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環品牌四輪驅動 quattro技術書寫40年不朽傳奇

2020-12-05 環球網

構成奧迪品牌成功的三大支柱是極致運動、先進技術和感性設計,而源自義大利語數字「四」的「quattro」,就是用極致運動來鑄就了奧迪品牌的DNA。自1980年第一代奧迪quattro在日內瓦國際車展上首次亮相,到今天已擁有40年的歷史。如今,奧迪再次書寫quattro傳奇歷史的新篇章,隨著奧迪e-tron S和奧迪e-tron S Sportback的推出,奧迪將進入電動扭矩矢量控制時代,繼續以開創者的姿態,突破科技,啟迪未來。

奧迪quattro 40年創造無數經典車型與紀錄

奧迪quattro技術在過去40年裡創下驚人紀錄。截至2019年底,奧迪共生產四輪驅動車型1050萬輛。僅2019年,奧迪的四輪驅動車型產量就達到了80萬輛。在2019年生產的所有奧迪車型中,約有45%的新車搭載了四輪驅動系統,其中大部分來自長春工廠和墨西哥聖何塞恰帕工廠。2019年,英戈爾施塔特和內卡蘇姆的工廠生產了26萬輛四輪驅動汽車。

奧迪quattro系統是奧迪品牌的技術基石。除了緊湊車型奧迪A1,所有車型系列都推出了四輪驅動版本。奧迪的所有大尺寸車型,特別是高性能車型,包括奧迪S和RS系列車型,都配備四輪驅動系統。而這些車型中,有不少都成為了汽車發展史上的經典車型。

在quattro 系統加持下,奧迪品牌不但創造了無數經典車型,也為奧迪在賽道上贏得無數殊榮。

奧迪首次參加世界拉力錦標賽是在1981年。一個賽季之後,奧迪就成為了拉力賽之王。1982年,奧迪車隊榮獲廠商冠軍;1983年,芬蘭車手漢努米科拉(Hannu Mikkola)獲得車手冠軍;1984年,奧迪獲得雙料冠軍,瑞典車手斯蒂格布隆奎斯特(Stig Blomqvist)榮獲世界冠軍。同年,奧迪推出了軸距更短的奧迪Sport quattro。1985年,奧迪推出了功率為350千瓦(476馬力)的奧迪Sport quattro S1。1987年,沃爾特羅爾(Walter Rohrl)駕駛一輛經過特殊改裝的S1賽車獲得美國派克峰爬山賽冠軍——為奧迪多年拉力賽之徵畫上句號。

自此以後,奧迪開始出徵房車賽。1988年,奧迪200首次出徵美國Tras-Am賽事就為奧迪贏得了車手和廠商雙料冠軍。次年,奧迪在IMSA GTO系列賽中獲得巨大成功。1990年和1991年,奧迪V8 quattro出徵德國房車錦標賽(DTM),斬獲兩次車手冠軍。1996年,奧迪A4 quattro Supertouring參加了七個國家的錦標賽,並且場場奪冠。兩年後,幾乎所有的四驅車型都被禁止參加房車賽。

2012年,奧迪四驅賽車——混合動力版本的奧迪R18 e-tron quattro出徵賽道。這款V6 TDI車型使用後輪驅動,搭載了能夠進行能量回收的飛輪儲能器,飛輪儲能器可為前軸上的兩個電機提供能量。該車型可在加速時使用臨時四輪驅動系統,創下了驚人成績,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獲得三次全勝,在世界耐力錦標賽(WEC)中兩次獲得車手和廠商冠軍。

40年間,搭載quattro系統的奧迪車型銷量佔總銷量的25%~30%,進而使得代表了奧迪quattro形象的小壁虎形象更加深入人心,甚至已經成為大部分車主都想貼在自己車上的「精神圖騰」。

從純機械到電控時代

quattro四驅系統歷經七代進化,一直以來奧迪quattro的核心就是託森差速器。德國人很擅長機械,所以早期的託森差速器關鍵是蝸輪蝸杆結構,具有不可逆的自鎖功能,當某個車輪出現打滑現象時,可主動的將動力分配給附著力更好的車軸。

之後由於電子技術的發展,EDL電子差速鎖,以及ESP車身穩定系統開始陸續流行起來,這與quattro整合在一起,簡直如虎添翼。quattro負責分配動力,電子系統負責對四個車輪進行單獨控制,保持車輛的循跡性,駕駛者也不用過分關注四驅狀態,對於駕駛技術要求也相應變低,有了大規模民用化的可能。

直到奧迪Q7和Q5的誕生,奧迪quattro才真正與國內消費者有了聯繫,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再次升級了託森差速器,有了更寬泛的扭矩分配,相應的操控性也更好。從第七代quattro開始,注重效率成為了主題,託森差速器悄悄的被冠狀齒輪差速器取代,它的體積更小重量更輕,並且對於扭矩的調節有著更大的範圍。

時代在發展,很多事情不得不做出改變,高效和經濟性成為最重要的考量參數,quattro四驅也升級為quattro ultra,核心是徹底摒棄了老款的機械式中央差速器,轉而採用電控式多片離合器來分配前後軸的動力,後軸單獨布置了一套牙嵌式離合器,可以實現後軸動力的完全切斷。在常規道路行駛,能夠實現100%的前驅模式,目的是提升燃油經濟性。

電動四驅時代來臨

電動時代已經來臨,奧迪e-tron quattro的推出預示著quattro四驅的未來的發展方向。奧迪將發布全新一代電動四輪驅動系統。除了搭載全新的電動四輪驅動系統,奧迪e-tron S和奧迪e-tron S Sportback原型車還將配備電動扭矩矢量控制技術。憑藉電動扭矩矢量控制功能,只需要幾毫秒就能完成四輪動力分配。因為扭矩高,該技術可讓普通車像跑車一樣快速過彎。奧迪是首家量產三電機車型的高端汽車製造商。

隨著奧迪e-tron和奧迪e-tron Sportback的推出,奧迪將全面步入可持續出行時代。這兩款SUV車型均利用電機驅動前後軸。懸架和驅動控制系統緊密配合,可在瞬間完成扭矩全時分配。考慮到效率原因,這兩款電動SUV在大多數情況下只需要使用後部電機驅動。如果駕駛所需馬力超過了後部電機的輸出功率範圍,前部電機將被瞬間激活。在結冰路面或快速轉彎時,如出現轉向不足或轉向過度,前部電機也會在車輛打滑之前激活,實現對車輛的精確操控。利用懸架控制系統,駕駛員可在很大程度上從超級穩定模式快速切換至運動模式。

奧迪quattro是四環品牌的標誌之一,象徵著安全駕駛、運動性能、技術專長與競爭優勢。簡而言之,奧迪quattro體現了「突破科技 啟迪未來」的精神。在新能源時代,quattro也從40年前那套純粹的充滿了工程師精神的全機械結構,進化成了油電混合動力甚至是純電動四輪驅動技術。改變的是驅動四個車輪的動力來源,而不變的則是quattro徽標下不容小覷的極致運動性能,可以說quattro也一直在與時俱進,電氣化時代並沒有讓quattro失寵,相反,電氣化時代下的quattro將繼續在奧迪粉絲心目中,以運動精神圖騰的形象,代表著粉絲們對奧迪運動精神的共鳴和無限憧憬。

相關焦點

  • 奧迪quattro除了是四驅,還有兩種含義,老司機不一定都知道
    從誕生至今,已有近1100萬輛搭載奧迪quattro技術的奧迪車售出。在過去的四十年裡,奧迪quattro從最初的一款車,發展成一項頂尖的四驅技術,再進化為一個響亮的運動品牌,持續對奧迪品牌輸入強勁的推動力量。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回顧一下奧迪quattro在這四十年裡的進化史。
  • 全新奧迪RS Q3 如何闡釋技術與運動的關係
    1980年3月,奧迪Quattro在瑞士日內瓦國際車展首次亮相。四十年後,繼承著Quattro衣缽的全新奧迪RS Q3問世。同樣搭載著傳奇五缸發動機和quattro恆時四驅系統的全新一代奧迪RS Q3如何闡釋技術與運動的關係。
  • 如壁虎爬行——quattro技術
    剛剛誕生的quattro技術首先在拉力賽事上大出風頭:第一輛搭載了quattro系統的Quattro賽車在WRC Group B這個難度極高的組別裡接連砍下了23勝,並且分別在1982年和1984年總積分排行第一。
  • 豪7,帶quattro的那種
    在前兩代車型大獲成功之上,全新奧迪Q7霸氣而來,擁有最純粹的傳奇基因、最大幅度的全面升級、最高規格的標準配置,實現了「標杆式」的自我顛覆和跨越,尤其在顏值、配置、空間、操控等產品實力方面進行了多項革命性的升級,全面滿足用戶家庭、商務、越野等全場景的出行需求,成為當下全場景豪華SUV的標杆式代表作。
  • 有一隻壁虎叫「誇醜」,它40歲了!重溫試駕第一代奧迪Quattro
    不過大家只要稍加追索歷史,便不難明白quattro提倡的概念在當年何其勇敢大膽且富有革命性。話說世有quattro之前,四驅的意義基本上等同于越野。試想在一般福特Escort仍然執著於後驅的時代,居然有人把這種技術應用於公路,甚至以炮製緊張刺激的痛快駕駛滋味為目標,外界肯定或多或少覺得太過瘋狂了。
  • 汽車:奧迪A8全尺寸豪華轎車,帶有標準的全時四輪驅動!
    傳統的長期靈活性,更不用說動力,豪華,當然還有價格,這些東西稍微重新設計的前後面板,一些升級的駕駛室在極具競爭力的歐洲奢侈品市場中,重點材料和一系列增加的技術品預計將為這款傳奇巡洋艦帶來額外的炫耀。哦,當然所有2015款奧迪A8迭代車都帶有標準的全時四輪驅動(AWD),因此保留了「quattro」的名稱。奧迪向我們保證,重新設計的行李箱據稱比以往的版本的13.2立方英尺的午餐盒尺寸更大。進一步的升級還應包括新近重新設計的頭尾和一系列新的安全系統,包括對可選夜視技術的首次更新。
  • 排列組合 測試奧迪A4L 40 TFSI quattro
    近幾年奧迪似乎是在大力推廣國外的選車理念,先是提供豐富的選裝包,然後又開始在全品牌推廣兩種外觀套件。這不,最近他們又給A4L的主銷動力版本配上了四驅。我們此次測試的車型是奧迪A4L 40 TFSI quattro 豪華動感型,簡單說就是A4L的中功率版、高配、四驅。目前行情是指導價基礎上有4-6萬元優惠(具體因不同地區經銷商而異),算下來大約35萬元能落地。
  • 當quattro遇見冰雪,壁虎也能在冰面漫步
    儘管我就生活在寒冷的北方,並且剛剛在北京經歷了一場50年一遇的極端寒潮。但在這個季節去嘗試體驗東北那種「常溫啤酒冰箱拿」的寒冷還是需要點勇氣的。不過,這一次的勇氣不是梁靜茹給的,而是一汽-大眾奧迪給的。這是一汽-大眾奧迪在2021年的第一場冰雪試駕,也是我第一次體驗冰雪漂移。
  • 「金沙飛天」,百年名酒書寫中國傳奇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成功。從1970年到2020年,整整歷經50年,我國航天事業不僅完成了跨越式發展,也對普通大眾的生活產生著眾多影響,譬如你喝的酒。
  • 「四輪驅動」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
    「四輪驅動」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 2021-01-11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基於神經Kalman四輪輪轂電機驅動防滑策略研究
    崔坤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7/402147.htm  (奇瑞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安徽 蕪湖 241002)  摘要:針對傳統雙電機四驅動電動汽車在不同附著係數路面驅動防滑功能較弱問題,提出基於神經Kalman四輪輪轂電機驅動防滑策略。
  • 奧迪的技術進階之路:就連那隻「壁虎」都是它的!
    2005年的時候,quattro系統誕生25周年,奧迪官方為此推出25周年quattro「壁虎」紀念盒,象徵奧迪的四驅系統像壁虎的爪子能夠緊緊附著於地面上。奧迪研發「quattro」系統最早源自1977年,彼時奧迪主席工程師Jörg Bensinger在芬蘭參加了大眾Iltis(意為「臭鼬」,軍用車)的雪地測試後,出色的越野性能讓他萌發研發四輪驅動奧迪的想法。
  • 永遠的「天宮」 不朽的傳奇
    永遠的「天宮」 不朽的傳奇本報記者 張保淑此時此刻,九天之上遨遊的天宮二號正在向地球家園作最後的告別。
  • 奧迪冰雪試駕 quattro才是最好的助燃劑
    [愛卡汽車汽車文化原創]談及「quattro」一詞,相信很容易讓人聯想到1986年那則經典的汽車廣告,熒幕上奧迪100 quattro成功登頂45°雪坡的壯舉,讓可愛的壁虎形象迅速深入人心。而此時此刻,我正駕駛著「quattro」車型行駛在星星哨水庫的冰面之上,這隻帶有傳奇色彩的壁虎,似乎又準備蠢蠢欲動了……本次冰雪試駕活動涵蓋了奧迪旗下多款四驅車型,包括擁有機械四驅結構的Q7與RS5、帶有e-quattro技術的全新國產e-tron,以及MLB平臺下搭載ultra電控四驅系統的A4L,quattro家族所有成員可謂悉數到場。
  • 買車選四驅,到底哪個品牌四驅系統才更靠譜?
    說到奧迪的四驅Quattro,它之所以強悍,是因為利用純機械的手段就做到了其他品牌做不到的事情,並且因為純機械,可靠性更高,耐用性更強,響應也相當靈敏。如今,奧迪的四驅更多的被用在車身穩定上,讓車有更強的抓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