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媒體近日報導,該國最先進的885M型「亞森-M」級多用途核潛艇的首艇「喀山」號和955A型「奧列格大公」號戰略核潛艇已於近期完工出廠,現階段這兩艘潛艇正在進行一系列測試,預計將於今年年底前進入俄羅斯海軍服役。目前,俄羅斯有10艘各類型核潛艇正在建造當中。
據悉,885/885M型(又稱亞森級)核潛艇屬於目前最先進的第5代核潛艇,是著名的阿庫拉級核潛艇的改進型,設計指標超過美國海狼級核潛艇,該艇長139米,寬13米,水下滿載排水量13800噸,採用鈦合金雙殼體設計,最大下潛深度達到580米。動力系統方面,亞森級攜帶一座KTP-6核反應堆,最大輸出功率200兆瓦,水下最大航速35節,該艇還採用了新型的七葉大側斜螺旋槳,可有效減少水下空泡噪音,隱蔽性大大增強。
在反潛方面,亞森級配備了8具650毫米的大口徑魚雷發射管,可發射53-65K型533毫米重型尾流自導魚雷,魚雷最大航速45節,最大射程超過18公裡。反艦方面,亞森級擁有8個模塊化垂直飛彈發射裝置,可根據任務需求,在每個垂髮裝置中裝填5枚「口徑」亞音速巡航飛彈或者4枚「縞瑪瑙」超音速反艦飛彈,後者射程可達300公裡。
因為美國海軍力量的一家獨大,所以各大國海軍的主要作戰目的都是以反艦尤其是反航母為主,而亞森級仍然延續了蘇聯以潛艇反航母的思路,因為俄羅斯既缺少發展航母的資金,又沒有適合航母部署的港口,水面艦艇一出海就會遭到西方國家的圍堵,所以發展水下力量,形成非對稱優勢就成了最好選擇。核潛艇是這個星球上隱蔽性最強的兵器,在厚厚的海水屏蔽下,一切電磁,光學探測手段都失去了作用,唯一能探測到潛艇的就是聲波,但水下的躍溫層和躍鹽層會阻礙和反射聲波,同時聲波的探測距離和精度也受物理規則的限制,美軍想在水下攔截俄軍潛艇要比在空中攔截俄軍飛機和飛彈要難的多。
想要擊沉航母,最困難的是突破航母艦載機構成的500公裡防空圈,對此反艦彈道飛彈直接從太空繞開艦載機,靠速度突破近防武器的攔截,而核潛艇則是從水下潛入,抵近後發射反艦飛彈打擊航母。不過核潛艇方案的缺陷在於,核潛艇在水下其實什麼都看不到,必須依賴海底地圖和慣性導航,航程越遠偏差越大,實戰中往往只能潛伏在航母的必經之路守株待兔;核潛艇發射的超音速反艦飛彈在日益強大的防空系統面前突防率堪憂,射程也較近,潛艇暴露後易遭反潛力量打擊。
但是據俄媒這次披露,亞森級潛艇不久後就將裝備上「鋯石」高超音速飛彈,該飛彈由前蘇聯時期的秘密項目發展而來,其速度達到了驚人的9馬赫,射程約1000公裡。筆者認為,這款飛彈和亞森級的組合,很有可能會再現此前反艦彈道飛彈問世的效果,俄羅斯近海的局勢將會出現逆轉,白宮對此應該會高度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