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和蒺藜草是兩種不同的植物

2020-09-23 老姚談植物

蒺藜(jili )和蒺藜草由於名稱接近和果實相似,通常人們容易混淆,下面我就談談這兩種植物的基本情況和異同。

一,蒺藜和蒺藜草的基本情況

1,蒺藜

蒺藜是一個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爾雅》,在《中國植物志》中確定為正式中名;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蒺藜科蒺藜屬植物,該屬全世界有20種,我國有兩種,即大花蒺藜(產海南、雲南)和蒺藜(全國各地都有)。

蒺藜通常生長在沙地、荒地、河岸、田邊和田間。

其外形特點:一年生草本,莖從基部分叉,平臥,淺褐色,柔軟強韌;葉互生,為雙數羽狀複葉有小葉6-14片,小葉對生,葉片長圓形,葉邊全緣;花小,黃色,單生葉腋,萼片五個宿存,花瓣五個,五月到八月開花;

果實為離果扁球形,果瓣五個,各具有長短次一對和多數刺狀突起及短硬毛,更容易粘附人的衣服和動物毛皮,一般六月到九月結果。

蒺藜的用途:第一,生長在農田作為雜草處理,生長在草場是有害植物,因為果刺容易粘附家畜的皮毛,損害皮毛質量。第二,果實可入藥,有散風、平肝、明目功效;嫩莖葉可以治療皮膚瘙癢症。第三,鮮嫩的莖葉可以作飼料用。

2,蒺藜草

蒺藜草是一個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禾本科圖說》,在《中國植物志》中確定為正式中名;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禾本科蒺藜草屬植物,該屬全世界有25種,我國有兩種,即光梗蒺藜草和蒺藜草。

蒺藜草主要分布於我國海南、臺灣、雲南南部,通常生長在靠海岸的乾熱沙質土草地。

其外形特點:一年生草本,鬚根粗壯,稈高在50公分以下,通常平臥地面生長,節部生根;葉片條形或披針形,質地軟;總狀花序直立,穎果有多數刺苞,在夏季開花結果。

由於多數刺苞很容易粘附人的衣服和動物皮毛。

蒺藜草的用途:第一,生長在農田裡是一種對農作物和果蔬有害的雜草,必需根除。第二,蒺藜草在抽穗前可以作為牛、羊、兔、鵝等的飼料,其質地柔軟,營養豐富;但抽穗後由於有很多刺苞,牛羊和其他動物不再食用。

二,蒺藜和蒺藜草的異同點

第一,相同點:兩種都是野生草本植物;名稱接近;果實都有刺,影響認為活動和動物食用;生長在農田裡都被作為有害雜草處理。

第二,不同點:外形不同:蒺藜是羽狀複葉,蒺藜草是單葉;花朵差別很大,蒺藜的花黃色。分類地位不同:蒺藜是蒺藜科植物,蒺藜草是禾本科植物。分布不同:蒺藜分布廣泛,蒺藜草僅在我國南部少數幾個省區分布。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

(圖片引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蒺藜和蒺藜草是兩種不同的植物
    蒺藜(jili )和蒺藜草由於名稱接近和果實相似,通常人們容易混淆,下面我就談談這兩種植物的基本情況和異同。一,蒺藜和蒺藜草的基本情況1,蒺藜蒺藜是一個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爾雅》,在《中國植物志》中確定為正式中名;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蒺藜科蒺藜屬植物,該屬全世界有20種,我國有兩種,即大花蒺藜(產海南、雲南)和蒺藜(全國各地都有)。蒺藜通常生長在沙地、荒地、河岸、田邊和田間。
  • 蒺藜草屬|植物界的小刺蝟
    將其散落到地上能延遲敵軍和戰馬的行動。唐朝詩人王維的《老將行》寫道:「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奔騰畏蒺藜。」這就是蒺藜草屬(非中國種)植物,它們被列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是我國禁止進境的檢疫性有害生物。蒺藜草屬(非中國種)植物入侵的危害蒺藜草屬(非中國種)是很難防治的一類雜草,假如傳入我國,將會對畜牧業帶來危害。
  • 公牛性不好,多餵蒺藜草
    經過獸醫檢查 ,我婆家的公牛腎臟不好,這種毛病和人差不多 ,在這方面兒我就不過多地描寫了 。婆婆終於找到了癥結所在 ,農民養牛,為的是讓母牛多生出小牛來 ,把小牛養大 ,再把長大的牛售出去 ,這樣才能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
  • 民間傳說的「公牛『性』不好,多餵蒺藜草」究竟是不是真的?
    正在孫大哥一籌莫展時,村子裡的李大伯告訴孫大哥了一個方法,讓孫大哥去找一些蒺藜草飼餵公牛。同時,李大伯聲稱: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公牛『性』不好,多餵蒺藜草」。只要給公牛多餵一些蒺藜就行了。對於李大伯的說法,孫大哥是半信半疑。為了慎重起見,李大哥到鄰鎮的獸醫站找到了老獸醫馬大夫,馬大夫告訴孫大哥說:蒺藜又名白蒺藜、屈人等。
  • 黃芪和農村的野刺蒺藜是一種植物嗎?
    明明野生刺蒺藜也有重要醫藥用途,為什麼很多農民卻要噴灑農藥千方百計除掉它們,還被叫田間地頭的害草?而與它長得很像的野生黃芪,卻在全國各地被大規模人工栽培,那麼,這兩種長得很像的植物,為什麼不是同一種植物?又有哪些簡單直接的方法可以區分出它們的不同之處?
  • 農村以前常見的植物蒼耳,蒺藜草等,為什麼現在幾乎見不到了?
    農村常見的植物有很多,比如人們很討厭的雜草蒼耳、蒺藜草,它們或粘人衣服或紮腳丫子;還有大家很喜歡的植物谷荻、龍葵等,農村孩子喜歡吃它們的嫩芽或是野果。但是,為什麼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少了呢?苣蕒菜和蒲公英可以採摘嫩葉吃,蒼耳、蒺藜還有鬼針草見了一定要躲開……只是隨著除草劑的廣泛應用,農民省了一項重要的農活「鋤草」,農田裡的雜草也就都很少了,除草劑都給打幹淨了,哪裡還見得到這些草呢。再者通往農田的路也硬化了,路邊還做了綠化,雜草出現的機率就自然更少了呀。
  • 威海海關首次在進境羊毛中截獲刺蒺藜草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2日訊記者從威海海關了解到,日前,威海海關關員在對一批自英國進口的羊毛進行檢疫查驗時,發現其中攜帶大量植物種子。經實驗室檢疫鑑定,共在樣品中檢出刺蒺藜草、刺蒼耳、蒼耳屬(非中國種)、野生向日葵、辣椒、褐斑苜蓿等有害生物6種。
  • 天津口岸首次從未梳的含脂剪羊毛中檢出檢疫性雜草——長刺蒺藜草
    近日,天津海關動植食中心植物檢疫室在來自阿根廷的未梳的含脂剪羊毛中檢出檢疫性雜草——長刺蒺藜草。據悉,這是天津口岸首次從未梳的含脂剪羊毛中截獲該雜草。這批進口的含脂剪羊毛總重量約為14.6噸。長刺蒺藜草,禾本科,蒺藜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以種子進行繁殖。該雜草根系發達,繁殖很快,可以嚴重危害農作物及牧草。且長刺蒺藜草總苞外具刺,能刺傷動物表皮,並造成組織感染,危害極大。這類檢疫性雜草須引起口岸一線檢疫人員的重點關注,一旦發現,應立即進行焚燒處理。
  • 趣談你感興趣的野生蒺藜基本面
    【天地網訊】       11月15日,我國遊泳運動員孫楊在瑞士舉行的公開聽證會上表示自己無罪,此前,世界反興奮劑組織因懷疑孫楊涉嫌違反反興奮劑規則對孫楊和國際泳聯提出上訴。在很多年之前,興奮劑被大量的運用在奧運會的比賽當中,當時的運動員為了得到更好的運動成績,會偷偷的使用興奮劑。
  • 農村野外的黃芪和蒺藜,是不是一種植物呢,老農說不一樣
    農村的野外,也是植物相當豐富的,雖然現在環境跟過去有了很大的改變,一些動植物的數量也是逐年的減少,但對於一些生命力強健,繁殖能力以及適宜能力很強的植物,還是能夠很好的生長,還有一些害草,是很難將其去除,其中蒺藜就是這麼一種害草,我們這裡俗稱蒺藜鉤子,蒺藜就得了,為啥還要帶上個鉤子,因為蒺藜得果實堅硬還帶有鋒利的刺,沾染之後很難擺脫掉。
  • 這些潛伏在北京的植物,其實都是外來的!——少花蒺藜草
    下面和大家分享另一種入侵北京的外來物種:少花蒺藜草少花蒺藜草,屬於一年生草本植物,覺得它的名字很陌生?當然它還有其他名字疏花蒺藜草、草蒺藜、草狗子。原產地在北美洲及熱帶沿海地區,最先入侵的是我國遼寧省,據悉在北京官廳水庫也發現了!至於它是怎麼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的?可能是國外傳入、隨動物引種時帶入、隨車船帶入。
  • 警惕美洲蒺藜草和印度蒺藜草隨旅客攜帶物非法進境
    經重慶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檢測鑑定,確認截獲美洲蒺藜草(Cenchrusciliaris)和印度蒺藜草(Cenchrusbiflorus),上述雜草均為重慶口岸首次截獲。重慶檢驗檢疫局已依法對上述種子實施銷毀處理。  植物種子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名錄》明確禁止攜帶、郵寄進入中國大陸。
  • 蒺藜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
    一,蒺藜的植物學特點1,名稱和分類地位蒺藜是正式中名,也是一種藥材名稱;別名在山東、雲南等地叫白蒺藜;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蒺藜科蒺藜屬一年生草本。2,分布和生長環境蒺藜在我國南北各地都有分布;通常生長在沙地、荒地、山坡、村莊附近,向陽乾燥的地方比較多。
  • 天津口岸系統內首次自甜菜種子中檢出檢疫性棘蒺藜草
    棘蒺藜草在植物分類學上隸屬禾本科、蒺藜草屬,原產熱帶美洲,以種子繁殖,是果園、葡萄園、穀物、咖啡、洋蔥、香蕉、可可、大豆和蔬菜地裡的有害雜草,是世界許多國家多種作物地裡的一種危害嚴重的雜草。它是菲律賓穀物和山地稻、委內瑞拉穀物和斐濟牧場的危害最嚴重的雜草之一。
  • 農業部:防除外來入侵生物少花蒺藜草已勢在必行
    8月13日,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廳和通遼市人民政府在通遼市科爾沁區召開外來入侵生物少花蒺藜草滅除現場會,普及外來入侵物種的識別、危害、滅除和利用等知識,並對少花蒺藜草進行了集中滅除。
  • 刺蒺藜
    【來源】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果實。【植物形態】蒺藜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灰白色柔毛。莖匍匐,由基部生出多數分枝,枝長30~60釐米,表面有縱紋。本植物的根(蒺藜根)、莖葉(蒺藜苗)、花(蒺藜花)亦供藥用,各詳專條。【採集】秋季果實成熟時,將全株割下,曬乾,打下果實,碾去硬刺,簸淨雜質。【藥材】乾燥果實由5個小果聚合而成,呈放射狀五稜形,直徑6~10毫米,有的單獨存在。小果表面綠白色或灰白色,背部隆起,有許多網紋及小刺,並有一對長刺和一對短刺,經碾除硬刺者,則可見有殘存的斷痕及表面的網紋。
  • 此種植物叫「蒺藜」,渾身長滿刺,農民當成雜草,殊不知藥用價值
    除了拉拉秧,還有一種植物同樣也常被人們所忽視,這種植物就是「蒺藜」,說起這種植物很多農村的朋友可能都比較熟悉,這是一種渾身長滿刺的植物,尤其它的果實,就和我們常見的蒼耳子一樣也是有很多的刺,在我們山東,蒺藜還被叫做「蒺藜狗」,因為這種植物在農村比較多,很多人覺得這就是一種野草,所以見到都會清除,但殊不知它的藥用價值。
  • 農村野生的黃芪和蒺藜到底該如何區分?
    什麼又是蒺藜?>野生的蒺藜首先黃芪在我們那裡又被稱為黃參,它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多生長於河邊或沙灘等一些含水量較多沙質土壤中。其次蒺藜大多生長於半山坡的空曠地帶,記得以前姥姥家養有好些頭大肥豬。每年放暑假的時候我去姥姥家玩,每天傍晚等到西邊的太陽下山以後,表姐總是帶著我去後山的半山坡打蒺藜。表姐說蒺藜也是一種豬草,一天如果餵一次的話豬特別的長油。
  • 中藥材:蒺藜
    藥材名稱:蒺藜 別名:白蒺藜、刺蒺藜、蒺藜子 採收加工:8-9月果實由綠色變成黃白色,大部分已成熟時,割取全株,曬幾天,脫粒,再曬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