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京人是怎麼退出歷史舞臺的?我們從克努特大帝說起吧

2021-01-21 七追風

維京人的傳奇始於拉格納·洛德布羅克,到了克努特大帝的時代,終於迎來了最後的輝煌。

《維京傳奇》中的拉格納

克努特出生於公元10世紀末的丹麥,他是著名的「藍牙王」哈拉爾之孫,「八字鬍」斯韋恩第二個兒子。因為爺爺哈拉爾就已經皈依了基督教,所以克努特從小就是一個基督徒。

不過,就算是基督徒,他也是標準的維京海盜。

趁著11世紀初英格蘭的混亂,克努特的父親「八字鬍」斯韋恩組織了龐大的隊伍,大規模入侵了英格蘭。在很短的時間內,英格蘭人民就拋棄了他們的廢物國王埃塞爾雷德二世,迎接「八字鬍」斯韋恩成為國王。

年輕的克努特一直跟隨父親身邊,參與了與英格蘭人的戰鬥,也見證了父親成為英格蘭的國王。1014年2月,「八字鬍」斯韋恩統治英格蘭沒幾個月,就去世了。大約剛剛成年的克努特正陪在父親身邊,他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將父親的遺體送回丹麥,然後和哥哥哈拉爾二世商量下一步的打算。

其實,也沒有什麼可商量的。

「八字鬍」斯韋恩早就做了決定,丹麥王國由長子繼承,新徵服的英格蘭由克努特繼承——正因為這樣,他才要帶著克努特徵戰英格蘭。

參加完父親葬禮之後,克努特很快就回到了英格蘭。

維京長船

他的父親是國王,自己必須儘快繼承王位才行——然而,英格蘭人看到這個年紀輕輕的丹麥人,覺得完全沒有必要懼怕他。

於是,貴族們聯合起來,反抗克努特的統治。不僅如此,他們還請來了避難諾曼第的國王埃塞爾雷德二世,團結起來與克努特作戰了。對於英格蘭人來說,就算埃塞爾雷德二世很廢物,他也是土生土長的基督徒國王——克努特是來自北方的海盜,是異族。

克努特來不及召集更多兵力,在和英格蘭人的作戰中失敗,只能狼狽的逃回了丹麥。

丹麥現在的統治者是自己的哥哥哈拉爾二世,這對於克努特來說並不是好事。首先,他現在是英格蘭人的手下敗將,免不了會被丹麥人指指點點;其次,他的哥哥必須要考慮怎麼安排這個兄弟,以免出現權力鬥爭。

哥哥做了最完美的選擇,他幫助克努特召集了新的軍隊,建造了200艘戰船。

於是,克努特很識趣的帶領大軍離開丹麥,重新回到了英格蘭。然而,年輕的克努特在戰場上經驗有限,面對英格蘭人的奮起反抗,打得十分艱難。尤其是遇到「剛勇者」埃德蒙,更是屢屢戰敗。

當然,對於他後來的統治而言,戰爭期間的遭遇也非常重要。

克努特的「北海帝國」

比如,克努特之所以能戰勝英格蘭人,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一個「叛徒」。這人就是「貪婪者」伊德裡克·斯特雷奧納,是國王埃塞爾雷德二世的妹夫,一位手握重兵的貴族。

伊德裡克在關鍵時刻背叛了英格蘭人,投靠了克努特,而且不止一次。尤其是在和「剛勇者」埃德蒙的一次決戰中,克努特節節敗退,幾乎毫無勝利的希望——誰也沒想到,重新歸順英格蘭的伊德裡克,陣前倒戈。他殺掉了一個長相酷似「剛勇者」埃德蒙的士兵,舉起他的腦袋大喊著:埃德蒙已經死了,你們戰敗了!

戰場形勢瞬間逆轉,陷入絕境的克努特因此得以逃脫。也許,正是這樣的經歷讓他明白:要想贏得真正的勝利,不用太在乎英格蘭人、丹麥人、挪威人、瑞典人之間的區別,能成為自己的臣民,就足夠了。

最終,克努特戰勝了「剛勇者」埃德蒙,雙方訂立了協議,把英格蘭一分為二,兩人分別統治。最重要的附加條件是,如果兩人中誰先去世,他的王國就要交給另一人統治,再度成為完整的英格蘭。

埃德蒙很快就死了,死因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早已在戰鬥中受傷,不治而亡;還有人說他被屬下謀殺;另有一種說法是,一個維京勇士埋伏在糞坑裡,一劍捅死了來上廁所埃德蒙……

不管怎樣,1017年初,克努特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整個英格蘭的國王。

克努特曾被英格蘭人趕下王位,他必須保證這種事不再發生。

克努特大帝

戰爭中的經驗讓他明白,不僅要軟硬兼施,更要證明自己的正統性。所以,克努特一方面處死反對自己的人,一方面向英格蘭人展示自己的「妥協」——長久以來,英格蘭人和北歐人都敵視、仇恨對方,克努特希望大家能互相融合。

他很明白,英格蘭人和他們的矛盾,就是因為長期以來是「劫掠者和被劫掠者」的關係,誰會願意和強盜做鄰居?

所以,克努特要改變英格蘭人的想法,他首先迎娶了埃塞爾雷德二世的遺孀愛瑪,與英格蘭王室聯姻;之後,他遣散了維京大軍,只保留了一部分親衛軍;與此同時,他制定了《克努特法典》,用法律統治國家;之後,他還給教會大量捐錢,同時大力支持教會到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傳教……

1018年,克努特的哥哥哈拉爾二世去世了,他立刻率軍殺回丹麥,奪得了王位。10年後,克努特又打敗了挪威國王,統治了挪威和瑞典南部地區。克努特的四處徵伐,建立了一個包含英格蘭、蘇格蘭(大部分)、丹麥、挪威、瑞典南部的「北海帝國」,成為了著名的「克努特大帝」。

維京人為什麼會退出歷史舞臺?

不劫掠的維京人就不是維京人

首先,「維京人」是個很特殊的名詞,專指那些生活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定期出來劫掠的北歐人。也就是說,如果你不出來劫掠,就不算「維京人」了。

為了維持自己的龐大帝國,克努特鑄造統一的錢幣,試圖統一度量衡,並且和羅馬皇帝康德拉二世關係密切。他不再允許劫掠行為,曾經的「維京人」慢慢轉變成了商人。

與此同時,因為克努特大力支持傳教行為,北歐出現了一座又一座的教堂,很多人放棄了原先的信仰,從戰士變成了基督徒。

1035年,克努特去世了,他的龐大帝國因此四分五裂。但是,因為克努特的一系列統治行為,維京海盜最後的輝煌已然逝去……逐漸的,以劫掠聞名於世的「維京人」,退出了歷史舞臺。

相關焦點

  • 英格蘭是如何被維京人徵服的
    盎格魯薩克遜人趕走了原住民凱爾特人後,在英格蘭建立了自己的王國,但歷史就是不斷的重演,九世紀末海上8+9,維京人大舉入侵,把盎格魯薩克遜人搞得不要不要的,還好這時出現了一位英雄挺身而出。公元871年,英國歷史上迎來唯一的大帝(the Great),七王國之一的威塞克斯,他們的首領阿爾弗雷德大帝,團結了另外六個王國,準備與維京海盜大幹一場。
  • 維京人,到底是誰?中世紀的維京簡史(下)
    911年,西法蘭克國王通過條約將魯昂和周圍地區授予了維京人首領羅洛(Rollo),以換取後者不再侵擾的承諾。(這片土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諾曼第」)同一時期,斯堪地那維亞人(主要是挪威人)也開始殖民冰島,當時這座位於北大西洋的島嶼,一直都沒有人定居過。到10世紀後期,一些維京人(包括著名的紅色埃裡克(Erik the Red))還進一步向西擴張到了格陵蘭島。
  • 手繪瑞典史,從維京人到「北歐雄獅」
    公元12世紀以前,在這片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東半邊,你找不到什麼明顯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不過,我說的是地方,不是人。估計很多讀者到這裡已經聯想到維京人了,沒錯,維京人的起源地就包括今天的丹麥及挪威、瑞典的南部。別看本土「很部落」,走出去的那批可不得了,瑞典被歐洲人稱為「人種作坊」,大量日耳曼分支人種都是從這裡向南遷徙的,比如著名的哥特人就來自瑞典的哥特蘭島。
  • 早期的維京人生活方式和國家本質有衝突所以並未建立國家
    在西方歷史上,有個叫做維京人的群體十分受人關注。今天的丹麥、瑞典、挪威和冰島的雛形就是他們建立的,但是他們早期卻並沒有建立國家,這是為什麼呢? 「維京」與「國家」的矛盾 首先維京人除了指古代北歐地區的那個人群之外,還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其生活方式的描述。
  • 印象中「兇猛」的維京人究竟是什麼人,和《權力的遊戲》有關嗎?
    所以看到這本書時,我不免有點興趣:《維京時代與英格蘭》,因為維京人經常被等同於北歐四國之一丹麥人的稱呼。所謂「維京時代「,就是8-11世紀斯堪地那維亞人向歐洲其他地區的遷移。而許多中世紀的歷史學家認為,維京人對於英格蘭的徵服與其他種族人不同,他們頻繁突襲這片土地,不是為了佔有它,而是為了掠奪和毀滅。維京人真的那麼可怕嗎?
  • 維京「海盜」:殘暴的戰士,高超的水手,歐洲傳奇還是烏合之眾?
    但真正歷史上的「維京人」卻是「臭名昭著」的存在,正猶如明朝時期令之頭疼的「倭寇之亂」,維京人也令歐洲大陸深深為之頭疼,他們勇猛而又粗暴,殘忍而又好戰,在他們主導的8~11世紀所謂的「維京時代」給歐洲帶來深重苦難的同時,他們又創造了輝煌的歷史,深深的影響了歐洲的歷史。 解放我們吧,哦,上帝,別讓斯堪地那維亞人降怒於我們!他們毀壞我們的土地。
  • P2P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P2P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周蕾 發表於 2020-11-30 09:49:18 「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壓降,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逐漸壓降到今年
  • 《英靈殿》VS《海盜戰紀》聯動訪談:兩位維京戰士的穿越式相遇
    作為紀念,我們對漫畫作者幸村誠進行了一次特別採訪,一邊探尋本次合作的始末以及他對於遊戲的感想,一邊聽他為我們講述維京人的魅力。 幸村:總是髒髒的這一點吧。將發硬的皮革裝束、蓬鬆的頭髮等特點用有力的筆勢畫出來非常令人開心。而在畫女性的時候卻要格外打起精神,完成需要花費 3 倍以上的時間,所以畫維京人更加輕鬆(笑)。 —— 也就是說,您在初期畫克努特的時候其實很難嗎?
  • 那些春節常喝的飲料,有些已經永遠的退出歷史舞臺了
    很多飲料在童年時期,都是非常火爆,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們當中有的還在賣,有的卻已經退出歷史的舞臺了。健力寶:在兩大可樂還沒有在中國普及的時候,那絕對是健力寶的鼎盛時期,那個時候的健力寶幾乎每家每戶過年都會買來喝,健力寶也是那種碳酸型的飲料。
  • 相對論再悄悄退出歷史舞臺
    相對論在悄悄退出歷史舞臺 2007年、2008年先後在省級期刊《發明與創新》和《新科技》發表了「麥可遜-莫雷實驗的零結果真相大白」,之前,向中國《物理學報》投稿,終以「不適合本刊發表」為由,毀約退稿,之後,先後向《自然》雜誌、《科學》周刊、《物理評論快報》投過稿,雖都以「不適合本刊發表」統一口徑拒絕發表,但也沒有否定【真相】之意。
  • 邁銳寶停產,Epsilon平臺退出歷史舞臺
    說起通用集團下的平臺,即使是很多車迷都感到陌生。在早期通用時代,W-body這個美式船車的FF底盤被應用到了君威、君越等車型,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對於輕量化、操控性的考量,在2003年推出了Epsilon平臺。
  • 冰島的維京人和北歐神歷史
    當然,我們會談到維京人。 通常情況下,酒店和賓館都會有一個標誌,上面印著一頭穿著野蠻人的頭髮濃密的頭盔,而紀念品商店則充斥著模型長艇,化裝服飾和玩具斧頭。 然而,通常沒有說出的是,冰島人本身並不是真正的維京人,至少不是他們的行為。相反,他們是農民和漁民,丹麥和挪威維京人的後裔,他們在公元870年左右首次前往該島。
  • 維京海盜在歐陸沿海的瘋狂肆虐
    公元8到10世紀的歐洲,是維京海盜橫行無忌的時代。他們從寒冷的北歐出發,駕馭著長船縱橫在大西洋和地中海,風雨來去,無人可擋,巴黎、亞琛、約克、盧卡……一座座重鎮在維京人的肆虐下一度化作廢墟。這群來自北國的野蠻人數量並不多,也不具備超越時代的裝備,為什麼能造成如此之大的影響呢?這一切都要從維京人的最初歷史說起。
  • 一口氣看完《維京傳奇》,聊聊歷史上的拉格納·洛德布羅克
    在維京人的歷史中,拉格納·洛德布羅克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很多傳奇故事都是以他為主角。電視劇《維京傳奇》中,拉格納策劃組織了對林迪斯法恩修道院的搶劫,這次事件發生於公元794年,是不列顛群島有記載的第一次遭遇維京人,同樣也是維京時代開始的標誌性事件。然而,拉格納參與這次襲擊的可能性,非常之小。歷史上的拉格納是一位著名的海盜頭子,他第一次有記載的襲擊,是公元845年率領軍隊攻打巴黎。
  • 「再來一瓶」為何退出歷史舞臺?廠家:錢都給別人賺了
    可是真正去掃二維碼的人非常少,所以說,還是有很多消費者非常懷念「再來一瓶」帶來的驚喜感。第一個開始玩「再來一瓶」活動的是青島啤酒,青島啤酒想出這樣的營銷模式,在當時競爭激烈的啤酒市場脫穎而出,不僅解除了自己的當時的危機,還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但是要說起真正「再來一瓶」的霸主玩家,那就是康師傅了。
  • 無線模擬電視今年底退出歷史舞臺意味什麼?
    【無線模擬電視今年底退出歷史舞臺】近日有媒體報導,我國無線模擬電視將於今年年底退出歷史舞臺,這意味著我國將全面進入數位電視時代。
  • 在《刺客信條:英靈殿》中解讀極光之下的維京海盜
    「仁慈的上帝啊,請您把我們從斯堪地那維亞人的怒火中解救出來吧。」  或許在公元9世紀左右的歐洲西北沿岸各地的修道院,會到處響起類似於這樣的哀號。然而歷史總是辯證的,維京真的就如人所言異常殘暴嗎?我們不得而知,我們所知道的是,維京人並不只是海盜,他們還有多重的身份,比如農民、商人、殖民者、航海家和某些大陸的最早發現者。  《刺客信條:英靈殿》就描述了這群人的生活。  下文可能含有些許劇透,介意的讀者請謹慎閱讀。
  • 維京人為什麼沒徵服歐洲?看看「人生贏家」羅洛的故事就知道了
    歐洲歷史上,有三百年時間被稱為「維京時代」。從公元8世紀開始,兇猛的維京人殺向歐洲沿海和不列顛群島,對這些地區造成了災難性的打擊。維京人當時的維京人到底有多麼強大呢?公元865年,維京傳奇英雄拉格納的兒子伊瓦爾,和他的兩個兄弟哈夫丹以及烏比,帶領超過3000人的維京人大軍,從都柏林出發,一路殺向英格蘭。
  • 蘋果清空iTunes的FB和INS帳戶 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新浪美股 北京時間6月3日訊,看來iTunes退出歷史舞臺的日子就快要到來了。MacRumors和redditor注意到,蘋果已經清除了Instagram和Facebook上的程序頁面,刪除了所有圖片、帖子和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