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當局人事暗箱操作惹風波

2021-01-09 東方網


六將領神秘晉升有貓膩?

臺灣當局領導人上月底核准公布了臺軍方最新一次晉級「將級」人員名單,包括「中將」、「少將」46名。其中,「少將」部分有6人的身份被當局特別「加密」。對此,臺灣「國防部」在對外回答相關問題時以「不方便透露」為由,拒絕進一步說明這部分晉升人員的身份及背景。

臺灣多家媒體近日紛紛展開調查,專文報導了6位神秘「少將」的晉升玄機。據透露,幾位「加密」人物中包括了陳水扁的同鄉鄰裡、呂秀蓮的侍衛室主任以及臺「國防部」前部長的女婿。一時間,臺灣當局的人事案再度遭到島內輿論的強烈質疑。更有媒體指問:臺灣當局和軍方偷偷摸摸地將6人身份「包裹」起來究竟是為哪般?

賴振生:陳水扁的兒時玩伴?

賴振生,臺灣「國家安全局」參事。關於他的神秘背景,臺灣媒體有兩種說法。

據臺灣一媒體報導,賴振生是土生土長的臺南官田鄉人,是陳水扁的鄰居,賴家當年還曾幫助過陳水扁一家人渡過難關。該媒體質疑,兒時玩伴晉升「將軍」,「有何不可告人之處」,又何必遮遮掩掩?言下之意,如果賴的晉升在程序上沒有什麼問題,當局是沒有必要這樣偷偷摸摸的。

臺灣另有相關報導稱,今年如未獲晉升就將屆滿退休的賴振生能順利出線,「總統府」前侍衛長餘連發扮演了極其關鍵的角色。據報導,餘連發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得知賴振生是陳水扁的同鄉,於是有了為「總統」家鄉裝點「星彩」的念頭。之後,餘連發開始為賴振生的晉升奔走,不僅親力舉薦,更積極促成了其間的相關事宜。

儘管島內媒體關於賴振生晉升背後的因由有兩種說法,兩者都脫不開暗箱操作之嫌,凡事該不會是空穴來風。

李克剛:「副總統」的侍衛室主任

臺灣媒體評論稱,如果說賴振生此次順利晉升將級,或多或少沾了陳水扁的光,那麼,「副總統」呂秀蓮的侍衛室主任李克剛的晉升,則是「令呂秀蓮臉上增光」。

李克剛,曾兩度赴美擔任蔣介石夫人宋美齡的侍衛,還曾跟隨李登輝夫人曾文惠。民進黨上臺後,他又被調任「副總統」侍衛室副主任,並順利升上主任。這些經歷使李克剛被稱為臺灣軍界的「夫人派」。

來自臺灣媒體的報導稱,在近幾年來的臺灣「將官」晉升中,還從未聽說過有所謂「副總統」侍衛室主任一職能晉升「少將」的。媒體認為,李克剛的晉級使呂秀蓮臉上大為增色,因而在受階典禮當天親往現場祝賀自己身邊的這位貼身隨從主管。

傅鶴齡:前「國防部」部長的女婿

6位神秘的新晉「少將」之中,另一位頗引人注意的是傅鶴齡。他是臺灣「國防部」前部長蔣仲苓的女婿,這一身份不是什麼秘密,並未有多大爭議,倒是他的個人愛好招來不少爭議,也被媒體頗多「玩味」。

據報導,擁有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航太博士學位的傅鶴齡非常沉迷於不明飛行物研究,不僅為此四處巡迴演講,還出了書,更曾前往美國小鎮尋找所謂飛碟和外星人的蹤跡。有媒體意味調侃地評論說,傅鶴齡是蔣仲苓的女婿,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在沒有保密的必要,但如果是因為臺灣終於有一位「沉迷不明飛行物的將官」而必須保密的話,這倒還差不多。

其他三位:一個見不得光,兩個是煙幕彈

其他3名新晉「少將」還有一位受到輿論爭議,他是臺灣「國家安全局」電訊中心組長郭崇信,曾是臺灣「國防部」現任部長湯曜明的行政室主任。島內有媒體就此評說,郭崇信的晉升,見不得光,實在令人納悶。

對於其餘兩位升遷「將官」張雙榮、黃滄英,島內媒體認為,他們是此次「神秘將領風波中扮演煙幕彈的角色」,他們的職務未被曝光是不是為傅、賴、李與郭4人的身份作掩護還不得而知,但絕對只是配角而已。

對臺灣軍方明知保密反而更會使6位神秘「將官」的身份更加備受矚目、甚至成為爭議話題,島內媒體評說:臺軍方「此一動作到底是無心之過,抑或是故意讓晉升者難堪。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看來,島內輿論除了對臺灣當局一連串在人事方面的爭議性操作嚴重質疑之外,對其中涉及的眾多貓膩和利益糾葛的存在大概也是有「信心」的吧。

 選稿:畢笑楠 來源:金羊網-- 羊城晚報7月18日 作者:崗雯 

相關焦點

  • 都是掛名惹的禍 臺灣學界領袖捲入造假風波
    「臺大論文造假風波」不斷延燒,島內學界領袖、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因為掛名也牽扯其中,遭到各方質疑。臺灣學界盛行「掛名文化」,不太知名的研究人員在發表論文時,為了提高「命中率」,熱衷掛上「大咖」教授的名字,以示文章的「分量」與權威性。這種操作不出事則罷,一出事不僅真實作者名譽掃地,掛名者的學術誠信也會備受質疑。曾做過臺當局防務部門負責人的楊念祖、教育部門負責人的蔣偉寧就因掛名的文章涉及剽竊,在輿論的壓力下辭職下臺。掛名陋習容易滋生學術不公,島內有識之士疾呼,是時候整治此類「潛規則」了!
  • 論文造假風波起 臺灣學術陷入道德危機
    這樁學術醜聞連環爆,嚴重影響臺灣高等學府的學術地位,也讓主管學術論文補助的「科技部」的功能與立場,引發社會的不信任。「科技部」用的是納稅人的錢,卻只知做好人,而且幾乎是濫好人,給大學「蘿蔔」,拚命發補助,卻缺乏嚴格、嚴密的監督。造成臺灣資源的浪費,也養成部份大學與教授們取巧、不負責任的態度與風格,間接造成臺灣學術研究質量的惡化。
  • 造假 臺灣多位「大咖」因掛名而捲入論文造假風波
    記者:臺海網  薛洋 「臺大論文造假風波」不斷延燒,島內學界領袖、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因為掛名也牽扯其中,遭到各方質疑。臺灣學界盛行「掛名文化」,不太知名的研究人員在發表論文時,為了提高「命中率」,熱衷掛上「大咖」教授的名字,以示文章的「分量」與權威性。
  • 臺灣論文造假風波 「教育部長」蔣偉寧突然被證清白
    剛因「論文造假」而辭職的臺灣前「教育部長」蔣偉寧,一夜之間又重獲「清白」。據臺灣「今日新聞網」16日報導,蔣偉寧14日剛剛完成向「行政院長」江宜樺及馬英九的請辭,15日凌晨英國倫敦SAGE出版社澄清,蔣偉寧被《震動及控制期刊》(JVC)撤銷的5篇論文並非抄襲或造假,相信蔣「可能是無辜的」。
  • 「噓,臺灣當局不讓我說」,亂港頭目自曝與蔡英文當局勾結
    然而,這件事還沒結束,香港《文匯報》14日報導稱,有亂港分子可能因為臺當局對他們的「關注」不足,而在臉書發文,附和方仲賢言論並自曝與臺當局勾結。香港《文匯報》報導截圖曾多次赴臺的亂港組織「學生動源」召集人鍾翰林日前在臉書聲稱,過去幾個月,多個組織與臺當局「交涉」,如果公開談話內容,會令不少人嚇一跳。對此,《文匯報》14日評論稱,鍾翰林的話證明,亂港組織和蔡英文當局,似乎還有不少不為人知的黑幕。
  • 蔡英文當局遭痛批,國民黨籍前民代:六大把戲把臺灣「蠶食鯨吞」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行政機構擬修訂「聘約人員人事條例」,在草案說明中指出,聘約人員若符合相關資格,進用滿三年後,可擔任或兼任機關機構有職稱職等的職務,成為「準公務員」。此事一出立即引發輿論質疑,批評該條例草案是把行政權黑手伸進人事行政體系,破壞文官體制;更諷刺民進黨把肥缺分好分滿。
  • 島內本土豬肉價格飆升,臺各界痛批,這一切都是民進黨當局惹的禍
    不過,臺灣方面從去年年底才正式通過該政策,所以「萊豬」要過一段時間才會到達臺灣市場。臺灣民眾之所以會如此抵制進口萊豬美牛,那是因為美國含瘦肉精豬肉會嚴重損害身體健康,而且還會打擊島內的豬肉市場。現在,「美豬」雖然還沒有到達臺灣市場,但是島內的豬肉價格已經開始飆升了。
  • 臺灣軍方高層傳人事異動,蔡英文可能起用文人親信當「防長」
    農曆年將至,臺當局行政團隊改組傳聞再起,除傳言臺當局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將異動外,臺當局行政機構近來也在考察各「部會」施政績效,據了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因疫情再起,是否異動仍未定,但其他「部會」可能小幅調整。不過,行政機構秘書長李孟諺表示,有關「部會」人事問題,請外界勿擅自揣測。
  • 美國毒豬之亂未解,日本核食兵臨城下,臺灣當局還扛得住嗎?
    而「蔡蘇體制」究竟如何處置才能平息臺灣民怨,2300萬人都瞪大眼睛等著看。開放核食,臺灣加入CPTPP的敲門磚RCEP籤訂後,收到「夾殺」的臺灣競爭壓力大增。在民進黨當局不肯認同「九二共識」的前提下,臺灣想要加入RCEP基本不可能,剩下的唯一出路就是參與CPTPP。
  • 臺灣一周侃:一個患了「失憶症」的臺當局
    近日,臺灣玉管處(玉山公園管理處)拒絕為百年前在拉庫拉庫溪流域遭日本人殺害的島內布農人興建紀念碑,卻允許十幾座日據時代後期,日本為紀念對抗布農人的所謂「殉職」警察,帶有日本觀點的「殉職」紀念碑赫然存在,引發島內眾怒,感嘆「臺灣彷佛患了歷史失憶症」。而815全臺大停電事件也再次印證了臺當局的「失憶」,蔡英文競選時曾打著「點亮臺灣」的口號,如今全臺竟出現大規模停電,曾經的承諾蕩然無存。
  • 選舉、人事、網軍...盤點2019年臺灣的那些「亂」
    今日起,本報推出「2019臺灣說文解字」特別策劃報導,盤點解析今年臺海大事件。  ▲釋字:「亂」,字義為罔失法度,若合成語詞,其意也多屬負面,如亂政、亂鬨鬨、亂七八糟。  2019年,臺灣又「亂」了!本月6日,「臺灣2019代表字大選」結果揭曉,「亂」字間隔11年二度高票當選,道出島內民聲。  回顧這一年,島內「亂」字當頭。
  • 歐陽娜娜央視演唱風波 照出民進黨的真嘴臉
    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更威脅說:「我們是自由民主的社會,有些人她享受了我們的資源…,還跑到對岸去唱不適當的歌,臺灣人民自有公評」。民進黨當局官員把「我們是自由民主的社會」和「將依法查處」放在同件事情上,令人覺得格外諷刺。10月1日,臺灣一檔政論節目在談及此事時表示,在公開場合歌唱祖國的臺灣藝人實在太多了,不乏「大咖」,處罰歐陽娜娜不現實。
  • 國民黨批蔡英文當局螺絲不緊 政策人事反覆
    中國臺灣網8月17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國民黨16日表示,蔡當局上任以來,螺絲不緊、政策反覆,連人事也反覆;民進黨心中沒有臺灣人民、臺灣利益、公平正義,只想獲取更大政治利益,鬥爭國民黨。臺灣指標民調公司日前公布最新民調,民眾對蔡英文的施政表現滿意度跌破五成、不滿意度飆升到39.8%。
  • 臺灣教授:蔡英文當局把臺灣變成空心蛋殼
    17日接表示,看蔡當局以壯大臺灣響應大陸的31項惠臺措施,只是包裝過去政策而已,意義不大。讓人擔心的是,蔡當局已讓臺灣變成了空心蛋殼,在未來的美中角力下,臺灣地區恐怕很難耐得住大國的壓迫。此舉是大陸巧實力的更大發揮,對於臺灣人民前往大陸發展所有可能產生的效應與影響,大陸都概括接受,包括意識型能態較明顯的青年世代到大陸求學、就業也都能接受,展現了大陸的自信。
  • 蔡英文第二任期將啟,安全體系人事將大地震?
    到了現代就算是最高領導人未有變動,但是其底下人員也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或是與最高領導人產生一些分歧,或是不再贊同最高領導人的做法而產生各種各樣的人事變動。其實7國早已看出真相!蔡英文第二任期將啟,安全體系人事將大地震?蔡英文在臺灣大選中獲勝成功連任,但是這個時候卻傳來各種各樣的臺灣民進黨當局人事變動的消息。這一次的變動非常之大,多個部門的人員都有所調換。
  • 岑少宇:臺灣,你怎麼「撒」出這麼多黑箱?
    「立委」質疑「民航局」黑箱作業(2005年04月11日);姚文智反駁有線電視換照黑箱作業(2005年08月01日);水公司:徵才未放榜是人事成本,非黑箱作業(2005年08月12日);臺企銀標售案非黑箱作業(2005年09月10日);「立委」質疑原民臺(觀察者網註:指「原住民族電視頻道」)黑箱作業,提案凍結預算(2005年10月31日)…… 當然,一旦形成思維定勢,那也就無處不「黑箱」
  • 臺灣旅遊業者炮轟蔡英文當局:對民意置若罔聞
    (圖片取自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0月17日訊據臺灣《旺報》報導,「十一連假」結束後,赴臺大陸遊客團和個人遊人數又回到8、9月的低潮慘況。臺灣觀光業者雖不斷表達盼大陸遊客多赴臺灣旅遊;但「觀光局」官員私下表示「明年會比今年更慘」。旅遊業也炮轟臺當局聽不進人民聲音,「小英當局」快成「大英帝國」。
  • 美國「臺灣保證法」把臺灣當炮灰,蔡英文當局卻難掩興奮
    當地時間5月7日傍晚,美國眾議院通過「2019年臺灣保證法」與「重新確認美國對臺及對執行臺灣關係法承諾」決議案,重提要求美國對臺軍售常態化、重啟「美臺貿易協議」會談等內容。僅與臺灣相關的決議案,就通過了一大串,包括2016年「重申與臺灣關係法暨六項保證為美臺關係基礎」決議案、2017年的「臺灣安全法」、2018年的「臺灣旅行法」「臺灣國防評估委員會法」「臺灣國際參與法」等等。可事實為證,臺灣人民的親身經歷為證,臺當局與美國籤定的法案多了,臺灣發展非但沒有因此獲益,反而越來越蕭條。
  • 臺灣當局開放民眾到大陸探親
    1987年,鄧小平請著名美籍華人陳香梅女士轉告臺灣領導人:應該讓那些已經在臺灣的人回到大陸來探親。同年4月,國民黨退伍老兵何文德等人自發組織了「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向臺灣當局要求返鄉探親。10月14日,在各界的呼籲和壓力下,蔣經國主持的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有關探親的決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