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中端平板的全面來襲
2011年是平板產品飛速發展的一年,由於Google的Android平臺的全面開放,使得很多國內外大廠都紛紛進軍平板領域,將自己在移動產品的定位上進一步上升一個層次,然而有競爭就有犧牲。在蘋果ipad以出色的易用性和豐富的內容支持下,很多同樣出色的廠商卻因為單一的硬體配置以及操作平臺的閉塞在這場大浪淘沙式的角逐中逐步敗下陣來,無論是出師未捷身先死的webos還是黑莓playbook的無奈,都體現出了主流高端市場的一定疲軟和後勁不足,多數廠商們等待主流硬體平臺的再一次升級以及操作平臺的再一次進步。
然而,對於國產中端平板來說,2011年卻是契機頗多的一年,從最初的利用早期的ARM9、ARM11核心勉強踏上智能的門檻,到Amlogic8726,RK2918等晶片為國產平板打開了性能提升的大門,雖然一直沒能獲得Google蜂巢系統的支持,但是在諸多智慧型手機同樣使用Android2.3的情況下,國產平板以同樣豐富的資源優勢以及低廉的價格,逐步在中低端市場中展露頭角。
在即將年末的時候,在多重的壓力下Google再次給與了我們一個震撼的消息,那就是Android4.0的全面升級和平臺整合,這無疑又給了中端平板一個升級的重要契機,這也使得很多中端品牌將產品性能的進一步提升加入了來年的生產日程,並以第一時間對已推出產品的系統進行了全面的支持升級,這就意味著,在未來的平板發展中,中端平板將高端平臺一樣擁有更大範圍的資源支持。
但是,面對更為紛亂和複雜的國產平板市場我們應該如何去選擇和衡量呢,為此我們選擇了16款16個主流中端市場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牌產品,進行了從外觀到性能應用,音質等多個方面的全面評測,為大家的中端平板選購作出一個參考,並帶大家共同看看中端平板的未來應該如何發展。
傳送門:16款中端參測平板介紹
16款中端平板外觀橫評 16款中端平板性能橫評
16款中端平板音質橫評 16款中端平板應用體驗橫評
第2頁:16款橫評參測平板介紹(一)
16款橫評參測平板介紹(一)
雖然中端平板價位和基本的屏幕大小定位都十分相似,但是對於需要吸引消費者的商家來說,使用不同的晶片方案,在UI和各項基本性能上有著自己的獨門絕技才是制勝的關鍵,所以,雖然此次參評的產品眾多,但是所有的產品無論是在外觀,還是在操作體驗以及性能表現上都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我們今天參加橫評的16款產品。
藍魔W3HD
藍魔W3HD是最近關注度很高的一款中端7英寸產品,它搭載主流ARM Cortex-A8核心處理器,主頻最高可達1GHz,512M DDR3內存,Android2.3智能系統,可滿足海量安卓應用和遊戲。整機最大特色是配置7英寸16:9寬屏,1024×600高解析度,顯示超細膩,同時橫握使用可全屏瀏覽主流網頁。W3HD配置的7英寸高分屏還具備獨特的Anti-Glare防炫光技術,更廣的色域顯示效果,讓視覺更出眾。整機多媒體功能強,可支持1080P視頻硬解碼,並提供HDMI全高清數位電視輸出,方便用戶連接全高清顯示設備使用。這次我們將它升級到了最新版本的固件,看看它在本次橫評中的表現會如何。
臺電T760
臺電T760是首批推出的2代平板產品之一,作為旗艦產品他採用了7寸超高清1024*600屏幕,在實現優秀便攜性的情況下,充分保證了圖片、視頻、網絡的瀏覽效果。其採用瑞芯微最新的Rockchip 2918方案。該方案採用了基於ARM Cortex A8內核的處理器,主頻為1.2GHz,並且通過搭載Neon協處理器、512KB二級緩存以及2D/3D圖形處理器,極大的提高了臺電T760的運算性能。臺電T760內部集成強大的視頻解碼器、編碼器。不僅可以完美播放1080P全高清的視頻,還可以實現HD的DV功能,用戶可以隨時錄製H.264的高清視頻。而且日後通過軟體支持,也可以實現視頻通話功能。現在我們已經將他全面升級到了SDK2.0,請期待他的表現。
酷比魔方U10GT
U10GT酷比魔方老旗艦U9GT的升級版本,他配置一塊1024×768解析度8英寸大屏,支持五點觸控,操作方便,同時4:3的寬高比也提供了更開闊的視野。硬體方面這款產品使用RK2918高達1.2GHz主頻的主控+512MB DDR3內存合理搭配,整機運行流暢。可支持大型3D遊戲暢玩。酷比魔方U10GT還可支持1080P視頻播放,並提供了HDMI高清輸出支持,用戶可連接大屏顯示設備使用,是一款十分不錯的主流產品。
原道N50
作為今天參測的唯一一款5英寸產品,N50在一眾大傢伙中顯得十分將搶眼,雖然體積小,但是性能卻絲毫不減,它搭載RK2918主控,A8架構、1GHz主頻和先進的55nm製程工藝,搭配超大的512MB DDR3內存,同時配備有GC800獨立圖形處理器。原道N50多媒體功能全面,可支持1080P高清視頻解碼、在線直播視頻、電子雜誌、FLASH遊戲、視頻通話一個不落。續航方面原道N50內置了3200毫安的超大容量電池,實機測試中,N50在全負載運行環境下能夠提供4小時續航時間。
優擇F4C
優擇F4C是一款性能十分穩定和出色的8英寸產品,它搭載全新的瑞芯微RK2918晶片組,集成Cortex-A8內核,據官方稱主頻達到了1.2GHz,配合512M DDR3內存,支持多種格式的1080P視頻解碼,整體性能表現強勁。優擇F4C採用了8寸屏幕設計,解析度達到了1024*768,支持5點電容,與iPad屏幕解析度相同,但由於尺寸小,顯得更加細膩。優擇F4C支持TF卡擴展,內置4000MHA電池,並配備HDMI高清接口,為了本次橫評,它也升級到最新的SDK2.1。
第3頁:16款橫評參測平板介紹(二)
16款橫評參測平板介紹(二)
歐恩N3加強版
歐恩N3加強版配置7英寸多點電容屏,操作舒適,搭載1.2GHz主頻A8晶片、512MB DDR3高速內存,整機運行流暢。其還獨有「歐翔引擎」動態視頻解決方案,視頻播放能力強,支持HDMI輸出,讓娛樂分享更輕鬆,除此外,其還設計3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用戶拍照攝像、視頻聊天都可滿足。
頂尖Tpad801
頂尖Tpad801採用R2918主控晶片,內置Cortex-A8性能處理核心,性能十分強勁,512MB緩存,整機運行流暢。其使用了一塊8英寸電阻觸控螢幕,解析度為800×600像素,操作方便。整機功能全面,支持多種視頻播放,也可播放音頻和支持圖片瀏覽。預置QQ,MSN,IREAD,OFFICE,GAME、股票等應用,配合其內置WIFI或外觀3G使用更暢爽。頂尖Tpad801還內置重力感應器,橫握豎握操作都方便。側面配置3.5mm耳機接口、擴展卡槽、USB2.0,並支持USB-HOST功能,方便用戶使用。
尼派P80
尼派P80是尼派最近推出的一款純平板產品,它配置8英寸多點電容屏,1024×768高解析度,在遊戲、視頻時可為用戶提供更好的視覺體驗。P80搭載RK2918方案,採用1.2GHz高速CPU,Android 2.3作業系統,可支持海量安卓應用擴展,內置3D加速模塊,可滿足目前大多數熱門遊戲暢玩,同時其擁有的3D加速技術,對於很多大型3D遊戲也可流暢支持。除此外,尼派P80還強悍支持1080P視頻播放,並提供HDMI輸出,方便用戶連接大屏顯示器使用。整機續航也很強大,內置電池可使用7-8小時。
斯貝s-MD09
斯貝S-MD09採用了8英寸電容觸控屏,支持5點觸控,屏幕解析度為1024×768像素,顯示效果精細漂亮,色彩豐富。S-MD09無論在處理器(基於ARMv7指令集、Cortex-A8架構的瑞芯微RK2918高性能處理器,採用55納米製程工藝,運行頻率最高可達1.2GHz,具備512KB高速二級緩存與Neon協處理器、圖形處理(Vivante圖芯GC800高性能圖形處理器,支持OPENGLES2.0和OPENVG標準),還是512MBDDR3的內存,安卓2.3的系統,支持Flash10.1的播放,電信聯通雙網可選3G,聯網更輕鬆。整機還設置了雙攝像頭,拍照攝像、視頻聊天皆可玩轉。
普耐爾MOMO7
普耐爾MOMO7外觀精緻時尚,配置7英寸高清電容屏,1024×600解析度顯示超細膩。其搭載了ARMCortexA8架構的RK2918處理器,主頻高達1.2GHz,搭配512KB的二級緩存與Neon協處理器,內置512MBDDR3緩存和獨立的GC800圖形處理器,強悍配置保證了機器流暢運行。最大可達1080P全高清標準,其還支持HDMI高清輸出,可方便用戶連接大屏顯示設備使用。除此外,普耐爾MOMO7還設置30萬前攝像頭,200萬後攝像頭,可滿足用戶日常拍照攝像需求,搭配WIFI和外掛3G試用,還可進行視頻聊天、視頻會議等。
第4頁:16款橫評參測平板介紹(三)
16款橫評參測平板介紹(三)
昂達Vi30豪華版
不知是看重了A10晶片的潛力還是為了標新立異,昂達此次在自己的旗艦後續上大膽地啟用了全新的A10高性能方案,並以豪華版的方式推出,Vi30豪華版採用8英寸電容觸控屏幕設計,解析度為800×600像素,持直播2160P超全高清視頻,更向下全面完美支持1080P視頻,支持多外設OTG拓展功能包含外置3G模塊,滑鼠、鍵盤、U盤等等,強大的A10晶片也給與了Vi30加強版非常出色的操作體驗。
藍晨V11
藍晨V11是藍晨從低端轉向中端市場的重要產品,採用極為華貴的金屬背殼,華貴時尚,同時大膽採用了目前風頭正盛的A10處理核心,雖然說宣傳的時候將能播放2160P作為了主要賣點之一,但是A10晶片加入在原生固件下所帶來的性能提升或許才是藍晨真正看重的,藍晨V11採用7英寸屏幕設計,解析度為800×480像素,特別採用用DVFS+PMU雙節能功耗管理,使系統功耗可動態調整,在同等電池容量配置情況下,為用戶提供更強的續航能力。
ICOO D80豪華版
ICOO在高性能平板產品上向來有一些特立獨行的意思,在很多廠商都在將注意力集中在系統優化和外部配置提升的時候,ICOO卻在自己的產品上加入了自主研發的家用機模擬器,將遊戲MP4的功能和平板產品結合到了一起,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產品面向空間,這款D80採用8英寸的電容觸控顯示屏,採用了和蘋果ipad相同的G+G觸控操作技術,解析度為800×600像素,採用的全志A10核心為該機的基本使用體驗提供了良好保障。
第5頁:16款橫評參測平板介紹(四)
16款橫評參測平板介紹(四)
世酷X7
世酷X7外觀採用純鋁鎂合金材質,配置7.0英寸16:9的800×480解析度電容屏,支持5點觸摸,操作體驗好。內置WIFI無線上網,Android2.2作業系統,擁有512MB DDR2 RAM和MALI400 GPU,HDMI高清輸出,流暢播放RMVB,H.264等1080P全格式、全解碼流暢高清本地視頻。強大的A9核主控讓大型3D遊戲運行更為流暢,整機續航長,充電一次可連續使用9小時。
艾諾NOVO8領先版
艾諾NOVO8是一款讓人第一眼就十分驚豔的產品,它配置一塊相當出眾的8.0英寸電容觸控屏,具備1280x768高清解析度。PPI值達到驚人的34823像素/平方英寸,能夠100%清晰顯示720P高清以及HD高清遊戲。搭載800MHz主頻Cortex-A9處理器,Mali-400圖形處理器,以及512MB DDR2緩存,整機運行流暢。其還內置了最先進的Wi-Fi 802.11n無線標準,並向下兼容Wi-Fi 802.11a/b/g標準,上網更快速。支持超多格式視頻播放,最大可達1080P解析度,其還提供HDMI高清輸出功能,可方便用戶連接大屏顯示設備使用。
思歌Newton7
思歌Newton 7是一款採用7英寸1024X600解析度多點電容屏的平板產品,顯示效果相當細膩自然,並且觸控體驗非常流暢。該機硬體採用最大主頻為1GHz的處理器,搭載SGX540圖形處理器,整體性能比較強勁。系統採用了安卓2.3系統版本,能帶給用戶更好的應用體驗。高清視頻方面,該機支持最大1080P的視頻文件,播放效果流暢清晰。
第6頁:16款中端平板外觀橫評
16款中端平板外觀橫評
對於一款平板來說,雖然實際操作性能是大多玩家賈貝推崇的,但是對於一個普通消費者而言,一個平板在總體外殼的造型設計,外殼材質的選擇,接口的設計,機身的尺寸大小依舊是握持使用是否舒適,機身強度以及該機能否在相同配置之下更勝一籌的關鍵因素,同時也決定了平板的功能是否更加豐富和齊全,是否有較高的易用性,所以,本著由外向內的原則,我們先來看看這16款平板在外觀的表現上究竟如何。
外觀特色逐個談 (一)
通過屏幕尺寸大小可將這些平板分為兩大陣營,分別是7英寸16:9寬屏產品系列與8英寸4:3標準屏產品系列。而原道N50與艾諾NOVO8也分別憑藉出色的使用體驗而加入了本次對比橫評。
不同屏幕尺寸的對比(由上到下:酷比魔方U10GT 艾諾NOVO8 藍魔W3HD 原道N50)
以下,則是對這些款產品的簡單介紹。
原道N50
原道N50是本次橫評中唯一一款5寸屏幕產品,它可算是國產品牌中的明星產品,一直以出色的外觀及易用性而得到消費者的歡迎。
N50採用5英寸800X480解析度電容觸控屏幕,顯示效果精美細膩。機身全部採用的工程塑料材質,經拋光處理使其整體視覺效果精緻美觀。正面面板採用一體式設計,虛擬觸控按鍵與攝像頭的加入令其正面設計更加出眾。
外觀特色:精緻小巧,虛擬按鍵操作簡便
艾諾NOVO8作為國產平板的一代經典產品,無論細節設計還是操作便利性都可算標杆之作。
外觀特色:按鍵手感出色 防塵蓋設計方便 做工良好
第7頁:外觀特色逐個談 (二)
藍魔W3HD
藍魔W3HD作為藍魔旗下首款瑞芯微RK2918處理器晶片方案的產品,憑藉出眾的性能與7英寸高分屏的配置為其贏得很多美譽。是一款綜合表現相當出色的國產精品MID。
W3HD外觀採用類似MP4似的設計,下凹式的屏幕面板視覺上雖不及一體式面板時髦美觀,但做工非常出色。正面除1024X600解析度的屏幕以外,還帶有一顆攝像頭,能為網絡應用提供便利。
外觀特色:機身細節設計出眾 輕便
臺電T760
臺電T760作為上市時間不短的旗艦產品,至今仍保持相當不錯的銷售業績。其賣點就是精細的做工與強勁的性能。
T760外觀採用黑色正面面板搭配純白色機身設計,看起來典雅美觀。機身材質採用ABS工程塑料材質,噴漆均勻平整,手感比較光滑。按鍵設計採用物理按鍵與虛擬觸摸按鍵結合的方式,操作靈活方便。
外觀特色:做工出色 虛擬觸摸鍵操作方便
第8頁:外觀特色逐個談 (三)
外觀特色逐個談 (三)
藍晨V11
藍晨一直是一個比較喜歡金屬材質的廠商,而最新推出的V11則更是將金屬質感發揮到了極致,機身質感出眾。
藍晨V11採用一體式面板加金屬材質背部設計,機身接縫均勻細膩。正面面板帶有虛擬觸摸按鍵,操作方便。背面金屬雖然質感出色,卻帶來450克的機身重量,便攜性受到嚴重影響。
外觀特色:金屬質感出眾 虛擬觸摸鍵操作方便
普耐爾MOMO7
普耐爾MOMO7是一款比較注重遊戲功能的平板產品,1024X600解析度的屏幕帶來非常出眾的顯示效果。
外觀特色:做工不錯 機身較輕
歐恩N3
歐恩N3作為歐恩近期上市的主打機型,憑藉金屬材質的機身與纖薄的外觀贏得了很大一部分市場關注,實際外觀表現也的確令人驚喜。
外觀特色:金屬材質質感突出 外觀漂亮
世酷X7
外觀特色:外觀漂亮 金屬質感出眾
思歌Newten7
外觀特色:機身纖薄 帶防塵蓋
第9頁:外觀特色逐個談 (四)
外觀特色逐個談 (四)
酷比魔方U10GT
如果要評本次橫評最漂亮的8英寸平板我會堅定的投酷比魔方U10GT一票,純美的乳白色外觀,優雅的設計線條都使其充滿誘惑,雖機身採用塑料材質,但均勻、考究的噴漆使其無論手感還是視覺上都令人難以抗拒。U10GT的外觀設計筆者還是非常欣賞的。
外觀特色:漂亮 接口全面
昂達Vi30豪華版
Vi30豪華版的外觀依然延續了昂達Vi系列經典的8英寸4:3寬屏設計,正面採用一體式面板,與略帶弧度的背面造成一種十分纖薄的視覺感,而機身做工也是保持昂達一貫的高水準,令人滿意。
外觀特色:造型經典 做工出色
優擇F4C
優擇歷來在外觀設計上有些讓人糾結,這一次,F4C依然如此。不過採用的金屬材質背面板看起來倒也是比較出色。
外觀特色:金屬背面板 造型個性
尼派P80
外觀特色:做工良好 接口全面
ICOO D80
外觀特色:簡約 無明顯不足
第10頁:外觀造型方向
外觀造型方向
任何一種產品,外觀造型都是不能忽視的一點,尤其對於當前核心技術無法體現出差異的情況下,各廠商都將外觀作為吸引顧客的重要手段。而目前來看,國產平板產品的外觀可劃分為兩個設計方向。
第一種,就是延續自高清MP4時代的造型風格,即長方形的基本造型,下凹於機身表面的屏幕面板。這種設計風格常見於採用16:9寬屏的平板產品或者是採用電阻屏的平板產品,廠商僅需對過去的MP4模具進行簡單修改即可大規模應用,且模具做工成熟,極大的節省了製造成本。但缺點也顯而易見,這樣的造型上很難具有新意,經歷了MP4時代的消費者早已對這種外觀審美疲勞。
而另一種設計風格,則是來源於iPad及其他平板電腦的一體式機身設計,即屏幕面板與正面面板處於同一平面,或者是用一塊硬質塑料面板覆蓋於整個機身正面。這種設計最初常見於4:3比例屏幕或是採用電容屏幕的產品,但如今一體式面板已成為平板主流外觀設計,無論是什麼尺寸,什麼比例,什麼材質的觸控屏幕的產品,都在用這種設計來吸引消費者。當然,消費者也同樣買帳,畢竟一體式面板看起來簡約而時髦。
但目前來看一體式面板的缺點是對做工質量要求很高,稍有設計不周,則會出現接縫不均勻或是按壓鬆動的現象。
第11頁:外殼材質選擇
外殼材質選擇
平板產品的外殼材質與其他數碼產品基本一樣,大體上就可分為金屬材質與非金屬材質。
金屬材質曾經還是很多高端數碼設備的必備材質,但隨著近年來製造工藝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中低端價位產品也在將金屬運用於產品外殼材質設計。如今的平板產品所採用的金屬材質主要就是鎂鋁合金,其硬度高、強度大的特點也對做工質量有了很高要求,並且相對塑料來說質量還是有些偏重。
如今使用金屬材質的平板產品往往將金屬材質用於機身背面,既可保護機身,模具製造成本也相對低一些。但是金屬材質也阻礙了WIFI信號的接收效果,我們都可看到採用金屬背面板的產品總有一小塊面積是用塑料保護的。而這,也對工業設計水平有了非常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會極大破壞了整體的造型美感。
非金屬材質,當然,就是指最常見的ABS工程塑料材質了。塑料材質雖然不及金屬質感強,硬度高,但較低的成本與極強的可塑性是目前任何材質也無法代替的。並且目前的噴漆工藝水準已可在塑料上噴出磨砂、橡膠及烤漆亮面等不同視覺觸覺效果,這也使工程塑料將在很長一段時間繼續佔據主流產品的材質選擇。
第12頁:屏幕尺寸如何選
屏幕尺寸如何選
由於屏幕尺寸是影響平板機身外觀及大小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談到機身尺寸的問題時,就不得不了解平板產品屏幕大小及比例的用途。
目前國產平板主流屏幕尺寸,主要包括5英寸16:9屏幕,7英寸16:9屏幕,8英寸4:3屏幕,9.7英寸4:3屏幕,以及本次評測中艾諾NOVO8所採用的8英寸16:9屏幕。而絕大多數廠商包括我們評測時所說的平板屏幕尺寸數據,其中的「X」英寸是指屏幕對角線長度,而16:9與4:3,則是屏幕長寬比例。
對角線長度相同的屏幕,顯示面積卻是不同的。比如同樣是8英寸的4:3與16:9屏幕,酷比魔方U10GT屏幕顯示面積就大於艾諾NOVO8,這在網頁瀏覽及讀電子書時會有非常大的用處。而目前電影視頻都已是寬屏化,因此16:9比例在播放電影時顯示區域更大,效果更出眾。並且也有部分遊戲當初是為手機屏幕主流的800X480解析度設計的,對4:3比例的屏幕支持性不夠好。因此16:9對於遊戲的支持性也相對更出色一些。
第13頁:平板操作方式
平板操作方式
對於平板電腦來說,操作方式上最主要的就是屏幕觸控操作。安卓系統良好的UI界面設計方便了我們只需用手在屏幕點擊相應的圖標,就可完成絕大多數的應用操作。但目前來看安卓平板完全拋棄物理按鍵是不現實的,電源鍵這自不必說,HOME鍵及主菜單鍵也是無法完全省略的操作按鍵。
當前的國產主流平板電腦,物理按鍵按鍵基本都包括了電源鍵、HOME鍵、菜單鍵、退出鍵這幾個功能按鍵,少數平板則還帶有音量調節鍵。對於大多數產品將音量調節鍵的省去,筆者一直是持保留態度,因為目前很多應用運行時無法方便的調節音量,省去物理音量調節鍵反而使操作變得更繁瑣。但現在看來音量按鍵的省去基本已是大勢所趨,我們作為用戶也只能儘可能適應這種變化趨勢。
目前的很多高端安卓手機正逐漸將物理式按鍵改為觸摸式按鍵,這使操作的舒適度提升了不少,並且視覺上也更顯簡約漂亮。本次評測中,臺電T760、原道N50、藍晨V11與普耐爾MOMO7至尊版都是將HOME鍵、菜單鍵及退出鍵設計成虛擬觸摸鍵形式,視覺美觀性與操作便利性也確實提升很多。
第14頁:平板接口設計
平板接口設計
平板產品的接口,已從最初的僅有數據傳輸口、DC電源孔、耳機孔發展到現在幾乎款款帶有TF卡擴展槽、HDMI高清輸出接口甚至HOST USB接口。 我們來看看本次橫評16款產品的接口配置情況。
以上可以看出,對於最基本的數據傳輸接口,絕大多數產品都採用的Mini USB接口,而只有藍魔W3HD、臺電T760與普耐爾MOMO7至尊版三款產品採用的是Micro USB接口。事實上Micro USB接口是Mini USB接口的下一代規格,相對Mini USB接口具有體積更小巧、使用壽命更長等特點,但通用性方面暫時還無法與Mini USB相抗衡。但相信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數碼設備採用這一接口。
TF卡擴展槽與HDMI高清輸出接口在本次橫評的16款產品中款款都帶。TF擴展卡將平板的容量變得無所阻隔,是一項最實用的接口設計之一。而隨著當今平板產品對高清視頻支持性越來越完善,用戶對高清視頻的需求越來越盛,HDMI高清輸出功能也變得更有實用價值。
本次橫評的產品帶有Host USB接口與不帶的產品數量基本相當,體積相對較大的8英寸平板產品帶有Host USB接口的較多,而體積越小的產品,越很難加入此接口。但所有不具有Host USB接口的產品都可通過數據傳輸口連接來實現OTG功能。
平板產品的接口是越來越豐富,但眾多的接口也為平板帶來了一個比較容易忽視的問題,即接口進灰影響硬體運行。可以看到本次橫評產品中原道N50、艾諾NOVO8、思歌Newten7都設計了接口防塵蓋,這樣人性化而成本消耗並不高的設計是值得其他廠商來學習借鑑的。
第15頁:16款中端平板性能橫評
16款中端平板性能橫評
我們如何去評價他們的性能
眾所周知,平板電腦和我們平時所使用的整機或是筆記本有著很大的區別,硬體性能只能是平板電腦性能的一部分體現,跑分並不是平板電腦性能體現的全部,用戶體驗才是真正重要的部分。但是說用戶體驗很玄乎,根據筆者的歸納我們可以將完整的用戶體驗歸結成為這樣一個基本的步驟上:
1、用戶用手觸控平板,用眼睛觀看平板內容的顯示效果。
2、平板通過自身硬體配置和系統對用戶的操作作出反饋,切換到相應的系統或是程序界面。
3、用戶對平板進行全面操作應用,平板在一定時間內穩定地對操作產生響應。
這三個步驟雖然看上去簡單,但是這三個步驟如何快速地流暢銜接,是平板性能體現的關鍵所在,所以我們今天的性能橫評將針對這三個步驟進行展開,分別通過平板的觸控效果,屏幕顯示來體現第一步驟,cpu、圖形核心、綜合性能,遊戲實測來體現第二步驟,續航時間來體現第三步驟。
第16頁:參評平板主控晶片介紹
參評平板主控晶片介紹
片上系統,這是對目前嵌入式晶片架構最好的詮釋,在性能不斷強化的行動裝置上,主控晶片的各個硬體部分的獨立性在不斷被擴大著,成為了平板性能的重要保障,而在高端主板基本上都被Nvida的tegra 2晶片佔據的時候,中端平板上的晶片卻是百家爭鳴,下面先為大家結介紹一下今天參測的產品所使用的晶片方案。
瑞芯微RK2918
RK2918的前代產品RK2818是原先很多國產智能產品通用的解決方案,RK2918正式應用之後迅速以其出色的性能和良好的兼容性為很多產品所應用,它採用了55nm製作工藝,搭載了ARMv7架構的首款核心Cortex-A8.最高運行頻率可達1.2GHz,而在很多應用這款產品的新固件中,運行頻率也都達到了1.2GHz,搭配了GC800高性能GPU,像素填充率和三角形生產率分別為700M/s和60M/s,完美支持OpenGL2.0,圖形性能也同樣強大,作業系統方案採用了Android2.3,支持近乎全部1080P視頻格式,給我們帶來不輸於主流平板的系統體驗。
硬體配置
核心:ARM Cortex-A8
最高頻率:1.2GHz
GPU:GC800
系統方案:Android2.3 SDK1.0 SDK2.0
全志A10
全志A10是近期來最火熱的新方案之一,作為一般用戶來看的話,這款晶片最大的亮點無異於2160P超清視頻播放的支持,無論這一點是否是噱頭這款晶片在性能提升上的創新之處還值得肯定的,它同樣採用了Cortex-A8核心,運行主頻在第一版固件中便可達到1GHz,和RK2918不同,全志A10採用的GPU是和8726相同的Mali400,形成了一套新的ARM整合方案,然而這款晶片最大的亮點還是在於全新的眾核技術,將CPU、GPU、DPU、VEPU、SPU、APU、UPU等多個核心整合一體,協作並行,達到性能的提升。
硬體配置
核心:ARM Cortex-A8
最高頻率:1.2GHz
GPU:Mali400
系統方案:Android2.3
Amlogic8726
作為國產2代平板最早被廣泛應用的晶片方案,Amlogic8726在國產平板擺脫低性能低質量的帽子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基於65nm工藝,採用了ARMv7架構的Cortex-A9單核核心,一般運行主頻在800MHz,最高可達1GHz,多級流水架構,具備128KB二級緩存。內置由ARM提供的Mali400GPU方案,支持OpenVG1.12D圖形以及OpenGL 1.1以及OpenGL 2.0 3D圖形,支持6種紋理貼圖,採用Android2.2系統方案,支持多種格式1080P視頻解碼,性能十分強勁。
硬體配置:
核心:ARM Cortex-A9
最高頻率:1GHz
GPU:ARM Mali400
系統方案:Android2.2
三星S5PV210
這款代號為蜂鳥的主控晶片是三星1GHz晶片的代表之作,它基於32位ARM cortex A8精簡指令集,具有64/32位的內部總線結構,支持1GHz運算速度,內含32KB/32KB的數據/指令一級緩存,512KB二級緩存,可以實現2000DMIPS(每秒運算2億條指令集)的高性能運算能力,晶片內建3D圖像引擎PowerVR SGX540,是第五代PowerVR產品,其多邊形生成率為2800萬多邊形/秒,像素填充率可達2.5億/秒,在3D和多媒體方面比以往大幅提升,能夠支持DX9,SM3.0,OpenGL 2.0等PC級別顯示技術,雖然在國產平板中的應用不廣,但其出色的性能鋒芒確實無法掩蓋的。
硬體配置:
核心:ARM Cortex-A8
最高頻率:1.2GHz
GPU:PowerVR SGX540
系統方案:Android2.3
第17頁:主動篇-觸控決定易用 屏幕觸控效果測試
主動篇-觸控決定易用 屏幕觸控效果測試
平板產品最為重要和吸引人的就是爽快的革命性的觸控操作方式,自從iphone出現之後,電容觸控的操作方式被廣泛應用到移動平臺上,作為傳統按鍵的替代者,觸控操作是改善人機互動的重要應用,而電容觸控方式的靈敏度和流暢度也是傳統平板所不能相比的。近年來,由於電容觸控方案成本的不斷降低,其在中端平板上的普及率也越來越高,我們今天參測的平板產品中除頂尖Tpad801是電阻觸控以外均採用了電容觸控操作的方式,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電容觸控平板的效果如何。
對於觸控效果我們的測試方法如下:使用一個平板上的繪圖軟體,然後從平板的邊緣開始慢慢繪製對角線,通過觀察對角線的軌跡波動狀況的大小,來看平板在觸控過程中觸控屏循跡的精確度,是否發生漂移現象等,以下就是我們的測試結果。
在傳統的評測中,我們很少能看見較為直觀的關於觸控效果的評測,所以筆者通過網絡獲知這種方法之後也是十分高興,希望這種方法能為讀者帶來一個較為直觀的結果。從目前的測試圖來看細心的讀者恐怕已經發現,解析度較高的屏幕普遍波動較為嚴重,而解析度較低的屏幕卻反而沒有太多的漂移跡象。
通過測試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對於屏幕點陣較為密集的高分屏來說,多數的國產平板都出現了較為嚴重的軌跡漂移現象,觸控板和屏幕的點對點觸控銜接沒有做好優化,屏幕整合方案的配置一般,但是還是有兩款高分屏方案的產品的表現十分搶眼,分別是臺電的T760和艾諾的NOVO8領先版,兩者雖然也有循跡波動,但是軌跡偏移很小,沒有出現較大的波浪現象,觸控軌跡定位準確。
低分屏方案在此次的測試中都表現的非常不錯,很多屏幕幾乎都沒有產生明顯的偏移波動,這和屏幕解析度較低,觸控板的點陣循跡較少有很大的關係,也是我們在低分屏產品上操作明顯更加流暢的重要原因,低分屏中的表現都比較平均,但是相比之下世酷X7和藍晨V11在循跡上似乎更加準確一些。看來,國產平板需要提升的不僅是屏幕解析度,而是更換高分屏後能同樣保持電容屏應有的出色觸控體驗。
第18頁:主動篇-圖片實拍 紅藍圖片顯示效果測試
主動篇-圖片實拍 紅藍圖片顯示效果測試
在知道了各個屏幕的觸控效果之後,我們接下來帶大家看看他們的顯示效果,此次我們沒有通過專業測試圖片來一次看清他們在色彩過渡時的顯示效果,而是通過3原色色調的高清圖片來具體表現他們的顯示效果,同時放出原圖來給大家作為對比的參照,看看他們在3原色的實際顯示能力上究竟有什麼樣的表現。
為了避免光源對於屏幕顯示效果的實際影響,我們將測試環境選在了不透光的暗室環境中進行,但是由於相機拍攝過程中,測光和感光的影響,拍攝的圖片和實際的顯示效果多少會存在一些差異,所以以下圖片僅作為一個對比標準,用戶在實際選擇時還需要去看一下,以下是紅色色調的對比結果。
通過紅色色調對比我們可以看出,不少低分屏方案的產品在這一輪測試中出現了較多色偏現象,而高分屏產品的顯示效果則更加接近於原圖的顯示,色偏較為嚴重的圖片基本上都是顯示偏淡,以及屏幕發暗,而這一輪中藍魔W3HD和臺電T760在高分屏中的表現頗為搶眼,而低分屏則以N50和momo7的表現為佳。
在藍色色調圖片顯示中,幾乎所有的平板都有不同程度的顯示偏亮的情況出現,並且在天空顏色層次的顯示中有不同程度的色塊分層現象,表明了中端平板在藍色的顯示上還要加強顏色的過渡能力,而在這一輪測試中W3HD和Newten7的顯示表現相對來說,顏色的層次更加豐富一些,原道N50的表現也比較不錯。
第19頁:可視角度問題大 綠色圖片與可視角度果測試
可視角度問題大 綠色圖片與可視角度測試
由於在過去的評測中,很多平板產品的綠色過渡效果顯示都不理想,因此我們將綠色的圖片顯示單獨分析,綠色也的確是一個較難把握的色域,這組圖片也是通過兩次拍攝才得到的。
事實也是證明了綠色色域的較難把握特性,在這次測試中,幾乎所有的圖片都產生了偏暗或是偏亮的現象,基本很難有將原圖的綠色表現的比較完整的產品出現,不過這樣的結果在高端主流上也是一樣的,相對來說,這次測試中,酷比魔方U10GT和昂達Vi30加強版的顯示效果還是比較不錯的。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這些參測平板的可視角度情況,和之前的三色圖一樣,我們同樣通過實圖拍攝的方式,通過正面實圖和思歌觀視角度的實圖對比來看看這些平板產品在四面觀視時是否發生色偏現象,以此來測試屏幕的可視角度情況,以下就是我們的測試結果(所有圖均可點擊放大)。
從左到右依次為:Vi30豪華版 W3HD Tpad801
在這項測試中,比較遺憾的是由於這些產品沒有一個是使用了IPS屏幕的,所以沒有一款產品的屏幕能達到四面可視的一個結果,基本上屏幕的狀態都是三面可視,但是下角度發暗色偏,上角度有一點偏亮的情況,少數的產品中還出現了兩面觀視偏暗的現象,不過,這也是由於受到了屏幕的材質限制,所以也可以理解,除卻這樣一個硬傷之外,我們可以看到W3HD,T760,Tpad801,U10GT等產品的在下角度雖然也有明顯的色偏現象,但是總體來說只是變暗一些,並沒有過度的圖案變形,顯示效果不錯。
第20頁:反饋篇-綜合性能測試 Quadrant Advanced
反饋篇-綜合性能測試 Quadrant Advanced
下面讓我們進入第二個步驟的測試,同時也是我們今天的核心測試,硬體性能測試,看看本次參測的多款中端小平板是否足以為用戶帶來最快最靈敏的操作反饋。
首先我們要進行的是平板的硬體綜合性能的測試,這個測試分別通過兩款軟體來完成,分別是老牌軟體Quadrant Advanced以及國產新銳測試軟體超級兔子,以防止產品出現某一個軟體不兼容或是單一軟體得分片面的現象出現,結果將以得分柱狀圖排名的形式呈現,
Quadrant Advanced
Quadrant Advanced是Android平臺中最為老牌同時也是口碑最好的性能測試軟體,它基於Java語言,通過CPU、內存、2D圖形、3D圖形、輸入輸出等多個方面來對平板進行綜合性能的測試評價,並提供了多款主流行動裝置進行對比,讓我們更為直觀地看到平板的綜合性能得分情況,由於測試的項目細化並且眾多,這款軟體在外國多家著名科技媒體上獲得好評,是一款非常出色的綜合性能評價軟體。以下是這款軟體的測試結果。
測試結果分析
這款軟體的測試結果中排名較為靠前的多數是使用了全志A10晶片方案以及RK2918 SDK2.0方案的平板產品,其中以A10平板的得分表現最為突出,但是總分項目的評分圖上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A10平板還是SDK2.0都是通過大幅提升內存和輸入輸出的得分提升了自己的綜合跑分成績,在A8核心性能得分上並沒有太多的變化,受到核心的限制還是比較嚴重的,同時3D性能的得分上也有所提升,解析度對成績也有很大的影響,而採用Amlogic主控方案,主要在I/O方面有所提升的世酷X7則是一躍拿到了最高分,十分出人意料,同時遺憾的是由於三星的晶片不兼容,思歌Newten 7沒有完成此項測試。
第21頁:反饋篇-綜合性能測試 超級兔子
反饋篇-綜合性能測試 超級兔子
超級兔子
作為國產的老牌軟體廠商,超級兔子一直以PC平臺的優化軟體以及硬體測試軟體而受到很多國內DIY玩家的好評,如今Android平臺上我們也同樣看到了超級兔子的身影,這款超級兔子綜合性能測試同樣分為了CPU,2D、3D圖像以及輸入輸出性能和外部SD卡的傳輸速度,同時相較Quadrant而言,這款軟體的獨立測試項目更加具體,同時對比的產品也更新一些。
測試結果分析
這一次測試的結果和Quadrant的測試情況大致相同,採用了SDK2.0以及A10核心的平板依舊得分比較靠前,同時我們可以看到解析度較低的平板產品的排名普遍較高,說明解析度對於移動平板平臺的圖像以及任務處理還是存在著不小的影響,這也是相同方案下高分屏的一個很大的劣勢所在,不過我們看到雖然採用了高分屏方案,藍魔,臺電等老牌廠商的產品還是依舊十分堅挺的,保持著較高的分數表現,尤其是藍魔沒有使用優化過的SDK2.0,跑出這樣一個成績還是令人吃驚不小的,然而這一輪中思歌Newton7的首次出現就拔的頭籌也讓人感嘆三星蜂鳥方案的強勁實力。
第22頁:反饋篇-CPU性能測試 BenchMark
反饋篇-CPU性能測試 BenchMark
在綜合測試過後,我們通過兩款軟體各個平板的核心進行測試,這兩款軟體的共同點是都同時基於底層語言架構,通過最底層的程序運算和指令請求測試各個CPU的實際性能,雖然都基本上採用相同CPU,但是由於產品的做工差異所以測試結果也會存在細小的不同。
BenchMark
雖然作為一款綜合性能測試的軟體存在,但是基於Java底層語言以及十分詳細的單項測試項目使得這款軟體同時也成為CPU性能測試最為合適的軟體之一,他的CPU測試包含了百萬浮點數運算,百萬指令執行等多個評分項目,十分細緻。
測試結果分析
在這一輪測試的結果中,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全志A10還是SDK2.0都沒有使A8核心的性能上產生進一步的提升,他們的測試結果得分也基本相同,雖然有差異,但幾乎可以忽略,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一輪的測試中,藍魔、酷比魔方等主流廠商的產品排名都有了相應的提升,而榜首的第一和第二分別被兩臺A9核心的平板佔居,充分說明了A9核心產品是在計算和邏輯處理上還是非常強大的。
第23頁:反饋篇-CPU性能測試 Nbench
反饋篇-CPU性能測試 Nbench
Nbench
Nbench這款軟體的測試項目並不多,只有內存、整形和浮點型三個運算測試項目,然而,軟體中提示的一句話最為打動人雖然這個測試要花10分鐘,但是請相信我們,這是一款真正的CPU測試軟體。這麼說自然是不無道理的,雖然測試項目少,但是作為CPU測試軟體,Nbench基於C語言架構設計,是核心運行的基礎語言,不受JIT影響,讓測試結果更加公正。
測試結果分析
這一次測試的分數分布十分均勻,在這一次測試中全志A10晶片可謂是全線大勝,佔據了前三名,D80更是獲得了第一,而思歌也的確是異軍突起依舊以不俗的成績排在第5,而作為國產老牌廠商,臺電T760或是藍魔W3HD的跑分成績也十分不錯,但似乎對於核心性能來說,A10晶片的協處理器和眾核架構似乎更加有效,遺憾的是,由於兼容性問題,A9核心的兩款產品未能完成本次測試。
第24頁:反饋篇-圖形性能測試 An3DBench
反饋篇-圖形性能測試 An3DBench
作為最後一部分的反饋篇我們對平板的圖形性能進行一個全面的測試,同樣是通過兩款軟體進行,分別是號稱手機3Dmark的An3DBench和基於OpenGL 2.0的圖形測試軟體NenaMark1,作為很多用戶最為關心的一個點的所在,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GC800大戰Mali400和PowerGX540是一個什麼樣的場面吧。
An3DBench
這款軟體號稱手機上的3DMark,通過屏幕解析度,多重光影,材質處理,貼圖處理,多邊形計算,關鍵幀處理等多個方面對平板的圖形處理核心進行全面的測試,最後給出各項幀率以及一個客觀的總評分,和PC平臺的測分軟體同樣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是一款非常具有說服力的測試軟體。
測試結果分析
在這一輪的測試中,我們通過結果可以看到屏幕的解析度較低對於遊戲是否流暢有著很大的影響,很多解析度較高的主流平板產品在此次圖形測試中劣勢十分明顯,雖然藍魔W3HD依舊在高分屏陣營中表現不錯,但是很多主流產品都沒有一個十分理想的成績,反倒是很多低分屏產品諸如ICOO D80,藍晨V11在各方面的性能表現上更為出色。
第25頁:反饋篇-圖形性能測試 NenaMark
反饋篇-圖形性能測試 NenaMark
NenaMark
這是一款基於OpenGL 2.0引擎的圖形測試軟體,是目前行動裝置所能接觸到的最高圖像畫質平臺,雖然很多平板都號稱完美支持OpenGL 2.0,但是和實際的測試情況依舊是有一定的差別,所以這項測試對於平板的圖形性能來說十分有必要的。
測試結果分析
這一次的測試結果再一次強有力地佐證了A10晶片方案加上低分屏是一個十分強大的方案,同時SDK2.0的低分方案也是絲毫不差。這一點從一直跑分出色的藍晨V11以及原道N50上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驗證,然而這一次歐恩N3加強版確實很讓人驚訝,獲得了榜首位置,而很多主流的高分屏產物依舊沒有太大的起色。
第26頁:實用篇-電池能用多久 續航時間測試
實用篇-電池能用多久 續航時間測試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產品的續航:
測試方法:
產品的續航測試中,我們依舊採用了最為傳統的,也是最為基礎的應用之一的視頻播放作為本次測試的手段,本次續航時間評測中,我們採用了統一的720P高清RMVB格式視頻進行測試,由於視頻播放是國產中端產品的優勢所在,所以對於720P的片源來說,播放還是沒有問題的。
我們把片源都拷到各個平板上之後,將屏幕調製一般亮度,音量控制適中,關閉包括自動待機,自動兩節亮度等功能,在wifi開啟條件下循環播放視頻,待電量耗盡後,平板自動關機或睡眠時,記錄下此成績作為續航時間的評價標準。
參測產品續航時間藍魔W3HD6小時45分鐘昂達Vi30W豪華版5小時53分鐘臺電T7605小時32分鐘酷比魔方U10GT6小時23分鐘艾諾NOVO8領先版5小時26分鐘優擇F4C6小時18分鐘原道N505小時31分鐘普耐爾MOMO75小時48分鐘尼派P806小時04分鐘斯貝S-MD096小時01分鐘世酷X75小時11分鐘藍晨V116小時37分鐘ICOO D806小時25分鐘思歌Newten75小時33分鐘頂尖 Tpad8015小時20分鐘歐恩N35小時13分鐘通過測試結果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中端平板的續航時間大多維持在5小時多到6小時多一點,有兩款產品超過6個半小時續航,分別是藍晨的V11和藍魔的W3HD,其中W3HD續航時間長,達到了將近7小時,其他產品的雖然只有5個多小時,但是用戶一般一天間斷的使用需求還是可以滿足的。
第27頁:16款中端平板音質橫評
16款中端平板音質橫評
對於平板來說,雖然消費者對於它的關注度都在於硬體配置、系統版本或者網絡的相關支持等等,但是也有不少消費者關注它的音質怎麼樣,畢竟作為一類隨身產品而言,並不是任何時候都能拿出來看看網頁玩玩遊戲的,在很多時候智能強大的平板依然只是充當一個簡單的MP3的功能,那麼音質方面也就變得非常重要。所以在關注完這16款產品的外觀性能之後,我們不妨先感性地放鬆一下,看看這16款平板的音質表現究竟如何。
音質評測附件介紹
作為音質評測,評測中的設備也顯得很重要了,並且相對而言我們也需要一個直白中正的聲音來判斷這兩款播放器的音質,所以我們選擇了一直以來評測常用的幾款揚聲器產品作為評測器材。
森海塞爾IE8
作為森海塞爾的隨身耳塞旗艦,IE8上市雖然只有三年的時間,但是憑藉其優秀的聲音和可調節的低頻開關,一直得到了眾多燒友的追捧,IE8有著在耳塞中可以傲視群雄的出眾低頻,更為難得的是其出眾的低頻並沒有影響到高頻的通透和中頻的濃厚感情。作為一款聲音非常中正的產品,可以說是作為評測來說最好的揚聲器端之一。
森海塞爾HD25-I-II
森海塞爾經典的監聽耳機,森海雖然涉足監聽行業很少,但也不乏經典產品,HD25-I-II就是這樣一款產品。低調的外觀和相比其他監聽耳機小巧的單元卻並沒有讓其在素質上輸給其他大牌監聽耳機。而作為一款監聽耳機,其真正中正平衡的聲音也是評測的不二選擇,並且這款耳機70歐姆的阻抗也是一個考驗播放器推力的不錯選擇。
斐雅通PS210
這款耳塞有著比較中正的聲音和一般消費者普遍可以接受的價格。PS210很好地結合了入耳型和開放型耳機的雙重優點。鋁製外殼持久耐用,內置線性調節器,可隨個人偏好發揮不同音樂特質。應用動態揚聲器驅動單元及聲學傳感器技術 ,低音表現更豐厚,聲音還原更真實。
測試曲目介紹
測試曲目全部使用WAV無損壓縮格式,在曲目方面高頻部分挑選了L"estro armonico, Concerto No.1 in D major這首著名的小提琴曲目,開頭部分的小提琴演奏可以有效的監測設備的高頻回放能力。中低頻部分選擇了蔡琴的《渡口》和老鷹樂隊的《加州旅館》作為試音曲目,這兩首歌作為老牌的試音曲目有著不錯的錄音素質與這兩個頻段優秀的測試能力。
第28頁:音質評測
音質評測
音質評測
本次的評測共有16款平板產品,對於這樣巨大的一個橫評數目來說,還是很罕見的,並且對於聽感這種比較主觀的東西來說,將16款產品分別一樣一頁一頁三種音樂的分別評測明顯還是不太靠譜的,並且大篇幅的文字對於讀者來說也未必就會喜歡。所以筆者經過1-2周的試用和自己的對比聆聽之後,得出了下表。
在開始這次評測之前,我一直以為所有的安卓產品的音質都是差不多的,不會好到哪去,都是一樣的悶和暗,但是仔細對比了這16款平板之後覺得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當然相比市面上的各種純音MP3來說確實還是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對於簡單的聽聽流行歌曲來說,這些音質已經足夠用了,並且安卓系統帶來了更多的可玩性,可以裝一個rockbox一類的音頻軟體來增強一些音質。
第29頁:16款中端平板應用體驗橫評
16款中端平板應用體驗橫評
雖說性能數據很有說服力,但是歸根到底實踐出真知,16平板的表現究竟如何我們還需要通過實際的體驗才能知道,最後的應用體驗橫評包括了系統流暢度、遊戲娛樂體驗、網絡應用體驗與視頻播放測試,除了視頻播放測試以外,其他三項測試主要都是關於使用體驗性這種比較主觀的測試項目。而既然談到體驗,這似乎與性能測試多少有所重複,但實際情況卻不是如此, 首篇橫評比較偏重於理性測試,本篇則通過實際應用時的體驗效果來更全面而細緻的了解不同產品的差別。在我們的實際購買中也更加有參考價值。
系統流暢度測試
對於用戶來說,一款平板帶給他們的印象往往就是通過外觀與操作時的流暢度來判斷的。外觀這是仁者見仁的問題,而系統的流暢度方面,筆者用客觀計量與主觀體驗兩種方式來比較這16款平板產品。
測試準備:在每款平板的Flash快閃記憶體盤上只安裝如下軟體:QQ for Pad、新浪微博、UC瀏覽器、優酷視頻客戶端、愛奇藝影視客戶端、水果忍者穿靴子的貓、武士2、實況足球2012、都市賽車6等幾款常用軟體,用以模擬平板在實際使用時的狀態,使測試更加具有實用性。
1. 開機速度測試
這是本次系統流暢度測試中最具客觀性的一項測試。測試方法採用先將每款平板安裝好軟體後關機,然後開始計算從點擊開機鍵後從開機啟動到解鎖桌面時所用的時間,每款產品各測試兩次,取時間平均值進行對比。
2. 系統菜單流暢度
對這項測試筆者對各位網友表示歉意,因此暫時還沒找到合適的菜單流暢度測試方法,只能通過個人主觀上對這些產品菜單滑動時的體驗感受來大概比較一下每款產品的菜單流暢程度差別。
經過實際體驗,得出的結果是:原道N50、思歌Newton 7、酷比魔方U10GT、優擇F4C在系統流暢度有著非常不錯的表現,而其他產品大同小異,也都足夠滿足一般要求。
以上測試可以看到最終SDK2.0版RK2918晶片方案普遍在開機速度上有了不錯的優化,而實際系統流暢度方面則是低分屏產品佔據優勢。另外採用三星處理器的思歌Newten 7儘管也是高分屏產品,但它的系統流暢性也完全不差於低分屏平板產品。而有些遺憾的是,同樣採用高分屏的藍魔W3HD在之前的單品評測中舒適的操作體驗曾給我們帶來很大驚喜,但這一次送來橫評的產品是其UI美化版的,畫面美觀度提升許多,但流暢度卻有所下降了。但令人欣喜的是,本次橫評的每款產品的系統流暢度都已足夠令人滿意,幾乎沒有延遲或者卡頓現象。
遊戲體驗測試之遊戲介紹
在平板的日常使用中,遊戲應用對很多人來說也許是最重視的功能之一。我們之前已通過硬體測試軟體的跑分情況對每款平板的圖形性能加以對比,但平板上的遊戲應用往往由程序兼容性,運行流暢度,畫面效果與操作體驗四方面影響,因此接下來將通過四款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遊戲進行遊戲應用體驗測試。
水果忍者穿靴子的貓
這是紅遍iOS平臺、安卓平臺的休閒動作遊戲水果忍者的新版本。穿靴子的貓目前已登錄安卓平臺,筆者也在第一時間推出其試用文章,通過試用筆者認為「水果忍者穿靴子貓"可玩度依然很高,並且畫面效果還相對老版有一定的提升,而操作方面對系統的觸控識別要求依然很高,所以其具有非常好的測試效果。
武士2復仇
武士2復仇這款遊戲移植自iOS平臺,其有著漫畫般唯美的畫面,酣暢淋漓的打鬥效果,一直都是一款人氣很高的3D動作遊戲。這款遊戲雖然推出時間已久,但對於很多平板來說運行方面依然有一定的壓力,同時遊戲中需兩點持續觸控的操作方式也能有效測試平板屏幕多點觸控效果,因此也選擇了它作為測試遊戲。
實況足球2012
大名鼎鼎的實況足球系列對於任何一個遊戲玩家來說都不陌生,而最新版的實況足球2012安卓版也於近期面市。實況足球2012新增了許多遊戲模式,球員也更加真實,由於新引擎的加入電腦AI顯著提高,娛樂性再次加強。由於這款遊戲的性能要求比較適中,同時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應軟體兼容性問題,因此選擇實況足球2012作為測試遊戲。
都市賽車6
過去在手機上的Java平臺流傳這樣一句話"Gameloft出品,必是精品」,而今進入平板時代,Gameloft依然在為我們不斷推出畫面及遊戲性都非常出色的安卓遊戲,都市賽車系列更是安卓平臺上非常出眾的賽車遊戲系列。最新版都市賽車6具有八百多兆的數據包,包含了非常豐富的遊戲元素,這也使其成為一款對硬體性能要求非常高的遊戲,重力感應的操作方式讓都市賽車6成為非常好的性能測試遊戲。
如果考慮玩家數量,也許憤怒的小鳥和捕魚達人也許也應該加入到評測遊戲中,但對於目前的國產主流平板產品,憤怒的小鳥已經完全不能體現出使用體驗的差別,而捕魚達人則需要很長時間的測試運行才能有一定的效果顯現,因此放棄了用這兩款遊戲進行測試。請諸位網友諒解。
以下是這16款產品在四款遊戲中的測試表現。可以看到,不同晶片方案產品的表現各不相同。
全志A10方案目前沒有高分屏產品,而參加橫評的藍晨V11、ICOO D80豪華版、昂達Vi30豪華版在遊戲運行流暢度方面都有出色表現,但軟體兼容性略有問題。比如實況足球2012不能全屏顯示,都市賽車6的畫面總是出現光線條。
而RK2918方案產品的軟體兼容性比較出色,運行也是非常穩定,但幾款高分屏產品運行流暢度明顯不敵低分屏,哪怕是SDK2.0固件也不能對其流暢度有明顯提升。另外,藍魔W3HD在運行都市賽車6時雖然不能全屏顯示,但卻有著所有這些評測產品中最為優秀的重力感應系統,這會在很多賽車遊戲中得到非常好的體驗效果。
採用A9核心架構的世酷X7的3D性能實際是比較強大的,當然這也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其不算高的屏幕解析度造成的原因。相比之前的機器,艾諾NOVO 8就要遜色不少了,1280X768的超高解析度能帶來特別精細的畫面顯示效果,但也給系統運行帶來極大壓力,遊戲流暢度遠不及其他產品。
最後,採用三星S5PV210晶片的思歌Newten 7在遊戲測試環節帶給筆者很大的驚喜。它有著較高的屏幕解析度,卻也在遊戲流暢度有著出色的表現,幾款遊戲測試下來,其僅僅在觸控靈敏度上稍微有些不足,而其他表現則堪稱完美。
網絡應用體驗之網頁瀏覽與在線視頻播放
我們所要橫評的這16款平板產品的網絡連接方式都主要通過WiFi進行,若要通過3G無線上網或者乙太網有線連網則必須通過OTG外接設備進行,本次橫評將只對WiFi條件下的各平板網絡應用效果進行橫評測試。
1. 網頁瀏覽流暢度
由於16款產品都可支持Adobe Flash Player10.3,因此對於當前網際網路主流的網頁都可完整打開。在同樣的網絡環境下,記錄每款產品完整打開中關村在線、騰訊、網易幾大網站的主頁所用時間,並且也測試通過手指的滑動進行頁面的下拉、放大或者縮小操作的流暢度,最終得到如下結果:
2. 在線視頻播放
對16款產品的在線視頻播放測試,採用網頁播放與客戶端播放兩方面進行測試。測試網站則選取了優酷、愛奇藝與土豆網三大視頻網站,並安裝了這三個網站所開發的安卓客戶端。由於目前的普通在線視頻播放完全難不倒主流平板產品,因此選擇用在線高清視頻進行播放效果對比,16款平板在每個網站都選擇播放同一個在線高清視頻。
在用預置瀏覽器分別打開優酷網、愛奇藝與土豆網高清視頻時,各款產品的播放效果如下表所列:
用優酷網、愛奇藝與土豆網的客戶端播放在線高清視頻,效果如下:
播放效果評定標準:雖然視頻體驗效果與畫面流暢度、色塊顯示與音畫同步等都有密切關係,但對於網絡的在線視頻播放時是否有好的體驗效果只取決於畫面是否卡頓。因此上兩幅圖中「大笑」表示畫面非常流暢;「微笑」表示流暢度尚可,勉強可以觀看;「難過」表示卡頓此起彼伏,無法滿足播放需要。而完全與播放時的畫面效果無關。
網絡應用體驗之測試結果分析
3. 常用網際網路軟體
對於常用網際網路軟體的測試選取了QQ for Pad、新浪微博、微信等軟體客戶端,測試軟體兼容性與穩定性表現。
我們由此也能看出,SDK2.0版的RK2918晶片方案在網絡體驗上有著比較明顯的優勢,無論是頁面的縮放、下拉操作還是對在線高清視頻的播放能力都要強於其他晶片方案。而未升級SDK2.0的RK2918方案產品則表現非常一般。
其次表現比較出色的是全志A10晶片,在頁面打開速度與SDK2.0版相差並不明顯,縮放、下拉頁面的流暢度普遍也還不錯,只是面對在線高清視頻播放上有些力不從心。
A9晶片架構的兩款產品在網頁瀏覽方面有著不一樣的表現,艾諾NOVO 8雖然遊戲體驗吃了很大虧,但在網頁瀏覽方面有著相當出色的發揮,頁面打開速度與縮放操作體驗都不遜色於SDK2.0固件下的RK2918方案,但在在線高清播放上則與全志A10一樣有些不給力。世酷X7則在網頁瀏覽與在線高清視頻播放上都表現不夠出色。
而對於絕大多數的網絡應用軟體,這些平臺的產品都做到非常出色的兼容性,畢竟如果出現任何閃失,都可能會丟失很大一批用戶。
第34頁:視頻播放測試之視頻文件介紹
視頻播放測試之視頻文件介紹
平板產品之所以能如此快速的佔領高清MP4市場,除了功能全面可玩性高以外,也是由於在價位相差並不大的情況下也擁有非常強大的視頻播放能力。目前主流的平板產品都可硬體解碼最大1080P的高清視頻,並且全志A10晶片方案的產品更是可以支持2160P超高清視頻。但是,並不是說支持1080P高清視頻,就能向下兼容所有視頻文件。因此本次16款平板橫評挑選了幾個常用的高清測試文件與網際網路上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高清視頻文件,力求做到客觀與實用。
筆者在一張16GB的TF卡中拷入了如上視頻文件,然後分別放入這16款平板產品中進行播放。播放軟體採用預置播放器或MoboPlayer播放器進行播放。
第35頁:高清播放測試之結果分析
高清視頻播放能力一直是國產平板的優勢所在,在本次橫評中再次體現出這一點。全志A10確實有著相當強大的視頻播放能力,哪怕碼率很高的MKV文件都可完全流暢的播放,並且沒有任何色塊情況出現。
而A9晶片架構Amlogic8726方案的產品與瑞芯微RK2918方案產品幾乎一樣給力,絕大多數的測試視頻都可完全正常的播放。不過RK2918方案產品對採用384Kbps的WMA音軌測試視頻「高清試機短片系列.Van.Helsing.1080P」未能做好支持效果,只能放出畫面而沒有聲音,其他晶片方案就沒有這個問題。
筆者之所以在前面說要用預置播放器或者MoboPlayer播放器進行視頻播放,很大程度原因就是為了解決三星S5PV210晶片方案相對較弱的高清視頻能力,面對這些在國產晶片上輕鬆播放的視頻,思歌Newton 7預置的播放器播放起來有的卡頓,有的完全無法播放,用MoboPlayer播放器後則可軟解碼多數視頻,使Newton 7的播放能力有了很明顯的提升,但依然有部分視頻播放起來比較卡頓。
橫評的最終章 什麼才是好平板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周期之後,我們終於完成了這16款平板的所有項目內容的橫評工作,雖然在此次參評的16款產品已是不少,但是對於大浪淘沙的中端平板市場來說卻僅是滄海一粟,但是橫評並不拘泥於產品,我們從外觀、性能、音質、應用體驗等多個方面入手,就是為了告訴大家一款好的中端產品應該具備一個怎樣的素質以及究竟怎樣的平板才是最適合我們的平板,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在此次橫評中我們都得到了些什麼。
珍惜外觀 遠離山寨
經過對16款國產中端平板的橫向對比評測,我們可以看到如今的國產產品無論是外觀設計能力還是製造工藝水準都有著長足進步,不同材質不同製造工藝的產品百花齊放,一線品牌與二線品牌之間的差別也是越來越小,而老牌數碼廠商的產品只是在製造工藝方面有著一定優勢,但這種優勢也正在逐漸縮小。
藍魔新產品設計重點就是纖薄
不過我們依然可以看到,絕大多數國產廠商產品還只是在做著表面差異化,並且一切的改變都只是在跟隨著國外品牌的步伐,而未能有更具創新性且人性化的設計。當然,作為為廣大中低端消費群體服務的國產平板廠商畢竟技術及財力有限,能將產品做到更具實用性與美觀性,真正的以人為本,是其當下最主要的任務。畢竟只有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為用戶提供人性化產品的廠商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如何改變?性能離國產有多遠
對於很多傳統玩家的觀念來說,性能等同於跑分,跑分越高,遊戲越流暢,性能就越好。然而對於平板產品這樣的說法還是實用的嗎,顯然不是的,由於操作方式不同,平板所需要完成的遠不止一個簡單的運行和顯示,只有讓用戶享受一個觸控操作的完美流程才是性能的真正含義,片面的性能定義是中端平板製造商們最易出現的問題,很多時候喜歡講原本理念化的東西參數化,只要全部參數都有,便是有了性能,沒有真正考慮到用戶體驗的性能,恐怕只是一紙空數。
在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全志A10的產品雖然大出風頭,但是目前的固件體系卻十分簡陋,而Rk2918卻有了成熟和漂亮的外觀,但那是晶片的性能空間卻明顯到了一個瓶頸期,開發一款晶片的成本很高,我們的廠商在做任何一款產品時都不應該只看到眼前的狀態,與大流的動向,只有把握住真正的方向,認真去做好晶片和固件的整合,才是晶片開發成本的最好整合。
在測試中,恐怕讓大家感到最為糾結的就是高分屏的流暢度低,低分屏的流暢度高了,說實話,這兩者之間確實很難取捨,所以如何確定屏幕的大小,如何選擇最好的晶片方案,如何對固件進行屬於自己的優化使流暢度和解析度之間達到一個平衡,這恐怕也是很多廠商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不要只是看起來很美 注重體驗很重要
在性能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不要採用了低解析度方案以及簡單UI的產品往往會獲得很高的分數,是的,在平板產品的評測中,很多廠商利用評測軟體解析度無法統一漏洞,以犧牲實際的使用效果以及界面優化的方式獲取更加出色的分數以及更加流暢的觸控效果和操作體驗,然而這樣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在實際中卻並未從根本解決問題。
此次參評的產品中,A10晶片所表現出的出色跑分性能,無疑使它在客觀性很強的性能測試中大放光彩,而眾所周知的是,A10產品卻至今沒有推出一個高分屏和自製UI的平板方案,屏幕上粗重的顯示顆粒感,以及原生的簡陋UI卻讓平板給人的的好感大打折扣。而相反,較為成熟的RK2918方案產品卻在自身的SDK2.0方案的支持下逐步找到了用戶體驗的這樣一個定位,更不用說在兩方面表現都十分出色的三星蜂鳥晶片方案產品了。
不僅是在顯示上,同樣的實際體驗差異我們可以在續航,音質等每個細節的表現中看到。平板不是DIY硬體, 一個分數就可以說明很多東西,作為行動裝置的一種,平板應該尋求的是在滿足用戶的基本使用需求,給與用戶最為流暢和華麗的使用體驗,所以,如何在核心性能和平板的其他配置上尋求一種平衡,滿足平板作為行動裝置的應有表現才是更為重要的。
寫在最後
不管怎麼說,win8整合系統的全面蓄勢待發,Android4.0的全面開源升級,再加上硬體配置和做工的更上一個層次,對於國產中端平板來說,2012年才是他們躋身主流領域,嶄露頭角的重要一年。然而,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只有真正在平板的各個方面做足功夫,找到平衡的人,才是中端平板市場最後的贏家。
(責任編輯:殷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