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萬物生長,煥發生機的季節。經歷了漫長的冬季,綠植在暖陽下破土而出,吐露新芽。嬌嫩欲滴的綠芽舒展成一大片綠葉,含苞羞澀的花蕾綻放出朵朵傲然挺立的花朵。
但這些美麗的植物為什麼生長方向都不一樣呢?
因為植物的生長受光源的方向影響。植物向光生長,有利於獲得更大面積、更多的光照,維持植物更好的生長。
植物會朝向陽光生長也與植物體內的生長激素有關。
生長激素有促進植物組織生長的作用,主要在幼嫩部位如芽尖產生和聚集。而生長激素有背光性,因此植物背向陽光的一面有較多生長激素,造成背光一面生長比陽光一面生長快,從而表現為植物會朝向陽光生長。
(植物朝向陽光生長)
生長激素就如同一群「頑皮小子」,害怕被陽光「抓住」,不停往沒有陽光的地方跑,於是植物就被這群「頑皮小子」給壓彎了,形成向不同方向彎腰的奇特現象。
(科學膠片書「光和影」內頁圖)
(發現檔案「植物生長需要光「)
老師們可參考「第一次發現·主題式科學探究課程」資源包中的教師指導用書,帶領孩子們一起做「植物生長需要光」的實驗活動,觀察植物在「自然狀態」、「罩上不透光盒子」和「罩上帶孔盒子」三種狀態下的生長情況,完成發現檔案。並在記錄和照顧植物的過程中思考、討論植物生長與陽光的密切關係。觀察和對比能使孩子們深入探究「植物生長為什麼需要光」、「陽光的照射如何影響植物生長情況」等現象。
在家裡,父母可與孩子們共同完成家園共育手冊中的實驗活動。例如觀察窗戶位置和植物生長方向之間關係的「向光實驗」。
(光合作用)
植物的向光性我們了解了,那植物生長為什麼需要陽光呢?為什麼大多數植物都是綠色的呢?生活中的探究總能給我們答案。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
編輯:林麗怡 責編:李映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