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好,我是今天的..號考生,我說課的內容是:細胞的能量通貨——ATP。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首先我來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細胞的能量通貨——ATP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二節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了ATP的結構特徵、ATP與ADP的轉化、ATP的利用這三方面。是學生在已經掌握了細胞的分子和結構組成、酶的本質和特性的基礎上來學習的,本節課的知識是聯繫細胞的結構與細胞生命活動的橋梁,因此學好本節課對於後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學習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說學情
接下來說一說學生的情況:
學生到了高一階段,自學能力顯著提高,因此對於不難理解的概念性知識ATP的結構我將不再過多為學生講解。經過前面幾章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形成了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理念,對於學習ATP的供能原理有很大幫助,並且他們在初中階段已經有了比較豐富的知識基礎了解不少有關能量變化的生命活動,只是對其內在規律缺乏認識,需要加強梳理點播。
三、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確定了如下的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寫出ATP的結構件事,準確描述ATP和ADP相互轉化的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並能舉例說明ATP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主學習ATP結構並猜想其功能,體會根據物質結構模擬題其功能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認同生命活動的能量來自於光合作用,樹立辯證統一的唯物主義世界觀。
四、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ATP的結構和ATP與ADP相互轉化的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其中理解ATP與ADP轉化與生命活動相伴進行是本節課的難點。
五、教學方法
為了突破重難點達成教學目標,我採用的教法有問題情境法、啟發誘導法、視頻演示法。
達爾文曾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我主要引導學生採用的學習方法有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猜想法。
六、教學準備
教師課前準備ATP於ADP相互轉化的Flash動畫。
七、教學過程
下面主要談談我的教學過程設計,我的教學過程分為激趣導入、探求新知、鞏固小節、課外延伸四個環節。
(一)激趣導入
首先是激趣導入 環節,在這一環節我採用的是創設問題情境的方法,提問學生:同學們,我們平時買東西一般怎麼支付?學生會想到多以現金支付。接著我再引導學生思考:那我們為什麼沒有拿著大額支票或存摺去買東西?是不是不方便無法流通?其實,在細胞中也是如此,雖然糖類、脂肪等是細胞的能量物質,但是它們正是生命活動中的大額支票是無法直接供能的,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能量的現金,細胞的能量通貨——ATP。以此激起學生的興趣導入新課。
這樣的設計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把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大大提高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氣氛,並使學生對ATP的功能有了整體的認識。
(二)探求新知
為了更好地突破重難點達成教學目標,我在探求新知環節設計了三個教學活動。
活動一:是ATP結構的學習。
我會提出問題:大家已經知道了ATP是細胞中直接供能的物質,那麼這種物質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呢?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通過自主閱讀教材88頁內容完成導學案第一部分,認識ATP的結構組成。我再用PPT為學生展示ATP的分子結構,一個腺苷連接三個磷酸基團以促進學生的理解,並強調高能磷酸鍵的書寫是短曲線,兩個高能鍵鍵能稍不同。通過自主研讀教材和我的補充展示,學生能輕鬆掌握ATP的結構特點,接下來我會找學生到黑板上來寫一寫,加深學生的印象。
這個活動從導入環節自然過渡而來,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鍛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配合我的引導點撥也凸顯出教師的主導性。
活動二:ATP與ADP轉化的學習
當學生對ATP的結構有了清晰的了解後,我順勢引導學生思考ATP具有這樣的結構特點一定是與其功能相適應的,ATP可能是怎樣供能的呢?由這一個問題,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他們大膽猜想發言,小組間相互交流。根據ATP中含有高能磷酸鍵的特點,學生很可能會想到由高能磷酸鍵斷裂供能。我會對學生的這一設想進行充分肯定,並用圖解的方式講解ATP與ADP轉化的物質能量變化(ATP斷裂最外端的高能磷酸鍵,游離出一個磷酸基團,變成二磷酸腺苷ADP同時釋放能量30.45供生命活動使用,ATP之所以被稱為能量「通貨」是因為它既能夠消耗也能夠及時生成,循環使用,接著我為學生介紹ATP生成的過程,ADP結合游離的磷酸基團和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釋放的能量生成ATP, 將能量儲存在高能磷酸鍵中)。由於ATP中有兩個高能鍵,ATP轉化成ADP只斷裂外端一個,可能還有同學會提出疑問為什麼第二個不斷裂。對提出這一問題的學生我會進行表揚,告訴學生特殊條件下會從第二個高能鍵斷裂生成焦磷酸,為學生補充ATP轉化成AMP的相關知識。這一知識點的引入能夠加深學生對ATP結構特點和ATP、ADP轉化的理解。
對於ATP的來源這部分內容,後續課程會系統學習,在本節課將不作重點。只強調綠色植物ATP的來源比動物多了光合作用。
這一環節能充分啟發學生的想像思維,鍛鍊他們依據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理念進行合理猜想的能力。教學活動銜接緊密,並適度拓展了教材的知識點。
活動三:ATP的作用學習
接下來是新課教學環節的第三個教學活動,也是本節課的難點。為了體現知識的系統性,我會先讓學生聯繫前面學過的酶促反應、物質跨膜運輸並結合自身體驗集體列舉需要提供能量的生命活動,讓學生了解ATP的具體作用,維持恆定體溫、為身體運動、大腦思考、體內吸能酶促反應、生物電的產生提供能量等。但學生對於ATP與ADP轉化與這些生命活動相伴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概念的層面不夠深入,因此我會用吸能酶促反應和轉運蛋白的實例進行講解,使學生充分體會到生命活動的和諧統一。
(三)鞏固小節
由於接下來的一節課是細胞呼吸,因此我設計了一道既能夠鞏固本節課知識又能為細胞呼吸的學習做鋪墊的練習題。讓學生計算1mol葡萄糖徹底氧化分解後能合成多少ATP。
接著我會根據板書內容帶領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的重要知識。
(四)課外延伸
本節課知識屬於基礎理論類,是後續學習的鋪墊,特點是需要記憶的知識較少重點在於深入理解。所以我會讓學生課後搜集有關GTP的資料,並與ATP作對比,體會ATP作為能量通貨的優越性。
八、板書設計
以上為《細胞的能量通貨——ATP》說課稿全部內容。
中公講師劉衛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掃描二維碼關注教師考試網(qgjsks)微信,了解教師考試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