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防除外來入侵生物少花蒺藜草已勢在必行

2020-12-05 中國政府網

    8月13日,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廳和通遼市人民政府在通遼市科爾沁區召開外來入侵生物少花蒺藜草滅除現場會,普及外來入侵物種的識別、危害、滅除和利用等知識,並對少花蒺藜草進行了集中滅除。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農業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站長王衍亮指出,近年來,我國外來生物入侵呈現出傳入數量增多、頻率加快、蔓延範圍擴大、發生為害加劇、經濟損失加重的趨勢。據統計,入侵我國的外來物種有529種,遍及34個省、市、自治區的農田、森林、溼地、草原等各個生態系統。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生物中,我國已經發現51種,近十年來新入侵我國的惡性外來物種有24種,常年大面積發生危害的物種120多種,外來生物入侵形勢越來越嚴峻。

    王衍亮表示,今年農業部將從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外來入侵生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不斷增強工作的敏感性、主動性和前瞻性,創新性地開展工作,推動外來入侵生物防控向縱深發展。各有關部門也將充分發動廣大人民群眾,相信群眾的智慧,依靠群眾的力量,讓廣大群眾成為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工作的主力軍,打一場外來入侵生物防治的「人民戰爭」,防止外來入侵生物進一步擴散蔓延。

    據專家介紹,少花蒺藜草對環境適應能力強,繁殖迅速,極易傳播,常侵害農田、草場、林地和果園等地,在農田裡與作物爭光、爭水、爭肥,抑制作物生長,導致減產;在草場能導致草場品質下降,使優良牧草產量降低;在成熟時還會形成帶硬刺的刺苞,可從羊身上刮掉腹毛和腿毛,在減少產毛量的同時,能使羊群不同程度發生乳腺炎、陰囊炎、蹄夾炎等病症,如果被羊誤食容易刺傷口腔引起潰瘍,刺破腸胃黏膜形成草結,嚴重時造成腸胃穿孔引起死亡。目前少花蒺藜草已在遼寧省西北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吉林省南部三省交會地區呈現快速擴散蔓延趨勢,控制和防除少花蒺藜勢在必行,若不及時採取有效防控措施,將嚴重危害到畜牧業和農業的發展,造成難以挽回的經濟損失和生態災難。

    專家告訴記者,在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入侵植物綜合防控技術研究與示範推廣」支持下,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牽頭組織,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和農業部農業環境科研監測所參加,內蒙古自治區農業能源環保監測站和通遼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協作配合,已選擇少華蒺藜草發生區建立研究示範區,開展少花蒺藜草替代控制技術研究,利用植物間的種群競爭,種植一種或多種適應性強、生長快、具有較高經濟價值、在短時間內可達到較高鬱閉度的植物,來取代外來入侵植物的種群優勢,取得了明顯效果。

相關焦點

  • 這些潛伏在北京的植物,其實都是外來的!——少花蒺藜草
    劉教授談到了一些入侵北京的外來物種,例如下圖中緊挨著在火車鐵軌生長的火炬樹,因其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被人為引入用於園林綠化,然而火炬樹卻擁有強大的繁殖侵佔能力。生物入侵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後成為野生狀態,並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這些生物被叫做外來物種。
  • 外來入侵物種——長刺蒺藜草
    截至2020年8月,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入侵歷史20 世紀 70 年代分別在遼寧和北京發現,本種刺苞可掛棉花、衣物、皮毛及交通工具上進行傳播。現分布於北京、山東、河北、遼寧、吉林、內蒙古。入侵危害農田惡性雜草,危害玉米、旱稻、番薯、花生、大豆等旱地作物,入侵草原牧場,刺苞常扎傷人畜。
  • 外來物種入侵重慶!!!
    網友的調侃固然可以付諸一笑,但是外來物種入侵的事件近幾年卻層出不窮,並且危害越來越大。目前,重慶外來入侵生物多達53種,其中最具危害性的有空心蓮子草(水花生)、鳳眼蓮(水葫蘆)、福壽螺等6種。無意引入指人們在旅途中無意識地將外來物種攜帶進來;而有意引入的外來物種,通常具有一定經濟價值,像大米草、福壽螺等,然而,像水葫蘆,就是上世紀初作為觀賞植物引入中國。還有就是一些小夥伴無意中的飼養和放生行為加劇了生物入侵。
  • 中國阻擊外來生物入侵
    近年來,外來生物入侵事件頻繁發生。除美國白蛾外,紫莖澤蘭、松材線蟲、加拿大一枝黃花、克氏螯蝦等不勝枚舉。入侵的領域,從森林到水域,從溼地到草地,從鄉村到城市,幾乎無處不在。農業部外來入侵生物預防與控制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農科院研究員萬方浩說:「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經過8年到10年的時間才會發現一種生物入侵,但是這幾年,每年都會出現一兩個新面孔。從海關截獲的情況看,外來入侵物種的批次和數量也在迅速增加,大約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長,檢疫部門時常會截獲一些『高危分子』。」
  • 外來入侵物種——反枝莧
    截至2020年8月,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由多數穗狀花序形成;苞片及小苞片鑽形,頂端具芒尖;花被片 5,白色,具 1 淺綠色中脈。雄蕊 5 枚;柱頭 3 枚。種胞果扁球形,包裹在宿存花被內,周裂。種子圓形至倒卵形,雙凸鏡狀,黑色,有光澤。
  • 中國成全球遭受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國家之一
    目前中國確認的外來入侵物種已達544種,其中大面積發生、危害嚴重的達100多種,每年造成上千億的經濟損失。中國已經成為遭受外來入侵物種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從近日召開的「第二屆國際生物入侵大會」獲悉,目前中國確認的外來入侵物種已達544種,其中大面積發生、危害嚴重的達100多種,每年造成上千億的經濟損失。
  • 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食人魚非洲大蝸牛等引關注
    近20年來,新疆農林外來入侵生物也呈爆發式增長態勢,平均每年至少增加兩種外來生物。在79種農林入侵生物中,八成以上是從廣東、山東、福建等國內省區傳入,其餘從中亞、西亞、澳大利亞、美國等地傳入。  外來入侵物種松材線蟲號稱「松樹癌症」,曾在我國多地引發災害,幾乎毀滅了在香港廣泛分布的馬尾松林,也是陝西省林業部門重點防範的蟲害之一。
  • 小龍蝦屬入侵物種是怎麼回事?牛蛙、小龍蝦屬嚴重入侵類外來物種
    《名錄》收錄了雲南境內發現的福壽螺、美洲大蠊等外來入侵物種441種及4變種,其中50.1%的原產地來自美洲。  近年,我國面臨著嚴峻的生物入侵形勢,海關在查驗時經常查獲入侵物種。農業農村部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推動外來物種管理立法,提出第二批國家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 外來入侵物種——長芒莧
    截至2020年8月,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4mm;雄蕊 5 枚,短於內輪花被片。雌花花被片 5,極不等長,最外面一片倒披針形,長 3~4mm,先端急尖,其餘花被片匙形,長 2~2.5mm,先端截形至微凹,上部邊緣齧蝕狀;花柱 2 或 3。果近球形,長 1.5~2mm,包藏於宿存花被片內,果皮膜質,上部微皺,周裂。種子近圓形,長 1~1.2mm,深紅褐色,有光澤。花果期 6~11 月。
  • 構建外來生物入侵監測和預警系統的迫切性|史海鉤沉(6)
    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預警和防控系統的研究(2005) (第二部分) 3、日前國內外對外來生物入侵研究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對於外來生物入侵真正引起廣泛關注和研究的大約是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特別是近20年來,國內外的政府和科學界對於外來生物入侵問題非常重視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48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引發關注。
  • 外來入侵物種——小蓬草
    截至2020年8月,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總苞片 2~3 層,黃綠色,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頂端漸尖;外圍花雌性,細筒狀,長約 2.5mm,簷部 4 齒裂,稀為3 齒裂。
  • 哪些外來生物已經入侵北京?
    據統計,美國、印度、南非等國家因入侵物種造成的經濟損失分別達到1500多億美元、1300多億美元、800多億美元。在中國,水葫蘆、福壽螺、飛機草、河鱸等入侵生物都產生了極大危害。許多家庭當寵物養的巴西龜,是最危險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如果把它放生,會嚴重威脅我國本土野生龜的生存。  幾年前,時任農業部總經濟師的朱秀巖就曾經透露,入侵中國的外來生物有400多種。
  •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水葫蘆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水葫蘆」原產於南美洲,20世紀初作為一種觀賞植物引入我國,後作為豬飼料推廣種植,因其大量繁殖,常常布滿整個江河湖面,致使大量水生生物因缺氧和陽光不足而死亡,破壞水中生態平衡。近日,廣西柳州食人鯧咬人事件再次讓社會感受到外來物種入侵帶來的威脅。從福壽螺到食人鯧,從水葫蘆到美國白蛾,我國已成為遭受外來物種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入侵性外來物種是指被引入或散布到其原有生活區域之外並威脅到生物多樣性的物種。
  • 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守好國門刻不容緩
    #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聚焦外來生物入侵
    但值得注意的是,引入外來生物是柄雙刃劍,我們在大量引進有益外來生物,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繁榮、豐富了人民生活的同時,一些外來有害生物也藉機悄然「竄入」,對我省經濟、生態和社會安全等構成了危害。  針對這一問題,經過反覆醞釀,前不久,經省政府同意,我省正式出臺了 《山西省農作物有害生物及農業外來生物入侵災害應急預案》。
  • 外來生物入侵加劇物種取代
    圖為重大外來入侵害蟲西花薊馬。該害蟲是世界性入侵害蟲,也是昆蟲種間競爭研究的主要案例之一。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供圖 外來生物入侵已經成為21世紀的一大生態難題,其範圍遍布全世界。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昆蟲研究室副主任高玉林博士和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斯圖爾特·雷茨(Stuart Reitz)博士聯合研究發現,外來生物入侵加劇了物種競爭取代及種群地位的演化。
  • 外來入侵物種——鑽形紫菀
    截至2020年8月,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基生葉倒披針形,花後凋落;莖中部葉線狀披針形,長 6~10cm,寬 5~10mm,主脈明顯,側脈不顯著,無柄;上部葉漸狹窄,全緣,無柄,無毛。
  • 生物界的海歸——外來生物入侵
    外來生物是如何跋山涉水來到中國的?   一篇源自2008年人民日報海外版、標題為《中國已成為遭受外來生物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的文章給出了專家解釋:一種是引進的,另一種情形則是不小心帶進來的。   領導為啥要引進外來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