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蛋白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研發與質控國際研討會(PPTD 2018)

2020-12-08 儀器信息網

  2018年蛋白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研發與質控

  國際研討會(PPTD 2018)

  蛋白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的有效性評價和質量的精確控制是目前全球生物產業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是企業研發的重點,是標準化工程化開發的前提。為推動體外診斷與肽類、蛋白質藥物工程化發展,加強計量及分析表徵技術對該領域質量控制及標準化的支撐,更好地促進我國體外診斷與肽類、蛋白質藥物研發生產等相關技術交流,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國際計量局(BIPM)、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聯合主辦了2016年「蛋白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研發與質控國際研討會(PPTD 2016)」。國際計量局、國際檢驗醫學溯源聯合委員會(JCTLM)、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臨床化學聯合會(IFCC)等國際組織,及多國計量院和世界著名生物醫藥企業的30餘名代表和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相關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的約450名國內代表參加了會議。與會代表以計量技術為橋梁,對前沿研究、藥物研發、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及標準化等研究熱點展開了交流。本次研討會促進了生命科學計量新領域的發展,加強了世界各國、各組織在化學生物計量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建立了蛋白和肽類藥物前沿研究與工程化轉化的橋梁與紐帶;同時為研發、質控、科技創新以及產業化等全鏈條合作奠定了基礎,在國際上獲得了廣泛讚譽。

  2018年10月10日至12日,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和國際計量局擬聯合舉辦第二屆「蛋白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研發與質控國際研討會(PPTD 2018)」,以「測量與標準質量與安全」為主題進行研討,以期進一步促進該領域的學術交流和技術發展,提升相關企業的研發水平和產品質量。

  一、 組織委員會(持續更新中)

  主任:劉旭,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副主任:方向,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

  李波,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院長

  Robert WIELGOSZ, 國際計量局(BIPM)化學部主任

  委員(國內):(姓氏拼音排序):

  陳寶榮,北京航天總醫院

  段宇寧,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高蔚,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李紅梅,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林金明,清華大學

  蒲旭峰,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宋淑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吳波爾,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

  徐學林,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顏光濤,解放軍總醫院

  張麗華,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張渝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

  趙玉傑,北京市醫療器械檢驗所

  委員(國外):

  Graham BEASTALL, 國際臨床化學聯合會(IFCC)/國際檢驗醫學溯源聯合委員會(JCTLM)

  Chris BURNS, 英國國家生物製品檢定所(NIBSC)

  Philippe GILLERY, 國際臨床化學聯合會(IFCC)

  Ralf D. JOSEPHS, 國際計量局(BIPM)

  Greg MILLER, 美國臨床化學協會(AACC)

  Sang-Ryoul PARK, 韓國標準科學研究院(KRISS)

  Mike TARLOV,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

  秘書處:

  秘書長:李紅梅

  副秘書長:張渝英,高蔚,徐學林,張慶合

  秘書處電話:010-6452 4703、010-6452 4705、010-6851 2289

  郵箱:pptd@nim.ac.cn

  二、 學術委員會(持續更新中)

  主任:劉旭,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院士專家(姓氏拼音排序):

  柴之芳,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顧瑛,解放軍總醫院

  李天初,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譚天偉,北京化工大學

  王海舟,中國鋼研科技集團

  魏於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詹啟敏,北京大學醫學部

  張玉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張鍾華,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國內委員(姓氏拼音排序):

  陳寶榮,北京航天總醫院

  陳文祥,衛計委臨床檢驗中心

  鄧玉林,北京理工大學

  杭海英,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李紅梅,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林金明,清華大學

  錢小紅,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

  汪樂餘,北京化工大學

  王佑春,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

  顏光濤,解放軍總醫院

  張麗華,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張新祥,北京大學

  張學記,北京科技大學

  國外專家:

  Fouad ATOUF, 美國藥典(USP)

  Marc BAILEY, 英國國家生物製品檢定所(NIBSC)

  Matthew BORER, 禮來公司(Eli Lilly & Co.)

  Qinde LIU, 新加坡衛生科學局(HSA)

  Andre LODI,歐洲藥品質量管理局(EDQM)

  Lindsey MACKAY, 澳大利亞國家計量院(NMIA)

  Jayne MORROW,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

  Gary MYERS, 國際檢驗醫學溯源聯合委員會(JCTLM)

  Sang-Ryoul PARK, 韓國標準科學研究院(KRISS)

  Helen PARKES,英國政府化學家實驗室(LGC)

  Karen PHINNEY,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

  Milena QUAGLIA, 英國政府化學家實驗室(LGC)

  三、 會議安排

  研討會將邀請相關領域著名專家及企業代表作大會報告或專題報告,會議規模約700-800人。設大會報告、分會報告及牆報三種形式。

  會議日期:2018年10月10-12日,10月9日報到註冊

  會議地點:四川省成都市香格裡拉大酒店

  大會主題:「測量與標準,質量與安全」

  會議專題:A:藥物表徵與質量保證

  B:體外診斷試劑研究和質量控制

  C:標準、法規與計量

  四、 會議語言

  英文

  五、 會議組織

  主辦: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國際計量局

  協辦:國際物質量諮詢計量技術委員會、全國臨床醫學計量技術委員會、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

  承辦:中國分析測試協會

  指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支持:成都市人民政府

  六 、 論文摘要及贊助商招募

  本次會議於即日起接收論文摘要,摘要提交模板下載,請登錄:http://pptd.ncrm.org.cn。會議免費提供Poster展示區,請根據網站模板自行製作。

  會議設有展覽專區,誠招贊助商。聯繫人:徐蓓,電話:010-64524790,13661171398,email:xubei@nim.ac.cn。

  七、 會議註冊

  註冊費標準:

  可掃描或識別下方二維碼,繳納註冊費。

相關焦點

  • 2018年蛋白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研發與質控國際研討會(PPTD 2018...
    2018年蛋白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研發與質控  國際研討會(PPTD 2018)  第二輪會議通知  蛋白質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的有效性評價和質量的精確控制是目前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面臨的巨大挑戰
  • 微流控晶片技術在蛋白質藥物質控中的應用前景
    它需要應用生物化學、免疫學、微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等多門學科的理論和技術,進行綜合性監測分析和評價,確保生物技術藥物的安全有效性。而微流控晶片的研究和發展給蛋白質藥物質控開拓了新的思路。    微流控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跨學科領域,融合貫穿了物理、化學、生物醫學和微系統工程學科等。
  • 2022年全球生物藥市場達3260億美元,預計2018年單抗類藥物崛起成...
    單抗自問世以來已應用於多個醫學領域,主要表現在作為檢驗醫學診斷試劑(包括病原微生物抗原、抗體的檢測、腫瘤抗原的檢測、免疫細胞及其亞群的的檢測、激素測定、細胞因子的測定),其次是蛋白質的提純以及腫瘤的導向治療和放射免疫顯像技術。
  • 2018創新藥物發現的前沿與實踐國際高峰論壇開幕在即
    成都2018年8月29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10月17日-19日,以「創新、務實、合作」為主題的「2018創新藥物發現的前沿與實踐國際高峰論壇」和「第8屆DNA編碼化合物庫技術國際高峰論壇」將在中國成都同期舉辦,論壇由成都先導、美國輝瑞亞洲創新中心
  • 2018微生物傳播、感染與耐藥論壇 暨第八屆螢光PCR與分子診斷研討...
    會議將邀請來自我國知名重大傳染病防控專家、微生物學家、資深臨床醫生和國內外龍頭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進行主題講座,並沿用互動問答的形式加以深入研討,為廣大從事傳染病防控、感染與治療、臨床微生物檢驗的人員提供一個深入交流的平臺,促進合作的達成,完成學時者將授予國家繼續教育Ⅰ類學分[2018-11-00-142 (國)]。
  • 2018全球研發:糖尿病複方/多靶點藥物
    1.15 藥融圈2018全國巡迴年終盛典石家莊站1.16 藥融圈2018全國巡迴年終盛典南京站1.17-1.18 2019藥融圈第一屆CBV高峰論壇1.19 藥融圈2018全國巡迴年終盛典成都站1.20 藥融圈2018全國巡迴年終盛典深圳站上期講述了GLP-1激動劑類降糖藥的研發進展。
  • 多肽類藥物發展新方向——約束肽
    多肽是介於小分子與蛋白質之間的化合物,多肽也有多種結構,包括鏈狀多肽、環肽等。由於鏈狀多肽過於靈活,可以隨意扭曲和翻轉,使得它們過於鬆弛而不能很好地成藥。研發人員通過引入環狀結構,約束多肽的活動,增加多肽穩定性,使其表現出更優良藥理活性與穩定性,讓更多的多肽做成藥物成為可能。
  • 盤點:2018上半年26家IVD上市企業利潤一覽!
    、分子類、免疫類等診斷試劑、設備的生產和銷售等。  四大業務板塊中,生育健康類服務營業收入達6.22億元,同比增長21.69%;毛利率69.89%,雖受民生投入增加影響,較上年同期減少6.05%,但生育健康毛利率仍高於同業。複雜疾病類服務營業收入達3.02億元,同比增長81.19%;基礎科研類服務營業收入達1.76億元,同比增長3.60%;藥物研發類服務營業收入達3918.91萬元,同比增長7.79%。
  • 細說「胸腺肽」類藥物
    在出徵湖北的很多醫護人員中,為了防止被病毒感染都注射了一種叫「胸腺肽」的藥物,來增強免疫力。這究竟是種什麼藥物呢?什麼是胸腺肽?胸腺位於胸骨的後方,扁平橢圓形,分左右兩葉,由淋巴組織構成。胸腺不僅是免疫 T 細胞發育、分化和成熟的場所,還可以分泌多種肽類激素。
  • 2018年10月中國1類新藥臨床動態
    此外,基於該產品的標記技術非常容易實現自動化製備,並且易於轉化為其它放射性診斷或治療核素(如64Cu、68Ga和177Lu等)標記,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靶向RT(逆轉錄酶)的中國1類藥物共有7個,具體情況如下:數據來源:藥渡資料庫9.JS101JS101由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蘇州君實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和蘇州君盟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研發,2018年10月獲得臨床試驗批件。
  • 2018年11月中國1類新藥臨床動態-上篇
    作者:孫穎本文為2018年11月中國1類新藥臨床動態的上篇,主要介紹1類化藥臨床審批概況及相應藥物的信息。1類生物藥臨床審批概況、1類新藥NDA申請概況及相應藥物的信息將在下篇中概述。
  • 2017 北京藥物代謝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7年6月28日,2017 北京藥物代謝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飛天大廈酒店正式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和中國藥理學會藥物代謝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由「創新藥物非臨床藥物代謝及PK/PD 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和《藥學學報》編輯部共同承辦。研討會將圍繞藥物代謝研究領域的前沿方向,以學科交叉與融合、傳承與創新為大會主題,邀請國內外藥物代謝及相關領域的著名專家就藥物代謝及PK/PD 等研究的熱點給予精彩的大會報告。本次會議同時開展了藥物代謝領域青年優秀論文評選活動。
  • 聚焦抗體研發新思路新發現——2018新型抗體藥物論壇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如結構複雜不穩定、大規模生產複製困難、研發周期長,生產成本高等。抗體工程等新技術的應用將抗體藥物研髮帶入了新的發展空間。目前人們通過對抗體結構的改造,發展出了抗體藥物研發的一些新方向,如抗體偶聯物、雙特異性抗體、單域抗體(又稱納米抗體)等新型抗體。多個新型抗體藥物已經在歐美同期註冊或開展臨床。
  • 中國首款「肽」類特殊膳食上市
    截止2003年9月,生物體內已發現幾百種肽,是機體完成各種複雜的生理活性必不可少的參與者。由於肽在我們生命調節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目前,國內外對於生物活性肽的科學研究已經被廣泛應用於醫學、化學、生物學、營養學、食品工業等人類生活的諸多方面,其中,多肽類藥物的應用場景最為廣泛,已經涵蓋14個治療領域,涉及140多個品種。
  • Nat Chem Biol:新技術可讓肽類藥物更加持久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5年11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太平洋大學的科學家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其可以明顯延長機體肽類的生命,相關研究發表於國際雜誌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該研究或為後期開發新型肽類藥物來治療癌症及其它疾病提供思路。
  • 信邦製藥聯合嘉興行健抗「疫」 合作研發檢測試劑支援一線
    公告顯示,嘉興行健是國際知名的酶聯免疫法及國際創新型的磁微粒-吖啶酯全自動化學發光法的領導者,其自主研發、生產的體外診斷試劑及配套的磁微粒-吖啶酯全自動化學發光平臺,屬於高端新型科學技術,配套該平臺所檢測的試劑盒,多為國內獨家產品,且為國內亟需填補的IVD 空白項目。
  • 13家跨國企業落戶醫藥高新區 8位院士加盟研發 泰州打造國際生物...
    如今,泰州醫藥高新區已形成疫苗、抗體藥、診斷試劑及高端醫療器械、化學藥新型製劑、中藥現代化和保化品等六大特色產業集群。去年,全區實現工業一般納稅人開票銷售615億元,年均保持15%的增速。其中,診斷試劑企業佔全省20%,生物製品申報量佔全省1/3。  疫苗、抗體藥、診斷試劑及高端醫療器械是醫藥高新區培育的優勢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