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植物竟然都是「人造」的?!

2021-02-15 博學少年

好熱好熱……但是你知道嗎?今天已經立秋了。

立秋,或許我們沒有感覺,但是植物是有明顯感覺的。

我們都知道,人類繁衍後代要經歷十月懷胎的艱辛,同樣,參天大樹也需要從種子開始慢慢生長,直到開花結果、遮天蔽日。但你知道嗎?植物們還可以「彎道超車」,不需要種子就能誕生新個體,人類以此發明了「人造」植物的技術。

正所謂,「給我一片葉子,我就能創造一座森林」,給植物當「爸媽」,聽上去是不是很有趣呢?

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用一小塊胡蘿蔔成功地在試管裡培養出了完整的胡蘿蔔植株。隨著實驗室條件的不斷改善,以及對植物組織的認識水平逐漸提升,如今,人們只需要植物的部分細胞、器官或組織,就可以培育出250多種植物!

這些植物很常見,甚至有些還經常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比如水稻、小麥,以及菠蘿、柑橘等水果;還有能夠幫助人們生產生活的橡膠、桉樹、楊樹等。

雖然這聽上去平平無奇,但你可以試著想像一下,要是有人想要從對動物身上取一個細胞(除了生殖細胞)來培養出一個完整的個體……

所以,問題來了,植物咋就這麼「能」呢?

答案是:人家有「超能力」啦。

植物細胞有一種神奇的特性,叫作細胞全能性——只要條件許可,已經完成分化、只具有某方面能力的植物細胞可以重新發育成完整的生物體。也就是說,有時候,僅僅只是植物的一部分,也能長成新植株。

利用植物細胞的全能性,人類掌握了許多「人造」植物的技術。但可別以為給植物當「爸媽」是什麼高精尖科技,其實你也可以哦~

柳樹、葡萄、月季、秋海棠、蘆薈……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室內外綠化植物,它們是「人造」植物實驗的優質對象,因為,它們都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容易長出不定芽不定根

不定芽或不定根是植物受傷後從莖的節間、根或葉上生出的,例如,它們可能會出現在落葉、砍伐後的樹樁或其他植物的傷口上。

(不定根)

生出不定芽或不定根後,這些植物的一部分可以繼續生長,如果環境合適,很容易就能長成新的小植株。所以,對於這類植物,你可以將它們的莖、根、葉等剪下,插在沙土裡或浸泡於水中,一段時間後,這些剪下來的部分就會發芽、生根,成為你的「植物寶寶」啦。

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一些植物的莖長得與眾不同,它們長得或像一顆小球,或仿佛被著鱗片,或細細長長匍匐在地……這就是球莖、鱗莖和匍匐莖類植物了。比如,唐菖蒲、美人蕉、鳶尾花、水仙、風信子、鬱金香等。

這些植物有一個聽上去非常堅強的本領——將它們的莖劈開或斬斷,分離出來的部分還能繼續存活,最後長成新的植株。當然,切分的位置必須適宜,保證每個切出來的部分上都還帶有根、莖、葉,這樣才更容易存活。

(鱗莖)

黃瓜、番茄……這些美味的蔬菜便宜又美味,一定有不少同學愛吃吧?但你或許猜不到,它們很可能不是從原本的植株上長出來的,也就是說,能長番茄的可未必是番茄樹

就像動物的皮膚受傷後,傷口會慢慢自動癒合一樣,植物受傷後也會自我修復。而且,植物的這種自我修復能力比起動物來,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將一種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種植物的莖或根上後牢牢固定住,傷口癒合後,新植株不僅可以存活,甚至能比原來生長得更加茁壯健康,結出更多、更好的果實——也就是「嫁接」。

(嫁接)

在農業生產中,人們常用這種方法來獲得更優質的產品。

看到這裡,你是否已經開始驚嘆於植物超強的再生能力了?迫不及待想試一試「人造」植物?那你可得做足準備,小心操作,千萬不要傷到自己或者植物哦~否則,不管是傷到了自己,還是毀了爸爸最愛的盆栽,可都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兒。

上期答案:A.餵食

當小鵜鶘孵化出來後,鵜鶘父母將自己半消化的食物吐在巢穴裡,供小鵜鶘食用。小鵜鶘再長大一點時,父母就將自己的大嘴張開,讓小鵜鶘將腦袋伸入它們的喉囊中,取食食物。

不記得上期題目的點這裡

本期答案詳見下期的生物小札欄目

有答案的記得評論區留言

也可以分享給小夥伴

一起來猜猜答案~

相關焦點

  • 比爾·蓋茨都喜歡吃的「人造肉」,到底是什麼來頭?
    萬萬沒想到,最早預言「人造肉」的人,竟然是邱吉爾。在當上首相之前,邱吉爾對科幻充滿了興趣。191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法國生物學家亞歷克西·卡雷爾將雞的一塊心肌組織放在營養液中,這塊組織持續跳動了20年。這一實驗事實成為眾多科幻作家的寫作素材,也開啟了邱吉爾的腦洞。
  • 業內解釋"人造肉":如何把大豆等植物變得像肉
    (原標題:人造肉掃盲:要把植物變成「肉」 總共「分幾步」?)這打擊的範圍可不小,因為奶奶們對漢堡、奶茶、烤冷麵等許多當下流行的食物通常都不太認可。更具挑戰的是,現在又流行起一種叫「人造肉」的食物,那是什麼東西?隨著國外的人造肉漢堡和國內的人造肉月餅相繼問世,人造肉的掃盲科普工作迫在眉睫。事實上,現在國內已經有一些科研人員盯上了這一領域,北京工商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李健是其中之一。
  • 隨處可見的人造草坪竟然有這麼多害處?!
    ­  草坪維護有毒副作用­  人造草坪一旦鋪設,後期不需要修剪、栽培,維護起來簡單方便。事實上,為保持草坪整潔美觀,避免雜草在上面生長,同時也是為了消毒,後期維護時一般會噴灑除草劑、殺菌劑。除草劑和殺菌劑都是生物殺滅劑,通常用來抑制植物生長,防治各類病原微生物。但是它們都屬於化工產品,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 肯德基星巴克都賣起「人造肉」,植物肉距離你家餐桌還有多遠?
    就在本周,美國超市巨頭克羅格宣布在其1700多家門店引進植物肉,另一「人造肉」明星Beyond Meat則將人造肉漢堡送上沃爾瑪山姆店的高大貨架。圖/視覺中國當下似乎來不及計較價格和口味,因為人們需要蛋白質。相較之下,中國消費者的選擇可能要主動得多。
  • 植物蛋白人造肉品牌庖丁造肉亮相央視,助力中國人造肉產業
    關注到如此廣闊的市場前景與國內人造肉市場還未興起的待挖掘狀態,深圳市文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背後的母公司美盈森集團於2018年以來便瞄準了這一風口,經過與江南大學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造專業科研團隊後,該企業前不久於線上電商平臺上市了「庖丁造肉」系列產品。 財經頻道報導中提到在「庖丁造肉」上線售賣不過20天的情況下,已有3000多位消費者為此買單,絕大部分都是正向評價。
  • 揭秘「人造」植物肉
    從植物中提取各種元素,人工合成色香味俱全的牛肉,聽起來像是科技大片中的「mission im pssible」。日前,impossible科技食品公司創辦人patrickbrown在廣州為記者烹調了一個這種採用植物牛肉和植物芝士做成的「牛肉漢堡」。截至目前,全球僅有1000來人嘗過這種植物牛肉,投資者李嘉誠是其中之一。
  • 人造黑洞裡竟然發現了外星人?(圖文)
    人造黑洞竟發現外星人,揭秘黑洞毀天滅地的巨大能量。黑洞是宇宙中的神秘力量,它會吸引周圍所有的能量和粒子,也是原子彈和氫彈的製作原理。近日,俄羅斯科學家發現了人造黑洞的驚天秘密。在人造黑洞中竟然發現外星人存在的環境!黑洞巨大的吸引力對外星人無效嗎?外星人對黑洞毀天滅地的巨大能量有什麼抵抗力嗎?
  • 為了讓你吃上「人造肉」 這些矽谷公司也是蠻拼的
    這裡提到的未來肉類是通過實驗室培育或植物加工而成的「人造肉」 (動物蛋白替代食品),而非傳統養殖場飼養出來的肉。如今已經有數十家這樣的「人造肉」創業公司。這些公司同人工智慧、區塊鏈、虛擬實境等一樣炙手可熱,好幾家的估值超數億美金,比爾·蓋茨、謝爾蓋·布林、楊致遠和李嘉誠都是其背後的投資人。吃人造肉,開無人車,已經成為矽谷的一個風尚。
  • 用植物「生產」的「人造肉」:神奇,但非神話
    這是因為其採用了極為複雜的加工過程與生產工藝,添加了通過發酵技術從植物中提取的血紅蛋白和粘合劑,可以模仿真肉的口感,甚至可以看見「血」,帶來與食用真肉相似的體驗。  另一種「人造肉」則是真正的動物肉類,但此肉並非動物身上「長」出來的,而是在實驗室裡「培養」出來的。
  • 【健康】「植物肉」概念又來了?它和一度風靡的人造肉有何區別?
    顧名思義,他是通過人工手段造出來的肉,目前人造肉有兩種,一種是是通過人工將植物蛋白、植物纖維、植物油、調味料和營養素重新組合排列製成的植物人造肉。植物人造肉被視為前景廣闊的產業,目前在美國最知名的兩大人造肉品牌Impossible和Beyond均屬於此。
  • 這些多肉植物竟然都是有毒的,一定要慎養!
    多肉植物一直以來都是大家的最愛,可並不是所有多肉都值得養的,就比如那些有毒的多肉!不少多肉的汁液有毒,若不小心碰觸會出現瘙癢、紅腫,嚴重的話,甚至會危及生命。●龍骨——別名三角霸王鞭、彩雲閣,很多人以為其為仙人掌科植物,但其實際為大戟科、大戟屬多肉植物。
  • 世界首個人造樹葉 可像植物一樣製造氧氣
    點擊右上角的(…)→【查看公共帳號】→【查看歷史消息】來查看過往發布的所有文章 - 植物不會在零重力的環境下成長,因此NASA一直在研究產生氧氣的方法 ,從而使住在太空中、或長途太空旅行和探索成為可能。
  • 這些植物竟然食肉
    豬籠草屬植物 ,豬籠草的捕蟲籠生長於籠蔓末端。豬籠草主要捕食昆蟲。馬來王豬籠草(Nepenthes rajah)等個別物種可捕食較大型的動物,如小型哺乳動物或爬行動物,但它們的主要捕食來源仍是小型昆蟲。
  • 人造肉的意義我們都懂,但它可能走錯了路 | 愛範兒
    這份菜單包含三款燕麥乳飲料,三款 Beyond Meat(中文品牌「別樣牛肉」)人造牛肉的食品,以及兩款採用 OMNIPORK(中文品牌「新善肉」)人造豬肉的食品。在更早一些的 4 月 17 日,國內人造植物肉品牌「星期零」與比薩品牌棒約翰合作推出人造肉丸比薩。
  • 人造肉餅價格是豬肉6倍!又一個泡沫在急速膨脹!
    一般人肯定吃過豬肉,但你吃過人造肉嗎?瘋狂的「人造肉」10月16日,金字火腿植物肉產品發布會在上海舉行,金字火腿推出了國內第一家「人造肉餅」。雖然不是國內第一家推出人造肉產品的公司,但人造肉餅卻是首家。
  • 探秘人造肉|價格貴過真肉,口感評價不一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靜嫻 陳姝 實習生 馬菲對於人造肉,消費者評價如何?深圳商報記者連日走訪了多家在售的餐廳商超,發現消費者評價不一。除了口感,消費者的敏感點在於價格:一斤人造肉的價格,竟然可以買三斤真肉。
  • 「人造肉」怎麼造?造出來的「植物肉」和「動物肉」有什麼區別?
    從人造衛星到人造美女,人類最大的特點就是總能想方設法造出更多我們想要的東西。而我們的今日話題:人造肉怎麼造?在人造一塊肉之前,我們首先要清楚,人造肉只是個籠統叫法,人造植物肉或者人造動物肉,才更能表明你嘴裡這塊人造肉的真實屬性。
  • 日本科學家邁出一大步:創造光合人造細胞,可像植物一樣獲取能量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大自然中,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將吸收的二氧化碳中的化學能轉化為自身能量,如果把葉綠體「移植」到人類細胞中,是否可以實現同樣的過程?近日,日本科學家們通過模擬植物細胞,成功創造了一種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產生能量的人造細胞,這是人造仿真細胞技術邁出的一大步。來自日本工業大學的科學家將各種生物結構進行整合,創造的人造細胞中含有兩種關鍵的蛋白質成分,即ATP合成酶和細菌視紫紅質。ATP合成酶可以促進三磷酸腺苷(ATP)的形成,並為人體供能,而細菌視紫紅質的作用是從環境中收集太陽能進行生物催化。
  • 你期待人造肉嗎?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裡程碑意義後的思考
    我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的消息,是真實的。 前幾天,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的研究成果公之於眾,一時間,全場譁然。 網友們各抒己見。我們竟然想用來當豬肉吃! 言外之意是什麼,這塊肉的價值遠遠超過市場上我們買的20多塊錢一斤的豬肉。 按照這個邏輯,是否可以解決為人造培養肉的價值也應該超過正常的豬肉。 對嗎? 那麼,究竟人造培養肉的營養價值有哪些呢?
  • 人造食品行業概覽|人造肉
    二是取消食物鏈條中的中間環節,直接在植物基礎上生產新品種的無肉、奶製品等。三是用無機原料或有機原料合成胺基酸、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油脂和維生素,然後加工成食品。如此人造食品的方法,主要是使用微生物和細菌的生物工程方法。比如食用酵母就是一種具有高蛋白質含量的未來食品,它可以被壓製成類似豬肉或牛肉的「人造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