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冰雪試駕 quattro才是最好的助燃劑

2021-01-16 愛卡汽車

[愛卡汽車汽車文化原創]

談及「quattro」一詞,相信很容易讓人聯想到1986年那則經典的汽車廣告,熒幕上奧迪100 quattro成功登頂45°雪坡的壯舉,讓可愛的壁虎形象迅速深入人心。對於資深車迷來說,則會首先追憶起WRC B組較量中與藍旗亞037共同上演的世紀大戰,而後因四驅系統太過強大,導致賽會被迫改寫規則一事,更是成就了一段賽車運動歷史上少有的奇談。而此時此刻,我正駕駛著「quattro」車型行駛在星星哨水庫的冰面之上,這隻帶有傳奇色彩的壁虎,似乎又準備蠢蠢欲動了……

本次冰雪試駕活動涵蓋了奧迪旗下多款四驅車型,包括擁有機械四驅結構的Q7與RS5、帶有e-quattro技術的全新國產e-tron,以及MLB平臺下搭載ultra電控四驅系統的A4L,quattro家族所有成員可謂悉數到場。不過考慮到上手難度與車型特性,在接下來的賽道漂移環節中我們將全程駕駛A4L進行體驗,而RS5和Q7將分別對應直線加速與越野穿越等相關挑戰。

冰封的湖面已遠遠超出了雪地胎的抓地極限,所以釘胎才是實現車輛可控的最佳解決方案,不過即便如此,在關閉ECS後車尾在彎道中的活躍程度也會遠超過你的想像。但也正是這僅有的附著力,卻能幫助你在失控邊緣做出完美的漂移動作。

相對後驅依靠動力起漂,四驅車型則更適用於採用慣性或斯堪地那維亞式的漂移方式。前者是依靠入彎前的點剎製造重心前移,從而降低後輪抓地力實現車尾的滑動。而斯堪地那維亞式在操作上則要複雜很多,需要提前向彎外快速轉向,當重新攻入彎心時車尾便會以鐘擺的姿態突破抓地極限,圖中車轍的軌跡便是該種起漂方式的正確走線。

場地內的所有車型均為45TFSI quattro版本,由2.0T高功率發動機提供動力,其帳面數據達到了185kW(252馬力),在1600rpm轉速下即可釋放370Nm的最大扭矩。反映在賽道上,我們可以直觀感受到動力的響應速度,同時兼顧低轉速的輸出特性也更利於在低速彎中對車尾的漂移角度進行調整。當然,如果入彎速度過快,車輛難免會呈現出轉向不足的趨勢,所以學會合理調配動力才是漂移的關鍵。

加長的軸距在冰雪漂移時並不會拖了操控的後腿,相反,車尾相對滯後的響應速度會另容錯率大幅提升,一旦因操作失誤導致姿態狼狽,也依然可以通過及時修正油門與方向恢復到預想的行駛軌跡,這一點對於新手來說無疑是一項福利。

新一代ultra quattro四驅系統採用了多片式離合器差速器,通過壓緊離合器片來鎖止中差。不同於帶有機械式自鎖功能的託森差速器,ultra quattro是通過多個傳感器接收車輛行駛信息,包括發動機扭矩輸出、縱向加速度、轉向角度、偏航角速度等,從而進行前後軸的扭矩分配。值得一提是的系統可提前0.5s進行預判,響應時間僅需0.2s,最大可傳遞100%的動力到前軸或後軸。

這意味著你可以更輕易地獲得漂移成功的成就感,它的上手難度要遠高於在柏油路面上以駕駛樂趣著稱的後驅性能車。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入彎轉向的幅度不宜過大,且需要有足夠耐心等待尾部滑動,而後才可執行反打、開油的常規操作,否則車輛將無法緊抱彎心,甚至極有可能被離心力推上雪牆。

不可否認全新A4L被注入了更多的運動屬性,其中最值得稱讚的是它採用了與同級舒適化趨勢「背道而馳」的底盤調校。緊緻的懸掛在高頻的重心轉移中提供了堅決的支撐,依此大腦對於車身姿態的感知能力才不會受側傾的影響而大打折扣,此時,你只需專注油門與方向的修正,剩下的一切就可以全權交由ultra四驅系統了。

為了全方位體驗冰雪漂移樂趣,奧迪還在現場復刻了四條國際頂級賽道,包括紐博格林、蒙特卡羅、勒芒和霍根海姆。這些賽道包含了各種類型的組合彎道,甚至可以在長直線上將速度拉到130km/h以上,quattro所給予的信心與樂趣,也在此時達到了極致。

全新奧迪A4L漂移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即將上市發布的國產版奧迪e-tron也來到現場。國產版奧迪e-tron採用了與進口版本一致的雙電機布局,並同樣搭載了最新一代的e-quattro電動四驅系統。而不同之處在於,其電池組改由寧德時代提供,同時電動機的綜合輸出功率也小幅下調了13kW,但NEDC續航裡程並沒有明顯縮水。

e-quattro電動四驅系統不再需要機械部件進行連結,這意味著控制單元和電動馬達可以提供更及時的響應速度。一般情況下 ,奧迪e-tron更傾向於保持後驅特性,只有在輪胎打滑、或即將出現轉向不足或轉向過度時,系統才提前做出預判,並對前後軸的動力輸出重新進行分配,而系統執行過程僅需30毫秒,相對ultra四驅更為高效。

儘管帳面數據有小幅下調,但在試駕中你卻很難察覺到兩種版本存在明顯的動力差異。電動機輸出特性在冰雪路面更加顯露無餘,瞬間釋放的540Nm扭矩可讓後輪瞬間突破抓地極限。當然,你還大可使用後驅車的漂移技巧畫出更順滑的弧線,只不過暴力的輸出對油門的精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時切換為經濟模式才是明智之選。

基於上述特性,e-tron漂移的上手難度要明顯高於A4L,它需要你具備更好的車感與控車能力,對油門、轉向的掌控甚至要以毫米為單位進行精準微調。同時,車尾的滑動也省去了那一段相當漫長的等待時間,整個漂移過程也依此變得更具挑戰。

首次上冰的RS 5 Sportback同樣帶來了極致的感官體驗,在一條無盡的直線賽道上,它將負責以3.9s的破百能力將你瞬間推向200km/h的速度世界。

2.9T 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擁有令人膽寒的動力輸出,其可爆發出331kW(450馬力)的最大功率和600Nm的峰值扭矩,8速Tiptronic變速箱經過Audi Sport部門的重新調校,傳動效率更高,邏輯更為激進。除此之外,其所搭載的機械式中央差速器,還可實現零延遲的扭矩分配。

在冰面上進行加速測試時,需要在起步階段線性地向油門施壓,待車輛具備一定的初始速度後方可全力加速。運動模式下,發動機的升擋時機會推遲至7000rpm後的紅線轉速,與此同時,閥門開啟後的排氣系統會更加拼命地營造氣氛,伴隨著積雪造成的小幅顛簸,相信大部分人的勇氣會在200km/h到來前就已被被消耗殆盡。

這樣的加速能力著實令人敬畏,以至於在第二次體驗中我才有膽量全程死踩油門不放,但實際上,在DRC動態駕駛控制系統和quattro的加持下,它的極限還不止如此。令人難以置信的是,RS 5 Sportback可在17s內完成冰雪路面上的0-200km/h加速,而要知道,這一成績僅比柏油路面慢了3s而已。

編輯點評:從業多年,這或許是我參加過的最酣暢淋漓的一場冰雪試駕,皆因在quattro四驅系統的陪伴下,我更加從容、更加盡情地享受到了冰雪漂移所賦予的全感官駕駛樂趣。當然,四驅之王並不需要特意由「冰雪」來加冕,相反在日常用車場景中所表現出的務實一面,才是它深入人心的關鍵之所在。

精彩文章回顧:

科技感升級 新款奧迪A4L廣州車展靜評

全新奧迪A4L正式首發亮相 內飾更換大屏

e-tron&奧迪RS5進階體驗

相關焦點

  • 漂向北極圈 奧迪S5之穆奧尼奧冰雪試駕
    [愛卡汽車 冰雪試駕 原創]8個半小時的飛行,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有點無聊,但這次旅行對於我來說是一種期待。雖然參加過很多冰雪試駕,卻是第一次參加海外的,而且是在一個位於北極圈附近的芬蘭小鎮—穆奧尼奧。你要問我北歐都有什麼特產或有哪些聞名於世的品牌,我可能不能準確的告訴你。
  • 當quattro遇見冰雪,壁虎也能在冰面漫步
    不過,這一次的勇氣不是梁靜茹給的,而是一汽-大眾奧迪給的。這是一汽-大眾奧迪在2021年的第一場冰雪試駕,也是我第一次體驗冰雪漂移。駕駛者的冰雪狂飆樂園此次試駕的場地位於吉林長春的星星哨水庫,該水庫是飲馬河支流——岔路河上的大型山谷型水庫。其中「星星」為滿語「榛子」之意,也有人說,很久以前這裡有隕石墜落,又是岔路河渡河的哨口,故名「星星哨」。
  • 主修體育的法拉第 海外試駕奧迪e-tron
    [XCAR 試駕 原創]  在距離中國15000km的非洲大陸,有個曾被德國長期殖民的國家,那裡不僅有世界上最驚豔的美景,也有全球最難的自駕路線,即便是對非洲異常嚮往的人,在提到這個國家時仍會心懷敬畏,它就是納米比亞。在這樣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狂野地域上,同樣源自於德國血統的奧迪也揭開了同樣神秘的e-tron的面紗。
  • 重溫試駕第一代奧迪Quattro
    是時候發動這件上世紀八零年代代表作,看看人生是否果真到了不惑之年才開花……近來,奧迪飛毛腿的名聲稍顯古怪,儘管先後煉成R8、RS6和21世紀頭十年中尤物RS4這樣的傑作,失手作品卻比之要多一倍。比起反應敏銳的德國對手,今天的RS出品不知所謂何故,往往給人一種有點超然物外的疏離感。
  • 如壁虎爬行——quattro技術
    當年搭載全時四驅系統的Quattro拉力賽車奧迪很快就把quattro技術下放到了家用車上,從八十年代末旗艦車型奧迪V8全系採用quattro全時四驅技術,到二十世紀初quattro技術在幾乎所有車型上遍地開花,之後的部分車型更是將quattro技術發揚光大。
  • 挑釁 試駕奧迪S5 4.2 Quattro【圖】
    我要告訴你的是其實我們一直在醞釀其高性能版本S5的試駕,當然,這話聽起來有點虛情假意,而最合理的解釋我想應該是好事多磨。  人們總是習慣在最後才做總結陳詞,但這次我偏偏要反之而為,處於感慨,可能吧,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確實是我試過的給我留下印象最深也是最好的高性能車子之一。
  • 排列組合 測試奧迪A4L 40 TFSI quattro
    近幾年奧迪似乎是在大力推廣國外的選車理念,先是提供豐富的選裝包,然後又開始在全品牌推廣兩種外觀套件。這不,最近他們又給A4L的主銷動力版本配上了四驅。我們此次測試的車型是奧迪A4L 40 TFSI quattro 豪華動感型,簡單說就是A4L的中功率版、高配、四驅。目前行情是指導價基礎上有4-6萬元優惠(具體因不同地區經銷商而異),算下來大約35萬元能落地。
  • 奧迪quattro除了是四驅,還有兩種含義,老司機不一定都知道
    可能有很多人會在奧迪車上看到壁虎的標誌,它象徵的是奧迪卓越的四驅技術quattro。至於為何會選取壁虎作為「形象代言人」,是因為壁虎的四支腳掌有著極強的附著力,能將自己牢牢地吸附在牆壁上,奧迪想藉此來彰顯quattro技術強大的抓地力。
  • 試駕日記丨向年輕化邁進的全新奧迪A4L,是90後的菜嗎?
    01     一見傾心  「驚人」空間裡的時髦感  大多數人對成都的認知都源自「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這句話,而這句話的深層含義所展現的正是成都人的價值觀、生活觀、消費觀,在成都人的眼中更舒適、更愜意、更悠閒的高品質生活才是人生的極致追求。
  • 試駕|1000公裡,全領域路況,見證至強全新奧迪Q7
    3天1000公裡,見證至強全新奧迪Q7與出色的內外設計相比,全新奧迪Q7在科技配置與越野性能方面更是不遑多讓,短暫3天的接觸,我對它的認知發生了從「紳士」到「硬漢」的轉變。我們試駕的車是全新奧迪Q7頂配車型,它搭載的是3.0T V6+8AT+48V輕混系統,可輸出最大功率250kW,峰值扭矩達到500N·m。
  • 電動quattro有多大能耐 詳解奧迪e-tron
    四款車型中關注最高的是低配車型55 quattro 時尚版,這也是普遍規律,低配車型一向關注的人最多。其次是限量版車型55 quttro Edition 1全球限量版,大概是因為限量的緣故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 2020廣州車展探館:新款奧迪A4 allroad quattro
    11月17日,網通社編輯團隊在2020廣州車展現場拍到了新款奧迪A4 allroad quattro,新車外觀內飾採用全新設計語言,動力方面搭載2.0 TFSI發動機。此前,新車已經開啟預售,售價為42.5萬。
  • 衝破預設立場 試駕奧迪Q8
    國際在線汽車頻道消息:一名從事汽車媒體行業8年的試駕編輯,面對試駕足足5天的豪華品牌旗艦SUV,居然有些不知從何落筆,著實是一件「詭異」的事。奧迪Q8不「香」嗎?當然很「香」,品牌頂級技術的全面加持,不管是駕駛還是乘坐,都是絕對的享受,當然不能忽略旁人對Q8豔羨的目光。
  • 四環品牌四輪驅動 quattro技術書寫40年不朽傳奇
    構成奧迪品牌成功的三大支柱是極致運動、先進技術和感性設計,而源自義大利語數字「四」的「quattro」,就是用極致運動來鑄就了奧迪品牌的DNA。自1980年第一代奧迪quattro在日內瓦國際車展上首次亮相,到今天已擁有40年的歷史。
  • 奧迪又一次營銷創新 來看視界之外奧迪e-tron究竟還有啥?
    這時候,熟悉行業的老鳥們,謹慎的察覺出,幾個絕對大牛的品牌卻遲遲不見出手,上到奧迪、寶馬、奔馳,下到豐田、大眾,雖然也推出了一兩款新能源,但是淺嘗輒止的態度,絕對沒有在這一新領域完全釋放出全部力量。這,是為什麼?直到本次試駕完奧迪e-tron我才找到答案。也深切的明白了中國的一句老俗語——好菜不怕晚。
  • 聊聊奧迪小壁虎:它只是四驅的代名詞嗎?
    在直線路段,奧迪100憑藉充沛動力確實領先其他車輛,然而到了拐彎處,大眾越野車展現了「彎道殺手」本色,每次在冰雪覆蓋的彎道上都能以高速地將車隊甩在身後。   這結果超出了當時所有人的常識範圍,當時駕駛這部大眾越野車的本辛格陷入了思考。  他在想:為什麼不把越野車的四驅系統移植到轎車上呢?
  • 野性與格調的完美搭配,什麼樣的瓦罐才是你心中的最愛!
    #quattro智能四驅+奧迪品質保證奧迪quattro智能四驅系統誕生於1980年,也正是這一年,quattro智能四驅系統搭載於奧迪80車型上,這對於奧迪、對於試駕汽車工業都有著跨時代的意義由此,奧迪和quattro開啟了「開掛人生」,當然這個「開掛」是對奧迪強大研發實力的表述。1981年,賽車手Michele Mouton駕駛著奧迪quattro賽車成為WRC歷史上首位冠軍女車手。1982年三臺quattro賽車出戰WRC,並在同年獲得年度總冠軍。
  • 全方位解析奧迪A4,你不知道的,都在這裡!
    新款A4L的外觀內飾年輕化,可以說奧迪的換代傾向年輕化,這兩年的換代很明顯啊。油耗還算滿意。新一代奧迪A4L總體給我的感覺還是比較好的。同級別奔馳C級內飾不錯,但是噪音大油耗高,後排空間不足,否定,寶馬的3系,內飾不喜歡,油耗高,後排空間不足,唯一就是操控好一點,否定。奧迪A4LMINI作業系統好用,不麻煩,和其他兩位相比好用太多,全新的設計很喜歡,油耗滿意,空間滿意,動力匹配合理。總的來說還是A4L打贏了這場戰爭。
  • 豪7,帶quattro的那種
    其實不用,一輛全新奧迪Q7足夠了。即將上市的全新奧迪Q7,上得了廳堂,也懂得分享,以全場景讓至強人生無畏前行。「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伴隨著一道幕布的拉開,數十輛奧迪Q7在青島海濱的沙灘上肆意馳騁,坑坑窪窪的沙灘如履平地……」儘管時間一晃14年了,但是奧迪Q7在2006年投放中國市場的一幕卻恍如昨天。作為奧迪品牌歷史上首款SUV的奧迪Q7,字母Q源於奧迪著名的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系統。
  • 奧迪冰雪駕駛體驗
    一年一度的奧迪冰雪之旅這次終於輪到了我,作為媒體,每年都能接到各個品牌的冰雪試駕邀請,不過大部分都是在冰雪路面上感受一下車輛的行駛表現,尤其是在冰雪路面上的行駛穩定性,而且絕大部分都是兩驅車或者是配備了適時四驅的SUV車型。而像奧迪這樣配備殿堂級四驅系統的品牌,讓我在冰面上連續練習兩天冰雪駕駛和漂移技巧的活動,就顯得非常難得也非常有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