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發現全新粒子,可能填補宇宙空白,結果被科學家一句話否定

2021-01-15 樹上長的宇宙果

大家都知道,我們生活的地球每時每刻都暴露在宇宙之中,經受著宇宙射線的照射。宇宙射線是來自宇宙深處的高能帶電粒子,這些射線粒子大多有害,幸虧有臭氧層的保護才不會傷害到我們人類。但科學家最近發現,在南極的冰雪大地中竟然也噴射出了這種神秘粒子,這在科學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早在2016年,NASA在南極建立的探測站就曾接收到異常的信號:一種高能量的粒子流。但隨後分析數據結果卻十分令人震驚,這次接收到信號的源頭竟然不是宇宙,而是南極探測站的正下方——深不可測的冰雪地底。這讓科學家十分疑惑,因為從沒有收到過無論是地球的地心、地幔或地殼發出的粒子流,否則地球上的生命早就因為輻射而滅絕,這次情況實屬罕見。

於是很多腦洞大開的人開始胡思亂想,有些人認為南極地心極不穩定,或許地球的更深處已經發生了一場劇烈的地震;更有甚者認為南極地底存在著外星生物,並進行著我們不知道的外星實驗,這才導致粒子流的出現。事實上無論是地震或其他形式的事故,都必然會產生巨大的振動和衝擊波,不過至今人們都沒有探測到有過類似的震動,記錄下的也只有這神秘的粒子流。

有些科學家猜測:這些粒子流可能依然來自宇宙,不過它只是抵達了地球的另一面,穿過了厚實的地殼剛好從南極湧出。但這種說法並不牢靠,它引出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粒子的穿透力極低,就連穿透力最強的低能量中微子也只能穿過幾十公裡的巖石,剩下的所有已知基本粒子都無法完成穿過整個地球的「壯舉」,就算進入地殼也只能勉強前進幾公裡後消失。況且位於南極的中微子探測器也沒有絲毫反應,這更加證實了他們接收到的粒子並非中微子。至此該假設經過以上結論,被科學家全盤否定。

但關於神秘粒子的假設不止一種,科學家還提出了其他說法,這包括了地球內部的暗物質密度分布與產生的結果,但由於我們對暗物質的認知實在太過稀少,所以這種說法也無法得到證實。其實這次發現的粒子流已經對物理學界產生了巨大震動,這其中最受影響的就是粒子的物理標準模型。該模型包含著我們已知所有基本粒子的重要理論,基本粒子是構成一切物質實體的基本成分,簡單來說,基本粒子不能再分解為任何組成部分,它就是最小的單位。直至2012年,物理標準模型還被認為非常完美,雖然它還是存在著很多遺憾,例如它無法解釋宇宙中為什麼會存在大量暗物質、以及物質與反物質之間的非對稱性。

不少科學家對這次發現的南極粒子抱有希望,希望這次出現的粒子流是不屬於標準模型的全新粒子,這樣科學家就可以將此次發現記錄下來,將其與宇宙中的各種神秘現象作對比,填補宇宙粒子射線的很多空白,如曾經假設存在的超對稱粒子,甚至還有科學家認為暗物質其本身也是由粒子組成,不過具體的構建方式我們還不得而知。

其實無論這次的發現結果如何,都已經為科學家指引了一條明確的道路,也為將來建立全新的理論鋪設了地基。科學發展本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我們可能困難重重,即使通往真理的大道布滿荊棘,我們也會義無反顧地衝上前,最終給予世人一個光明的真理。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幽靈粒子
    NEXTMIND在南極廣袤冰凍的地表之下,科學家發現了捉摸不定的「幽靈粒子」。據外媒Sciencealert報導,南極洲冰立方天文臺發現了穿過地球的中微子,但科學家無法探測它們的源頭,因此把它們稱為」幽靈粒子「。
  • 可能發現了自然界的第五種基本力量!全新未知粒子被命名為X17
    多年來,有很多未經證實的觀點聲稱自然中存在第五種基本力量, 然而長期尋找暗物質的努力卻沒有結果。暗物質是一種理論中存在的物質,據推測佔宇宙總質量的85%,但至今尚未被發現。為了填補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無法解釋的空白,科學家們付出了更多努力來尋找新的力量。現在關於自然界第五種基本力存在的新線索,再次來自匈牙利的一個實驗室。
  • 科學家可能意外發現了一種全新的量子粒子
    據外媒報導,從定義上來講,金屬和絕緣體非常不同--但現在來自普林斯頓大學的物理學家們卻意外地發現了絕緣體一種意想不到的量子行為,而這種量子行為曾被認為是金屬所獨有的。這一發現表明了一種全新的量子粒子,該團隊稱之為中性費米子。從本質上說,金屬導電而絕緣體則不導電。
  •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中微子 將這樣改變宇宙
    科學家在地球上發現了一個「幽靈般」的亞原子粒子,一個困擾了科學家半個多世紀的宇宙之謎也許總算能就此解開。此次找到的高能中微子是該類型中首次被人類發現的粒子。科學家對其追根溯源,發現其來自40億光年外的一處橢圓星系。該星系中央有一個巨大的黑洞,中心直接瞄準地球發射光線和輻射。該星系屬於「耀變體」。
  • 重大實驗:物理學家可能發現假想基本粒子「惰性微中子」
    微中子是宇宙中繼光子後第二常見的基本粒子,我們目前已知3 種微中子存在,但假定的微中子「惰性微中子」還是個未被發現的幽靈人物,一旦身分證實,將改寫自1975 年以來主導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並進一步解開可能由新粒子構成的暗物質謎團。
  • 南極爆發的「幽靈粒子」可能會動搖標準物理學
    你可能認為駐紮在南極洲的科學家工作只不過是戲耍企鵝或是研究海豹,其中有些科學家在那裡發射氣球或是觀察冰立方,特製的氣球和特殊的冰塊,就像安尼塔球載型實驗,看到了我們認為不可能的事情,並且告知我們目前人對粒子物理學的了解僅僅是冰山一角。
  •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中微子 或改變我們認識宇宙方式
    此次找到的高能中微子是該類型中首次被人類發現的粒子。科學家對其追根溯源,發現其來自40億光年外的一處橢圓星系。該星系中央有一個巨大的黑洞,中心直接瞄準地球發射光線和輻射。宇宙射線由快速移動的基本粒子構成,對太空人和飛機乘客而言都是一大威脅。科學家認為,此次發現這種早在地球形成前便由「耀變體」發射出去的「幽靈粒子」,可以為我們提供一種全新的看待宇宙的方式。2017年9月22日,「冰立方」觀測站探測到一顆中微子後,天文學家爭相尋找它的源頭——位於一個遙遠星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
  • 我國科學家在南極發現重大奧秘,將可能影響全人類生存問題?
    當然人們對於環境的汙染有很多種說法,但是人類所為是必不可少的一種原因之一,我們在生活中也會產生很多的生活垃圾,如果對這些垃圾處理不當的話,就可能對於地球和環境造成極大的汙染和影響。幾乎地球上的所有區域都有人居住,包括南極這個地方,只不過生活的人數比較少而已,而人們在研究地球和宇宙的同時,對這個地區也沒有停止腳步。
  • 絕緣體發生量子振蕩現象,科學家:可能出現一種全新量子粒子
    有一個全新的量子世界,就隱藏在絕緣體中。最近科學家意外在絕緣體內發現了量子振蕩,這原本是屬於金屬的獨有現象,可能暗指其中有新的量子粒子存在。長期以來,科學家都認為量子振蕩是點出金屬與絕緣體之間差異的指標。在金屬中,電子具高度移動性,電阻率(抗導電性)很弱,而約一個世紀前,研究人員觀察到當處於磁場與極低溫環境下,電子會從「經典」態轉變為量子狀態,從而引起金屬量子振蕩(quantum oscillation);相比之下,在絕緣體中電子無法移動,加上材料電阻率非常高,因此無論施加多少磁場強度,都不會發生量子振蕩。
  • 如何利用螺旋時空解釋現代天文觀測不能解釋的「宇宙空白區」現象
    天文觀測中發現的「宇宙空白區」現象現代科學也承認,由爆炸產生的宇宙、其物質星體應該是比較均勻地分布在宇宙間的,而事實上在宇宙內所有星系(如銀河系或其它河外星系)的周圍,都存在著巨大的宇宙空白區,即沒有星球和星體存在的空間,這種現象的出現很顯然是與爆炸產生宇宙說不相符的
  •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中微子,或將改變咱們認識世界的方法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16日音訊,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在地球上發現了一個「鬼魂般」的亞原子粒子,一個困擾了科學家半個多世紀的世界之謎或許總算能就此解開。此次找到的高能中微子是該類型中初次被人類發現的粒子。科學家對其追根溯源,發現其來自40億光年外的一處橢圓星系。
  • 「不可能的存在」: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全新四夸克粒子
    其實,物理學家早就預言了四夸克粒子、五夸克粒子的存在,但也一直有很大的爭議,很多聲音認為它們是不可能存在的,不過近些年,四夸克粒子、五夸克粒子陸續被發現了,顛覆了很多以往對物理學的認知。最近,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一項實驗中,科學家又發現了一種全新的四夸克粒子,由兩個粲夸克、兩個反粲夸克組成,這也是首次發現由同一類重夸克構成的四夸克粒子。這項發現將幫助物理學家更好地理解夸克的行為,以及極端條件下的粒子理論。
  • 終於,物理學家弄清了南極高能幽靈粒子的來源之謎:耀變體黑洞!
    2017年9月22日,科學家通過世界上最大的中微子探測器——位於南極的「冰立方」(IceCube Neutrino Observatory),探測到了神秘的 「幽靈粒子」 。此次發現的粒子穿越40億光年到達我們身邊,普通人無從得知,科學家卻異常困惑。
  • 人民日報科技雜談:科學家的自我否定
    作為認識宇宙的重要突破,提出並論證黑洞理論曾為霍金贏得世界聲譽,質疑黑洞的存在,無疑是對自己的否定。這不是霍金第一次自我否定:兩年前,當一種與「上帝粒子」特性一致的新粒子——希格斯粒子被發現時,霍金向他之前的打賭對象——預言「上帝粒子」存在的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寄去一張100美元的支票,承認自己當年的「無知」。
  • 科學家南極建8千英裡深天文臺 以捕捉空間粒子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日前,世界上最奇怪的天文臺在南極冰川8000英裡深處完工,該天文臺被稱為南極冰立方中微子天文臺(IceCube Neutrino),用於探測難以捉摸的次原子物質中微子。
  • NASA南極發現可疑現象,粒子從冰層下流向太空
    NASA南極發現可疑現象,粒子從冰層下流向太空宇宙太空中有很多的神秘的現象,這都是現在科學家利用現有技術不能夠將其解答的,並且在這種神秘的未知之中,人類的好奇心就像是毒藥一樣,一點一點的侵蝕科學家們的內心。宇宙的存在,地球的存在,和人類的存在究竟有著怎樣的關聯呢?人類在自己族群發展的過程中,是否能夠將這些所有的疑點都解決掉呢?
  • 粒子探測器「冰立方」藏在南極的中微子「捕手」
    ①科學家正在標示一架粒子探測傳感器,它是冰立方中微子天文臺上的部分裝置,該天文臺於2010年12月份在南極建造完工。②冰立方建設小組的成員在測試傳感器(圖左部分顯露),另一位科學家正在將一個單獨的傳感器掛在電纜上。
  • 對撞機中發現全新的四夸克粒子
    ·物理學·LHC中發現全新的四夸克粒子夸克是物質的基本組成單元,通常2~3個夸克結合,形成強子(包括質子和中子近些年來,物理學家預言並發現了一些四夸克及五夸克粒子。最近,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一項實驗中,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全新的四夸克粒子,它由兩個粲夸克和兩個反粲夸克組成,這也是首次發現由同一類重夸克構成的四夸克粒子。這項發現將幫助物理學家更好地理解夸克的行為,以及極端條件下的粒子理論。該研究目前已經於預印本網站公開。
  • 科學家在火星南極冰川下發現了一組鹹水湖
    自2005年以來一直在調查這顆紅色星球的「火星快車」飛船此前曾探測到火星南極冰下湖盆的跡象,但目前尚不清楚該湖是液態還是液態。為了找到答案,一群義大利,德國和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應用了無線電回波技術,地球衛星用來探測南極的地下湖泊。
  • 科學家發現驚人的證據,南極出現時空之門?
    美國航空航天局一組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了疑似平行世界存在的證據,一個宇宙射線監測實驗發現了一些可能來自平行世界的粒子,這可能是同在宇宙大爆炸之時形成的物理規則,正好同我們相反的一個鏡像世界。這個消息一出,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畢竟這種只存在於科幻世界當中的東西真的被發現,還一時有些分不清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