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說課對於有廣大考生來說並不陌生,它是向考官表達傳遞自己的課程理念和設計思路的一種方式。以下為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的講師為大家提供的說課稿範例,希望能給大家一些指導。
《氧化還原反應》說課稿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號考生,我說課的題目是《氧化還原反應》第1課時的內容。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我的說課。
(過渡:首先,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該部分內容屬於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1第二章第三節的內容,在中學化學學習中,貫穿始終,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難點之一。本節課內容承接初中所學的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同時為之後學習金屬的冶煉和防護、化學電源、元素以及化合物知識奠定了基礎,因此本節課內容在課程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由於氧化和還原是一對典型矛盾,雖是相反的,但又是相依存的,是培養學生辯證思維的好題材。
(過渡: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
二、說學情
學生在初中時就已經學過了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但是只是局限在得氧、失氧的角度來認識,因此在這節課中應該組織引導學生從化合價的角度來重新認識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逐漸形成正確、恰當地看待概念形成和發展的科學態度。
(過渡: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夠從化合價升降和電子轉移的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
2.理解氧化還原的本質是電子的轉移(得失或偏移);
3.會用雙線橋法分析氧化還原反應的電子轉移情況。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徵和本質的分析,學習由表及裡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邏輯推理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氧化」和「還原」這一對典型矛盾的深入研究,深刻體會自然現象中的對立與統一關係,樹立辯證思想。
(過渡:根據新課標要求與教學目標,我確定了如下的重難點:)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
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徵
【難點】
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
(過渡:為了解決重點,突破重點,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方法。)
五、說教學方法
講授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過渡:好的教學方法應該在好的教學設計中應用,接下來我將重點說明我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包括了四個環節:導入新課、新課講授、鞏固提升、小結作業。我將會這樣展開我的教學:
環節一:導入新課
由於學生在初中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什麼是氧化反應,什麼是還原反應,但是僅僅能從得失氧的角度來進行區分,因此我採用了溫故知新的方式導入本節新課:
首先提問學生什麼是氧化反應,什麼是還原反應,並請學生舉出幾個具體的實例。通過學生舉出的實例,我會請學生觀察碳還原氧化銅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學生會從得失氧的角度得出碳發生了氧化反應,氧化銅發生了還原反應。由此我會提出,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是同時發生的,我們就把這樣的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進入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徵和本質的學習。
環節二:新課講授
1.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徵
當學生知道了什麼是氧化還原反應之後,我會請學生舉出幾個其他的氧化還原反應,但是學生目前對於氧化還原反應僅僅是停留在得失氧的層次上,那麼我會請學生從化合價的角度思考什麼是氧化還原反應。學生就會發現發生氧化反應的元素化合價升高;發生還原反應的元素化合價降低。接著我會提出鐵與硫酸銅的反應是否屬於氧化還原反應,是否只有得失氧的化學反應才是氧化還原反應。目的是引導學生認識到有元素化合價變化的反應就是氧化還原反應,並不是只有得失氧的反應才是氧化還原反應。這就是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特徵的講解。
2.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
我會承接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徵來提問:為什麼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會出現化合價的升降變化,元素化合價的升降與什麼有關,引導學生從原子結構的角度分析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
先請學生從原子結構的角度分析NaCl的形成過程,並且滲透雙線橋法的應用,學生會發現在這一反應中發生了電子的得失:鈉元素失電子,化合價升高,發生了氧化反應,氯元素得電子,化合價降低,發生了還原反應。
接著請學生從原子結構的角度分析HCl的形成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氯化氫分子裡會形成一對共用電子對,並且共用電子對偏向氯原子而偏離於氫原子。因此,氫元素被氧化,化合價從0價升高到+1價;氯元素被還原,化合價從0價降低到-1價。發生了共用電子對的偏移,也是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分析完了NaCl、HCl的形成過程,我會請學生從電子轉移的角度重新認識氧化還原反應,也就認識了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電子得失或電子對偏移(電子偏移)。
在這一過程中通過對NaCl、HCl形成過程的分析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深入理解「電子轉移」的意義,並向學生滲透從結構入手探究化學反應這一化學學習的重要思想。
之後會讓學生利用雙線橋法從電子轉移的角度來分析鐵與硫酸銅的反應,這是通過練習來鞏固所學內容。
環節三:鞏固提升
在這一環節我會請學生思考教材「學與問」的問題,將氧化還原反應和四種基本反應類型這兩種不同化學反應的分類方法有機地聯繫在一起,起到了鞏固、升華的作用。
環節四:小結作業
化學學習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還要關心學生學習的過程。課程最後,我會請學生回答本堂課的收穫有哪些,可以回答學到了哪些知識,也可以回答學習的感受。
最後布置作業:用雙線橋法來分析實驗室製取氧氣的三種方法,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七、說板書設計
最後說一下我的板書,我的板書具體呈現了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徵和本質,還通過圖示的方式呈現了雙線橋法,直觀展現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並且我將其提綱挈領地反映在板書裡,便於學生抓住要領。
謝謝各位老師,我的說課到此結束!
以上是"《氧化還原反應》說課稿"全部內容,更多教師招聘說課稿點此查看。
中公講師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