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臺泵後擺火箭發動機試車成功 為500噸級長徵9號主發動機奠定...

2020-12-06 觀察者網

新華社6月2日報導,記者2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了解到,我國首臺泵後擺火箭發動機首次試車獲得圓滿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掌握泵後擺核心技術的國家。

泵後擺技術是我國正在研製中的500噸級火箭發動機液發-480所需要的關鍵技術之一,而液發-480又將是長徵9號火箭的芯級發動機,因此泵後擺技術可以認為是長徵9號項目所需要的眾多核心技術之一。

此次試車的首臺泵後擺發動機,是在已經進入工程應用階段的120噸液氧煤油高壓補燃發動機液發100的基礎上,通過局部調整對液體火箭發動機泵後擺技術的有效驗證。該發動機採用了全新研製的多種零部組件產品,尤其是多層波紋管柔性連接的高壓搖擺軟管,承受住了渦輪泵排出的高溫高壓富氧燃氣多重考驗,在試驗過程中活動自如,結構可靠。

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新一代火箭發動機試驗區,901號試車臺在為我國首臺泵後擺火箭發動機進行測試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院長劉志讓表示,泵後擺技術將搖擺裝置後置,不僅用最小的擺動實現了推力矢量的變化,發動機結構還更加緊湊,火箭總體構型更加優化,更重要的是為重型運載火箭發動機研製掃除了攔路虎,起到「瘦身健體」的作用,為研製更大推力液體火箭發動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泵後擺技術是大推力高壓補燃液氧煤油發動機所需要的技術之一,在推力較小的液發-100上驗證該項技術有助於降低我國在研發液發-480時的技術困難度,而液發-480將是我國超重型火箭長徵9號的主發動機,圖為液發-100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是我國液體火箭發動機研製中心,也是我國唯一的集運載火箭主動力系統、軌姿控動力系統及空間飛行器推進系統研究、設計、生產、試驗為一體的專業研究院,被譽為航天液體動力「國家隊」和「中國航天動力之鄉」,研究院總部位於西安。

相比此次驗證泵後擺技術的液發-100,我國正在研發中的500噸級液發-480火箭發動機更需要此項技術。從以往經驗來看,在整體系統難度相對較小的液發-100上先行驗證該項技術,再通過放大改進移植到液發-480上,比較符合我國航天技術的發展方式。

而液發-480將是我國下一代超重型運載火箭長徵9號的芯級發動機,因此泵後擺火箭發動機技術也可以被認為是長徵9號火箭項目眾多關鍵技術中的一項。

除了泵後擺火箭發動機技術之外,長徵9號大直徑箭體需要的超大型鋁合金整體環件加工技術和液發-480發動機本身也已經取得進展,為重型火箭立項奠定基礎。

技術人員在測量軋制好的超大型鋁合金整體環件尺寸

超大型鋁合金整體環件

2012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進行材料調研時,提出了9米級超大型鋁合金環件需求。超大型環件傳統製造方法主要以鑄造成形和焊接成形為主,但這兩種工藝均無法滿足承受重載、高衝擊、超低溫等惡劣工作情況所需的性能要求,必須採用整體製造工藝。

但此時9米級整體環件的研發技術在國內依然一片空白,環件從5米級到9米級,技術跨度巨大。為滿足國家需求,佔領行業制高點,2014年,西南鋁成立環件技術研發團隊,預研工作正式啟動。

2015年4月10日11點39分,西南鋁與天津特鋼精鍛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首件新型運載火箭用9米級超大型鋁合金整體環件研製成功,這是迄今為止在世界範圍最大級別的鋁合金整體環件。

液發-480發動機,採用雙燃燒室單渦輪泵設計, 整體設計類似俄羅斯RD-180

液發-480

液發-480是500噸級雙室高壓補燃液氧煤油發動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自主研製,該發動機於2016年8月首次取得燃氣發生器-渦輪泵聯動試驗成功。

據六院有關專家介紹,該型發動機是我國首臺全面採用數位化技術研製的大推力火箭發動機,採用了分級起動、泵後搖擺、機電一體化調節等多項先進技術,以及10餘項簡捷的使用維護技術,其性能、可靠性、使用維護性均有大幅度提升。

燃氣發生器-渦輪泵聯試是繼數值仿真、冷態試驗驗證取得階段性成果後,對50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關鍵技術成果進行的系統級綜合熱試考核。試驗裝置包含了50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除推力室之外的主要組件產品,試車的成功使發動機總體、大功率渦輪泵、大流量燃氣發生器、高壓大流量低溫閥門、高精度流量調節器,以及新材料、新工藝和試驗等關鍵技術得到初步考核。

長徵九號與土星五號、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對比示意圖,作者:網友@pockn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我國首臺泵後擺火箭發動機試車獲得圓滿成功
    我國首臺泵後擺火箭發動機首次試車現場  近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六院研製的我國首臺泵後擺火箭發動機首次試車獲得圓滿成功,使我國成為繼俄羅斯之後第二個掌握泵後擺核心技術的國家。該試車的成功為重型運載火箭發動機研製掃除了攔路虎,為研製更大推力液體火箭發動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我國泵後擺火箭發動機試驗成功 成為全球第二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
    新華社西安6月2日電(記者藺娟、付瑞霞)記者2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了解到,我國首臺泵後擺火箭發動機首次試車獲得圓滿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掌握泵後擺核心技術的國家。
  • 我國攻破泵後擺發動機瓶頸,世界僅兩國掌握,火箭運力因此暴增3倍
    長徵五號發射失利原因進入新世紀,伴隨著國家對發動機領域的重視,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發動機研製的投入力度,航天發動機領域逐漸取得了一些發展,一些重點難點卡脖子的關鍵技術相繼被攻克:2019年3月24日,航天科技集團六院50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燃氣發生器-渦輪泵聯動試驗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500噸級重型運載火箭發動機關鍵技術攻關及方案深化論證達到預期目標。
  • 火焰瀰漫試車臺,發動機幾秒鐘全部燒毀!長徵五號火箭研製秘聞
    近半年來長徵5號遙三、長徵5號B遙一兩型火箭相繼成功發射,使得我國近地軌道運力由上一代長徵火箭的10噸級躍升至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力由5.5噸躍升至14噸,進入空間能力成倍增長。二級半構型的長徵5號是我國航天最強高軌運載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力14噸,同時能將8噸載荷直送月球軌道,也能將5噸載荷直送火星軌道,一級半構型的長徵5號B則擁有大於22噸的近地軌道運力,兩款最強王者火箭的起飛級構型完全一致,10臺發動機可以提供1078噸總推力,而其中8臺發動機都是YF-100,可見該型發動機在新一代運載火箭體系中的中流砥柱地位
  • 我國50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聯試取得成功
    資料圖片一秒鐘完成1.6噸推進劑的高壓輸送、為後續重型運載火箭研製打下基礎……近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六院研製的50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燃氣發生器-渦輪泵聯動試驗取得成功,標誌著我國500噸級重型運載火箭發動機關鍵技術攻關及方案深化論證達到預期目標
  • 單次熱試車3000秒!朱雀二號火箭完成控制系統與二級遊機發動機匹配...
    其二級遊機「天鵲」1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TQ-11)完成了單次時長達3000秒的熱試車考核,達到了國內泵壓式低溫液體火箭發動機單次試車時間最高紀錄,發動機各項技術指標滿足火箭總體要求。試車首次考核了過冷推進劑加注和試車工作狀態,試車的圓滿成功,標誌著TQ-11發動機成為國內首臺完成推進劑過冷試車考核的液氧甲烷發動機,也意味著藍箭航天成為國內唯一掌握了推進劑過冷技術並具備發動機過冷試車能力的民營航天企業,發動機多項指標都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 載人登月發動機告捷!長程點火試車圓滿成功,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YF-100K泵後擺液氧煤油發動機試車據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消息,近日我國首款泵後擺液氧煤油發動機YF-100K完成500秒長程試車,該型發動機將配型我國新一代重型載人火箭芯一級與芯二級動力新一代重型載人火箭是921載人航天辦公室招標項目,也被航天愛好者稱為「921火箭」。這是一款三級半構型火箭,兩部助推器與芯一級火箭通用,起飛級總共有21臺YF-100K泵後擺液氧煤油發動機,可以產生約2700噸起飛推力,芯二級是2臺高空版YF-100K泵後擺液氧煤油發動機,芯三級則是兩臺YF-75D膨脹循環氫氧發動機。
  • 天鵲航天發動機試車成功!國產第一世界第三,年底或可實現量產
    2020年5月,民營航業企業藍箭航天自主研製的朱雀二號運載火箭,成功在地面點火試車,而且這次試車是代號的」天鵲」的大推力液氧甲烷航天發動機,試車試驗圓滿成功,成功通過火箭泵後搖擺技術驗證,標誌全球第一臺擁用泵後搖擺技術的大推力
  • 天鵲航天發動機試車成功!民企自主研發居世界第三,年底或可量產
    2020年5月,民營航天企業藍箭航天自主研製的朱雀二號運載火箭,成功在地面點火試車,而且這次試車是代號的」天鵲」的大推力液氧甲烷航天發動機,試車試驗圓滿成功,成功通過火箭泵後搖擺技術驗證,標誌全球第一臺擁用泵後搖擺技術的大推力液氧甲烷發動機正式誕生,這在我國航天史上,是裡程碑式的存在。
  • 長徵九號漸入佳境:第2座試車臺公開,220噸氫氧發動機新節點
    2021年1月8日下午,長徵五號B火箭YF-77氫氧發動機在航天科技六院101所完成了第四次500秒可靠性增長試車,為今年天宮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 我國首臺可復用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全系統試車成功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星)5月17日,我國首臺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天鵲」(TQ-12)20秒試車成功,該型號發動機由藍箭航天自主研發。據介紹,「天鵲」是繼美國SpaceX的猛禽發動機、藍色起源的BE-4發動機之後,世界第三臺完成全系統試車考核的大推力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
  • 長徵5號B火箭氫氧發動機試車再次取得成功
    2021年開年,我國航天部門再次傳來了一個好消息!1月8號下午,我國即將用於發射空間站核心艙的長徵5號B火箭上的氫氧發動機試車取得圓滿成功!將於今年春季發射的空間站核心艙穩了!對今年40+以上的火箭發射次數更加有底氣,有信心!
  • 天兵科技30噸液體火箭發動機試車成功 創全球HCP液體發動機推力之最
    中證網訊(記者 胡雨)近日,一則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天兵科技)大噸位液體火箭發動機試車的視頻發布。12月30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向天兵科技核實獲悉,公司自主研製的國內首臺30噸推力HCP火箭發動機天火三號(TH-3)已於近日取得全系統熱試車的圓滿成功。
  • 試車500秒,中國可回收火箭發動機二次啟動成功,核心技術已突破
    2020年5月27日,我國火箭民企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對其自主研發的「焦點一號」液氧甲烷發動機進行了二次啟動測試,並完成了全系統500秒試車。擁有二次啟動能力的液氧甲烷發動機,本次試車成功意味著星際榮耀公司突破了火箭垂直回收又一核心技術,為接下來可重複使用的「雙曲線二號」火箭奠定了基礎。
  • 單次3000秒,朱雀二號完成控制系統與二級遊機發動機匹配性驗證
    其二級遊機「天鵲」1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TQ-11)完成了單次時長達3000秒的熱試車考核,達到了中國泵壓式低溫液體火箭發動機單次試車時間最高紀錄,發動機各項技術指標滿足火箭總體要求,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 藍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完成控制系統與二級遊機發動機匹配驗證
    二級遊機「天鵲」1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TQ-11)完成單次時長3000秒的熱試車考核,達到國內泵壓式低溫液體火箭發動機單次試車時間最高紀錄,發動機各項技術指標滿足火箭總體要求。藍箭航天方面表示,試車首次考核了過冷推進劑加注和試車工作狀態,其成功標誌著TQ-11發動機成為國內首臺完成推進劑過冷試車考核的民營液氧甲烷發動機,也意味著藍箭航天成為國內唯一掌握推進劑過冷技術並具備發動機過冷試車能力的民營航天企業,發動機多項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 最強固體火箭發動機熱試車成功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消息,7月2日,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固體助推發動機與伺服系統首次地面聯合熱試車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研製工作又邁出關鍵一步。此前,航天科技集團四院突破了固體火箭發動機分段對接技術,先後成功進行了多型分段固體發動機的地面熱試車,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掌握該技術的國家。此次試驗充分驗證了發動機與相關系統的工作協調性,獲得了典型位置的力、熱、噪聲等環境參數,不僅為後續研製工作積累了經驗,也為火箭總體技術方案優化提供了依據。
  • 藍箭航天火箭發動機「合體」試車成功_個股資訊_市場_中金在線
    藍箭航天火箭發動機「合體」試車成功 2020-11
  • 國產航天發動機又有新突破!成功躋身世界第二
    中國在航天發動機上取得的成就是,在泵後擺火箭發動機技術領域取得了成功,要知道,在航天發動機方面,我國一直以來都處於空白的狀態,而在這一方面。俄羅斯與美國一直處於領先的地位。此前,中國對首臺120噸泵後擺火箭發動機試車進行了直播。網友們紛紛表示:太壯觀了。中國的這次試驗成功,使得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個掌握了泵後擺核心技術的國家,這次的成功為中國研製500噸級重型火箭發動機打開了通道。
  • 朱雀二號創造火箭發動機單次試車新紀錄
    7月14日,由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枚液氧甲烷運載火箭朱雀二號,完成了控制系統與二級遊機發動機匹配性驗證,其二級遊機「天鵲」1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TQ-11)完成了單次時長達3000秒的熱試車考核,達到了國內泵壓式低溫液體火箭發動機單次試車時間最高紀錄,發動機各項技術指標滿足火箭總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