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奧迪,有一項出色的技術是一定要被提起的,那就是大名鼎鼎的quattro四驅系統。同樣是四驅系統,為什麼在一眾四驅兄弟中奧迪卻這麼有名氣呢?這還要從quattro 的誕生說起。
和其他眾多廠家一樣,先進的技術總是先用在賽車上,而quattro最初的開發目標,是能讓車在摩擦力小的路面上更快更穩,只不過沒有扭力放大功能,所以這套系統在容易打滑的較平坦路面更能發揮作用。剛剛誕生的quattro技術首先在拉力賽事上大出風頭:第一輛搭載了quattro系統的Quattro賽車在WRC Group B這個難度極高的組別裡接連砍下了23勝,並且分別在1982年和1984年總積分排行第一。而奧迪研發quattro技術卻僅僅花了兩年時間,這還是當時奧迪的技術總監——費迪南德·皮耶希大膽提出的研發計劃,要知道現在的一部新車更新換代也要個四五年啊。這次WRC的大連勝使得quattro名聲大噪,而這也開啟了WRC四驅賽車的狂潮,很多人甚至因此認識了奧迪。
當年搭載全時四驅系統的Quattro拉力賽車
奧迪很快就把quattro技術下放到了家用車上,從八十年代末旗艦車型奧迪V8全系採用quattro全時四驅技術,到二十世紀初quattro技術在幾乎所有車型上遍地開花,之後的部分車型更是將quattro技術發揚光大。事實證明,大家非常喜歡奧迪的quattro技術,據說奧迪賣出去的所有車中,擁有quattro技術的佔了45%左右,這個數字相當了得。很快,只要提到機械全時四驅,大家就能聯想到quattro,而奧迪也很形象的將自家的全時四驅和壁虎這個形象聯繫到了一起,很多車後面貼的壁虎就是源自奧迪的quattro技術。
進入21世紀,奧迪旗下的大部分車型都有quattro版本,而機械全時四驅結構也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實際上,奧迪的quattro技術很快就有了分支,比如傳統的縱置發動機的託森差速器和橫置發動機的多片離合器,代表車型分別有奧迪A4和TT,但是他們仍然都屬於全時四驅系統。之後的幾次更新,也無非就是把託森差速器改成了傘齒輪中央差速器,實際上還是機械式全時四驅結構。
全系標配全時四驅的奧迪V8,即奧迪A8的前身
第一代奧迪Q7
引發爭議的quattro ultra
在2016年,全新的A4 allroad上出現了一個叫做quattro ultra的系統,這個新系統在結構上較以往奧迪的全時四驅有所變化。因為之前的quattro歷經幾代,縱置平臺全部為機械式鎖緊結構,而新一代的quattro系統卻改為了多片離合器結構,並且沒有了託森差速器機構的機械自鎖功能,這也就是說quattro ultra從全時四驅變為適時四驅了。顯然面對這樣的變化,消費者肯定會有所不滿,但是從奧迪的角度來看,這種把全時四驅改為適時四驅的做法會降低油耗,而消費者也肯定不會處處需要全時四驅來幫助自己脫困。儘管變成了適時四驅,這套四驅系統還是非常有力的,面對冰雪和沙土道路這些常規路段這套四驅系統還是綽綽有餘的。當quattro後綴了ultra的時候,就意味著這樣的四驅系統專注於更高的燃油經濟性和輕量化,而不是單純追求車輛脫困性能。
國內新一代的奧迪Q5L就採用了quattro ultra技術,也就是適時四驅
誠然,奧迪這麼做不僅降低了自家新一代quattro的地位,還會在消費者那裡引發爭議,但是迫於當今嚴苛的環保形勢,恐怕減重和降低油耗才是第一位的,這或許是奧迪做出退讓的原因。不過,機械式全時四驅的quattro系統仍然在旗艦A8和Q7上得到了保留,奧迪應該不會允許自家旗艦車型丟掉這個引以為豪的技術的,畢竟奧迪的quattro四驅還是偏重於高速行駛穩定性的。
quattro
不論怎樣,quattro技術仍然是奧迪一枚重要的籌碼,甚至憑藉著這項技術奧迪才更有實力去和奔馳寶馬比拼。從利用空心軸實現動力分流代替笨重的分動箱開始,quattro就註定成為一個傳奇,相信今後的quattro技術會越發地強大。
關注公眾號漲姿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