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是今年春節上映的電影,即便是在競爭激烈的春節檔,依舊遙遙領先,可謂是賺足了眼球,就算是小編也去影院刷了兩遍。而它又為何如此成功呢?
題材方面,中國在科幻電影的領土上可以說是一篇荒地。面對好萊塢的長期壟斷,此次的《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原作。而擁有深厚寫作功底和物理知識的他,故事敘述不僅邏輯清晰嚴明,想像力也極其豐富。
歐巴馬作為大劉的書迷曾說過:「在讀過三體後,我甚至覺得美國總統是一個很渺小的職位」。從中可窺得一斑。
特效方面,自然不用說,影院3D特效俯瞰整個宇宙不要太爽!設計也極其用心,為我們構建了一個脫離地面如何生活的場景,想想吃「蚯蚓幹」,簡直令人頭皮發麻呢!
再講講我對故事中有些情節的看法。
1.《流浪地球》的故事與西方科幻片的個人英雄主義不同,在解決問題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是必不可失的一環。
在帶著朵朵離開地下城以後,劉啟一上手就能勉強開車(照應了之後被收編進救援隊),被抓進監獄(引來爺爺),發生地下城坍塌(三人帶著「中澳合資產品」逃出)。加入了運送「火石」的隊伍……他們解決問題從來都是齊心協力,而不是某個英雄做出了某些驚為天人的舉動而全人類獲得解救。
2.重要人物同樣會半路死亡,反套路化,給人新奇的感受。
剛子在快要傾倒的大廈中犧牲性命救了韓子昂,本以為韓子昂得以活下去,沒想到在之後的劇情中,也隨之身亡。所有犧牲不一定能換來好結果?
MOSS看似叛逃,最後真相大白時,也不過是嚴格執行上級命令。而聯合國也會做出放棄全人類這種決定?
當時劉啟一眾人即便困難重重也解決的運送「火石」重啟發動機的任務,同樣有其他隊伍也完成了,說明最後的皆大歡喜缺不了任何一個人的努力,而主角他們沒有做的事,換一個人,也照樣可以完成。
3.悄悄透露《流浪地球》原文小說中未被電影呈現的諷刺劇情:
在人類經歷了整整兩千五百年的遷徙以後,終於到達了新的生存環境。卻發現太陽根本沒有發生爆炸,一眾商量下處死了當時主張遷徙的五千多位科學家,而在剛處死完他們最後一個的時候,太陽剛好「嘭——」的一聲炸裂了……
無論如何,這部科幻電影都讓我們十分驕傲,要知道《火星救援》製作預算超7億人民幣,《星際穿越》預算超11億人民幣,而《流浪地球》外媒報導的預算是4.3億,遠低於好萊塢的影片。預祝國產電影能有更多好電影,蒸蒸日上,繁榮昌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