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是足球發達國家,本土球迷認為一家俱樂部毫無底蘊,完全靠資本注入,短期內收取成績上的高回報,無論在球迷基礎,歷史底蘊上無法與傳統的德甲球隊相抗衡。
但是資深足球記者看法相對客觀,他們認為德國球迷非常忠實於他們的球隊、他們的球衣和球隊的歷史。
以一貫頑固保守德國足球之角度來看的話,就連他們德甲聯賽引以為傲的根基、最最有名也最是嚴苛的「50+1」政策,都會對胡葆森這樣的持之以恆的注資者、如此真心實意愛著球隊的老闆,慷慨地網開一面。
建業永遠是河南的建業,這是河南球迷的信仰。曾經歷史上河南建業冠名過:河南紅絲帶、河南白馬隊、河南四五老窖隊,骨子裡河南建業的基因不會變。另外,河南建業建隊伊始洛陽籍球員最多,出成績的洛陽球員和洛陽足校也最為有名。
河南省除了省會大鄭州,第二大城市非洛陽莫屬,河南副中心城市不是隨便叫的,十三朝古都亦能最好的代表中原形象。
說實話,即便是龍門隊,叫河南龍門更好,更容易讓全省及外地(國外)廣大球迷認可。河南建業隊是全河南人的足球之魂,家鄉之根。
改名是標準的屁股決定腦子的決定。就事論事,並不是地域歧視,洛陽人民別介意。在甲A時代,河南建業的主場在洛陽過,後來建業的主場還遷到過新鄉,一直到航海安家。
但無論怎麼改主場,都沒影響省內的河南球迷為建業吶喊助威。為什麼,因為球隊叫河南建業,不是洛陽建業、新鄉建業或者鄭州建業。
洛陽龍門,自絕於球迷。你讓鄭州球迷跑到洛陽去喊洛陽隊加油?讓新鄉球迷跑去喊洛陽隊加油?那樣我寧願去支持一支純鄭州或者新鄉本土的球隊,哪怕他不屬於中超,哪怕只是一支乙級隊,球迷需要的是歸屬感。
中國足球的管理者,迫切需要弄明白足球在中國的特殊性。做什麼決策,要考慮這個決策帶來的影響,以及這個影響,能不能承受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