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汽車頻道消息:一名從事汽車媒體行業8年的試駕編輯,面對試駕足足5天的豪華品牌旗艦SUV,居然有些不知從何落筆,著實是一件「詭異」的事。奧迪Q8不「香」嗎?當然很「香」,品牌頂級技術的全面加持,不管是駕駛還是乘坐,都是絕對的享受,當然不能忽略旁人對Q8豔羨的目光。可以這樣講,如果這輛擁有扎眼「鎏金橙」塗裝的Q8真的屬於我,它能夠給我帶來很長時間的愉悅,這份愉悅包括推背感帶來的生理刺激,也包含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後的小竊喜。
其實,只要把Q8的配置表用文字圖片的形式轉述,就足夠組成一篇2000+字的稿件,但列舉豪華品牌百萬級豪車的配置表是毫無意義的。至少,單看Q8的配置水平是完全符合「一分錢一分貨」的預設立場的,而奧迪Q8作為品牌旗艦車型的價值,當然不會只扮演一個「配置專業戶」。所以,只有衝破心中的預設立場,才能在試駕奧迪Q8的過程中,感受它真正的魅力。
以定位「開闢」獨立市場
豪華品牌旗艦SUV的預設立場是什麼?成熟的、穩重的、商務的形象肯定是最先反映出的答案,而奧迪Q8首先衝破的恰恰是這已經約定俗成的「行規」。奧迪Q8用溜背式車頂線條宣告運動風格的基調,以Coupe車型作為旗艦產品,奧迪SUV家族意圖打破傳統的目的非常明顯。
奧迪Q8的造型設計充滿「理念」上的碰撞,大尺寸前進氣格柵與粗獷鍍鉻飾條營造的力量感與綿密的、科技感滿滿的矩陣式LED日行燈同框入畫,讓Q8的前臉既擁有剛猛輪廓也不乏細節描摹的精妙;標誌性的溜背式設計為了保證後排乘客的空間並沒有過於意識流,C柱並沒有過於明顯的急切下滑,而是延伸至第二排座椅頭枕處才緩緩下降,既保證明確的設計思路不動搖又保證乘客的體驗,看似不可調和的矛盾在Q8身上覓得了平衡點;無框車門的設計讓車門的每一次開閉的過程中都提醒著人們Q8的潮流感,這種大多出現在轎跑、跑車身上的炫酷設計,在Q8身上也做出了些許妥協,後車門電動遮陽簾是Q8在設計感與豪華旗艦應有的尊貴感之間的交集。
兩位老對手奔馳與寶馬還保持著豪華品牌旗艦SUV產品的「傳統」,依舊都是穩重路線。無意引戰德系三強旗艦SUV孰優孰劣,坊間質疑奧迪Q8過於張揚的聲音也從未間斷,而可以肯定的是,奧迪敢於率先打破傳統的勇氣配的上掌聲。而正是得益於Q8與競品之間明顯的定位區格,不僅凸顯自家旗艦產品的特殊性,也讓奧迪可以相對更準確的劃歸用戶群體。
如果說與奔馳、寶馬產品橫評是奧迪Q8的「常規操作」,那麼參與到與到保時捷卡宴、蘭博基尼Urus、賓利添越這樣的「圈子」一同討論,除了共享MLB Evo平臺的原因,也有不少人認為這是奧迪Q8蹭自家超豪華品牌熱度。「入門版蘭博基尼Urus」的稱謂也不脛而走,除了要感嘆MLB Evo平臺強大的延展性外,同樣也是Q8定位的成功,在Q8之前同樣採用MLB Evo平臺打造的奧迪Q7可從未「向上」產生過多交集。一款「出圈」到更高一級別品牌的車型,奧迪Q8絕對稱得起細分市場「獨角獸」的稱謂。
科技感與儀式感並重 旗艦該有的味道
問:當貫穿式空調出風口、大面積烤漆飾板、三塊液晶屏以「組合」的形式出現,是哪個品牌的內飾?毫無疑問,這是一道送分題。從某種角度上看,奧迪Q8的內飾並不會給人以驚喜,從轎車旗艦A8L到國內市場耳熟能詳、消費者喜聞樂見的全新A6L,都已經讓這套內飾的家族式設計深入人心,逐步「統一」了對奧迪內飾的審美標準。不過Q8滿溢的科技氛圍以及內飾細節追求的精緻感與儀式感,真的是需要實際感受才能體驗到這份專屬於旗艦車型的味道。
生活需要儀式感,百萬級旗艦車型更是需要儀式感,當升降式B&O音響伴著落座悄然升起、當打孔皮細膩的觸感從D字型運動方向盤與換擋杆傳來、當柔和的內飾氛圍燈微微照亮車門上厚實的翻毛皮,這些瞬間無不成為「價值感」傳播的媒介載體。而對於科技感的打造,就屬於奧迪的拿手好戲了。數位化操作的理念在Q8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以多功能觸控顯示屏為核心,在MMI觸控響應作業系統以及自然語音控制系統輔助下,Q8化身為貼心的出行夥伴,不為「炫技」而盲目疊加配置,讓技術服務於使用才是價值最大化的體現。
而對全席乘客的「一視同仁」的照顧,也是奧迪Q8作為家族旗艦應有的操作,除了前文提到的為了照顧後排乘客空間而對車頂線條的柔化處理,以及後車窗電動遮陽簾的格調滿滿以外,後排獨立的雙溫區空調、可調節的後排座椅,進一步為後排的舒適度添磚加瓦。如果說Q8動感的外造型很容易讓人認為這是一輛服務「二人世界」的車型,但Q8主觀上並沒有弱化旗艦SUV車型在舒適性方面的傳統,也讓這款車型能夠應對多樣的用車場景。
享受「作弊器」帶來的愉悅
豪華品牌旗艦SUV駕駛方面的預設立場是什麼?是高大車身與為了舒適度而調校偏軟懸架組合而來如「開船」一般的體驗、動力輸出線性卻難談激進,豪華旗艦SUV當然有它的樂趣,不過這份樂趣更容易被乘坐者體驗,對於駕駛者來說它們「太穩」了。奧迪Q8的駕駛愉悅度,相比之下就像是「開了外掛」一般的存在。
3.0T V6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250kW,峰值扭矩500Nm,如果當一名「參數黨」,尾標55TFSI的Q8都很難說有多大的排面。也只有踩下Q8油門踏板的那一刻開始,才能明白參數不等同於體驗的道理。客觀來說,Q8在起步階段的表現並不算驚豔,但發動機配備的48V輕混系統有效的減少渦輪遲滯,讓那臺V6發動機與8速Tiptronic變速箱實現了美妙的「和弦」,升降檔的邏輯極為清晰。中後段的加速能力顯然是Q8搭載的3.0T發動機的強項,渾厚的動力儲備讓它能夠迅捷的對加速意圖做出回應,配合高坐姿帶來的寬闊視野以及精準的方向盤指向,變道超車的循行軌跡一氣呵成。不知算是可喜還是可惜的是,Q8的雙層玻璃有著極佳的隔音效果,外加整車NVH的良好表現,發動機的聲浪在車內很難察覺。
配備的第七代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前後軸的扭矩分配為40:60,而在極限情況下,前後軸動力分配能在15:85到70:30之間變換,讓Q8在應對複雜路況時可以從容不迫。自適應空氣懸掛的加持進一步強化了Q8的操控體驗,高度調節範圍達到90mm的懸掛總會激起強烈的駕駛欲。作為同級唯一配備後輪隨動轉向的車型,Q8的後輪可以反向轉動5°,讓操作更顯輕鬆愜意。可以說,雖然Q8無法與MLB Evo平臺上那些性能炸裂的「神物」完全劃等號,但平臺優勢帶來的良好基礎,已然讓Q8擁有了提升操控體驗的「作弊器」,近乎於隨心所欲的狀態至少輕鬆擺脫了豪華旗艦SUV給人留下的慣性思維。
寫在最後:
不知在這樣一款百萬級SUV車型上用到「高性價比」的描述會不會顯得過於脫離現實,但這樣的想法肯定是打破試駕奧迪Q8前筆者心中預設立場的。Q8這款在豪華品牌陣營中離經叛道的車型,實現百萬級體驗三百萬+級的產品體驗,稱之為「高性價比」也算得上邏輯通順。當然,Q8的運動風格在這樣的價格段註定會收到截然不同的評價,但對於尚且算得上年輕人的筆者,Q8的風格無疑是相當動人的。既然消費年輕化的理論總被提及,那麼旗艦產品去尋求與新興市場主流人群的碰撞,又未嘗不可呢?(攝影:劉拓 作者:黃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