅有草本植物的菸草、水稻、小麥、茄子、菠蘿等,也有木本的小樹苗如柑橘、楊樹、三葉橡膠、桉樹。現在,培育試管小植株已成為人們獲得良種的重要手段。

原來,在試管的培養基中有植物生長激素和營養物質。其中,生長激素的作用是主要的。通常用得較多的生長激素是「二四滴」(2,4-二氯苯氧乙酸),主要作用是促使細胞分裂。在一定範圍內,如果生長激素濃度增高,作用也就增強。當植物器官、組織在生長激素作用下,細胞分裂不斷進行,結果就形成一種不規則的細胞團塊,叫做「愈傷組織」。然後,愈傷組織在含有細胞分裂素(N6—苄基腺嘌呤)和吲哚乙酸或萘乙酸等的培養基中培養,就能誘導出完整的植株。然而,離體的植物器官或組織,在激素作用下,有些不一定需要通過愈傷組織階段就可以長出植株來,如用菸草花葯培養時,則先形成胚狀體,再發育成菸草小植株。試管植株的不斷出現,進一步證實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即植物的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好像受精卵一樣,有著潛在發育成植株的能力。

我們看到,一片落地生根葉片落在溼潤的泥土上,不久葉片上就能長出一棵棵小植株;一片秋海棠的葉子放在溼潤的泥沙上,幾天後,葉子上也能長出小的秋海棠植株。這些都由於它們具有再生成植株的能力,主要是依賴內部自身激素的調節來形成幼小植株的。正是由於植物具有「再生」的特性所以,一些儘管自身沒有貯備足夠激素的離體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在含有適當生長激素和營養物質的試管培養基中,也可以分化出完整的植株來。

為什麼單個細胞能長成一株植物呢?一個小小的細胞,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清楚它的形狀。你可曾想過,植物體的任何一個細胞,在離體的人工培養下能生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嗎?長出的是不是和原來植物一樣呢?一個葉片裡的許多細胞是不是能長出許許多多植株呢?這是幻想嗎?不,這個十分有趣的問題,經過科學家們幾十年的努力,終於成為現實。神話裡的孫悟空拔下一把毫毛吹一口氣就能變成一群猴子的幻想,竟在植物的細胞培養中成為現實。在20世紀50年代就有一位科學家用從胡蘿蔔根部取出的單個細胞,在培養基中培養出胡蘿蔔植株,後來我國許多科學家也由一個花粉細胞培育出單倍體植株。目前世界上許許多多的例證,說明植物體上的單個細胞,可以培養成一個與原來完全一樣的植株。單個細胞能再長成一個與原來完全一樣的完整植株,科學家將這種現象稱為細胞的全能性。

為什麼植物細胞有這種全能性呢?一個離開母體的細胞,在適當的培養條件下,能從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細胞,以後不斷地分裂成細胞團,並且發生組織分化,形成根、芽等器官,從而長成一株植物。植物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具有與母體植物相同的全套遺傳信息,這種信息好像電報密碼那樣貯存在由脫氧核糖核酸(DNA)組成的遺傳物質基因)上。所以,細胞分化發育的各個時期,在一定的環境下就會按一定的步驟啟動著不同的基因,依次合成不同的各種專一性蛋白質,使細胞按著一定的順序和方式生長發育。什麼時候生根,什麼時候發芽,什麼時候開花,什麼時候結實,完全按照這套遺傳密碼嚴格地依次表達出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具有一定形態和生理特性的植株,它的性狀完全和母體植物一樣。近年來,我國已用胡蘿蔔、曼陀羅、菸草、小麥、水稻、油菜、甘蔗等植物的體細胞或細胞團和花粉細胞培育成植株,在育種工作上有了一個新的發展。

今天講的大家都了解到了嗎?

相關焦點

  • 科普:為什麼醋對植物生長起保健作用?為什麼音樂能促進植物生長
    為什麼醋能促進植物生長呢?這就要從植物的呼吸作用談起。植物和動物一樣,每時每刻都在不斷地進行呼吸。不同的是,動物有專門的呼吸器官,如鼻腔、氣管、肺等,並且組成完整的呼吸系統;而植物沒有專門的呼吸系統,每個活細胞都能單獨地進行呼吸。植物的呼吸作用主要在細胞內的線粒體中進行。線粒體內含有一系列酶,在它們的參與下,共同完成呼吸過程。
  • 植物為什麼會長刺?
    「植物為什麼會有刺?」這是一個很容易回答的問題,因為刺可以保護植物不被飢餓的動物吃掉。「刺是怎麼產生的?」則是一個更加複雜的問題。但是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已經找到了答案。用幹細胞可以解釋刺的產生。研究人員發現在柑橘屬植物中,刺是從該植物的幹細胞群裡長出來的。與動物或植物典型的幹細胞不同,典型幹細胞會不斷的分化,而刺的幹細胞被程序化阻止分化。科學家發現了兩種幹細胞分裂的調節因子,Tl1和Tl2,在刺的發展過程中,它們逐漸地關閉幹細胞的活性,所以就逐漸長成了一個圓錐形,直到末端什麼都沒有,只留下了一個尖銳的末端。
  • 這些植物竟然都是「人造」的?!
    正所謂,「給我一片葉子,我就能創造一座森林」,給植物當「爸媽」,聽上去是不是很有趣呢?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用一小塊胡蘿蔔成功地在試管裡培養出了完整的胡蘿蔔植株。隨著實驗室條件的不斷改善,以及對植物組織的認識水平逐漸提升,如今,人們只需要植物的部分細胞、器官或組織,就可以培育出250多種植物!
  • 植物細胞都有細胞壁,為什麼動物細胞卻都沒有?
    其實,動物之所以沒有細胞壁,是因為動物界把所有含有細胞壁的生物都清理出了動物界。這是分類學給出的答案。但從底層邏輯上,我們依舊可以思考一下,為什麼植物細胞有細胞壁,而動物沒有細胞壁呢?植物為什麼有細胞壁根據牛頓的工作方法,在研究一個事情本質之前,要首先給自己的研究對象下定義,所以我們先下一下植物的定義是什麼?植物,在生物學的分類上是指:有生命的機體,能固定生活以及自養型生物被稱為植物。
  • 科普:為什麼植物是綠色的?
    為了保護自己免受洶湧的太陽能的影響,光合生物發展出了一系列防止由於過度暴露在太陽下而造成損害的策略——從分子層面的能量釋放機制,到葉片追蹤著陽光進行物理性運動,有的植物甚至發展出了像塗抹防曬霜一樣的能有效抵禦紫外線的措施。 然而,對於這些策略的基本設計原理,科學家卻一直知之甚少。
  • 為什麼植物比動物容易克隆?蟋蟀斷腿不能生長,而斷樹枝可以生長
    除了柳樹,玫瑰花、繡球花、茉莉花等許多植物也可以用插枝的辦法來形成新的植株。而像紅薯、蓮藕這樣的植物用塊根或塊莖就能繁殖。把甘蔗砍成幾段,埋在土裡,每一段也可以長出一株新的甘蔗來。最有意思的是一種叫「落地生根」的植物,在鋸齒狀的葉片邊緣長出一排小芽,下面有白色的根,小芽落在土裡就能長出新的「落地生根」來。
  • 什麼是太空植物?能夠培育出太空植物,為何培育不出太空動物呢?
    太空植物,這並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早在很多年前,什麼太空蔬菜、太空水果就已經風靡一時,那麼這些以「太空」冠名的蔬菜水果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簡單來講,太空植物就是起源於太空種子,而所謂的太空種子就是去太空旅遊了一圈的普通植物種子,那麼為什麼去太空旅遊一趟,回來後就截然不同了呢?我們今時今日所見到的所有植物都不是生來便如此的,它們都是通過經歷漫長的演化過程才成就了現在的模樣,那麼它們是如何演化的呢?
  • 新冠疫苗新進展:用植物培育疫苗比細胞更易操作
    ,這些細胞經由人工編輯從而提取出少量病毒以幫助人們抵禦新冠病毒(Covid-19)。在生產侯選疫苗時,他們更傾向於從植物中獲得。 如果順利的話,植物長出的每片青翠欲滴的圓形葉子都會含有能使人體對Covid-19免疫的蛋白質,以供提取並製成疫苗針劑。它們被稱為植物疫苗,是少數科學家30年來的心血之作,這些科學家立志將農作物變成微型製藥廠。 「人們對此持懷疑態度,植物真的能製造病毒嗎?
  • 環保科普 | 為什麼要關注植物排放的VOCs?
    環保科普 | 為什麼要關注植物排放的VOCs?植物排放的VOCs?植物排放的VOCs會通過一系列複雜的大氣化學反應生成臭氧和有機氣溶膠,影響大氣環境。在全球而言,植物排放的VOCs的量比人為排放的要大得多,約佔了全球總VOCs排放量的90%。這部分VOCs對大氣環境、生態環境產生重要的影響。對植物排放的VOCs進行研究,對了解全球和區域大氣環境、碳循環乃至氣候變化都是必不可少的。家裡的盆栽會排放VOCs嗎?
  • 植物能通過偽裝來自我保護,它們怎麼知道長成這樣就能保護自己?
    美麗的大自然其實充滿危機,為了在嚴酷的自然環境裡更好地活下去,地球上有不少的生物都演化出了一種本領——擬態,它們可以通過偽裝成其他的生物或者物體來獲得不同的好處。在大自然中,除了動物會擬態之外,也有一些植物能通過偽裝來自我保護,比如說眼鏡蛇草就可以將自己偽裝成危險的眼鏡蛇,這會對其他動物形成強大的威懾,使它們不敢輕易靠近,從而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
  • 花粉粒是由單個細胞組成的嗎?
    單個的花粉粒只有在顯微鏡下面才能看到它的真面目。例如一粒被子植物的成熟花粉,外面是一個不光滑的殼,裡面充滿了稠密的細胞質,細胞質裡面有兩個小核,一個核的外面包圍著一些細胞質和一層膜,這是生殖細胞,它外面被另一個大的營養細胞包圍著。營養細胞也有它自己的細胞核,這個核比整個的生殖細胞還要大。
  • 植物為什麼會攀爬?
    總所周知,在自然界中,有著許許多多擅長攀爬的動物,比如猿猴,松鼠,山羊等等,然而地球上,不光動物會攀爬,植物也會攀爬,比如爬山虎,絲瓜,牽牛花等等,可你知道為什麼植物能攀爬嗎?那是因為會攀爬的植物,它的生長過程中,有著許多微妙的規律。
  • 多倍體為什麼在植物中遠比動物中普遍? -
    由於大多數植物是雌雄同株的,兩性配子可能有同時發生異常減數分裂的機會,使配子中染色體數目不減半,然後通過自交形成多倍體。多倍體在動物中比較少見。這是因為動物大多數是雌雄異體,染色體稍微不平衡,就容易引起不育,甚至使個體不能生存,所以多倍體動物個體通常只能依靠無性生殖來傳代。例如,在甲殼動物中有一種豐年魚,它的二倍體個體進行有性生殖,而四倍體個體則進行無性生殖。
  • 受螢火蟲啟發 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培育出發光植物
    據外媒報導,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近日宣布已經培育出發光植物,很快就會開始照亮房間。這些植物可以一次發光幾個小時。科學家希望未來通過這種植物減少對電力照明的需求。發光植物的想法並不是特別新穎,此前Bioglow和Glowing Plants等初創企業也曾提出類似的理念。
  • 虛偽的素食者,植物也是生命,為什麼吃植物?
    給你一份標準答案「植物也是生命啊,為什麼可以吃植物?」這大概是所有素食者都被問過的問題,也是好多葷食者在思考素食時首先會想到的問題。植物只要再播撒種子,有陽光、雨露、大地的滋養,就可以延續生命。有許多蔬菜的根、莖都可以直接繁殖成為整株植物,稱為無性繁殖。割掉一片蔬菜的葉子,它能再生一片;摘取一個番茄,也可能會再生一個。
  • 新知問答|為什麼裸子植物普遍都長得很筆直?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種子植物的枝幹是怎麼生長而成的。一顆發育成熟的種子,在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和空氣下開始萌發,胚軸的細胞向上生長和伸長,把胚芽或胚芽連同子葉一起推出土面,胚芽伸出土面,形成莖和葉。隨著植物開始進行光合作用,子葉脫落,一株獨立的幼苗也就此長成。從此以後,負責植物生長的任務交給了一個全新的組織——芽。
  • 多樣的植物——地衣植物
    長柄石蕊地衣成熟時,它們的莖直挺著向上生長,在其頂部長著猩紅色的粉芽,粉芽如果被風吹到適宜的地方,就會長成新的地衣。地衣能在各種環境中生存。在中非魯文佐裡山的針葉林中,那些粗糙的樹枝上掛著許多地衣,宛如狂歡節的彩帶。
  • 為什麼紅色葉子的植物也能進行光合作用?
    我們知道,葉綠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必備物質,但是有些植物的葉子是紅色的,這類植物是如何進行光合作用的呢?植物的綠葉,被人們稱為「綠色的工廠」。誰都知道植物要製造有機物質,要進行光合作用,一定要有葉綠素存在。
  • 不止太空人可以上天,植物也能上天了,很高級嘛!
    科學家們會針對這些因素在太空進行進行科學實驗研究,觀察太空微重力、充滿太陽射線和宇宙射線的宇宙環境對細胞和植物生長的影響,觀察不同光周期植物的生長發育和代謝活動,認識重力和光周期在高等植物開花調控中的作用機制等等。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之旅伊始,航天飛行便不斷攜帶植物或種子上天,用於生物學研究。
  • 科普:南極北極是有植物的嗎?植物又能在太空生長嗎?
    在極地邊緣地區就有許多高等植物了。這些植物的莖和葉都緊緊地貼在地面上,能很好地承受積雪的壓力,只要每年有一小段溫暖的天氣,植物就立即發芽,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就完成了生長、開花、結實的過程。所以,到了夏天這些地方百花怒放,大勿忘草、仙女木、罌粟花等開著白色和黃色的美麗花朵,迎風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