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新偉
在擬改名為「洛陽龍門」引發巨大爭議後,河南建業俱樂部表示,「結合球迷的意見,可能會再作修改」。有了這個官方表態後,建業球迷的鐵粉與死忠,要平復一下暴脾氣,好好想想再起一個符合足協要求且響亮順心的名字。
跟那些解散球迷協會、高喊退年票來表達改名憤懣的球迷一樣,建業俱樂部對「河南建業」這個名字亦是千般不舍。從1994年中國足球職業聯賽誕生至今的26年裡,河南建業隊用降級的悲壯、專治各種不服的逆襲、草根球隊的標籤,以及俱樂部從未易主、「河南建業」隊名從未更改等硬核行為,在「塵事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的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史上,寫下了別具一格的小球隊傳記,讓「河南建業」這個名字成為河南球迷心中的頂流平臺、河南足球文化的閃亮名片。棄無形資產價值不菲的「河南建業」而去,準備樹立「洛陽龍門」的新旗,建業俱樂部也是萬般無奈。
去年12月14日,中國足協出臺2021賽季新政:一是俱樂部名稱必須去企業化,標準格式為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俱樂部名稱不得使用非漢字,不得含俱樂部任何股東、關聯方等名稱;二是國內球員單季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援300萬歐元。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說,「新政」事關足改方案要求、中國足球改革發展方向、各職業俱樂部健康可持續發展和全國人民對中國足球發展的美好期盼。
足協的新政初衷是良好的,畢竟自從2002年中國足球首次參加世界盃後,職業聯賽的投入越來越大,球員的工資越來越高,但是世界盃之於國足而言,是眼睜睜看著汽車的尾燈消失在黑夜裡。在去年底的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陳戌源疾呼:「金元足球正在吞噬健康的足球肌體,現在有些人還不覺醒,難道良心已死嗎?」
聯賽是國家隊的基礎,割掉金元足球這個毒瘤,當然得從俱樂部名字下刀,誰讓咱們的職業聯賽球隊冠名,始終都掛著企業的名字呢。去企業化改名也是和國際接軌,皇家馬德裡、曼聯、拜仁、大巴黎、尤文圖斯,五大聯賽的球隊冠名,讀不出商業味道。
同國際接軌沒有錯,但是不能一刀切地「秒成」,這樣會落下東施效顰的話柄。五大聯賽的俱樂部能捨棄冠名權,是因為有百年積澱的足球文化底蘊和成熟完善的商業化運營。目前足協要求俱樂部改名一步到位,是行政化凌駕於市場化。
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商業化如今還有些「四不像」,很多俱樂部生存艱難。像「河南建業」這樣成為地方足球文化標識的球隊冠名,還有北京國安、上海申花、天津泰達好幾家,這麼急吼吼地名字去企業化,俱樂部和球迷都很受傷。「洛陽龍門」擬用名讓球迷大動肝火,是一個讓人警惕的信號。
起名很講究,改名須謹慎。目前看俱樂部改名不可逆轉,新名字真得好好推敲。好名字拼的是文化底蘊。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洛陽有河洛文化「富礦」,給球隊起一個好聽的名字,真的不叫啥事。「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讀讀曹植的《洛神賦》,用「河南遊龍」來替代「洛陽龍門」,是不是感覺更好些?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