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瑞典史,從維京人到「北歐雄獅」

2021-01-16 三匠畫片

開篇要說的是,歐洲文藝復興之前的歷史具有很強的"國王性",即中世紀的歐洲各國發展走勢都"綁定"在國王身上,典型的大事件也都圍繞著國王、王室成員、大主教等人物展開。至於什麼文化、藝術、科學等領域大批人士青史留名,多是文藝復興以後的事了。而關於這個特點,瑞典歷史表現得尤為突出。

公元前九千多年就有人類在這裡定居,所以瑞典的人類史很早、國家史卻很晚。不管現在的瑞典人願不願意承認,也不管他們自己如何通過"長老議會"等高大上的詞語來粉飾,實質上當歐洲南部地中海沿岸都已經經歷了漫長的古希臘、古羅馬兩大時代,直到西羅馬帝國都滅亡七百多年了、中西歐漫長的中世紀都有"一隻腳邁出來了"、文藝復興都已經開始了,瑞典還是原始社會。

這麼說,有些殘酷,但事實如此。公元12世紀以前,在這片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東半邊,你找不到什麼明顯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不過,我說的是地方,不是人。估計很多讀者到這裡已經聯想到維京人了,沒錯,維京人的起源地就包括今天的丹麥及挪威、瑞典的南部。別看本土「很部落」,走出去的那批可不得了,瑞典被歐洲人稱為「人種作坊」,大量日耳曼分支人種都是從這裡向南遷徙的,比如著名的哥特人就來自瑞典的哥特蘭島。

克努特大帝的"北海帝國"時代,是瑞典人至今都津津樂道、引以為傲的話題。其實向西的這一批主體還是丹麥人,只不過那時候還沒有瑞典這個國家,所以丹、瑞、挪三股維京合力打仗是很正常的。向東走的瓦良格人倒真是出自瑞典地區,他們在廣袤的東歐平原上建立的基輔羅斯,就是俄國的前身。

公元十世紀基督教傳到瑞典地區,關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文字記載也就開始多了起來。據說瑞典的第一個國王叫埃裡克,還說他成功吞併過丹麥。這一點是否屬於傳說的範疇,各位看官自己判斷,畢竟對於"維京大本營"的丹麥來說,那麼早就被其他少數維京人吞併是很難想像的,更何況正史中早就為我們勾勒出了當時瑞典的真實狀態。那就是分成二十個區,每個區都有類似古希臘的公民大會,他們各自治理自己生活的地方,雖然有個國王,但只住在半島東南部相對沒那麼天寒地凍的哥特蘭島上,王權也僅限於這個小島罷了。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各區都是原始自治,為啥還會有個國王?既然有了國王,又為啥會沒實權?原因就在一個很關鍵也是聊瑞典必提的一個點,那就是北歐神話。因為原始部落有什麼?有神話!

在北歐神話體系中,至高無上的神是奧丁,而歐洲大陸上的國家都有國王,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有一個?那麼這個人就應是奧丁的子嗣(最早的那位不管是祭祀宣布還是自稱)。但是設立一個國王又與自身的傳統相悖,那就讓他做一個名義上的國王吧。

轉折點發生在1125年,那時候一直宣稱自己是奧丁後裔的第十二位國王被暗殺,本來只管一個小島的王室中斷,對其他各區也沒啥影響。可是到了這個年代,除了北歐神話外,基督教在瑞典早已"生根發芽",國王的"天選性"除了可以依託奧丁外,還可以依託上帝。從世俗層面來看,此前的幾位國王早就開始模仿歐洲其他國家那樣,在各區冊封一些不一定聽他話的貴族,也就是說瑞典最初的一批有爵位的貴族階層早已成型。

貝爾格爾,第一個值得你記住的瑞典人的名字。他是各區爭奪了一百多年王位後的最終勝利者,有點兒像曹操,自己沒當,讓他兒子當了國王,從此王位就在他家傳了一個半世紀。這一個半世紀正好是國王想要攬過所有大權,做個像歐洲別的王室那樣"真正的國王"的時代。但也恰好是瑞典各區勢力仍然對傳統不撒手,與國王爭權的時代。貝爾格爾家族的最後一位國王就是這麼下臺的。

既然各區暫時勝利了,又明知道在歐洲"群狼"面前,本來就弱小還要各自為政的話,必將面臨入侵。於是他們決定——皈依丹麥,也就是著名的卡爾瑪聯盟籤訂了。三匠畫片認為,這是北歐地區自克努特大帝的後裔把"北海帝國"搞散以後的第二次重聚,丹麥、挪威、瑞典又成為了統一的"維京大家庭"。

至於卡爾瑪聯盟都幹了些啥,有什麼對外的勝利和失敗,在我的丹麥史中都已經聊過了,這裡不再贅述。要知道這個聯盟的形成,是建立在當時的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一世雄才大略的基礎之上的,一百年後瑞典人對丹麥後來的國王們早已漸漸失去信心,"脫離丹麥,重新找回瑞典"已成為當時瑞典人的主流思想。

可是加入容易退出難,1517年瑞典的反丹麥統治戰爭進行的如火如荼,三年後丹麥人製造了"斯德哥爾摩血案",這下徹底激怒了所有瑞典人。第二個應該記住的名字出現了,他叫古斯塔夫瓦薩,他用了兩年時間領導瑞典人取得獨立運動的勝利,並被推舉為瑞典國王,他所建立的王朝被稱為——瓦薩王朝。

他在瑞典歷史上的作用,類似於中國歷史上的秦始皇,但秦始皇比他大了整整1782歲,你就知道瑞典國家史有多晚了。古斯塔夫瓦薩算是第一個「有名又有實」的瑞典國王,因為各區的大貴族被他鎮壓了、封地被廢除了、採邑也沒有了,國王開始選派地方官了,是不是很像封建轉郡縣?

深度歷史愛好者此時可能開始有疑問了,那就是一五几几年歐洲大部分國家還都沒進行到這一步呢,當時的法國還處在盧瓦魯王朝,著名的波旁王朝還沒開始呢。所以從不喜歡像歷史書一樣羅列紀年的我,在瑞典史裡也不得不多次用到公元紀年,因為這就是瑞典史最有意思的地方。

古斯塔夫瓦薩登基的那一年,馬丁路德已經整四十歲了,宗教改革運動早已發展壯大起來。神聖羅馬帝國北部多是新教教區,受其影響整個斯堪地那維亞也都成為新教之地。你看這個時間點有多巧,當歐洲大陸上那些國王與羅馬教廷爭鬥了近千年後,馬上就要勝利的時候,瑞典這邊剛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國王。而瑞典所省掉的不只有真實的千年王權,同時也省掉了千年的教權羈絆。古斯塔夫瓦薩除了上述世俗層面的改革外,還借著宗教改革的這股風,把教會的土地都給沒收了。

一個世俗和宗教權力集於一身的強大王權在北歐誕生了。瓦薩去世後,他的三個兒子同室操戈、相煎太急,二推大、三推二,一個接一個的倒臺,都過了一把國王癮,又都在位時間不長。直到1611年,老三的兒子古斯塔夫阿道夫繼位,瑞典開始進入"黃金期"。

阿道夫也就是古斯塔夫二世,他在位期間經歷了太多戰爭,或者叫對外擴張,與歐洲各國幾乎都有交集。而這些戰爭我在此前的德、俄等好幾個國家的歷史和歐洲三十年戰爭專題中都提到過,具體過程就不展開聊了。咱們精煉的提取出這位瑞典人唯一認可的本國"大帝"的一生。

先提煉歷史背景,維京人自古把海當家,波羅的海沿岸的所有國家都用盡全力去拼這片大陸內海的統治權。新崛起的俄國急切的希望得到一個出海口,甩掉自己內陸國的帽子,那時候它還沒到遠東來呢,所以目標一直鎖定在波羅的海和黑海兩個焦點。想插手波羅的海就得跟瑞典爭,想插足黑海就得跟奧斯曼搶;那時候波蘭正處於上升期,跟後來的三次被瓜分看起來"長得都不像是同一個國";神聖羅馬帝國由於是宗教改革運動的"震中",住在奧地利的皇帝正在急切的希望通過武力打擊帝國北部新教諸侯,而獲得作為皇帝他一直沒有的實權。

看似很複雜,古斯塔夫二世處理的卻很簡單,那就是把它們通通打敗。從二世角度看,應該總結為,他爺爺瓦薩給他打了個極好的基礎,他父輩在爭奪王位過程中又把經濟給拖垮了,二世有絕對的權威就是沒錢。既然是打國際戰爭那就會分兩個陣營,同屬新教國的英、法、荷給他送來了大量的錢。

他打贏俄國吞併芬蘭灣;打贏波蘭使波羅的海成自家"內湖";一路所向披靡從北向南插入神聖羅馬縱深,佔領紐倫堡,與其他新教國家一道迫使神羅皇帝投降,帝國割讓波羅的海沿岸領土給瑞典。只是這位"北方雄獅"本人在快要打到慕尼黑的時候身先士卒戰死了,當時才三十八歲。致使很多人都把他的英年早逝作為展開遐想的話題。

之所以"戰神"們尊崇拿破崙,拿破崙尊崇古斯塔夫二世,不是單純因為他的這些開疆拓土,更關鍵的是他在軍事史上的劃時代意義。以前打仗都是騎兵衝鋒、步兵主力、弓箭手壓陣,古斯塔夫二世把它改為騎兵主力、步兵輔助、炮兵取代弓箭手。大炮早就有,但由於其精準性問題一直在戰爭中扮演很邊緣化的角色,比如開場放兩炮提升士氣啊、城防戰的時候轟一轟城牆啊。古斯塔夫二世不管那套,開戰前先是一排排大炮對敵方陣地一通亂炸,要是大家都用這種打法對方自然不怕,怕就怕這是軍事史大改革之初,一方是新戰法發明者,另一方必然就成了"蒙圈者"。

也不知道為什麼,那些歷史上雄才偉略的統治者能在短時間內幹過那麼多的事情。整天忙著打仗身上全是傷的古斯塔夫二世,抽空還開創了大學預科班制度,被世界各地沿用至今。

好了,從維京到雄獅都聊完了,瑞典的下半場「衰落之路」我們留到下一期再聊,屆時將會有一位法國元帥前來當瑞典國王,咱們下期見。

相關焦點

  • 和平之國瑞典,曾是縱橫歐洲的海盜之國,稱霸波羅的海的北歐雄獅
    瑞典王國,簡稱瑞典,位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北歐五國中最大的國家,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總面積約45萬平方公裡,人口990萬。瑞典,現在是著名的和平之國,社會福利制度完善,被視為自由、平等、民主的代表,但歷史上,瑞典人曾被視為野蠻人,瑞典曾是稱霸波羅的海的北歐雄獅。瑞典作為一個國家形成於公元1100年左右,當時歐洲正處於維京海盜時期,而維京人就是指來自於瑞典、挪威、丹麥等北歐海盜的統稱。維京海盜足跡遍及整個歐洲大陸,劫掠沿海,被視為野蠻人和冷血戰士。
  • 維京人的四種職業:航海家、北歐海盜、商人,殖民者
    大多數時候,維京人是鄉間職業農夫,而且是能工巧匠,維京人的農場出產幾乎全部日常生活用品,從工具到衣物,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紐芬蘭的維京人農場遺址) 但由於北歐氣候寒冷,生存環境惡劣,隨著人口的增多,北歐原本不多的耕地更加不敷使用,生活環境逼迫維京人四海為家,尋找著可以開闢農場的土地
  • 《維京時代與英格蘭》:差點被遺忘的北歐神話
    「被遺忘的神話裡有誰的曾經,我們的淚變成故事裡的風景,故事裡的北歐有海盜在盛行,那是我們熟悉親切的族群」……這首歌,曾經是我的最愛,陪伴我度過了一段青春時光。它的歌名叫《北歐神話》,是著名女團SHE所唱的。提到北歐神話,你們會想起什麼呢?十二主神?巨人?精靈?眾神之王奧丁?在北歐神話的世界裡,神不是萬能的,世界也不是永恆的。
  • 冰島的維京人和北歐神歷史
    誰是早期維京定居者到達冰島的海岸,誰是他們崇拜的神?這個維京遺產今天如何在冰島仍然可見,為什麼冰島人選擇放棄他們的異教信仰呢?誰是北歐萬神殿中最重要的神,他們今天如何?請繼續閱讀,了解有關冰島維京人和挪威神的所有信息。
  • 北歐維京人最早發現了美洲,為何哥倫布才是發現新大陸的第一人?
    真正第一個有史可查發現美洲大陸的歐洲人,則應該是一個維京人,他比哥倫布早500年就抵達了北美洲。一、天生的戰士—維京人維京人,是古代歐洲對於北歐海盜的泛稱。嚴格意義上來說,維京人與中國古代遊牧民族集團匈奴一樣,並非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民族,而是北歐的漁獵民族集團。也與遊牧民族生存在氣候嚴酷的蒙古高原類似,維京人生活在自然條件惡劣溫度嚴寒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因而造就了他們康健強壯的體魄、兇殘堅韌的性格、以及強搶劫掠的習性。
  • 歷史上的北歐海盜維京人有多牛?他們的後代,現被稱為戰鬥民族!
    一、維京人與斯拉夫人北歐的年輕人在維京時代興起了一股創業熱潮,凡是有手有腳、上進努力的年輕人,都迫不及待地結夥出海冒險,賺一桶金衣錦還鄉。往西邊去的北歐人在今天的英國、法國、德國都留下了顯赫的名聲(不論是好是壞),他們因此被稱為維京人。
  • 時間膠囊:中世紀的北歐維京風情美食
    時間膠囊:中世紀的北歐維京風情美食 愛好者的喜愛。
  • 騎馬與砍殺戰團資料片《維京徵服》更新到2.054
    【維京徵服】等你來戰!「維京徵服」(Viking Conquest),是戰團的資料片,由「不列顛統治者」(Brytenwalda )的製作小組完成的。背景設定在英國,挪威和丹麥。有單人遊戲劇情以及傳統的沙盒遊戲模式,同時提供新的多人在線遊戲模式。
  • 北歐海盜如何變身《維京:王者之戰》中的忠誠傭兵
    《維京:王者之戰》海報仗劍經商公元8到11世紀,在歐洲歷史上被稱為「維京時代」。對於斯堪地那維亞人而言,這是一個尚武和徵服的輝煌時期。他們從貧瘠而又寒冷的故鄉出發,在波濤洶湧的冰冷海水中擊槳前進,用勇氣甚至生命去換取土地和財富。
  • 北歐神話中的那些事兒,以及維京人苦苦找尋的「世界樹」
    你或許不知道,北歐神話與東方的通古斯所信仰的超自然原始信仰「薩滿教」是一致的,「薩滿」是北歐神話的宇宙肇始形象來源。而「薩滿」就是可以喚醒世界樹之人,薩滿的身份多變,可稱之為魔法師、神秘人、靈療師等等。在薩滿複雜的宇宙觀裡,擁有一顆世界之樹,而北歐神話中,這顆神樹也同樣存在,而且與薩滿世界中的神樹一模一樣。這顆神樹支撐著九個國度,並且是薩滿可以靈穿神界或冥界的媒介。
  • 闡述中世紀時期維京人的文明,以及維京人的起源
    闡述中世紀時期維京人的文明,以及維京人的起源說到了維京人,相信很多人都通常認為維京人是可怕的、殘忍的、嗜血的人,他們只生活在掠奪和掠奪中,但許多故事並沒有講述完整的故事。接下來,那麼就讓我們來談談維京人和他們有趣的文化。
  • 北歐海盜只會燒殺搶掠?來了解中世紀維京人的遠洋商業帝國吧
    1、 自然的選擇北歐的土地寒冷而貧瘠北歐諸神為維京人所設下的自然稟賦顯然並不鼓勵他們從事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業活動。日德蘭半島多為沼澤、沙洲和森林,土地貧瘠;瑞典密布湖泊和沼澤,無法實施大片耕作;挪威坐擁連綿起伏的雪山和星羅棋布的峽灣,唯有沿海的一條狹長地帶適宜居住。
  • 《維京傳奇》中弗洛基受頭頂滴水懲罰,原型來自北歐神話的洛基
    弗洛基殺死埃塞斯坦,反映出了維京人在劫掠歐洲各地的過程中,與歐洲人產生的宗教信仰衝突。中世紀時期,原處北歐的維京人還保留著原始的多神崇拜,而歐洲大陸上的許多國家都已信奉基督教。在維京人對外徵服的幾個世紀中,信仰衝突始終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弗洛基和埃塞斯坦就是兩種信仰的代表。不過,最讓人感興趣的,還是弗洛基所受的頭頂滴水的奇怪懲罰。
  • 北歐不僅有維京猛男,還有狐狸與極光
    除了「狐狸之火」,他還談到了冰島,並表示,那裡是遊戲場景的創意來源,既然說到這裡,那我們接著講講冰島。「其實遊戲本身還有著不小的進步空間」冰島的維京血統,可謂十分純正。在冰島這片土地的歷史中,有記載的第一位統治者就是維京人:英格爾夫·阿奈爾松。在公元九到十世紀的手稿《定居書》中,還記載了三千餘名定居者的姓名,生平和家族,以及其他一千四百餘塊備選定居點。
  • 維京人最早到達美洲,但為何哥倫布才是發現新大陸的第一人?
    真正第一個有史可查發現美洲大陸的歐洲人,則應該是一個維京人,他比哥倫布早500年就抵達了北美洲。一、天生的戰士—維京人維京人,是古代歐洲對於北歐海盜的泛稱。嚴格意義上來說,維京人與中國古代遊牧民族集團匈奴一樣,並非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民族,而是北歐的漁獵民族集團。
  • 維京人患有天花
    科學家在維京骨骼的牙齒中發現了滅絕的天花菌株 -- 這首次證明了這種致命疾病至少困擾人類 1400 年。天花通過傳染性飛沫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殺死了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並使另外三分之一的患者永久留下疤痕或失明。僅在 20世紀,就有大約 3億人死於這種疾病,直到 1980年,通過全球疫苗接種努力,這種疾病才被正式根除,這是第一種被消滅的人類疾病。
  • 維京人,到底是誰?中世紀的維京簡史(下)
    01 維京人定居點整個公元九世紀,維京軍隊在歐洲大陸上都顯得異常活躍。他們在公元842年殘酷地洗劫了南特(法國海岸),並襲擊了許多內陸城鎮,包括巴黎,利摩日,奧爾良,圖爾以及尼姆等。844年,維京人又猛攻了塞維亞(當時由阿拉伯人控制);859年,他們掠奪了比薩,但在繼續北上的途中被一支阿拉伯艦隊挫敗,隨即有所收斂。
  • 維京人喜歡南徵北戰,全因光棍漢過剩導致?
    對於維京人的出現自古至今說法不一,基因研究學家通過最新的研究分析認為,維京人的祖先最早出現在奧克尼群島,是講皮克特語的凱爾特人的一個分支,在與納維亞人產生遺傳關係之下,就成為了維京人。當然,西方歷史中更喜歡稱他們北歐海盜,或者直接稱其為「野蠻人的始祖」,類如暴雪公司著名的遊戲《暗黑破壞神》其中的野蠻人興許直接取材於維京人。在西方的許多著作中,維京人無一例外身材高大,擁有健碩的身軀,渾身上下都是肌肉,如同蠻牛一般。
  • 歷史上的維京人有多牛,為何多支後裔打進世界盃
    人口稀少的北歐五國竟然有三國打進了世界盃,不能不讓人驚嘆。那麼為何北歐能出現那麼多世界級足球強隊?這很大程度上可能和維京人有關,因為這三個國家都算是維京人的後裔,身體裡都流淌著維京人的血液。要知道,歷史上的維京人可不一般,是牛到爆的存在,他們曾經席捲歐洲,歐洲人聽到他們的名字就不寒而慄。維京人是中世紀生活在北歐地區的一個龐大群體。
  • 從榮耀戰魂說起:淺談歷史上真正的維京人
    維京人又稱為諾斯人或者諾德人,是對8-11世紀生活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居民的一種統稱,他們身材高大,金髮碧眼,主要分布在北歐三國:瑞典、挪威和丹麥地區。不僅在社會中地位不低,在戰場上她們也絲毫不遜色於男人,北歐女性能夠跟丈夫一起出徵,傳說中維京英雄拉格納的妻子就是「盾女」拉格薩,而且北歐神話中雷神索爾的妻子就是著名的女武神希芙。可見,在北歐的傳統裡,每個「能幹」的男人背後也有個「能幹」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