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濤洶湧的海面
一艘大船突發大火
狡猾毒販買船出海
遠涉重洋走私毒品
神秘的船員、蹊蹺的大火
這裡面掩藏什麼秘密?
公安部部署指揮
廣東、福建、香港三地警方
聯合中國海警局攜手出擊
共同打擊毒品犯罪
2018年1月24日,在我國南海萬安海灘附近的海域,突然冒起滾滾濃煙,一艘船隻在海面上燃燒了起來。但這艘著火的大船,面對正在喊話截停的三艘海警艦,沒有發出任何求救信號,反而加大馬力向深海衝去,這種操作無異於自殺,這究竟有何隱情呢?
原來,此次海警的檢查行動並不是一次普通的海上日常巡查,而是一次精心計劃的伏擊行動,行動的目標正是這艘被熊熊大火包圍的「鼎裕號」,它以前的名字叫「陽寶丸號」。
事情還要從2017年2月開始說起。
2017年2月,廣東省公安廳禁毒局接到香港警方一條有關毒品犯罪的通報。香港涉毒團伙頭目組織廣東汕尾籍人員密謀進行海上走私毒品犯罪活動。但具體情況還不清楚。
接到香港警方的通報後,廣東省公安廳立即和汕尾市公安局成立聯合專案組,展開調查。辦案人員經過大量調查,終於摸清了這一涉毒團夥的基本情況,團伙頭目餘林華(化名)香港人,他與廣東汕尾籍人員陳宿(化名)聯繫密切。
陳宿,時年51歲,廣東汕尾人。專案組民警經過深入調查,案件的脈絡已經逐漸清晰:香港涉毒團伙頭目餘林華,遙控指揮「馬仔」陳宿在汕尾尋找船隻和船員為其海上走私毒品犯罪做準備。
根據了解,他們買船時都提出了一個要求:把船上的雷達拆掉。因為正規的船隻出海時都會配有雷達裝置,有關監管部門可以通過雷達信號搜尋到船隻的位置。
專案組一邊繼續緊盯陳宿,一邊在汕尾地區摸排毒品的來源。專案組經過分析認為,給餘林華團夥供貨的賣家極可能在境外,他們來汕尾的目的,只是為了購買船隻和招募船員。
2017年12月14號,陳宿等人離開汕尾前往福建寧德。陳宿等人在寧德購買了一艘名為「陽寶丸號」的日本籍船隻,更改船籍為獅子山籍,船號也改為了「鼎裕號」。
2018年1月5日,「鼎裕號」帶著6名船員從福建寧德出海了。專案組民警對其軌跡進行了嚴密監控。
「鼎裕號」自福建寧德港下海後為逃避檢查,偽裝成運送貨物的船隻先到臺灣,然後再到緬甸安達曼海域。
就在此時,香港警方又發來一條線索:餘林華等人走私毒品的銷售地是菲律賓。而從緬甸到菲律賓,必須經過我國南海海域。
2018年1月23日,「鼎裕號」進入我國南海海域,指揮部派出了3艘海警艦「3307號」「3301號」「46115號」,對「鼎裕號」進行圍捕。
2018年1月24日上8點,收網時機成熟,三艘海警艦向目標船隻喊話,截停。但就在這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鼎裕號」在海上燃起了熊熊大火。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
四個小時後,「鼎裕號」上的火勢慢慢變小,指揮部下達指令:立即登船檢查。在「鼎裕號」的船首位置,海警隊員發現了4名穿著救生衣的男子。經過初步勘察,船尾的駕駛艙、生活艙等部位已經完全被燒毀,海警隊員沒有在船上發現毒品。
專案組將失去動力的「鼎裕號」拖回三亞港口進行勘查。與此同時,陳宿、周望(化名)等人也被警方控制,並對其進行了審訊。經過審訊,嫌疑人交代了其犯罪過程。
在緬甸安達曼海域,「鼎裕號」上的船員總共收到了50包共計1噸的毒品,堆放在了「鼎裕號」的生活艙裡。為了逃避打擊,餘林華、陳宿等人命令人員在堆放毒品的周邊放置了柴油和液化氣罐,他們約定好,一旦發現有執法船進行攔截,立即燒毀毒品,企圖毀滅證據。
在審訊有了收穫的同時,技術專家小組也開始了對「鼎裕號」進一步的勘查。
終於,在「鼎裕號」船艙內殘留的液體中提取到了高濃度的毒品成分。人贓俱獲,在證據面前,陳宿、周望、周長山(化名)等人不得不交代了他們的犯罪事實。
以此同時,廣東警方也將相關情況通報給香港警方。得益於廣東警方固定了證據鏈,香港警方拘捕了毒梟餘林華。2018年2月,香港毒梟餘林華被香港警方正式起訴。
歷時一年,在公安部、中國海警局的部署指揮下,廣東警方聯手香港、福建警方,最終成功偵破這起特大海上走私毒品案。毒販們自以為一場大火就能掩蓋犯罪的痕跡,他們低估了三地警方打擊毒品的堅定決心。不管毒品犯罪出現什麼新的變化,犯罪分子耍什麼樣的花招,廣東警方打擊毒品犯罪的力度不會減輕,我國的萬裏海疆也不容毒品犯罪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