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綠會同北大劉華傑教授前往延慶田宋營進行實地考察,尋找睡菜。雖然此行並沒有找尋到睡菜,但是在劉教授的講解下,我們對考察區域的生境有了初步了解。劉教授談到了一些入侵北京的外來物種,例如下圖中緊挨著在火車鐵軌生長的火炬樹,因其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被人為引入用於園林綠化,然而火炬樹卻擁有強大的繁殖侵佔能力。
生物入侵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後成為野生狀態,並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這些生物被叫做外來物種。外來入侵物種具有生態適應能力強,繁殖能力強,傳播能力強等特點;被入侵生態系統具有足夠的可利用資源,缺乏自然控制機制,人類進入的頻率高等特點。外來物種的「外來」是以生態系統來定義的。
下面和大家分享另一種入侵北京的外來物種:少花蒺藜草
少花蒺藜草潛入的危害就是:它不僅把羊毛颳走了!!! 還打壓本地植物!!!
對於養畜戶來說少花蒺藜草是個大麻煩:它每年可從每隻羊身上颳走羊毛約200g,一年損失羊毛達1000多Kg,折合人民幣1萬多元;而其刺包混入動物皮毛中將降低產品質量,減少的經濟效益,挑除羊毛中的刺苞又需要不少的勞務費,僅就羊毛這一項每年就造成損失就多達萬元。不僅如此,少花蒺藜草生命力極強,傳入某地後能迅速繁殖,與其他牧草爭光、爭水、爭肥,抑制其他牧草生長,使草場品質下降,優良牧草產量降低。此外,牲畜食用其結籽成熟期帶刺的果實會導致口腔形成潰,如果附著在腸胃等消化道的側壁上,被黏膜包入形成結節,將影響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造成畜體消瘦,嚴重時可造成腸胃穿孔引起死亡。
不僅如此,人如果不小心被少花蒺藜草的毛刺扎到,很有可能導致發炎。
少花蒺藜草以種子繁殖。在整個生育區內其種子隨時可以萌發,並開花結果。繁殖係數很高,特別抗旱,當環境(主要是水分)特別嚴酷時分櫱減少,但植株能結實,完成其生活周期。土壤中不同深度的少花蒺藜草種子遇到適宜的溫度、溼度和空氣時可隨時萌發,繁殖,遇伏雨後較深層的種子也能迅速萌發。每個刺苞中的兩粒種子在遭到適宜的條件時只其中的一粒吸水萌發形成植株,另一粒被抑制,處於幾乎不吸水的休眠狀態,保持生命力,當萌發形成的植株受損死亡時,另一粒未萌發的種子就會開始迅速萌發。(這生存能力在下佩服……)
清除少花蒺藜草,可選用滅生性除草劑如百草枯、農達等除草劑防除;或者在其生長早期採用人工拔除效果明顯。但是大量使用除草劑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破壞生態環境,靠人工手動摘除有費時費力,所以少花蒺藜草真的是非常難纏的一種植物,要做好監控防範!
《這些潛伏在北京已久的植物,其實都是外來的!》系列文章將不定時更新,記得來看!
註:文中部分圖片來自京城花語——苦丁老師!
文/小六 審/小飛 編/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