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突然歪嘴流口水,醫生的診斷出乎家長意料……近期多發!

2021-01-11 騰訊網

寒潮一撥接一撥來襲,全國多地進入「速凍」模式,近日,杭州市中醫院針灸康復科門診來了一位特殊的小病人——年僅11個月大的寶寶。孩子的右眼閉合不了,嘴巴向左歪斜,口水不由自主從右邊嘴角流出。

「我抱著孩子去接大女兒放學,天氣有點冷,我還給寶寶帶了一頂小帽子,醫生,這是怎麼回事?」寶媽張女士說,回來後不久,她發現寶寶嘴巴歪得厲害,還發現奇怪的聲音,嚇得她趕緊帶上孩子就奔到醫院。

孩子帶出回家後竟口眼歪斜

孩子咧著嘴,哭笑時明顯歪向左側,右眼閉合不全,右側鼻唇溝變淺,右側眉毛不能抬舉。杭州市中醫院針灸康復科主任醫師李麗萍一查,確定這個還不到1歲的小嬰兒患上了「周圍性面癱」。

「面癱不是老年人會得的疾病嗎,怎麼會出現在這麼小的嬰兒身上?」面對疑惑的張女士,李麗萍解釋:嬰幼兒得面癱的概率雖然不高,但如果寒冷天外出不注意防風保暖,可能就會中招。

張女士一聽後悔不迭,那天臨近傍晚降溫,風很大,她外出時雖然給寶寶帶著帽子圍巾,但孩子還是太小太嬌弱了。回家後,擔心孩子凍感冒,張女士還拼命餵熱水,沒想到孩子會面癱。

門診中,李麗萍接診的患兒不乏孩子。與人們的直觀印象不同,面癱的發病年齡是不受限制的,小孩也是易患人群,且發起病來更為棘手。嬰幼兒常無法準確向家長告知自己的不舒服,這也導致兒童面癱發病之初容易被家長忽視。

小兒防寒保暖別忘口罩和耳罩

為什麼孩子容易發生面癱?

李麗萍解釋,兒童面癱多見於季節交替或氣候變化較大時。大多數患兒面癱可能是因為自身抵抗力弱,比如受過冷風或冷水的刺激。當人體防疫能力最小時,面神經和血管容易痙攣,引起面神經缺血和水腫,突發麵癱。

患上面癱的孩子,通常表現為一側臉部表情僵直、呆板,面部肌肉活動不靈活,哭笑時嘴巴歪向一側,一側鼻唇溝變淺平坦,兩側明顯不對稱,或晚上睡覺時一側眼睛不能完全閉合;漱口或刷牙時,嘴裡含不住水;讓患兒鼓腮時,一側嘴角漏氣等,出現以上症狀時就需要來醫院就診了。

李麗萍提醒,眼下正是寒潮來襲的時候,早晚有冰凍,抵抗力差的孩子要特別注意保暖工作,尤其是顏面部的保暖。除了常見的戴帽和圍巾等方式,必要時可使用口罩和耳罩。

廈門日報社微信矩陣

來源:杭州日報、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結果出乎你的意料
    結果出乎你的意料兒童心理學中,有一個經典的研究,被稱為「視覺懸崖」,主要是為了研究嬰兒的深度視覺。這個實驗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沃克和吉布森發起的。如圖所示,研究者們打造了一種具有迷惑性的場景,他們採用了一種棋盤式的圖案,打造出類似懸崖的場景,觀看寶寶是否有深度知覺。
  • 寶寶經常流口水、吐泡泡正常嗎?媽媽掌握這4個發育節奏,別擔心
    有的寶寶還會吐泡泡,親戚們常常調侃說:「懷孕時候吃螃蟹,子生出來就會吐泡泡。」雖然聽起來荒唐,不過寶寶流口水、吐泡泡到底是咋回事呢?寶寶口腔吐泡泡、流口水,可能是這4種情況小妍的寶寶6個月大,小嬰兒都愛流口水,小妍一開始沒注意。最近小妍發現,寶寶的口水量特別多,把寶寶抱起來餵輔食,好傢夥,口水流得碗裡到處都是。
  • 醫生診斷後發現...
    醫生診斷後發現......浙江有位花季少年經常莫名其妙拉肚子苦不堪言每天就像霜打的茄子家長百思不得其解多次求醫問藥無果而且,進一步檢查發現,孩子夜晚睡覺時常常流口水,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屬於脾虛溼盛。」劉醫師分析,夢遊症的治療,一般以藥物治療為主。針對小亮的脾虛症狀,劉醫師在為他進行西藥治療的同時,加入了中藥調理脾臟、經一段時間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小亮的夢遊症狀和流口水問題已基本消失。
  • 寶寶流口水吐泡泡的4種原因,寶媽要警惕
    細心的寶媽都會發現,自家的孩子很多的行為都是階段性的,比如愛吮吸手指頭六個月左右的時候就會改掉這個壞習慣了,喜歡張嘴大一些也改變了,但是寶寶流口水,吐泡泡的時間好像更長一些。有些家長認為流口水是寶寶成長過程的正常現象,其實看起來不起眼的流口水,也是需要爸爸媽媽們仔細辨識的。
  • 出乎意料之外是啥意思?
    因為,「出乎意料」就是在意料之外的意思,那麼「出乎意料之外」就是在意料之中的意思了。可是,很多人都在錯用這句話。由此我想起了我高中時候的一位老師。他是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一位「老三屆」畢業生。他的文化水平語言邏輯讓我們同學經常哭笑不得。有時候,同學不遵守紀律,他一生氣就順口說道「你這小子他媽真他媽讓人懷念」,再不就訓斥道「你這句話此言差矣」!
  • 孩子經常吐泡泡、流口水,是不是不正常?5種原因要了解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看到有位寶媽在論壇裡詢問大家:她家寶寶現在3個月大,嘴巴一直往外吐泡泡,像是吹口香糖一樣,還流口水,每天不停換圍嘴,是什麼情況?其實關於寶寶吐泡泡、流口水的問題,一直眾說紛紜。
  • 結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而每一天總會有許多的意外誕生,這些意外可能讓人大出血,在醫院搶救的時候醫生會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輸血治療。但是還是可能出現血庫缺血的狀況,比如遇到大的災難。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將動物血輸入人體內會引起什麼反應呢?結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 新出生的寶寶會出現吐泡泡的情況,家長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相信有很多家長會發現,有些寶寶會出現口吐泡泡的情況。而且大多數都是在寶寶出生3個月之後才出現。有些父母會認為寶寶是在「自娛自樂」;有些家長會把寶寶當成天氣預報,吐泡泡說明天要下雨;還有一些家長則比較小心,懷疑寶寶可能生病,患上了肺炎。同事小劉兒子剛滿4個月,由於生活壓力大,每個月需要還房貸、車貸等。所以孩子在3個月之後,都是由婆婆幫忙照顧,自己則上班賺錢。
  • 出乎你意料!一張圖看懂如何在月球「挖土」
    出乎你意料。來源:澎湃新聞
  • 這個答案出乎意料之外,卻又合乎常理
    這個答案出乎意料之外,卻又合乎常理住在海邊的朋友們可能對於海水的漲潮會比較清楚。就是在某一個時間段內,還是會長到岸邊上,然後海水褪去的時候會露出一大片的海灘,被稱之為退潮。海產品比較豐富的大海,在退潮後會在沙灘上遺落很多的海產品,而這就是靠海的百姓們額外的福利了。所以很多漁民是比較喜歡退潮的。但是有一個問題:退潮以後的海水去了哪裡?
  • 醫生:這4個作用出乎你意料
    事實上,男人的胸部並非什麼什麼作用都沒有,它的這4個作用出乎你的意料!男性胸部的起源從進化的角度看,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是有胸的,所以說男性有胸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從遺傳學的角度來看,男人和女人最大的區別是男人擁有一條專屬的Y染色體。不過實際上,當我們在胚胎發育的前四周以前,男性的發育特徵和女性是一樣的,而胸部就是在這個時候發育的,之後才會逐漸的顯現出男性的特徵。
  • 孩子到了這個年齡,還在流口水?可能是疾病引起的,寶媽要重視!
    可愛的小寶寶流口水,真的是非常可愛的模樣,不少家長都很喜歡看自己的孩子流口水。但是在整場情況下,兩歲以前的寶寶,會經常不由自主地流口水,都是非常普遍的一種狀態。這是因為孩子的口腔,是又淺又下得,當孩子的吞咽能力不達標,沒有發育完全的時候,會容易造成孩子喜歡流口水情況。
  • 這11種表現說明寶寶智力低下,家長要注意了!
    2、哭聲異常有的寶寶會因為受刺激到而起啼哭的時間長,但有的時候卻需要反覆刺激或持續刺激才能引起啼哭;也有的寶寶哭聲尖銳,有的或哭聲細小無力;還有部分寶寶不愛哭鬧,顯得異常「乖巧」。如果爸爸媽媽學會聽懂寶寶的哭聲,就知道個中隱含的健康信號了。如果寶寶突然高聲地尖叫、無回聲、起聲急而消聲快。
  • 寶寶溼疹、拉稀就要換水解奶粉? 應先診斷是否屬於牛奶蛋白過敏
    近期央視新聞中曝光了一種嬰幼兒飲品,自稱「防過敏」「深度水解奶粉」「胺基酸配方奶粉」,又以小字標註真實身份「固體飲料」,冒充嬰幼兒配方奶粉、冒充特醫食品,產品進入醫務渠道後,家長更易中招。過敏寶寶的奶粉問題讓不少新手父母揪心,但專家提醒,先診斷清楚寶寶的不良反應因何而來,再考慮奶粉選擇。
  • 0-3歲寶寶,若出現這12個表現,家長要警惕,可能是發育遲緩
    如果寶寶號哭不安,伴有面色蒼白、出汗等症狀,應考慮有急腹症的情況。有上述情況出現時要馬上送醫院診治。(3)牛奶蛋白過敏或者乳糖不耐受的新生兒,易在吃奶後出現腸易激反應,可在吃奶後安睡時突然出現急促尖銳的啼哭,哭鬧劇烈,常常家長會反映嬰兒夜間睡覺不安穩,易驚醒並哭鬧。
  • 等閒識得歪嘴雞
    這隻歪嘴雞是只有特權的雞,別的雞族都被關在院子的一角,有固定活動區域,溫順地咯咯噠。而這隻大公雞,它卻可以滿院子溜達,不知為什麼母親會給它特權。歪嘴雞雖然嘴歪,長得真不賴,羽毛豐滿,紅紅的長羽稍夾雜些黑色,亮亮的,好似穿了一身雞毛撣子,它在院子裡昂首闊步,儼然大將軍,瞪著一對鬥雞眼,左瞧瞧右看看似在視察領地,通紅的雞冠子也耀武揚威,邊巡視嗓子眼裡還發出咯咯的聲音,一旦來了陌生人就變成激動而密集的咯咯咯,更有甚者,它還會咬人。家裡其他人它都認識,連不常回來的父親都認識,唯獨不認識我。
  • 盤點4種「解辣飲料」,礦泉水只能墊底,第一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4種「解辣飲料」,看看它們的排行榜,其中礦泉水只能墊底,第一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一、純牛奶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非常適合身體處於發育期的人食用。純牛奶當中還含有一種叫做酪蛋白,它可以隔離辣椒素對我們味覺的刺激,從而起到解辣的作用。所以那些不能吃辣的小夥伴在吃火鍋的時候,就可以準備一瓶純牛奶!
  • 奚夢瑤安撫長牙寶寶有妙招:做好這些寶寶舒服又安全!
    只是長牙的寶寶,在出牙時都會感到不適,會癢會痛,口水也多,心情也會變得焦躁易怒,家長們要經常觀察,幫助寶寶緩解一下出牙的不適,以免影響進食。從長牙到出牙需要一段,因為牙齒的萌發往往發生在牙齦底下,除非牙齒探出頭,不然沒那麼容易觀察到。下面是一些長牙的寶寶經常會出現的表現,可以幫助家長判斷:①老要啃東西。
  • 兒科醫生教你:如何正確看寶寶「血常規化驗單」
    大家好~我是呼吸科醫生秦強,很開心加入「醫知袋鼠」(jjkkczj)的科普醫生團隊,能夠利用醫知袋鼠這個平臺與大家分享科普知識。很多寶寶感冒發燒去醫院,經常要做這一項檢查:血常規。面對滿是數字的化驗單,家長們往往是一頭霧水:化驗單上的數字說明了什麼?
  • 兒科醫生與寶寶家長的對話,這不是笑話
    兒科醫生與寶寶家長的對話: 「大夫,孩子發燒39度 」 「燒這麼高先打個屁股針退燒 」 「不行,打屁股太疼 」 「口服退燒藥有嗎,先喝上」 「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