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法處理煤化工廢水中石油烴類的試驗研究

2020-12-04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採用序批式(SBR)活性汙泥法處理煤化工廢水。通過分析不同周期、進水濃度、pH、溫度、DO與處理效果之間的關係,確定了SBR法處理煤化工廢水的的最佳運行參數。試驗結果表明,在SBR處理周期為24h的條件下,進水CODCr為1200~1400mg/L,石油烴類為50~70mg/L,pH為6.8~7.1,DO為3.5mg/L左右,溫度約為25℃時,該工藝對CODCr和石油烴類去除效果較好,去除率分別為85%和76%。該工藝具有投資少、操作簡單、運行費用低等特點。

關鍵詞:SBR 煤化工廢水 石油烴類 運行參數

0前言

煤化工企業廢水中的石油烴類屬於難降解有毒有害物質,其具有密度小、極性弱等特性,這也決定了其較強的疏水性,進一步增加了處理的難度。利用物理、化學方法處理石油烴類可以得到較好的效果,但因造價高,二次汙染等問題使其應用受到了限制[1]。生物處理方法是近些年發展起來的,具有處理效果好、費用低、對環境影響小、無二次汙染及應用範圍廣等優點,是迄今為止處理石油烴類比較好的一種方法[2]。

本試驗旨在對SBR工藝處理煤化工廢水中石油烴類的效果和條件進行研究分析。目的是通過對SBR工藝處理煤化工廢水的試驗研究,找出一條切實、可行的技術路線。通過分析不同周期、進水濃度、pH、溫度、DO與處理效果之間的關係,確定了SBR法處理煤化工廢水的最佳運行參數,為煤化工廢水處理工藝實際運行提供技術支持。

1試驗裝置和原水水質

試驗裝置如圖1所示。該反應器由有機玻璃加工而成,上部為圓柱型,下部為圓錐體,內徑250mm,高400mm,總有效容積10L。柱體垂直方向設有3個間隔100mm的取樣口。在反應器底部設有放空閥,用於放空和排泥。曝氣採用砂頭曝氣器,可調節曝氣量。同時配置溫控設備和DO在線測定儀。通過裝置定時控制,可自動實現定期的出水、進水、曝氣與停曝。反應器接種汙泥取自哈依煤氣沉澱池,接種量為5000mg/L。

原水採用哈依煤氣廢水,其CODCr為1200~1400mg/L,石油烴類為50~70mg/L,pH為6.8~7.1。

2試驗內容和方法

2.1試驗內容

石油烴類物質主要包括直鏈烷烴、支鏈烷烴和環烷烴等。因此,煤化工廢水中的COD可以間接的反映石油烴類的含量,故本試驗主要通過測定CODCr和石油烴類兩個指標考察SBR對石油烴類的降解和去除能力。主要考察以下幾個參數的影響[3]:處理周期;進水濃度;pH;DO;溫度。

2.2測定項目與方法

(1)CODCr:採用微波密閉消解COD快速測定儀測定。

(2)pH:採用PHS-3C型pH計測定。

(3)DO:採用連續在線溶解氧測定儀測定。

(4)石油烴類:採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2.3汙泥馴化

活性汙泥的培養和馴化分為異步培養、同步培養和接種培養。為了加快系統的啟動速度,縮短微生物的馴化周期,本試驗採用直接接種培養法,將取自哈依煤氣處理系統的汙泥注入SBR中,以48h為周期對汙泥進行馴化。一個周期內進水2h,曝氣41h,靜沉2h,排水2h,閒置1h。試驗用水直接取自哈依煤氣廢水,其中石油烴類50~70mg/L,同時採用液體石蠟和固體石蠟的混合液模擬石油烴類,在曝氣開始後10min投加,每次的投加量為50mg/L,使系統內的石油烴類保持在100~120mg/L,逐步培養出適合於降解煤化工廢水中石油烴類的優勢菌種[4]。系統運行16d後,活性汙泥呈紅褐色絮狀,汙泥沉降性能良好,SBR對CODCr和石油烴類的去除率分別達到了75.20%和59.31%,系統啟動完成。活性汙泥各項指標趨於正常,其中,MLSS=3500mg/L,MLVSS=2520mg/L,f=72%,SV=30%,SVI=85.7mL/g。各個周期結束後出水水質變化曲線如圖2所示。


3試驗結果與討論

3.1周期影響分析

在原水pH維持在6.8~7.1,控制曝氣強度使SBR中DO=2.5mg/L,溫度為20℃的條件下,分別考察處理周期為6h、12h、18h、24h、30h、36h、42h、48h時系統對CODCr和石油烴類的降解能力。結果如圖3所示。

由圖3可以看出,當處理周期為24h時效果較好,CODCr和石油烴類的去除率分別達到了73.85%和56.32%,此後再增加處理周期,SBR的處理效果並沒有顯著的提高。可能由於系統中的碳氮比失調,隨著CODCr降低,廢水中碳氮比失調越嚴重,活性汙泥中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強[5]。故從降解效果和節約經費雙重角度考慮,選擇處理周期為24h。

3.2進水濃度影響分析

控制SBR處理周期為24h,DO=2.5mg/L,溫度為20℃,pH為6.8~7.1,分別在系統開始進水10min之後向反應器中投加0mg/L、10mg/L、20mg/L、30mg/L、40mg/L、50mg/L的石油烴類物質,考察相應的降解能力,結果如圖4所示。


由圖4可以看出,在上述條件下採用SBR對煤化工廢水進行處理時,石油烴類在50~70mg/L時,其去除率穩定在50%~60%,活性汙泥對石油烴類的降解能力隨著石油烴類的增加反而降低。可能由於當煤化工廢水中石油烴類大於50~70mg/L時,超過了系統中活性汙泥的極限降解能力,降低了微生物的活性和數量,因此對於富含較高石油烴類的煤化工廢水需先經過水解酸化等預處理,才能取得較好的處理效果。

3.3pH影響分析

控制SBR處理周期為24h,DO=2.5mg/L,溫度為20℃時,調節pH將反應器中pH分別控制在4、5、6、6、8、9、10時,考察pH對於系統降解能力的影響,結果如圖5所示。

由圖5可知,當原水pH為6.86左右時,SBR對於石油烴類的去除能力最強,圖中曲線呈拋物線,說明pH對活性汙泥的降解能力影響較大。

由圖4可以看出,在上述條件下採用SBR對煤化工廢水進行處理時,石油烴類在50~70mg/L時,其去除率穩定在50%~60%,活性汙泥對石油烴類的降解能力隨著石油烴類的增加反而降低。可能由於當煤化工廢水中石油烴類大於50~70mg/L時,超過了系統中活性汙泥的極限降解能力,降低了微生物的活性和數量,因此對於富含較高石油烴類的煤化工廢水需先經過水解酸化等預處理,才能取得較好的處理效果。

3.3pH影響分析

控制SBR處理周期為24h,DO=2.5mg/L,溫度為20℃時,調節pH將反應器中pH分別控制在4、5、6、6、8、9、10時,考察pH對於系統降解能力的影響,結果如圖5所示。

由圖5可知,當原水pH為6.86左右時,SBR對於石油烴類的去除能力最強,圖中曲線呈拋物線,說明pH對活性汙泥的降解能力影響較大。


由圖6可知,對於石油烴類物質,由於其是碳氫化合物,幾乎不含氧原子,所以比其他有機物的還原程度都高,其氧化時化學需氧量也比較高[6,7]。在DO低於3mg/L時,溶解氧的含量對於活性汙泥降解石油烴類能力的影響較為明顯,當DO達到3.5mg/L時,CODCr和石油烴類的去除率分別達到了81.21%和71.16%,繼續增加曝氣量,石油烴類的降解率並沒有明顯增加。這也表明當DO=3.5mg/L時已基本可以滿足系統微生物的需要,故從降解效果和經濟效益的角度考慮,選擇DO為3.5mg/L。

3.5溫度影響分析

國內外研究表明,降解石油烴類的微生物降解可在很大的溫度範圍內,在0~70℃的環境中均發現有降解石油烴類的微生物。本試驗將溫度分別設定在10℃、15℃、20℃、25℃、30℃、35℃、40℃時,SBR處理周期為24h,pH為6.8~7.1,DO為3.5mg/L,考察溫度對於系統降解能力的影響,結果如圖7所示。


從圖7可以看出,在20~30℃時,SBR對於CODCr和石油烴類的去除效果較好,當溫度為25℃去除效果最好,分別達到了85.83%和76.39%,此時出水的CODCr和石油烴類分別為185.60mg/L和12.71mg/L,這表明微生物在常溫下較易降解石油烴類。

此外還可以看出,相對高溫而言,低溫對於微生物降解能力影響更大。這可能是因為溫度會影響石油烴的粘度,一些具有毒性的正烷烴及芳香烴在低溫時很難揮發,在這種情況下酶活性將會降低[7]。當溫度在10~25℃範圍內,系統的去除能力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當溫度達到35℃以上時石油烴對微生物的毒性將不斷增加[8],此時去除能力將隨溫度升高而逐漸降低。

4結論

(1)序批式(SBR)活性汙泥工藝對煤化工廢水中的石油烴類物質處理效果較好。當處理周期為24h、pH保持在6.8~7.1、DO在3.5mg/L左右、溫度在25℃左右時,汙染物去除效果最好,CODCr和石油烴類的去除率可分別達到85.83%和76.39%。然而此時處理後的廢水中CODCr和石油烴類分別為185.6mg/L和12.71mg/L,均未達到《汙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因此煤化工廢水的處理還需聯合水解酸化等預處理工藝或者後續的深度處理工藝。

(2)當煤化工廢水中石油烴類大於50~70mg/L時,煤化工廢水對於SBR工藝的降解能力影響較大,此時廢水不能直接進入SBR,需先經過水解酸化等預處理過程,才能取得較好的處理效果。

(3)相對於本文考察的其他三個因素,pH和溫度對於SBR工藝的降解能力影響較大,只有系統保持在中性環境、溫度在20~30℃時才可以得到較好的處理效果。因此在實際工程應用中應重視對pH和溫度的控制。

(4)與其他生化處理方法相比,SBR法具有操作簡單,耗時短,可以節約工程基建投資,降低處理費用,同時易於實現自動控制,方便維修管理等優點[5]。

(5)在試驗運行過程中,未發生汙泥膨脹,但在實際運行中要注意防止發生汙泥膨脹,即要注意對pH、溫度、氮磷含量等影響因素的控制[9,10]。

本文轉自公眾號「乾來環保」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煤化工行業廢水處理工藝流程的研究
    煤化工行業廢水處理工藝流程的研究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隨著工業的進步和社會環保意識的提高,水環境的汙染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為切實加大水汙染的防治力度,保障國家水安全,環保部於2015年制定了《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
  • 煤化工含鹽廢水的處理技術應用進展
    著重分析各處理技術的優缺點和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展望了煤化工含鹽廢水處理技術的未來研究和發展方向。中國能源長期以煤炭為主,促使煤化工產業鏈不斷深化發展,但新型煤化工項目的耗水量和廢水排量都相對較高。目前中國煤化工項目每年產生約1.17億t廢水,到2020年該數值可能增加到4.75億t/a。
  • 煤化工廢水除油技術探討
    摘 要: 介紹了煤化工廢水中油的5 種存在狀態和煤氣化廢水、焦化廢水、蘭炭生產廢水等3 種煤化工含油廢水,探討了靜置沉降法、氣浮法、過濾法、粗粒化法、化學破乳法、吸附法等在煤化工含油廢水中應用的可行性,總結了在技術和經濟上具有優勢的除油技術。
  • 煤化工高鹽廢水分質鹽零排放技術的運行效果研究
    因此,水資源的過度使用和破壞被認為是煤化工行業所面臨的最嚴重的環境問題[2]。近年來,一些地方相繼頒布了嚴格的廢水排放標準,實現「廢水零排放」的目標,已經成為煤化工行業發展的自身需求和外在要求[3]。煤化工高鹽廢水主要來源於煤氣淨化過程中煤氣洗滌廢水、循環水系統排水、除鹽水系統排水、回用系統濃水等[3]。
  • HBF工藝包在高氨氮煤化工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 :煤化工廢水具有高COD,高氨氮,低C/N的特點,如何解決水汙染問題成為制約煤化工行業發展的關鍵。泓濟環保將其獨創的HBF工藝包應用在晉煤明水化工潔淨煤氣化配套廢水處理站,具有出水穩定達標及運行費用較低的特點。
  • 磷酸銨鎂結晶法處理含磷廢水試驗研究
    磷酸銨鎂結晶法處理含磷廢水試驗研究北極星水處理網  來源:《應用化工》  作者:郭琳,聶錦霞 等  2019/8/13 14:14:36  我要投稿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 要:用模擬廢水進行了磷酸銨鎂法除磷試驗,研究了反應物摩爾比、溶液 pH 值、攪拌速度、攪拌時間和沉澱時 間等對處理效果的影響。
  • 疏水改性高分子絮凝劑的製備及其煤化工含油廢水應用研究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針對煤化工廢水成分複雜、油水乳化穩定性強等特點,採用水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醯胺( AM)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 DMDAAC) 、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為原料,合成了一種含親、疏水基團的新型陽離子高分子絮凝劑P( AM-DMD-MMA) 。紅外光譜表徵表明,AM、DMDAAC、MMA 三種單體均參與了聚合反應。結果表明,所合成絮凝應用於典型煤化工廢水
  • 多段AO+MBR工藝在煤化工廢水處理中的應用探究
    2 多段AO+MBR工藝在煤化工廢水處理中的應用2.1 生化處理段的設計對於多段AO+MBR 工藝而言,生化處理段主要負責處理預處理之後的含硫廢水、合成廢水以及沒有經過硬預處理的汽化爐廢水。將上述三種廢水混合之後,運輸到生化段進行相應的處理。
  • 活性炭吸附法處理染料廢水的研究進展
    這類廢水具有顏色深,COD、BOD值較高,組成複雜多變,排放量大,分布面廣,難降解等特點,若不經處理,直接排放將給生態環境帶來嚴重危害。染料廢水處理主要有化學法、生化法及物理化學法[1]。活性炭是多孔性物質,且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使目前最有效的吸附劑之一。能有效地去除廢水的色度、COD.[2]對於一些難以生化降解、成分複雜的染料廢水,如偶氮染料廢水等,可以以活性炭吸附的方法進行脫色處理。
  • 焦化廢水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
    這幾種廢水中,一般剩餘氨水佔廢水總量的50%~70%,是焦化廢水處理的重點[3]。1.2 焦化廢水水質特點及危害(1)成分複雜:焦化廢水組成複雜,其中所含的汙染物可分為無機汙染物和有機汙染物兩大類。無機汙染物一般以銨鹽的形式存在,有機物除酚類化合物以外,還包括脂肪族化合物、雜環類化合物和多環芳烴等。
  • 膜過濾結合Fenton法處理焦化廢水的實驗研究
    膜過濾結合Fenton法處理焦化廢水的實驗研究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 焦化廢水以其成分複雜、難降解有機物多、COD 排放不達標等問題,給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威脅。採用合理的實驗設計方案,探討膜過濾結合 Fenton 法處理焦化廢水。
  • 塗料生產廢水處理研究進展
    目前國內外塗料生產廢水的主要處理方法仍為混凝沉澱法、吸附法、生物法和少部分的高級氧化法等等,但在實際應用中大都採用上述處理方法的複合工藝,以提高處理效率。混凝沉澱法適用於B/C 很小、可生化性差或懸浮物較多的廢水,此類廢水不適宜直接用生化法處理,故在生化處理前要先採用混凝沉澱法進行預處理。彭玉凡等[5]選用了3 種混凝劑(鐵鹽、鋁鹽、鈣鹽),對ICI 太古油漆公司的25 個塗料廢水分別進行了汙染物降解試驗。
  • 固定化細胞技術在廢水處理中應用
    本文主要介紹近年來固定化細胞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現狀和發展前景。  1固定化細胞的製備方式  固定化細胞的製備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大致可以分成如下三種方法。  吸附法,又叫載體結合法,是依據帶電的微生物細胞和載體之間的靜電、表面張力和粘附力的作用,使微生物細胞固定在載體表面和內部形成生物膜。
  • 石化廢水深度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
    石化廢水具有成分複雜、汙染物濃度高、可生化性差的特點,水量波動幅度大,水質也不穩定,水質受原油性質和生產工藝的影響,原油含硫高,工藝加工過程複雜,廢水中油類、酚類、硫化物含量就越高。研究表明,含硫量0.68%的原油煉製廢水含硫量、含酚量比含硫量0.11%的原油煉製廢水高10倍。
  • 【乾貨】工業廢水之洗煤廢水處理方法和國內外現狀
    2、油類物質輕柴油和煤油等浮選藥劑的大量使用,以及設備漏油、清洗等原因殘留在煤炭,而在煤炭清洗過程中致使洗煤水含有各種數量不等的油類物質。3、有機藥劑通常在煤炭洗選過程中,會經過過濾、脫水、濃縮和浮選等煤泥水的閉路循環處理,該環節中會添加抑制劑、絮凝劑、起泡劑等各種藥劑,並在清洗過程中殘留到洗煤廢水中,造成水質汙染。
  • 焦化廢水處理技術概述 附焦化廢水處理工藝流程圖
    ,為了防止對生態環境構成嚴重的威脅,保護有限的水資源,必須對焦化廢水處理工藝流程進行研究。  焦化過程有大量生產廢水產生,我國煤炭資源67%集中在山西、陝西、內蒙古和寧夏等幾個地方,這幾個地區的水資源只佔全國的3.85%,大規模發展必將受到水資源的限制。其次,由於我國地表水環境不容樂觀,所以我國對焦化廢水的處理和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焦化屬於煤化工的一種。煤化工是以煤為原料,通過化學加工,使煤轉化為氣體、液體、固體燃料以及其他化學物質的行業。
  • 【技術乾貨】廢水處理之製藥廢水
    新昌製藥廠採用CAF渦凹氣浮裝置對製藥廢水進行預處理,在適當藥劑配合下,COD的平均去除率在25%左右。1.1.3 吸附法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活性煤、腐殖酸類、吸附樹脂等。武漢健民製藥廠採用煤灰吸附-兩級好氧生物處理工藝處理其廢水。結果顯示,吸附預處理對廢水的COD去除率達41.1%,並提高了BOD5/COD值。
  •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在廢水深度處理臭氧高級氧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未來網高校頻道6月25日訊(記者 候智 通訊員 魏卡佳)6月18日,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張瀟源課題組在環境領域權威期刊《環境科學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發表題為《基於鎳誘導碳-氧化鋁複合骨架的高效臭氧催化劑:結構與性能研究》(Ni-induced
  • 試驗研究 | 紫外-催化溼式過氧化氫氧化煤化工廢水膜濃縮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採用溶膠-凝膠法製備LaCoO3鈣鈦礦型催化劑用於紫外-催化溼式過氧化氫氧化煤化工廢水膜濃縮液,表徵了催化劑的結構,並考察了各因素對催化氧化效果的影響。為滿足煤化工行業「零排放」的要求,在煤化工廢水的深度處理單元常採用膜分離技術。膜分離技術可以在分子或離子水平上對煤氣化廢水中雜質進行選擇性分離。內蒙古某煤化工公司採用膜分離技術對煤化工廢水和生活汙水進行深度處理,其處理規模可達到1 400 t/h,經過處理後,水的回收率可以達到65%以上,可作為循環冷卻水進行回用。
  • 國外化工廢水厭氧生物處理技術的新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化工廢水中常含有難生物降解的或對微生物有毒害的有機汙 染物 , 對這一 大類的工業廢水如何進行高效的生物處理 , 一直是環境工程界和微生物學者所關注的一個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