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海盜只會燒殺搶掠?來了解中世紀維京人的遠洋商業帝國吧

2021-01-09 History心發現

維京人走過的路和做過的事都超乎你的想像

維京人一向以勇猛無畏的戰士形象出現在歷史的記載之中,有感於他們取得的赫赫武功,暴烈、嗜血、殘忍就成為了如今世人對他們的刻板印象。其實在歷史上,維京人不僅是令人聞風喪膽的傑出武士,也是擁有敏銳商業嗅覺的精明商人。他們一手持斧一手端秤,駕駛著靈活的龍頭戰艦將原本彼此封閉隔絕的歐洲各地連接起來。他們的侵襲路線也成為了商業通道。鮮血與黃金在這套複雜的網絡中源源不斷地流通著,既給歐洲帶來了戰爭與毀滅,又為她注入了復興與繁榮的力量。

1、 自然的選擇

北歐的土地寒冷而貧瘠

北歐諸神為維京人所設下的自然稟賦顯然並不鼓勵他們從事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業活動。日德蘭半島多為沼澤、沙洲和森林,土地貧瘠;瑞典密布湖泊和沼澤,無法實施大片耕作;挪威坐擁連綿起伏的雪山和星羅棋布的峽灣,唯有沿海的一條狹長地帶適宜居住。此外,高緯度的寒冷天氣根本無法滿足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充足的光和熱,極為有限的自然條件讓斯堪地那維亞最勤懇的農夫即便終日勞作也無法生產出滿足人口需要的糧食。

天無絕人之路,被農神所棄絕的斯堪地那維亞則為海神所眷顧。這裡的地形支離破碎,風平浪靜的波羅的海成為維京人的母親之海。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這裡沿岸的海水在冬天從不結冰,對外的海上通道不會受阻,加上眾多的峽灣形成的天然良港,這就為維京人提供了開展海外探險和貿易絕佳的先天條件。

對於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來說,從事商業與參加海外遠徵無疑是最具吸引力的營生,是任何有野心抱負的維京人獲取財富與榮譽的唯二之選。為了生存,維京人必須走出家園,在異國他鄉獲取寶貴的資源。

挪威著名的景點「巨魔之舌」,這裡是山與海的國度

維京人經商的範圍橫跨東西

維京人是中世紀最為傑出的造船匠人,他們靈巧的雙手造出了當時性能最為優異的水上交通工具。這種令他們引以為豪的維京式艦船不僅可以在在內陸河流如萊茵河、利菲河、易北河和伏爾加河上安全暢通地行駛,而且在波濤洶湧的大西洋上也能夠橫行無阻。水能到達的地方,就有維京人的身影。這些海上的巨龍既是軍事遠徵的利器,也是打通貿易通道的運載工具。通過這些艨艟大艦,維京人將斯堪地那維亞的貨物與異國他鄉的商品連接起來,滿載著商品與戰利品的龍頭戰艦,為斯堪地那維亞地區的發展輸送著源源不斷的養料,也為其他國家和地區帶來了充滿異域風情的他鄉特產。掌握著獨家造船秘方的維京人,就成為了中世紀早期的"海上馬車夫"。

研究者通過考古發掘出的船隻遺骸發現,維京人的長船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得體積更大、容載力更強。經過測算,公元800年的維京長船標準承載量為10-15噸左右,200年之後的船隻已經可以承重25噸的貨物,12世紀則漲到了60噸。船運重量的倍增從側面反映出維京時代商貿需求的激增和蓬勃發展的海上貿易。

質量過硬的船隻和出色的航海技術是一切的根本

除了艦船,維京人的貿易網絡也離不開水利條件優越的各大水道。同時,他們在沿岸建立起來的星羅棋布的商貿據點,成為了許多現代歐洲城市的雛形。

在西方,英格蘭的亨伯河、泰晤士河流域就成為了維京人在該地區進行商貿活動的主要地區。自羅馬時代就是不列顛第一大都市的倫敦,在暴抄猛掠的維京時代不但沒有衰落,反而更加興旺,其城市規模和人口數量穩步上升,以至於後來威塞克斯的撒克遜統治者決意要把首都從溫徹斯特搬到了倫敦,原因就在於這裡極為誘人的關稅收入。維京人的艦隊從法蘭克王國、地中海以及北歐本土帶來了大量的商品,充分刺激了英格蘭的商貿交易活動。他們將英格蘭的本土市場與海外市場連接起來,讓倫敦這個古羅馬時代的要塞軍營變成了南英格蘭地區首屈一指的國際商貿中心,為現代的國際金融中心倫敦奠定了最早的雛形。

倫敦的演變

此外,北英格蘭的約克也在維京時代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約克扼守著英格蘭北部大河亨伯河的入海口,南部是丹麥法區最發達的"丹法五郡",北部連接蘇格蘭王國,優越的地理位置註定了其將成為英格蘭北部的商貿樞紐,精明的維京人同樣將這裡打造成英格蘭北部最繁華的城市,所依靠的就是丹法區的政治中心地位,以及紛至沓來的商隊和豐厚的稅收。

在愛爾蘭,維京人通過早期的軍事徵服活動在沿海地帶站穩了腳跟。由於軍事力量的分散,他們後來沒能像徵服英格蘭的同胞們那樣徵服愛爾蘭全境。匱乏的軍力所未能捕獲到的利益,則被維京人用商業的手段汲取過來。

他們在利菲河河口建立起一座武裝到牙齒的軍事要塞,同樣也是維京人在愛爾蘭的商貿活動中心,並將其命名為都柏林,這裡後來成為了愛爾蘭的首都。這座城市與曼島、威爾斯、康沃爾和蘇格蘭隔海相望,可以十分便捷地在兩岸之間開展商貿活動。此外,他們還在南部海岸建立起沃特福德和威克斯福德,分別意為"水上堡壘"和"西部堡壘",經過數百年的發展,都成為了愛爾蘭的重要港口城市和地區行政中心。以此為根據地,來自格陵蘭、冰島和蘇格蘭的商品就可以在這裡中轉,向南出口到法蘭克王國,而法蘭克王國甚至是西班牙地區的特產,對於遠在冰島的維京人來說也成為了觸手可及之物。

維京人不僅是城市毀滅者,也是城市建立者

在東方廣袤的羅斯平原上,維京人發現了另一片可以大施拳腳的舞臺。在這裡,密布的水網匯集起伏爾加河與第聶伯河,這兩條向南奔騰不息的大江將維京人的貿易船隊帶向了裏海與黑海這兩個聚寶盆。裏海通道的打開讓維京人可以與中亞地區的商人進行直接貿易,進入黑海的維京人則把握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機,與富裕的拜佔庭帝國進行商貿往來,進而將地中海的商品和財富帶回斯堪地那維亞老家。

伏爾加河與第聶伯河是維京人的兩條金河

早在維京人發現英格蘭之前,瑞典人就已經深入到森林密布的東歐平原,獵取能夠帶來豐厚利潤的珍貴動物皮毛。為了能在漫長而危險的旅途中獲得理想的休憩和庇護之處,舊拉多加、諾夫哥羅德、基輔等據點紛紛拔地而起。隨著貿易的日漸興盛,這些商站開始轉變為殖民據點,再後來擴張為大型城市,這就是基輔羅斯公國的雛形。俄羅斯人能夠登上歷史舞臺,與維京人在東歐平原頻繁的貿易與軍事活動密切相關。

就這樣,憑藉著性能優異的水上運輸工具,以及對財富和遠方的無限渴望,維京人不僅扮演著財富的掠奪者,也成為了財富的運輸者和生產者。橫跨東西的巨大貿易網絡以斯堪地那維亞為中心,向東西方世界儘可能地延伸。他們在旅途中建立起來的城市,則為歐洲中世紀中期的城市大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3、 琳琅滿目的商品大迴廊

斯堪地那維亞能看到來自各地的商人和商品

公元921年,時任阿拉伯帝國哈裡發的賈法爾陛下任命阿拉伯外交官伊本 · 法德蘭出使北方草原的保加爾遊牧帝國,向他們的可汗宣讀哈裡發的親筆信並展開外交接觸。由於保加爾人前不久正式皈依了伊斯蘭教,這個好消息傳到了伊斯蘭教的中樞——巴格達,大喜過望的阿拉伯哈裡發派遣外交使節與其交好,謀求結為盟國。在隨後的的幾年裡,伊本在北方草原遊歷了近4000公裡的旅途,將沿途所見所聞記錄在案,歸國後寫成回憶錄,其中有著大量關於當時伏爾加河流域的維京人商貿情況的記載。

在他的記載中,保加爾人的城市不裡阿耳是伏爾加河的商貿交易中心。維京人乘船沿著伏爾加河順流而下,在此停靠後將他們豐富的商品帶上岸來。有潔白如玉的斯堪地那維亞特產海象牙、有藥用價值的馴鹿角、用作燈油的絕佳上品鯨魚油、備受貴婦們青睞的化妝品原料皂石以及自羅馬時代就備受推崇的珍貴琥珀。

琥珀

海象牙雕

除此之外,最具代表性的商品有兩類,其一就是來自斯拉夫部落擄掠來的金髮碧眼的奴隸姑娘。有趣的是,在歐洲許多國家的語言裡,"奴隸(Slave)"一詞有著共同的詞源,而且和"斯拉夫人(Slav)"高度重合,甚至連阿拉伯語的Siqlabi也是出自於此。這種現象很有可能是維京人的斯拉夫奴隸貿易中得來的。

斯拉夫美女不止今天很受歡迎,中世紀也是

其二是來自更北方森林裡的珍貴動物毛皮。值得一提的是,毛皮是維京商人的王牌商品,這些柔軟溫暖的毛皮在南方大受歡迎,水貂皮、熊皮和黑狐皮是當時價格昂貴的奢侈品,阿拉伯作家馬蘇迪就提到一張黑狐皮可價值高達100第納爾金幣。

垂涎於這豐厚的利潤,維京的領主們對開拓這些寶貴的商貿資源非常重視。例如公元9世紀後期的挪威領主奧塔爾,他憑藉武力優勢逼迫鄰近北極圈的薩米人每年進貢,貢品就包括貂皮、鹿皮和水獺皮。同時派出一支探險隊向北航行,繞過了斯堪地那維亞的最北端進入白海,在北極地區尋找貿易資源,這是維京人有史以來所能抵達的北方最遙遠的地方。至於瑞典的維京領主,則通過與芬蘭人的和波羅的人的合作,獲得珍貴的動物毛皮。

毛皮是維京人的王牌商品之一

通過這些緊俏的商品,維京商人從財大氣粗的拜佔庭和阿拉伯買主那裡換得足金足值的錢幣,尤其是阿拉伯的第納爾最受認可。同時,南方帝國令人眼花繚亂的商品令他們興致勃勃,心癢難耐。華美的玻璃、輕盈細膩的絲綢、精緻的陶器、甘醇的葡萄酒以及別具風味的香辛料,這些商品都是北方所無法自行生產的,不論是轉手到斯堪地那維亞還是英格蘭法蘭克,都能賺取讓人想像不到的巨額利潤。

東方貿易網絡的重要性在羅斯人(在東歐平原的維京人)與拜佔庭帝國的對外關係上也可窺探一二。歷史上,羅斯人在留裡克到雅羅斯拉夫歷任領袖的帶領下,於公元860、907、941、944、971、1043六次進攻拜佔庭首都君士坦丁堡,除了劫掠富裕的黑海沿岸地區之外,以武力從拜佔庭帝國那裡奪取貿易特權和關稅減免是另一項非常重要的考慮。

與拜佔庭的貿易對維京人意義重大

西方的貿易網絡同樣十分繁忙。來自斯堪地那維亞、冰島和格陵蘭的特產在英格蘭、法蘭克甚至伊比利亞都廣受歡迎,品質不錯的毛皮、鯨魚肉、鯨魚油、琥珀和鐵礦都能在西歐地區賣出好價錢。與此相對,英格蘭所盛產的蜂蜜、羊毛、啤酒花和小麥正是北歐人所急需的。法蘭克的葡萄酒讓一向嗜飲麥酒的不列顛人和斯堪地那維亞人也能品嘗到一股迷人的南歐風情,甚至在愛爾蘭的芒斯特王國還出臺了一部關於葡萄酒進口關稅的法律。來自伊比利亞的堅果營養豐富、富含熱量,對於要終年忍受寒冷的北歐人來說是再好不過的餐後零食,在歷史記載中甚至可以發現,來自南歐地區的核桃成為一位維京領主犒勞手下、籠絡人心的名貴禮品,一位首領的強大與否,可以從他能否隨心所欲地分發核桃窺探一二。

不起眼的核桃在中世紀的維京社會是貴重的禮品

四、"小地中海"的興起

眾所周知,地中海在歐洲文明發展中發揮著獨一無二的巨大作用。在古典時代,將地中海納為內湖的羅馬帝國通過四通八達的地中海貿易網絡,把每一塊地中海行省的優質資源吸入帝國中樞義大利半島,不斷鞏固強化帝國的中央權力。同時,每塊行省獨特的資源稟賦通過這張巨大的貿易網絡與其他行省形成互補,這種前所未有規模的跨區域分工協作機制鑄就了羅馬帝國繁榮的經濟和發達的貨幣金融體系。

羅馬統治下的和平帶來前所未有的貿易大繁榮,但已成過往雲煙

不過,在經歷了三世紀危機的摧殘和蠻族入侵的打擊之下,羅馬帝國的分崩離析也同時帶走了地中海昔日繁華的景象。雪上加霜的是,自7世紀開始的阿拉伯人入侵讓整個北非落入到敵視異教徒的伊斯蘭教政權之手,原本作為和諧之海的地中海陷開始入了嚴重的對立狀態。猖獗的穆斯林海盜橫行於地中海各大貿易水道,拜佔庭和威尼斯的海軍與阿拉伯海軍四處作戰,讓原本已經江河日下的地中海貿易網絡徹底衰落。

然而,貿易的通道阻塞並不意味著貿易需求的消失,數額龐大的東方商品對於西歐人來說依舊是極具吸引力的存在。接過貿易接力棒的人選,也自然非維京人莫屬。伏爾加河與第聶伯河就成為了繼地中海之後的又一國際貿易大動脈,令人垂涎的的東方商品在這裡被維京人的龍船運往波羅的海,再從這裡運往不列顛和法蘭克,維京人就成為了與威尼斯人齊名的歐洲國際貿易最大中間商。

維京人接過了國際貿易的接力棒

隨之而來,歐洲的國際貿易重心不可避免地開始北移。其帶來的一個直接影響就是"小地中海"的興起,即北海沿岸城市與環波羅的海城市的大量崛起。除了上文提到的倫敦、約克和都柏林,不萊梅、海澤比、比爾卡、漢堡、布魯日、斯德丁、但澤、哥本哈根都發展成日益重要的商業區,來自"北歐威尼斯"——諾夫哥羅德的東方商品在這些城市分銷,並進一步深入內陸的城市進行售賣。在這些地區出土的大量阿拉伯、拜佔庭、埃及甚至中亞的貨幣印證著這裡昔日的繁華與萬裡之外的異域他鄉有著密切的關聯。自羅馬帝國衰落以來,從來沒有如此盛況能在歐羅巴的土地上出現。

歐洲許多大城市的雛形就是維京人的國際貿易商站

五、貿易與王權的崛起

商貿的發達帶來的另一個重要結果就是社會財富分配的極化以及傳統政治遊戲規則的重新洗牌,即中央集權的強化和封建王國的誕生。這種現象不僅在斯堪地那維亞,而且在維京人的徵服之地都普遍出現。

王權的崛起需要金錢與武力的雙重支持。通過對外貿易,部落首領從海外賺取了更多貴金屬資源,獲得了許多稀缺的奇珍異品。金銀貴金屬成為貨幣,用來打造更大規模的艦隊、分作軍餉以及僱傭更多的勇士。外國琳琅滿目的商品則被用作擴大權力光環的工具,領主們身穿異國華美的服飾和珠寶,佩戴鑲嵌有來自阿富汗青金石、印度紅瑪瑙和地中海珍珠的寶劍,讓所有人都為之吸引拜服,使得他的統治地位更加牢固。領主也會將這些貴重的舶來品當做禮物贈送手下,聚攏士氣收買人心,讓更多的人願意為他出生入死、徵戰沙場。

憑藉手中的有利資源,領主們開始建立起規模更大的首領親隨衛隊。這些精銳武士與領主建立起緊密的私人關係,配備最精良的武器盔甲,脫離生產領取軍餉,以職業化武裝力量的模式加以訓練,成為對外作戰的中堅。而傳統的由部落自由民組成的部落徵召兵的地位開始動搖,他們無力再與領主的力量相抗衡,舊時的社會結構開始發生質的改變。

貿易讓武士能夠穿戴更精良的盔甲

貿易還帶來了工商業的發展,開闢了更多的稅源。為了能夠將本土有特色的的商品開採製造出來,斯堪地那維亞的採礦、骨雕、制皮、金屬加工等產業開始興起,而且受到領主的鼓勵。此外,維京人通過貿易注意到商人是一股可以帶來豐厚稅收的階層,並刻意加以保護。例如,公元808年丹麥領主戈德弗裡德率軍襲擊了斯拉夫人的市鎮瑞裡克,他們摧毀了這個城市,但是其中的商人沒有被傷害,他們被保護起來並轉移到維京人的城鎮海澤比,在那裡他們可以繼續從事原本的生意,但要向他們的新領主繳納賦稅。

只要繳納賦稅,就處於維京人的保護之下

維京人的國際貿易所帶來的社會變革力量在北歐地區很快有所體現。大量湧入的財富、國外先進的國家管理技術以及久經戰陣的遠徵歸來的武士,都讓原先的部落軍事民主制度開始徹底瓦解,部族管理機構開始向封建王國的統治機器轉變。在日德蘭半島,原本為耶靈領主的部落首領老戈姆通過貿易及海外徵戰獲得了大量的財富,開始於9世紀後期崛起,以"丹麥"這個名稱命名這片土地就是在他的統治時期形成的。他的兒子"藍牙王"哈拉爾德通過徵伐鯨吞了其他大大小小的領主,首次統一整個半島,並將勢力範圍擴張至波羅的海南岸與挪威,正式確立了他的家族在整個日德蘭半島的霸權地位。克涅特林加王朝的建立,意味著以往部落聯盟的統治模式正式壽終正寢,與不列顛、法蘭克相同的封建統治模式已悄然在斯堪地那維亞拉開了序幕。

在東歐平原,以徵服者姿態出現在這裡的維京人從一群居無定所的劫掠者變成了榮譽加身的基輔羅斯王國國王護衛。第聶伯河與伏爾加河兩條繁榮的東西貿易大動脈讓原本只居住著野蠻遊牧部落的南俄草原變得今非昔比,由於扼守著阿拉伯帝國與拜佔庭帝國通往西歐諸王國國際貿易的必經之路,關稅帶來的豐厚收入成為了維京首領留裡克能夠建立起國家機構的重要資金來源。繁榮的貿易同時刺激了工商業的興盛,船隻修理、酒館、錢莊、鐵匠鋪等配套設施也隨之出現。此外,有財富的地方就有為爭奪財富而發動的戰爭,有戰爭的地方就有象徵著權力的武裝力量。不少從拜佔庭"留學"歸來的瓦蘭吉戰士不僅帶回了多年積累的豐厚軍餉,也帶來了拜佔庭帝國先進的軍事、政治管理模式。斯拉夫人在維京人的統治下,最終也開始步入封建時代。

俄羅斯留裡克王朝建立的根基就是第聶伯河商貿大通道

羅馬帝國滅亡之後,西歐地區政治上支離破碎以及日耳曼蠻族遷徙浪潮造成的破壞,讓該地區的經濟模式從原本的大一統市場退回了封閉的原子化狀態。而維京人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地理上的隔絕狀態,原本已經無法從地中海獲取東方商品的西歐地區開始依賴於維京人所建立的"北方貿易路線",與東方國家發生經濟接觸。

除此之外,維京人的活動對西歐地區金融體系的復甦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動作用。羅馬帝國末期由於頻繁的蠻族侵襲,絕望的人們將金銀貴重器物捐給修道院,這些深藏於修道院的貴金屬被製成宗教用品,無法成為貨幣在市面上流通。維京人將洗劫得來的金銀器具熔鑄成貨幣,建立起國家鑄幣系統,這些貨幣又通過貿易網絡流向四方,有力地推動了西歐地區貨幣經濟的發展。

歐洲的貴金屬開始成為鑄幣流通起來

歷史上維京人的軍事活動固然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他們對貿易與經濟活動的巨大推動同樣值得關注。歐洲通過維京人建立的"北方貿易通道",將一隻腳踏出了自羅馬帝國滅亡後的經濟萎靡狀態。而另一隻腳的跨出,則要依賴若干年之後由十字軍東徵所復興的地中海商貿大動脈了。這兩條貫通東西的南北商貿銀橋,為歐洲中世紀的經濟復興奠定了最早的基礎。

相關焦點

  • 歐洲中世紀造船簡史:北歐南歐各領風騷,兩者最終殊途同歸
    在整個中世紀時期,歐洲的航海業呈現出「先北後南」的趨勢,而兩種風格的航海技術最終殊途同歸,在中世紀晚期融為一體,為歐洲大航海時代提供了關鍵的技術支持。中世紀前期遙遙領先的北歐航海技術自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歐洲大陸就陷入了分裂和混亂的時代,而在中世紀前期,對於歐洲沿海國家威脅最為強大的當屬猖獗的維京海盜了。
  • 北歐海盜如何變身《維京:王者之戰》中的忠誠傭兵
    中世紀的阿拉伯和拜佔庭的史籍中也採用了「羅斯」這個稱呼,並最終用該詞將羅斯人定居的土地命名為「俄羅斯」。在當時,只有英格蘭人在9世紀的時候偶爾用「維京人」來稱呼這些入侵者,而今天它則成為中世紀早期北歐人的統稱。維京人的後裔(北日耳曼語支各民族)雖然維京海盜舉世聞名,但維京人其實並不總是以野蠻海盜的身份出現。
  • 在《刺客信條:英靈殿》中解讀極光之下的維京海盜
    「仁慈的上帝啊,請您把我們從斯堪地那維亞人的怒火中解救出來吧。」  或許在公元9世紀左右的歐洲西北沿岸各地的修道院,會到處響起類似於這樣的哀號。  儘管在維京人的遠徵過程中,有著燒殺搶掠、充滿暴力的一面,但他們在海外擴展中也有發展商業貿易、促進文化交流等和平性的活動。
  • ——詳解中世紀的「海盜盛世」
    記得在很久之前的一篇名為《如果拜佔庭人當初給了北歐衛隊「斧頭幫」封地,那它還會滅亡嗎?》文章中,我就已經簡單闡述過維京人與海盜之間的關係了。雖然最初維京人可能是通過對大不列顛、愛爾蘭、加洛林帝國以及拜佔庭帝國的一系列戰爭而聞名的,但真正讓維京人烙印在各民族心中的,還是他們的商業頭腦、技術、藝術,甚至是宗教信仰。
  • 維京人的四種職業:航海家、北歐海盜、商人,殖民者
    (紐芬蘭的維京人農場遺址) 但由於北歐氣候寒冷,生存環境惡劣,隨著人口的增多,北歐原本不多的耕地更加不敷使用,生活環境逼迫維京人四海為家,尋找著可以開闢農場的土地
  • 此國崇尚多妻制,為娶老婆,單身漢爭相出海當海盜,到處掠奪女人
    北歐的維京人,是中世紀時期最為兇殘的強盜,其殘酷程度甚至超過了匈奴、突厥人。他們從故鄉出發,乘坐龍頭戰船,無情地肆虐著歐洲沿海和內河,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能看到這些強盜的身影。他們到處燒殺,到處搶掠,犯下了數不清的罪行。然而,他們之所以成為海盜的出發點卻鮮為人知,那就是討老婆!
  • 維京擴張:歐洲迎來海盜時刻
    公元8-11世紀,生長於北歐(今天挪威、丹麥、瑞典等)地區的維京人,對歐洲沿海和不列顛島嶼展開對外擴張活動,足跡遍布歐洲大陸乃至北極。 擴張時間從8世紀,持續到11世紀中晚期,長達近400餘年,這一時期也因此被稱為「維京時代」,又稱為「海盜時代」。
  • 闡述中世紀時期維京人的文明,以及維京人的起源
    闡述中世紀時期維京人的文明,以及維京人的起源說到了維京人,相信很多人都通常認為維京人是可怕的、殘忍的、嗜血的人,他們只生活在掠奪和掠奪中,但許多故事並沒有講述完整的故事。接下來,那麼就讓我們來談談維京人和他們有趣的文化。
  • 中世紀時期,世界上令人聞風色變的三大搶劫文化族群
    中世紀(從公元5世紀持續到公元15世紀)期間,世界上殘存的這三個最強大的搶劫文化族群分別是:一,北歐的海盜維京人,二,阿拉伯沙漠民族,三,中亞、蒙古草原文化民族。維京是他們的自稱。最初的維京人,來自北歐寒冷、貧瘠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維京人因為身處寒冷地區好酒好鬥而且性情豪爽,漸漸地維京人發現了自己可以利用領先的造船技術和駕船技術的優勢在海上靠搶劫奪取財富。在逐漸發展出更好的航海技術後,成為以海盜與貿易而聞名的維京人開始登上世界舞臺,並大展身手。
  • 維京「海盜」:殘暴的戰士,高超的水手,歐洲傳奇還是烏合之眾?
    不過,並不能單純地把維京人視作影視劇中的「海盜集團」,實際上維京人的活動更像是北歐民族的遠徵和冒險,用「海盜」來形容他們有時也並不是完全準確的。 一、維京海盜:無畏的狂戰士、高超的水手 維京人主要來自於北歐地區,是今天的北歐五國的祖先,他們是古代時期的丹麥人、挪威人和瑞典人。
  • 《維京時代與英格蘭》:差點被遺忘的北歐神話
    「被遺忘的神話裡有誰的曾經,我們的淚變成故事裡的風景,故事裡的北歐有海盜在盛行,那是我們熟悉親切的族群」……這首歌,曾經是我的最愛,陪伴我度過了一段青春時光。它的歌名叫《北歐神話》,是著名女團SHE所唱的。提到北歐神話,你們會想起什麼呢?十二主神?巨人?精靈?眾神之王奧丁?在北歐神話的世界裡,神不是萬能的,世界也不是永恆的。
  • 五分鐘讀懂北歐史,告訴你為什麼北歐那麼富裕
    由於氣候較為寒冷,人口也不多,所以北歐的歷史比較簡單,至於富裕,也不過是近代的事。在古代,北歐處於歐洲文明圈的邊緣,用荒僻落後來形容一點不為過。當地散布著很多野蠻落後的日耳曼部落,他們長期以來以放牧、農耕和捕魚為生。由於當地自然環境惡劣,百姓非常貧困,在公元6世紀很多北歐人尤其是丹麥人跑去當了海盜。
  • 歷史上的維京人有多牛,為何多支後裔打進世界盃
    文/寂寞的紅酒6月17日凌晨,在俄羅斯世界盃C組小組賽中,北歐海盜丹麥大敗南美勁旅秘魯,以1:0戰勝對手輕取三分。此前,同出於北歐的本屆世界盃黑馬冰島隊,以1:1逼平了世界勁旅阿根廷隊,冰島隊一時間聲名鵲起。6月18日,另一支北歐勁旅瑞典隊將對戰來自亞洲的韓國隊。
  • 維京人沒有消失!科學家研究400多例基因後,發現他們遍布歐洲
    提到歐洲的歷史,很多人都會想到「北歐海盜」,他們就是維京人。根據資料顯示,公元8世紀到公元11世紀期間,來自今挪威、丹麥、瑞典等地的維京人,聯合起來開始了「燒殺搶掠」,足跡遍布整個歐洲,甚至一直到北美洲,都有維京人的足跡。雖然對於維京人的評價,人們喜歡用「海盜」這樣的形容詞,但事實上,維京人也是世界上最出色的一群航海家。
  • 從榮耀戰魂說起:淺談歷史上真正的維京人
    維京人一度被大眾認為是野蠻人,其實這是一種農耕民族式的偏見,《魔獸爭霸3》裡的獸族步兵造型就是以歐美人眼中的維京戰士為原型來創作的,獸人也如同維京人那樣漂洋過海入侵「文明」世界,從德拉諾來到艾澤拉斯世界同人族作戰。但實際上,這些愛好燒殺掠搶的維京人比大家想像的要文明,他們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
  • 時間膠囊:中世紀的北歐維京風情美食
    時間膠囊:中世紀的北歐維京風情美食 愛好者的喜愛。
  • 《英靈殿》VS《海盜戰紀》聯動訪談:兩位維京戰士的穿越式相遇
    幸村:大家心目中的維京人可能就是這個樣子吧。不過我心中的維京人形象其實是那種隨性躺在地上,於雪中入睡,醒來後拍拍身上的積雪,感嘆一聲「哦,已經是早晨了」,便再度踏上旅程的人,他們強悍的生命力甚至會讓人不禁發出「這樣都不會死掉嗎?」的疑問。
  • 冰島的維京人和北歐神歷史
    誰是早期維京定居者到達冰島的海岸,誰是他們崇拜的神?這個維京遺產今天如何在冰島仍然可見,為什麼冰島人選擇放棄他們的異教信仰呢?誰是北歐萬神殿中最重要的神,他們今天如何?請繼續閱讀,了解有關冰島維京人和挪威神的所有信息。
  • 維京人是怎麼退出歷史舞臺的?我們從克努特大帝說起吧
    所以,克努特要改變英格蘭人的想法,他首先迎娶了埃塞爾雷德二世的遺孀愛瑪,與英格蘭王室聯姻;之後,他遣散了維京大軍,只保留了一部分親衛軍;與此同時,他制定了《克努特法典》,用法律統治國家;之後,他還給教會大量捐錢,同時大力支持教會到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傳教……1018年,克努特的哥哥哈拉爾二世去世了,他立刻率軍殺回丹麥,奪得了王位。
  • 手繪瑞典史,從維京人到「北歐雄獅」
    不過,我說的是地方,不是人。估計很多讀者到這裡已經聯想到維京人了,沒錯,維京人的起源地就包括今天的丹麥及挪威、瑞典的南部。別看本土「很部落」,走出去的那批可不得了,瑞典被歐洲人稱為「人種作坊」,大量日耳曼分支人種都是從這裡向南遷徙的,比如著名的哥特人就來自瑞典的哥特蘭島。克努特大帝的"北海帝國"時代,是瑞典人至今都津津樂道、引以為傲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