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一撥接一撥來襲,全國多地進入「速凍」模式,近日,杭州市中醫院針灸康復科門診來了一位特殊的小病人——年僅11個月大的寶寶。孩子的右眼閉合不了,嘴巴向左歪斜,口水不由自主從右邊嘴角流出。
「我抱著孩子去接大女兒放學,天氣有點冷,我還給寶寶帶了一頂小帽子,醫生,這是怎麼回事?」寶媽張女士說,回來後不久,她發現寶寶嘴巴歪得厲害,還發現奇怪的聲音,嚇得她趕緊帶上孩子就奔到醫院。
孩子帶出回家後竟口眼歪斜
孩子咧著嘴,哭笑時明顯歪向左側,右眼閉合不全,右側鼻唇溝變淺,右側眉毛不能抬舉。杭州市中醫院針灸康復科主任醫師李麗萍一查,確定這個還不到1歲的小嬰兒患上了「周圍性面癱」。
「面癱不是老年人會得的疾病嗎,怎麼會出現在這麼小的嬰兒身上?」面對疑惑的張女士,李麗萍解釋:嬰幼兒得面癱的概率雖然不高,但如果寒冷天外出不注意防風保暖,可能就會中招。
張女士一聽後悔不迭,那天臨近傍晚降溫,風很大,她外出時雖然給寶寶帶著帽子圍巾,但孩子還是太小太嬌弱了。回家後,擔心孩子凍感冒,張女士還拼命餵熱水,沒想到孩子會面癱。
門診中,李麗萍接診的患兒不乏孩子。與人們的直觀印象不同,面癱的發病年齡是不受限制的,小孩也是易患人群,且發起病來更為棘手。嬰幼兒常無法準確向家長告知自己的不舒服,這也導致兒童面癱發病之初容易被家長忽視。
小兒防寒保暖別忘口罩和耳罩
為什麼孩子容易發生面癱?
李麗萍解釋,兒童面癱多見於季節交替或氣候變化較大時。大多數患兒面癱可能是因為自身抵抗力弱,比如受過冷風或冷水的刺激。當人體防疫能力最小時,面神經和血管容易痙攣,引起面神經缺血和水腫,突發麵癱。
患上面癱的孩子,通常表現為一側臉部表情僵直、呆板,面部肌肉活動不靈活,哭笑時嘴巴歪向一側,一側鼻唇溝變淺平坦,兩側明顯不對稱,或晚上睡覺時一側眼睛不能完全閉合;漱口或刷牙時,嘴裡含不住水;讓患兒鼓腮時,一側嘴角漏氣等,出現以上症狀時就需要來醫院就診了。
李麗萍提醒,眼下正是寒潮來襲的時候,早晚有冰凍,抵抗力差的孩子要特別注意保暖工作,尤其是顏面部的保暖。除了常見的戴帽和圍巾等方式,必要時可使用口罩和耳罩。
廈門日報社微信矩陣
來源:杭州日報、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