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力學以牛頓三大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為基礎,所以牛頓力學的適用範圍,受限於這四個基本定理,像微觀和宏觀高速就不適用牛頓力學。
在300年前,牛頓建立經典力學,統一了地面、天上的物體運動規律,從此科學家能夠精確地預言各大行星、衛星和彗星的行為,比如海王星就被稱作筆尖上發現的行星,因為最初天文學家是通過天王星的引力攝動現象,預言了海王星的存在,然後推測出海王星的軌道並找到了海王星。
經典力學的建立,讓物理學蓬勃發展,從而帶動人類社會的進步,比如瓦特發明蒸汽機,法拉第發明了發電機,萊特發明了飛機,這些都和物理學息息相關。
但是進入20世紀後,人們發現了很多牛頓力學無法解釋的現象,比如水星進動、黑體輻射、光電效應、光速不變等等。
如果我們深究其中的原因,其實還是牛頓力學的基本定律存在局限性,從而導致經典力學的適用範圍受限,牛頓三大運動定律分別是:慣性定律、牛頓第二定律(F=m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比如其中的牛頓第二定律,就只在宏觀低速下成立,在高速情況下將受到相對論質增效應的影響;而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律,在某些特殊場合也不適用,比如加速帶電粒子會輻射電磁能量,使得帶電粒子本身受到一個電磁阻尼,這個作用在經典力學中就找不到反作用力。
另外,當兩個粒子的距離無限接近時,根據萬有引力定律的描述,粒子間的吸引力將會變得無窮大,這點是不正確的,所以萬有引力無法描述微觀粒子的相互作用,而且在強引力源的情況下,由於相對論效應明顯,萬有引力定律也將失效。
正是由於牛頓力學的四大基本定律存在局限性,所以導致了牛頓力學本身存在適用範圍,尤其是在微觀,以及宏觀高速的情況下,需要使用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力學來描述。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