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門:教育移動應用不得與學分、成績和評優掛鈎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5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中央網信辦等八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引導規範教育移動網際網路應用有序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推薦使用的教育移動應用應當遵循自願原則,不得與教學管理行為綁定,不得與學分、成績和評優掛鈎。

資料圖:教育部。中新網記者 富宇 攝

教育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教育APP,以下簡稱教育移動應用)是指以教職工、學生、家長為主要用戶,以教育、學習為主要應用場景,服務於學校教學與管理、學生學習與生活以及家校互動等方面的網際網路移動應用。

《意見》稱,近年來,教育移動應用快速發展、廣泛應用,在提高教學效率和管理水平、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和興趣發展、優化師生體驗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一些學校出現了應用泛濫、平臺壟斷、強制使用等現象,一些教育移動應用存在有害信息傳播、廣告叢生等問題,給廣大師生、家長帶來了困擾,產生了不良的社會影響。

《意見》指出,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當規範教育移動應用的進校管理。作為教學、管理工具要求統一使用的教育移動應用,不得向學生及家長收取任何費用,不得植入商業廣告和遊戲。

《意見》強調,推薦使用的教育移動應用應當遵循自願原則,不得與教學管理行為綁定,不得與學分、成績和評優掛鈎。對於承擔招生錄取、考試報名、成績查詢等重要業務的教育移動應用,原則上應當由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自行運行管理。

《意見》稱,確需選用第三方應用的,不得籤訂排他協議,或實際由單一應用壟斷業務。鼓勵高校聯合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招生考試機構、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優化公共服務。

相關焦點

  • 第五場:解讀《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引導規範教育移動網際網路應用有序...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  為引導規範教育移動網際網路應用(以下簡稱教育App)有序健康發展,教育部、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署、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引導規範教育移動網際網路應用有序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信息科大啟動「健康晨跑」將年底評優掛鈎
    另一方面,體育鍛鍊要講究科學,做好保護和準備工作,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鍊意志。」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強調了青少年加強體育鍛鍊的重要性,提出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強學校體育工作。
  • 廣西:體測不合格高中大學難畢業 教育部門蠻"拼"-廣西新聞網
    自治區教育廳推新措施加強學生體育鍛鍊 體測不合格 高中大學難畢業 小學體育課統一為每周4學時,初高中(含中職)每周3學時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訊(記者 關海芳 通訊員 李貞)為了促進學生加強體育鍛鍊,教育部門也是蠻
  • 小學實施學分制,不滿80學分將「肄業」
    解讀——八成學生歡迎選修方案  課程:學校多開了32門課  要求:修不滿80學分「肄業」學生:八成主動申報選修  記者在這套素質學分制方案上看到,小學部的課程被分解為三類:國家必修課、校本必修課、校本選修課三部分。  其中,國家必修課為國家小學課程標準中規定的13門課程,這與其他學校沒有區別。
  • 我國將建立更加科學健全的教育評價體系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正確政績觀,不得下達升學指標或以中高考升學率考核下一級黨委和政府、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不得將升學率與學校工程項目、經費分配、評優評先等掛鈎,不得通過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績為標準獎勵教師和學生,嚴禁公布、宣傳、炒作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對教育生態問題突出、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依規依法問責追責。
  • 【部門解讀】構建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
    、以考試成績評學生、以升學率評學校的導向和做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要率先破除唯名校、唯學歷是舉的導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的人才使用機制,給全社會帶個好頭,擔起育人的社會責任。文稿形成後,通過書面和座談會等多種方式,徵求有關部委、地方教育部門、各級各類學校代表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成員、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意見建議。四是認真研究論證完善。文件起草過程中,同步就教育評價改革的重要政策點開展論證,對各方意見建議逐一研究分析,不斷修改完善文本,形成《總體方案》。
  • 教育部等八部門:學校要求統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收費
    教育部等八部門:學校要求統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收費 9月5日教育部等八部門發布《關於引導規範教育移動 網際網路應用有序健康發展的意見》,《意見》中指出對教育APP實施包容審慎監管
  • 重慶市:公辦和民辦學校不得混合招生;騰訊推出新工科教育品牌
    公辦和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要嚴格遵守義務教育免試入學規定,嚴禁組織統一筆試等選擇生源,嚴禁以「奧數」等競賽成績和各類證書作為招生依據,嚴禁社會培訓機構介入招生。各區縣政府要嚴格執行《重慶市主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和幼兒園規劃用地建設管理暫行辦法》等有關規定,各區縣政府要嚴格落實中小學入學資格不得與樓盤銷售掛鈎的有關規定。公辦和民辦學校不得接受購房合同中與中小學入學資格掛鈎的特定條款,業主子女按國家政策入學。
  • NCEA成績要求變更後,教你如何管理學分上大學!
    如果能順利拿到大學offer的同學們,馬上就能開啟人生新篇章;沒有拿到offer的同學,我們昨天的文章也為大家提供了補學分的課程。 小編根據家長和同學們最近疑問比較多的問題,今天聊聊紐西蘭的NCEA,它是全紐西蘭近500所中學,約90%採用這種課程和考試制度。
  • 濰坊大學生體側成績不夠50分 拿不到大學畢業證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規定大學生測試成績列入學生檔案,畢業時,學生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或肄業處理,不能拿到畢業證。新規引發不少爭議。7月28日,記者走訪濰坊高校了解到,「體測成績與畢業證掛鈎」的要求並非新政策。
  • 體測成績成升學重要依據 高中體測不足50分難畢業
    與原先的標準相比,新《標準》取消了可以用跳臺階替代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測試的規定,今年起大學生和中學生每人每年至少要測一次長跑。同時,「新國標」還增加了測試項目,小學不同年級測試項目增加2至3個,初、高中和大學各年級新增了3個測試項目。除了身高、體重,各年級段均測試的項目還有視力和跑步,顯示了教育部對學生視力、耐力與速度的高度重視。
  • 童鞋該動下了 教育部:大中學生體質測試成績低於50分將不能畢業
    因為昨天,湖北省教育廳就向媒體透露,今秋起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執行新標準,其中規定,高中生、大學生的體質測試成績低於50分將不能畢業,要想評優與評獎,測試成績也得達到良好及以上。今年我國出臺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下簡稱《標準》),與舊版標準相比,新標準取消了選測項目,設置統一的必測項目,中學生和大學生必須測長跑,初中以上男生必須測引體向上。按照《標準》要求,初中、高中、大學各年級學生的必測項目則全部一致:50米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 要求:6% 成績:0.009% 高校大學生體質測試為何「優秀難」?
    該校目前將體測成績與畢業掛鈎,且體測分數只有達到良好以上,學生才能夠參與評獎評優。去年,該校就有一名學生因為體測成績不合格而肄業。【外省】大學生體測成績也不樂觀及格率、優秀率均呈下降趨勢是否只有安徽省高校體測優秀率偏低呢?
  • 在Monash讀應用語言學是什麼體驗?
    一、什麼是應用語言學?應用語言=語言=英語?no no no它不只是單純地學習語言或是英語。應用語言學是Monash文學院的一個專業。兩年學習經歷,一句話概括:應用語言學是語言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根據一些科學的研究方法,例如語料庫和採訪等,研究人類語言如何在人類社會中的應用。比如在教學環節中的語言應用,醫患對話的語言研究,工作場合中的語言歧視等。
  • 安大略省教育體系和英屬哥倫比亞省教育體系的區別,小編來告訴你~
    然而,對於一些孩子初三或者步入高中才開始打算的家長而言,則會涉及到一個學分轉換的問題,下面就來給大家做一個細緻的分析:加拿大沒有聯邦教育部或類似的教育機構,教育由各省政府負責,因而全國沒有統一的教育制度,學校大多數是省立的。各省憲法對該省的教育組織機構、學制、考試制度和經貫等都有明確的規定,各省均設有教育部,負責全省的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