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天文營營員劉卓楷 思考星空是人類的本能

2021-01-13 PKU學術科創

「看來我們這裡有職業選手啊,能提出這樣的問題不簡單」,國家天文臺的陳老師略帶驚訝地感嘆道。北京大學青少年科學營天文分營在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基地參觀六十釐米反光望遠鏡時,獵戶座班的營員劉卓楷向負責講解的陳老師提出了一個關於該望遠鏡卡塞格林焦點的問題,這一相當專業的提問讓陳老師有點意外,他沒有料到面前的這群高中生裡竟有這樣一位專業的天文愛好者。陳老師對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劉卓楷緊接著又提出了關於CCD相機和熱噪聲的問題,和陳老師展開了一場有來有往的討論。


劉卓楷和國家天文臺陳老師交流


雖然這個暑假才剛剛高一結束,但劉卓楷已經是資深的天文愛好者了。他不僅是現任的北京市中學生天文聯盟主席、北京匯文中學天文社社長,還分別在初三和高一獲得過全國中學生天文學奧林匹克競賽低年組的金牌和高年組的銀牌,可以說是北京市中學生天文愛好者裡的領軍人物。


劉卓楷對天文的興趣從小學時就開始了,不過真正開始系統的學習是初二升初三的暑假,得益於匯文中學天文社老師的指導,他正式走上了天文學習的道路。「但也是以自學為主,老師主要是解答疑惑,告訴我該去看什麼書」,憑著較好的基礎和強烈的興趣,不到一年劉卓楷的學習就已見成效,一舉奪得了全國中學生天文奧賽低年組的金牌。不過劉卓楷並不滿足於書本知識和比賽名次,他更感興趣的領域是實踐性較強的天文觀測和天文攝影。


對一個高中生來講,擁有天文攝影這樣一個小眾的愛好,會遇到不少困難。雖然有學校和家長的全力支持,為他介紹老師、購置器材,但學習天文攝影知識的過程仍然一點也不輕鬆。劉卓楷提到,他最大的一次挫折是前年開始學習深空攝影的經歷,「深空攝影方面的中文資料非常少,能夠參考的書也就只有一本」,他只能依靠網際網路獲取大多數的知識,可是網上的信息紛繁複雜的,要想找清門路並不容易,尤其是對各方面基礎知識都還有欠缺的中學生而言。「我有將近一年的時間從網上學到的幾乎都是錯的東西,遲遲沒有入門」,直到劉卓楷在網上認識了一位同樣愛好深空攝影的大學生,在他的指點下才逐漸走上正軌,終於也能拍出滿意的作品了。當處理出一幅好的照片的時候,劉卓楷形容自己的喜悅是「難以抑制的」。




劉卓楷的天文攝影作品


談到為什麼會對天文感興趣,劉卓楷的回答顯得堅定而毫不猶豫,「對星空的思考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天文學是最古老的學科之一,人類從一誕生開始就思考天上的那些星體,太陽、月亮、銀河究竟是什麼,這是無法逃避的本能」。這樣一種仰望星空的本能,讓劉卓楷克服種種困難,把對天文的愛好變為了自己生活乃至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星空,無論是它所呈現出的無與倫比震撼人心的美,還是這些星體運行所遵循的邏輯性規律性極強的物理定律,都深深吸引著我」。正是美與理性二者的結合,使得星空成為了劉卓楷最為嚮往的所在。


劉卓楷同樣樂於把自己從星空中感受到的美和愉悅分享給其他人。在匯文中學擔任天文社社長一職後,他積極組織了許多觀測拍星活動,去年還把社團的天文攝影作品集合成了一本檯曆。學校裡愛好天文的濃厚氣氛可以說和他不無關係。他還試圖把天文推廣到更多的人。北京市各中學的天文社成立了北京市中學生天文聯盟,劉卓楷於去年當選為主席,在他的任內,聯盟舉辦了三次「路邊天文」的活動,即在北京的奧體公園等公共場所架設望遠鏡,邀請路過的市民上前觀測並向他們普及天文學知識,讓普通民眾也能感受到天文觀測的魅力。活動舉辦得相當成功,每次都有上千人次的市民參與。


天文已是劉卓楷決定畢生追尋的事業,他也在積極做出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在北京市青少年科技俱樂部的支持下,他獲得了在中學階段進行自己的課題研究的機會。天文營結束之後幾天,他就將赴位於內蒙古的國家天文臺明安圖觀測站,開始自己的研究,擬定題目為《對於旋渦星系NGC6946周邊矮星系的天體測量學研究》,著名的天文學家,國家天文臺韓金林研究員將擔任他的指導教師。北京大學天文系則是劉卓楷未來的升學目標,他希望能夠到北大繼續他的天文夢。


劉卓楷(中)和國家天文臺翟萌老師(左)交流


這次天文營,也讓劉卓楷結識了不少全國各地的愛好天文的朋友。參觀興隆基地尤其令他感到興奮,「雖然我進行過不少觀測活動,但基本都是在城市環境裡,受到人造光影響很大,能夠參觀興隆基地這樣遠離城市的觀測場所對我來說也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尤其是有著LAMOST望遠鏡和2.16米望遠鏡的興隆,可以說是一個星空聖地」。這次北大科學營天文營的活動註定將成為劉卓楷追尋自己天文夢想過程中的又一個堅實階梯。



天文營營員在興隆基地LAMOST望遠鏡前合影



採訪/劉周巖

相關焦點

  • 登月50周年反思|為什麼人類需要仰望星空?
    人類所有的狂傲都是可笑的,所有的歷史都是過眼雲煙。仰望星空時,要常懷謙卑之心、敬畏之心、寬容之心、善良之心。仙女座星系 供圖/攝影:解仁江古時候,詩人們用壯麗來形容浩瀚無垠的星河,和銀河相比,再壯觀的大山大河都渺小到不值一提。
  • 中國從古至今的天文發展歷程,人類對星空的探索,從未停止腳步
    有時候我會想,探索浩瀚無垠的星空是否就是人類的終極使命?仿佛被銘刻進我們每個人的基因,從古至今,一代人換一代人,多少事物在起起落落,唯獨人類對星空的探索從未停止。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人類探索星空宇宙的歷程:大約在4000年以前,有一個高度發達的王國叫巴比倫
  • 抓住天文敏感期,陪孩子一起仰望星空吧!
    如果有,那說明孩子已經來到了天文敏感期。那麼,天文敏感期是在什麼時候呢?天文敏感期一般是在5-6周歲到來。孩子幼小的時候,他不會虛幻和縹緲的事物感興趣。他們會常常仰望星空,似乎通過自己的凝視就可以獲得答案。事實證明,想要培養孩子的天文興趣,滿足他的求知慾,需要家長的引導和支持哦!一、認真對待孩子的每個問題我女兒小的時候,問過我一個問題。「月亮為什麼一直跟著我們呢?」
  • 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世界各地的大型天文望遠鏡
    冒納凱阿火山上現有12臺天文望遠鏡,其中最大的是直徑10米的凱克望遠鏡(Keck Telescopes)。 新華社記者朱煒攝近期,人類通過大型天文望遠鏡對宇宙的探索有了許多令人欣喜的進展。美國航天局7月23日宣布,天文學家通過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了迄今為止與地球最相近的宜居帶行星。一名俄羅斯投資家20日宣布,將提供1億美元資金給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等科學家主持的項目。
  • 專訪天文奇才James Gunn| 賽先生天文
    專訪天文奇才James採訪文字分上下兩篇 ,上篇主要談他的成長經歷和斯隆巡天的由來與趣事,下篇則聚焦中國天文及天文學未來發展的主要挑戰。此為上篇。比如我在英國劍橋天文研究所訪學時對弗雷德·霍伊爾(Fred Hoyle)有了初步了解。雖然從小就喜歡天文,其實我一直不知道天文學家究竟做些什麼。霍伊爾的書清楚地告訴我天文研究具體要做哪些工作。 我還想提一點,就是我們高中有個女老師教新聞寫作教得特別好。
  • 首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與星空對話—新聞—科學網
    9月15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中共盱眙縣委員會和盱眙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在江蘇盱眙開幕本次論壇以「科學素養與星空的對話」為主題,吸引了來自海內外六位知名天文學家共聚一堂,探討天文與人類未來的發展,共話天文科學傳播的偉大力量。 本次論壇以主論壇和專題論壇兩個階段進行。主論壇環節由四位海內外知名院士進行主旨演講及圓桌討論。中科院院士汪景琇以距離人類最近的恆星——太陽為開篇,從古論今,講述了人類認識太陽的歷史與新徵程。
  • 首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開幕 海內外天文學家對話星空
    光明網訊(記者宋雅娟 肖春芳)「人類從宇宙中心的寶座走下來,卻得到了認識宇宙和自身的能力」「科學素養在科學探索中被培育,成為科學和社會發展的財富」……9月15日,一場以「科學素養與星空的對話」為主題的天文論壇在秀麗的天泉湖畔展開,來自海內外的六位知名天文學家共聚一堂
  • 飽覽絢麗星河 "星空之境"原創天文主題巡展開幕-星空 天文攝影...
    據《勞動報》報導,從現在起至11月26日,上海科技館原創天文主題巡展「星空之境」,在上海自然博物館B1臨展廳免費開放。該展覽以國內外頂尖天文攝影作品為主,輔以罕見隕石、星象藝術品及科學多媒體裝置,通過多種手段把荒野之上的壯美帶回城市,讓可望不可及的蒼穹變得觸手可摘,感受到星空的啟示。
  • 科學素養與星空的對話 首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開幕
    今天(9月15日),首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在江蘇盱眙開幕。本次論壇以「科學素養與星空的對話」為主題,吸引了來自海內外六位知名天文學家共聚一堂,探討天文與人類未來的發展,共話天文科學傳播的偉大力量。
  • 第二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共話「同一片星空」
    人類如何用望遠鏡探尋宇宙的秘密?國際合作在我們了解宇宙的過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10月20日,海內外6位專家齊聚江蘇盱眙,圍繞「同一片星空」,交流天文學前沿進展,探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及世界格局下開展國際合作的更多可能性。
  • 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同一片星空下共話國際合作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又恰逢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以下簡稱IAU)成立100周年,圍繞「同一片星空」這一主題,本次論壇邀請了海內外六位知名天文學家共聚一堂,交流天文學前沿進展,探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及世界格局下開展國際合作的更多可能性。本次論壇分為主論壇和專題論壇兩個環節進行。在主論壇環節,四位來自海內外的知名院士進行了主題演講及圓桌討論。
  • 趣科普|秋冬季星空天文課程,認知星空,星座,星組和月球觀測—我和星空有個約會(12月多期/徐匯/2H)
    天文學是一個富含知識的興趣愛好,它的樂趣來自於勤於思考之後的發現以及獲得有關神秘夜空的知識。天文學的入門,就是觀星。趣趣特別想送給孩子們這堂天文科普課,仰望星空,領略星空的美麗、了解宇宙的宏大,鍛鍊孩子的主動探索能力。
  • 少年「星空攝影師」赴世界各地攝製星空紀錄片
    今年高二的張可名是一個喜歡「仰望星空」的男生,他拿起手中的望遠鏡、照相機,將遙遠的星空、深邃的宇宙變成一幅幅美麗的相片,呈現在人們眼前。全國天文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國際天文奧林匹克競賽銀牌、北京市中學生天文攝影競賽一等獎、北京市中學生天文觀測競賽一等獎……立志成為一名天文學家的張可名從來沒有停下對宇宙的渴望和探索。
  • 《星空詞典》:一本書裝下宇宙星辰的奧秘和人類精神的榮耀
    康德說:「有兩件事物我越是思考越覺神奇,心中也越是充滿敬畏,那就是頭頂上的星空與我內心的道德準則」。其實,不止「道德準則」,人對一切從自身出發,所獲得的知覺,感受,知識和智慧,幾乎都來自於頭頂的星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人類一切進步都是從星空開始的,科學如此,人文也是如此。
  • App今日免費:天文愛好者必備 星空專業版
    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夜晚看星星一定是每天都要進行的一件事。說到觀星軟體大多數人會想到《Star Walk》,其實除了這款軟體之外我們還有別的一些選擇,比如我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款《星空專業版》也是很不錯的。
  • 天文攝影,讓我愛上了星空:一個小學生的追星之旅!
    小譚同學過幾天要進行五分鐘和兩分鐘的天文社團作品匯報,自己花了整整一個周末挑照片做幻燈,讓我幫著潤色。「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聽到這句話,大家一定想起了春節期間我們看過的電影《流浪地球》了吧?《流浪地球》中的星星非常美麗,但要把它們拍下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需要特殊的裝備和技術,這就是天文攝影。老師說:天文攝影是一種很有趣的活動,但也是一種「反人類」的行為。
  • 天文學家崔辰州:與公眾和天文愛好者分享同一片「星空」
    虛擬天文臺中紅外波段的宇宙塵埃圖「這是一片多波段的『數字星空』,也是一個全球性的天文資料庫。」崔辰州說,他們在構建一片「虛擬宇宙」。一個探索星空的遙遠理想悄悄在他的心底發芽。「我高考的時候,全國開設天文專業的還只有四所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由於發揮不太理想,加上當年這些院校的天文專業在河北省招生名額很少,崔辰州在高考中與「天文夢」失之交臂,來到了如今河北工業大學的前身——河北工學院。這所當時河北省唯一的「211」大學坐落在天津。
  • 天文學家崔辰州:與公眾和天文愛好者分享同一片「星空」
    虛擬天文臺中紅外波段的宇宙塵埃圖 「這是一片多波段的『數字星空』,也是一個全球性的天文資料庫。」一個探索星空的遙遠理想悄悄在他的心底發芽。 「我高考的時候,全國開設天文專業的還只有四所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由於發揮不太理想,加上當年這些院校的天文專業在河北省招生名額很少,崔辰州在高考中與「天文夢」失之交臂,來到了如今河北工業大學的前身——河北工學院。
  • 格裡菲斯天文臺:感受天文魅力,探索星空奧秘
    走進天文臺,這裡的每個展廳都會用生動有趣的方式,向遊客展示天文知識,你可以看到掛在空中八大行星模型,也可以看到天花板上的精美壁畫。格裡菲斯天文臺頂部的球幕影院,是模仿天空而建,你可以仰靠在座椅上,360度欣賞有關天體演變的影片,感受天文魅力。這裡還有一座加州最大的12寸巨型天文望遠鏡,所有遊客都可以排隊過來體驗,仰望星空,探索星空的奧秘。
  • 天文專家解釋夏季星空「四大星象」
    環球在線消息:夏季的星空是燦爛多姿的。天文專家對此給予了解釋。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夏日的夜晚,繁星閃爍,浩瀚的銀河像一條白色飄帶從東北飄向西南,在夏夜中顯得極為壯麗。天津四星、牛郎星、織女星構成了一個等腰三角形,稱作「夏季大三角」,是夏季星空的標誌。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